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本文对反复发作躁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对照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于后。1 资料与方法本文资料来源于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的住院患者 ,其中反复发作躁狂症共 32例 (Ⅰ组 ) ,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 32例 (Ⅱ组 ) ,两组病例均符合CCMD- 2 -R中相应的诊断标准 ,并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对照分析。2 结  果2 .1 一般资料 在Ⅰ组中男性 12例少于Ⅱ组 2 3例 (χ2 =7.6 5 ,P <0 .0 5 )。发病年龄Ⅰ组为 (2 3.2 8± 8.91)岁 ,Ⅱ组为(2 5 .34± 10 .0 1)岁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2 .0 6 …  相似文献   

2.
试图进一步了解反复发作噪狂症的临床特点。采用病例配方对方法将单相躁狂与双相躁狂进行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及疗效方面作回顾对照研究。结果两者在发病诱因,躁狂发作次数,间歇期,伴随精神病性症状,误诊率及碳酸锂用量方面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反复作发躁狂症就临床方面有其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反复发作躁狂症是带动有作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个亚型存在,方法 从现有往院903例患者中根据自订的入组标准找出反复发作躁狂症患者,并作SPSS检查。了解其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 发现怕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38人(4.20%)。其中诊断为反复发作躁狂症患者20例(男9女11),占情感性精神障碍的52.63%,并且还发现男性反复发作躁狂症多于女性,女患者的家族一精神病史比男性多,反复发作躁狂症  相似文献   

4.
5.
反复发作躁狂症——亚型设置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与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的记忆功能损害的差异.方法 收集符合DSM-IV-TR的3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和30例单相抑郁发作患者.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两组记忆功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严重程度.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组理解记忆、延迟理解记忆、视觉再生、延迟视觉再生得分均明显低于单相抑郁发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54,7.99,18.69,9.93;P<0.05).结论 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相同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对记忆功能的损害比单相抑郁发作对患者的影响更重.  相似文献   

7.
反复发作躁狂症初探——附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研究组联合碳酸锂与齐拉西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1%(34/35)高于对照组8...  相似文献   

