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内血栓的发生率高,尽快恢复闭塞冠脉的血流可降低AMI的死亡率。溶栓酶类药能溶解血栓内纤维蛋白,使阻塞的冠脉得以再通。1955年首先报告了链激酶(SK)的纤溶作用,70年代欧美诸国静注SK治疗AMI疗效可观。采用冠脉内给药时疗效更佳,尿激酶(UK)不同给药途径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冠脉内常有新鲜血栓形成,如能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则可使梗塞范围缩小或不致扩大,改善心功能,降低AMI的病死率。1960年Boucek等用纤维蛋白溶解素(fibrinolysin)注入冠脉内试图治疗AMI;1979年Rentrop等以经皮导管插入冠脉用链激酶(SK)溶解血栓取得冠脉再通的效果后,冠脉再通术(PTCR)迅速普  相似文献   

3.
80年代初,De Wood 等用冠脉造影证实,大约80%以上的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在梗塞早期(4~6小时)冠脉内有血栓形成。Rentroop 等首次报告冠脉内滴注溶栓剂链激酶(SK),约使80%病例的阻塞冠脉再通。溶栓剂治疗不仅可使冠脉再通,且可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但是目前常用的溶栓剂——SK 和尿激酶(UK),不管静脉给药还是冠脉内给药,均可引起全身性纤溶状态,易致出血并发症。由于 SK 的半衰期长,这种出血倾向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从而耽搁后续的侵入性治疗。此  相似文献   

4.
溶栓疗法抢救急性心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疗法目前用作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治疗。本疗法旨在迅速溶解 AMI 早期于闭塞冠状动脉内形成的血栓,改善心肌血液供应,保护心功能,降低死亡率。血栓溶解剂,欧美多采用链激酶(SK),日本多采用尿激酶(UK)。一项双盲试验结果表明,用 UK96万 UUK 冠脉内投药,血栓溶解率为73.8%;而日本冠状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现状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来不少人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将溶拴药物通过冠状动脉给药以后,又通过静脉全身给药的方法预期达到使AMI 早期在冠状动脉内新形成的血栓溶解,使已梗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这种治疗方法称溶拴治疗.链激酶(SK)为最早应用的有效的溶栓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病变的冠状动脉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冠脉闭塞引起的心肌严重缺血、坏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院自2000年10月~2004年6月用尿激酶(UK),链激酶(SK)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三种溶栓药物治疗AMI者125例,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溶栓治疗改善急性心肌梗塞(AMI)预后的机制可能是:血栓溶解后,梗塞区供血冠脉恢复血流。23个医疗中心的281例AMI以随机非盲的方式接受rt-RA100mg,分别在3小时和90分钟内静脉给药。对象 3小时给药者138例,年龄57.1±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早期冠脉造影证实,90%病人有血栓存在,这一发现奠定了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据记载1959年Fletcher等首先采用静脉输注溶栓剂治疗AMI.1960年BoyJes等证明局部使用纤溶制剂可迅速溶解大冠脉实验性血栓.1979年Ren-trop等进行冠脉溶栓法治疗AMI取得了显著效果.大量研究证明,溶栓疗法在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及降低AMI病死率等均有显著疗效,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一、治疗时机、治疗指征与禁忌症治疗时机:冠脉内血栓形成在症状开始3小时内输注溶栓药物最易溶解,早期给溶栓药使左室功能改善,降低病死率。邵氏报道120例AMI患者,其中发病即开始溶栓者22例,再通率100%;4小时内溶栓60例,再通率86%;而4~6小时溶栓者28例,  相似文献   

9.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中血栓摘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于黑龙江省红兴隆中心医院因AMI行直接PCI并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患者共58例,以单纯行PCI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抽吸+替罗非班组在同手术期大出血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术中术后血流情况、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行直接PCI前应用抽吸导管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收集因AMI行PCI治疗患者165例,其中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组86例,单纯行PCI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改AMI患者冠脉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改善急诊PCI疗效。  相似文献   

