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65年~1980年用~(60)Co外照射配以深部X线体腔管内照射治疗子宫颈癌1137例,患者年龄24~78岁,中位数53岁。病理分类:鳞癌97.5%,腺癌2.5%。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2.
158例30岁以下鼻咽癌放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75年7月至1982年12月共收治30岁以下鼻咽癌181例,其中鼻咽部放射肿瘤量在4000cGy以上的15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年龄与性别:14岁以下4例,15岁以上154例,男性119例(75.3%),女性39例(24.7%)。颈部肿块:单颈淋巴结转移67例(42.4%),双颈淋巴结转移68例(43.0%)颈部无淋巴结转移23例(14.6%)。临床分期;根据1979年长沙会议分期,Ⅰ期13例(8.2%),Ⅱ期28例(17.7%),Ⅲ期99例(62.7%),Ⅳ期18例(11.4%)。 治疗方法;本组以单纯~(60)Co放疗98例,~(60)Co 电子束放疗44例,~(60)Co 电子束 深部X线放疗2例,单纯X线放疗3例,~(60)Co 深部X线放疗11例。原发灶采用双耳前野为主,肿瘤剂量5200~5500cGy,鼻前品字野或双眶下野为辅,肿瘤剂量1500~2000cGy。对颅底骨破坏或颅神经受损者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35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1979年我院采用~(60)Co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共350例,其中局部照射290例,全肝或次全肝移动条照射60例。现将照射方法、结果、放射反应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头颈部软组织肉瘤较少见,我院自1976年1月至1986年6月共收治77例,均经病理证实,随访率96.1%,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男48例,女29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8岁,平均29.2岁;病程2个月~25年,平均8.9个月;病理与部位分布见表1。 治疗方法 手术加放疗34例,单纯放疗20例,单纯手术23例,手术以根治性切除26例,局部切除31例。放疗选用~(60)Co加深度X线或加速器电子束2种放射源,单纯放疗先用大野再缩野至原发灶加量照射,肿瘤量45~70Gy/5~8周,术后放疗以局部野为主,部份行二野对穿照射,肿瘤量40~60Gy/5~7周。  相似文献   

5.
1975~1986年间经病理证实的40例淋巴瘤(B细胞型39例,T细胞型1例)行单纯~(60)Co放疗。随访32例,随访率8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40例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8~70岁,20~50岁占87.5%。 肿瘤部位和大小:结内35例,(颈部25例,锁骨上3例,腋下2例,肠系膜1例,腹股沟4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60例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结合热疗的治疗方案:热疗,采用WE2102-Ⅰ型915MHz微波治疗机,温度42~43℃,60min/次,2次/周,共10次。放疗,腔内加热后1h进行放疗,体外照射与腔内照射同时交替进行,体外照射采用GK06-100型直线加速器行6MV-X线常规盆腔前后对穿两野垂直照射,先行全盆腔照射DT 30Gy,再予子宫旁野DT 20~25Gy,5次/周,DT 2Gy/次;腔内照射,应用^60Co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机(GEP6型),以A点为剂量参照点,A点剂量42~49Gy,1次/周,7Gy/次。化疗,同期给予顺铂(DDP)30mg/m^2,5-氟尿嘧啶(5-Fu)1.0g/m^2,连用3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对照组3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与试验组相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CR+PR分别为26例(89.7%)和19例(6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单纯放疗报道较少。我院采用腔内后装放疗配合体外照射3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6岁。病理:腺癌23例,占76.7%;腺棘癌、乳头状腺癌各2例,分别占6.7%,腺鳞癌、透明细胞癌、粘液腺癌各1例,分别占3.3%。临床分期:采用1971年制定的FICO分期法,Ⅱ期15例,占50.0%;Ⅲ期14例,占46.7%;Ⅳ期1列,占3.3%。合并症:高血压5例,占16.6%;双重癌3例,占10.0%;糖尿病、肺气肿各1例,分别占3.3%。治疗采用60Co全盆野外照射,(除个别患者全盆野14野垂直照射外)设野面积15cm×15cm或15cm×20cm,靶剂量4000~…  相似文献   

8.
