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的方式,探究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20年中医文献中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中药复方,提取方药信息,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究其内在的中医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的55篇文献,共有62张中医处方,涉及140味药,15种类别。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有27味,药物类别主要为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药性多以温为主,其次为微寒、寒、平性药物;药味以苦、甘、辛味最为多见;药物多入肺、肝、脾、胃等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物组合主要有黄芪→党参、黄芪→北沙参、麦冬→北沙参、黄芪→五味子等。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方,主要体现出中医药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多采用补脾益肺、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等治法。结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治疗上在益气养阴的同时,也须兼顾清热化痰、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刘红旭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刘红旭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门诊治疗冠心病兼失眠的处方,通过筛选、收集病历建成数据库,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挖掘,以客观分析其治疗经验。结果最终共筛选出251首处方,得出高频药四气、五味、性味及归经、关联规则核心药对组合,及3首核心处方。结论刘红旭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以本虚(气)、标实(痰、瘀)为基本病机,以补气、豁痰、活血,配安神为法,以"参元益气活血胶囊""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安神定志汤"3首核心处方为主,并根据辨证随症加减,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好发于青少年,对患者的外观容貌和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困扰.现代医学常采用抗生素、抗雄激素药物、角质溶解剂等进行治疗,但存在耐药性高、易复发等缺陷[2].柯友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十余年,尤其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痤疮等皮肤疾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因此,笔者基于数据挖掘...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总结柯友辉教授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及临证经验,为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科研及临床提供参考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1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柯友辉教授门诊就诊且符合诊断标准的200例痤疮患者的首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数据挖掘,对常用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对其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柯友辉教授治疗痤疮的常用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新处方。结果:共计纳入首诊处方200首,涉及药物133味,柯教授治疗痤疮的常用药为柴胡、香附、蒲公英、连翘、川芎等;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苦居多;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20条高频药物组合,18条关联规则。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核心组合20个;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新处方4首。结论:柯友辉教授在治疗痤疮时,总体用药以苦寒为主,主归肝、心经,集中体了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疏肝解郁、祛风解毒等治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严格筛选和采用"双录入"数据提取,建立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对核心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纳入分析的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文献共187篇,涉及379份处方及270味中药。药物出现频数累计4 724次,使用频数排列在前10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党参、升麻、山药、柴胡、陈皮、茯苓,用药类别以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为主。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形成5个类别。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 30%,得出药对关联规则13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24条,4味药配伍关联规则16条,基本以补虚药类中的补气药、补血药与解表药类中的具有升举阳气功效的药物三者之间不同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规律以补虚为主,药物之间关联多以补中益气汤的组方为核心,以补益脾肾为大法且贯穿病程的始终,兼以清热、祛湿、解毒等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周亨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方法 收集周亨德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提取并处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 结果 共筛选出有效方剂2285首,共用药物211种,使用频次>15%的中药35种,前5位的分别是黄连、吴茱萸、瓦楞子、海螵蛸、鸡内金。基于关联规则分析,药物2项关联组合以瓦楞子+黄连最为常见;药物3项关联组合以瓦楞子+吴茱萸+黄连最为常见;药物4、5项关联组合以海螵蛸+瓦楞子+吴茱萸+黄连最为常见。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药物为:黄连、吴茱萸、瓦楞子、海螵蛸、鸡内金、六神曲、莱菔子、厚朴、黄芪。