9.
34例躁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ntenfass等的研究发现,在多种精神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变,因而提出了精神血液流变学(Psychonemorrheology)的名称。但精神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多集中于精神分裂症,为探讨躁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作者进行这方面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攻击行为与执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 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2018 年6 月—2019 年2 月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或者住 院治疗的164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攻击行为进行评定,MOAS评分≥5分为攻击组,MOAS<5分 为非攻击组。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受试者的执行功能,用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 评估受试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攻击组患者BRMS总分[(25.78±4.32)分]高于非攻击组 [(24.69±4.29)分](P<0.05),攻击组WCST正确数[(42.52±7.23)分]、分类数[(7.61±3.48)分]低于非攻 击组[(44.29±9.14)、(8.06±2.12)分];错误数[(43.03±8.43)分]、持续错误数[(29.08±5.55)分]、非持 续错误数[(26.84±5.78)分]均高于非攻击组[(41.32±8.18)、(28.58±7.22)、(25.03±5.80)分],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MOAS 评分与WCST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性错误 数呈正相关(P< 0.05),与分类数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攻击行为与执行 功能存在相关性,执行功能受损可能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和单相抑郁发作患者各3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有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早;②女性多见;③具有“精力过盛”性人格;④一级亲属中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⑤症状多为非典型抑郁发作或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结论:如首次抑郁发作的症状符合以上特点,则可能以后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应使用足量心境稳定剂,谨慎使用抗抑郁剂,以免转为躁狂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与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患者之间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例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患者(混合组)、54例躁狂发作患者(躁狂组)、47例抑郁发作患者(抑郁组)及38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IL-1β)、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6(IL-6)的浓度;混合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和Young躁狂量表(YMRS)评定。结果:混合组IL-1β浓度显著高于躁狂组及抑郁组(P〈0.01),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IL-2浓度与躁狂组、抑郁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IL-6浓度显著高于躁狂组、抑郁组及对照组(P〈0.001)。混合组IL-6浓度治疗8周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372,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3,P〉0.05)。混合组治疗前后IL-6浓度差值与HAMD-24、YMRS减分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r分别=-0.211、-0.100,P均〉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可能存在IL-6诱导的免疫功能异常,有不同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国精神科高级职称医生对双相抑郁治疗过程中抗抑郁药物与躁狂转化的认识。方法:自编与双相抑郁治疗有关的因素评价表让全国各地的专科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结果:调查信回收率70%,有56位医生回答了全部问题。医生认为,使用抗抑郁药物(94.6%)、联合多种抗抑郁药物(64.2%)、不同时应用心境稳定剂(50.9%)与双相抑郁治疗过程中引发躁狂有关。结论:我国精神科高级职称医生对双相抑郁治疗过程中药物引起躁狂发作的认识比较全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托吡酯和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CCMD-3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托吡酯与奎硫平组、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奎硫平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用BRMS躁狂量表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 托吡酯组有效率为84.4%,丙戊酸纳缓释片组有效率为8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05).治疗2周时托吡酯组与丙戊酸纳缓释片组减分率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托吡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丙戊酸钠缓释片相当,不良反应可耐受,可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双相躁狂患者随机分配至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分别进行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结果利培酮组患者有效率为82.5%,氟哌啶醇组为80.9%;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利培酮组为57.5%,氟哌啶醇组为6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利培酮单药治疗双相躁狂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丙戊酸钠注射液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2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组予以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使用杨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价症状改善情况,使用连线(TMT)测验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TS)测验比较2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对比2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Y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治疗后1周2组Y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Y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TMT与WCTS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复发次数、约束时间和约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老年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治疗中应用丙戊酸钠注射液的效果优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奥卡西平和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奥卡西平组和碳酸锂组各35例,分别给予奥卡西平和碳酸锂治疗8周。以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以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BRMS、CG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碳酸锂相当,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方法,对173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分别进行利培酮(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氟哌啶醇组)治疗,其中利培酮组85例,平均剂量为4.6mg/d;氟哌啶醇组88例,平均剂量为8.0mg/d;观察疗程均为4周。以Young躁狂评定量表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根据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统计指导原则规定,由PP人群统计分析判断是否非劣效。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9%,氟哌啶醇组的有效率为76%。PP人群统计学分析,利培酮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不劣于氟哌啶醇。利培酮组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氟哌啶醇组为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4%)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利培酮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9.
Hyperinsulinaemia, a pre-clinical condi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to predict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syndrome, 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investigated in bipolar disorder, despite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bipolar patients are at risk of developing insulin resistance. This study was set out to determine the alteration in fasting insulin levels and evaluat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perinsulinaemia during manic episodes.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of the fasting plasma insulin and leptin levels, as well as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amongst 42 physically healthy bipolar I manic (DSM-IV) patients aged < or =45 with Young Mania Rating Scale (YMRS) scores of > or =26. These we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ir values in subsequent remission (YMRS < or =12). A total of 14 patients (33.3%) in acute mania and 30 patients (71.4%) in subsequent remission met the Taiwanese criteria for hyperinsulinaemia of > or =8.7 microIU/ml for men, and > or =11.3 microIU/ml for women. Multiple analyses were then undertaken, without correction, as the exploratory analyses. The measurement, by logistic regression, of the use of propranolol in remission (odds ratio [OR]=10.0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 CI]=1.03-97.96) and the increase in BMI (OR=1.35, 95% CI=1.01-1.80) were found to have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with hyperinsulinaemia in subsequent remis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edicated bipolar manic patients are vulnerable to hyperinsulinaemia in early remission, particularly those gaining bodyweight or those using beta-adrenoceptor antagonist (beta-blockers), irrespective of the types of mood stabilizers or antipsychotics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