阴道肉瘤极罕见,1988年以来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42岁,因阴道少量出血10天余,妇检:见阴道左壁上1/2处有一2.5×2×1.5cm大小的菜花状肿瘤,触之出血,于1989年6月2日在当地医院行局部肿瘤切除术,病理报告为左侧阴道壁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收入我院。妇检:阴道左侧壁中段可触及一2×1.5×1cm的硬结,表面呈息肉样增殖,于1989年8月4日至1989年9月28日行~(60)Co外照射,全盆照射3000 CGy,四野间隔照射2500CGy,腔内后装照射:A点:3300CGy,阴道~(60)Co模TD:2400CGy,出院时阴道硬结消  相似文献   

9.
1976年4月至10月应用~(60)Co加X线联合治疗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154例,全部均取分段放射治疗方法。颈野第一段用~(60)Co前后分隔照射,肿瘤量3000拉德/22天,第二段X线垂直照射,肿瘤量2675拉德/18天,中间休息一个月,治疗结束时发生口干咽痛,皮肤反应较轻,后期放疗后遗症发生率低。治疗结束时肿瘤消退率为86.4%,5年内颈淋巴无复发120例,占77.9%。 本文对~(60)Co前后分隔照射的方法及放射后病例复发的因素进行重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剂量率后装腔内照射鼻咽癌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0年至1986年,采用体外照射配合高剂量率~(60)Co后装腔内照射鼻咽癌206例,其中治疗后满3年的有177例,满5年的有106例,现将远期疗效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10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报道1975年至1980年放射治疗鼻咽癌1,101例的回顾性分析。相对 5年生存率为50.1%。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与年龄、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原发灶大小及颅底颅神经侵犯等关系较为明显。对颈淋巴结转移灶的照射、放射源的选择与生存率关系甚密。两种射线综合(~(60)COγ 电子束)应用,其5年生存率(62.9%)明显高于单纯(~(60)Coγ)照射组(37.3%)。本资料说明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37.1%)及局部复发(24%),而死于颈淋巴结复发者仅占3.7%。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病例均为病理证实鳞状上皮癌,第一次接受放射治疗患者,未发现锁骨上区浅淋巴结转移,单纯~(60)Co外放射治疗。 一、性别、年龄: 本组病例男性176例,女性66例,以51~70岁者179例占全组病例的73.9%。 二、病变部位与长度:  相似文献   

13.
148例扁桃体癌的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1984年我科收治扁挑体癌148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治疗均以放疗为主。作者就其疗效,影响疗效因素及治疗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148例中,男91例、女57例.年龄19岁~75岁。临床表现有咽痛89例,咽不适或异物感61例,吞咽困难2例,发热1例。发生在左侧者77例,右侧63例,双侧8例。颈淋巴结N_0者36例,N_(1-3)者112例。未分化癌73例(49.3%),鳞癌60例(40.5%),难分型14例(9.4%),腺癌1例。按TNM分期:Ⅰ期1例,Ⅱ期25例(16%),Ⅲ期56例(37%)、Ⅵ期66例(44%)。全部病人都采用~(60)Co放疗为主,部份辅助化疗。原灶剂量45~80Gy。采用面颈联合大野对照射,当达35~40Gy时缩野并避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985年到1989年,应用国产安徽AH-Ⅱ型高剂量率~((?)0)Co后装治疗机,配合~((?)0)Co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120例。全部病例按计划均腔内治疗及体外照射,先下腹前后大野平行对穿照射,照射2000cGy后加强宫旁照射(沿中线自下而上遮挡4×10厘米)及腔内治疗。外照射与腔内治疗交替进行。宫旁组织量一般为3500~5000cGy,腔内治疗A点总量多在3000~4500cGy/6~8周。结果:放疗后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3年1月到1986年12月应用天津Ⅰ型高剂量率~(60)钴遥控后装腔内治疗机照射和体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216例。Ⅱ期病人腔内治疗35~40Gy,宫旁外照射常规分割45Gy;Ⅲ期病人先全盆照射30Gy,然后腔内25Gy,再给宫旁外照射25~30Gy。Ⅰ期大菜花型直径大于5cm时,增加阴道插管治疗,使A点最终增加剂量5~15Gy。Ⅱ期病人1983年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为73.9%,1984年3年存活率为73.3%;Ⅲ期病人1983年5年存活率为58.3%,1984年者3年存活率为65.3%。1983年者5年随访放射反应,便血为16.6%,血尿为4.2%,比手工镭疗及后装镭疗要少。