基于系统聚类分析,提取到7组核心药物组:黄连-吴茱萸,瓦楞子-海螵蛸,鸡内金-六神曲-莱菔子,藿香-佩兰-草果仁-羌活,青皮-木香,茯苓-山药-党参-黄芪,苏梗-苏叶-代赭石-旋复花-姜半夏。 结论 周亨德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清热化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治法。数据挖掘方法对于分析名老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联规则在中医药方剂专利挖掘中的应用,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提供可行性途径。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中治疗湿疹的专利,摘录药方组建数据库。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建立Apriori模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得到药方497首、药物1 203味,使用频次超过50次的药物有20种,得到关联配伍规则51则。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使用频率较高,为治疗湿疹的主要药物,其中清热燥湿药中的苦参、黄柏常相须使用。结论:通过对高频药物药性及其关联规律的分析,得出在治疗湿疹时最常使用的配伍药物,符合湿疹治疗的用药特点,由此验证了关联规则分析在中医药方剂专利挖掘中的有效性,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 对新安医家运用"固本培元"法防治疾病的相关医案进行分析,找出其病症特点与用药规律,进一步挖掘出相关的证治规律,为新安医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庞宇舟教授临床论治类风湿关节炎(RA)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庞宇舟教授治疗RA的门诊处方用药记录,并对处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使用频次分析,药性、药味、归经和功效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有效方剂46首,涉及中药111味,使用频次≥15次的药物(高频药物)有甘草、桂枝、当归、白芍、附子、防风、威灵仙、白术、大枣、知母、茯苓、麻黄、生姜、川芎、牛膝、秦艽、乳香、细辛、独活、没药共20味。高频药物以补虚药、解表药居多,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心、肺、肝经。针对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共挖掘出10组关联药物组合,其中甘草-桂枝、甘草-当归、甘草-白芍、桂枝-附子等药物组合的关联性较强。聚类分析共挖掘出5组药物组合:第一组为乳香、没药、当归,第二组为白术、麻黄、知母、附子、大枣、生姜、白芍、防风、桂枝,第三组为甘草,第四组为秦艽、独活、川芎、威灵仙、牛膝,第五组为茯苓、细辛。结论 庞宇舟教授临床论治RA的原则为解毒补虚,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兼证加减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杨巍教授治疗便秘的学术特色,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以便秘的病因病机为基础,从虚、实两方面分析杨师治疗便秘的共性与特性,并附医案二则加以佐证。[结果]杨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便秘总结为实证便秘与虚证便秘,提出培源滑润的治疗大法,认为实证便秘应降胃气、疏肝气,虚证便秘需升脾气、宣肺气,并分别运用实秘方与虚秘方治疗。所举的两则医案分别为气阴两虚型便秘、湿热蕴结型便秘,在润肠通便基础上分别佐以益气养阴、清热祛湿,方用虚秘方、实秘方化裁,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杨巍教授运用培源滑润治疗便秘,虚实异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何泽云教授治疗CKD的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何泽云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泽云教授治疗CKD病例336份,处方1110张,采用SPSS 17.0及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 12.0分别对处方进行频次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单味药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白茅根、山药、黄精、熟地黄、黄芪,使用频率最高的类别是补益类药物(总频率达49.6%);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较高的药对依次白茅根-山药、白茅根-麦冬、白茅根-黄精、白茅根-熟地黄、白茅根-黄芪、山药-黄精、山药-熟地.结论何泽云教授以培元固本,健脾补肾为基本治疗大法,辅以固精、滋阴、泄浊之法论治CKD,数据挖掘方法对于中医临床经验总结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为中医治疗CKD用药筛选及中药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范永升教授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范永升教授治疗CTD-ILD的药物频次规律及组方规律等,提炼范永升教授治疗CTD-ILD的用药经验。[结果]范永升教授治疗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临证多以化湿、通络、清热、宣肺、益气阴等为基本治法。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治疗CTD-ILD的201首方剂,共应用中药166味。其中,应用温药、寒药、甘味药和苦味药较多。使用频次在100以上的中药有5味,分别是茯苓、白术、桔梗、白芍、甘草。常用组合有白术和茯苓,白芍和茯苓,白术和白芍,白术、茯苓和白芍,黄芪、白术和茯苓等。两味中药组合支持度大于50%,置信度大于80%有3对,分别是桂枝与黄芪、桂枝与白芍、桂枝与茯苓。三味中药组合支持度大于50%,置信度大于80%且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白术、桂枝对茯苓;桂枝、茯苓对黄芪;桂枝、茯苓对白术。[结论]范永升教授治疗CTD-ILD临床经验丰富,常甘温与苦寒药物并用,同时注重调肺、顾护脾胃,兼以理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朱为民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为继承其学术经验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整理朱为民治疗肺癌病例370例,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算法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纳入的1028个处方进行分析,提取主要临床表现和核心用药组合规律。使用频次排前10的核心药物有:太子参、生黄芪、茯苓、党参、黄精、重楼、女贞子、炒白术、炙黄芪和法半夏。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为四类主要为清热解毒药、养阴药、利湿化痰药、益气健脾药;聚为两类为清热解毒药、益气养阴药。关联规则算法得出肺癌常用中药处方基本是太子参、生黄芪、茯苓、党参、黄精、重楼和麦冬互相之间的组合。结论:朱为民治疗肺癌注重益气养阴,辅以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运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对徐蓉娟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蓉娟教授辨证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处方,借助Netdraw 2.0软件进行复杂网络构建及可视化,用于"基础方"的数据挖掘分析,采用MATLAB编程方法进行网络信息统计及分析,采用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刘丽芳教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用药特点及治疗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追踪与整理刘教授2013年1月-2018年1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科门诊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有效医案。将收集到的有效医案按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期进行分类,将筛选后的数据录入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软件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处方用药进行大数据分析,证、法、方、药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并结合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块期核心处方:蒲公英-金银花-土贝母-醋鳖甲-连翘-柴胡-海藻-炒芥子-白术;脓肿期核心处方:蒲公英-金银花-白术-皂角刺-连翘-土贝母-黄芪-炒麦芽;瘘管期核心处方: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黄芪-皂角刺-土贝母-白术-醋鳖甲-炒芥子等。结论肿块期高频药物以清、散+温为主,补益类药物用量很少;脓肿期以清、散+补为主,温阳类药物用量很少;瘘管期以清、散+补益类少佐温阳类药物。三个阶段用药各具特色,总体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散结"为主,兼以"温化、补益"为其主要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7.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种以累及肺间质为主、以炎性病变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而痰瘀贯穿了疾病的始终。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可谓同源异物,两者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特点直接影响ILD病机演变。本文论述了痰瘀相关理论、肺系疾病与痰瘀密切关系及其病机演变,并将其病机演变过程归纳为津停生痰、由痰及瘀、痰瘀互结三个阶段。临床可通过中医辨证结合现代西医诊断,对痰瘀关系进行辨证判读。体现在ILD治疗原则中,则为早期化痰为主,后期祛瘀为先,以期达到抑制病情进展、促使疾病向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处方用药规律,以便更好指导和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祥福教授门诊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运用Excel 2019对使用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包括性味、归经、功效等,并选取使用频次>49次的高频中药,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共计340诊次,共使用中药115味,总频次为4766。药物四气前3位为寒、温和平;五味前3位为苦味、甘味和辛味;药物归经前3位是肝经、脾经和肺经;按功效排序,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和解表药。高频中药共28味,以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和健脾化湿药6大类为主。聚类分析提示高频中药可聚为3类,且聚拢趋势较好,第一类为杜仲、续断、延胡索、防风、山药、生地黄、丹参,第二类为黄芩、黄连、葛根、淫羊藿、薏苡仁、牛膝、苍术、牡丹皮、黄柏、穿山龙、茯苓、川乌、青风藤、佛手,第三类为黄芪、当归、麻黄、附子、桂枝、知母、川芎。[结论]高祥福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用药上寒温苦辛甘并用,多应用补虚药和解表药,病程中注意活血化瘀,标本兼治,同时配伍清热泻火、祛风除湿中药,从而可起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宋康教授运用中药辅助吉非替尼辨治肺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将1246份宋康教授运用中药辅助吉非替尼辨治肺腺癌的中药处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R Language和R studio对处方进行数据挖掘、频数法分析高频药物分布、Gap Statistic法计算最优聚类数,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并可视化、因子分析法提取处方公因子、Apriori法分析药对与不良反应间关联度并用Matrix-Bubble可视化,总结宋康教授运用中药辅助吉非替尼辨治肺腺癌的用药规律。[结果]宋康教授运用中药辅助吉非替尼辨治肺腺癌的第一梯队药物1组: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穿山甲、白毛藤、龙葵、浙贝母、薏苡仁、鱼腥草;第二梯队1组:前胡、炒苏子、枇杷叶、桔梗、射干、炒白术、茯苓、陈皮、太子参。前胡、炒苏子等11种聚类组合,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13组公因子,太子参-枇杷叶等9组药对缓解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结论]宋康教授运用中药辅助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体现了祛邪-扶正-兼顾不良反应的思想,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刘新祥教授治疗肾系病类核心用药.方法:选择数据库中2006年3月-2009年5月经刘新祥教授诊治显效或好转的肾系病病例,采用数据挖掘关联性分析提取常用药物、核心用药、常用药物配对.结果:在最低条件支持度≥10%,最小规则置信度≥60%的条件下,规则频度最高的用药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黄芪、土茯苓、芡实、当归、丹参、党参、柴胡、淫羊藿、白术、白花蛇舌草、巴戟天、凤尾草.药物配对有熟地、山茱萸;熟大黄、肉苁蓉;女贞子、旱莲草;山药、芡实;白术、茯苓;当归、丹参;丹参、淫羊藿;黄芪、党参;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黄芪、芡实;山药、熟地;芡实、当归;芡实、土茯苓;黄芪、土茯苓.在最低条件支持度≥30%,最小规则置信度≥60%的条件下,规则频度最高的用药是山药、黄芪、芡实、丹参、当归、党参、土茯苓.药对有山药、芡实;当归、丹参;黄芪、党参;黄芪、芡实;芡实、当归;黄芪、当归;芡实、土茯苓;黄芪、山药;黄芪、土茯苓.结论:刘新祥教授治疗肾系病类常用药物为肾安汤,核心用药围绕益气、固摄、通络、化浊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