我们认为采用A点剂量率在0.5Gy/分,每周2次,每次A点剂量在5Gy为宜,井注意个别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目前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简称术后放疗)的现状,特开展此项研究。方法对全国所有开展放疗的单位分别于2003年1~3月邮寄调查表,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的适应证和放疗技术等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放疗适应证中包含T1~T2期病变及位于内象限或中央区、T1~亿期淋巴结转移1~3个、T3期或淋巴结转移≥4个的单位比例分别为11.9%、63.8%、87.6%和97.1%,其中仅以T3期或淋巴结转移≥4个为术后放疗主要适应证的单位只占7.1%。在放疗靶区中,常规照射锁骨上下区的单位最多,占96.2%,其余依次为内乳区85.2%、胸壁79.0%和腋窝74.8%。胸壁照射以^60Co或高能X线切线野照射最多见(45.2%),单纯电子线照射占28.3%,^60Co或高能X线与电子线混合照射占25.3%;34.3%的单位在照射中胸壁加垫填充物;胸壁的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30~60Gy)。腋窝照射以^60Co或高能X线为主(86.6%),与电子线混合照射占12.7%;有65.6%的单位采用腋后野补量照射技术;腋窝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40~64Gy)。锁骨上下区也以^60Co或高能X线照射为主(61.4%),与电子线混合照射占33.7%;锁骨上下区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40~60Gy)。内乳区单纯^60Co或高能X线照射占49.7%,与电子线混合照射占33.0%,单纯电子线照射占15.6%;内乳区中位照射剂量也是50Gy(40—60Gy)。结论目前我国对肿瘤≥5cm或淋巴结转移≥4个的乳腺癌进行术后放疗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对T1~T2期淋巴结转移1~3个的患者是否需要术后放疗的看法尚存分歧,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7.
100例肺癌临床及放射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1977年~1987年收治的肺癌~(60)Co外放射总量在4000cGy以上者100例,男90例、女10例,50岁~59岁为高峰年龄组、占41%。治疗采用胸前垂直,背部成角照射方式,总剂量4000~8500cGy/4~8周,随访结果经统计学处理,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8.31%、13.53%和11.07%,其中以6000cGy~6900cGy剂量组的5年生存率最高。经检查多数患者细胞免疫值偏低,以扶正治疗增强免疫力提高了疗效。本组患者吸烟率85%,每天5支~40支,同样显示出吸烟与肺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2铱后装腔内治疗子宫颈癌57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2月至5月,应用天津HY-HDRl8型~(192)铱后装治疗机、腔内放射治疗,配合~(60)钴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57例,其中鳞癌55例占96.5%,腺癌2例占3.5%。近期疗效:CR50例占87.7%,PR6例占10.5CR PR56例占98.2%,NC1例占1.8%。未发现放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中国吉林通化长白山药物研究所生产的抗癌新药复方天仙胶囊加~(60)钴放射治疗食管癌90例,其中病灶长短不限,性别、年龄不限,除1例外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为食管癌而无远处转移的Ⅱ—Ⅲ期病人。45例为用药加~(60)钴放射治疗组,45例为单纯~(60)钴放射治疗组。作者将两组病人治疗方案(1)服复方天仙胶囊250粒—300粒加~(60)钴半量照射DT40Gy与单纯~(60)钴半量照射DT40Gy对比。(2)服复方天仙胶囊250粒—300粒加~(60)钴半量照射DT40Gy与单纯全量~(60)钴照射DT60Gy—75Gy对比。(3)服复方天仙胶囊380粒—420粒加全量~(60)钴照射DT60Gy—75Gy与单纯~(60)钴全量照射DT60Gy—75GY对比。其结果癌肿的总缓解率是(1)用药组82.2%,对照组46%,提高36%。(2)用药组82.2%,对照组68.8%,提高13.4%。(3)用药组95.5%,对照组63.8%,提高26.7%。观察表明将复方天仙胶囊做为~(60)钴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增敏剂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来宫颈癌的放疗,国内多数学者主张采用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常用的放射源为~(60)Co、~(137)Cs和~(192)Ir三种。我院妇科治疗室自1984年3月~1989年8月共收治宫颈癌576例,其中采用~(60)Co(Ralstron-20B)100例,~(137)Cs (Buchler)176例。本文重点分析子宫颈癌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的疗效及其放疗反应,并对应用~(60)Co、和~(137)Cs放射源的疗效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