11.
溶血栓药常用于治疗透壁性急性心肌梗塞(AMI),以图溶解冠脉内血栓而挽救心肌。但在冠脉恢复畅通后,还可能发生再次血栓形成、再梗塞以及复发性心肌缺血。早年报告指出,抗凝药例如肝素,可维持冠脉畅通,但其效果尚未确定。本文报告前瞻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冠脉内粥样斑块脱落,继发形成血栓,被认为是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原因。虽然溶栓治疗AMI有效,但治疗UA的效果不够理想。作者推断在UA和AMI中,冠脉血栓的成分可能存在差别。方法为研究冠脉血栓的外观性状,本文对 15例 UA病人和 16例 AMI病人进行了经皮穿刺冠脉内血管镜检查。UA病人一次静息状态下发病后48小时内,AMI发病后8小时以内,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方面溶血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即起病3~6小时内,应用溶血栓疗法,及时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是80年代治疗AMI的一大进展。这使AMI病人的急性期病死率从用监护治疗后已降到的15%水平再进一步下降。所用药物有下列五种: 一、链激酶(SK)SK是从C组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过程中提取的蛋白质,通过形成链激酶纤维蛋白溶酶原复合物,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溶解血栓。SK使血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罪犯血管多为具一定狭窄程度病变的冠状动脉血管,多由不稳定斑块破裂和继发性血栓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所致。正常冠脉较少发生AMI,笔者遇见两例冠状动脉痉挛所引起AMI。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再灌注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临床效果良好。根据AMI发生后行PTCA的时间及与溶栓的关系,AMI急诊介入治疗可分为直接PTCA,补救PTCA,即刻PTCA和延期PTCA,近年还诞生了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相干入术等新的介入治疗技术,联合使用新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的疗效也得到评价。本文对直接PTCA,补救PTCA,即刻PT-CA,延期PTCA,原发支架植入术和药物辅助性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蝮蛇抗栓酶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冠状动脉(冠脉)内给药和先静脉给药然后急诊冠脉造影的方法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方面探讨了蝮蛇抗栓酶的溶栓作用,在临床上给药量为0.075~0.1U/Kg,动物实验给药量为0.5U/Kg。结果显示:临床冠脉给药组的90分钟时再通率为2/7,静脉给药组的通畅率为2/7,再灌注率为2/16;动物实验冠脉给药后再通率为1/8。蝮蛇抗栓酶溶栓失败后改用尿激酶,有的冠脉可迅速再通。因此本研究认为蝮蛇抗栓酶不具有明显的溶解冠脉内血栓作用,它不是溶栓剂,不宜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7.
冠脉溶栓是一全新的治疗学概念,并可借以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原理。近来证明,冠脉阻塞可能是痉挛、血小板聚集和粥样硬化斑之间彼此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大多数 AMI 后早期病人、血管造影时可见冠脉阻塞性血栓,血栓一般位于冠脉粥样硬化斑上或其附近;冠脉血栓溶解后仍可有残余狭窄。心绞痛一般反映心肌缺血,AMI 前心绞痛反映冠脉狭窄。本文研究 AMI 前心绞痛与冠脉溶栓后残余狭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按 Shell 等酶法测定心肌梗塞范围,缺血心肌再灌注使每克梗塞心肌的累积血清 CPK 释出量增加。本文试析按 Witteveen 等酶法测定心肌梗塞范围是否受再灌注的影响。方法:病例由荷兰校际心脏病研究所提供,胸痛发作4小时内入院且有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典型心电图表现。随机分组,接受链激酶(SK)溶栓治疗或常规治疗。冠脉内滴注 SK 直到肉眼可见的凝块完全消失或 SK 总量达25万单位。417例初发AMI 后存活、未作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且造影复查图像满意的266例患者定量分析如下。本组内:134例接受 SK 溶栓治疗(SK 组),132例接受常规治疗(Ct)组;116例前壁梗塞,150例下壁或正后壁梗塞。冠脉造影复查,左室(LV)测定参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和晚期冠状动脉造影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用尿激酶和链激酶静脉溶栓后进行早期和晚期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结果发现:100例AMI溶栓再通成功60例,失败40例,再通率60.0%。CAG示有残留血栓的84例(84.0%),其中40例(47.6%)为冠脉完全阻塞。早期溶栓成功的60例及溶栓和补救性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均失败的8例,经3~4周后再次CAG发现,有8例狭窄加重,10例狭窄减轻。表明:AMI是由突然冠脉血栓性闭塞所致并可用溶栓剂或机械的方法使闭塞的冠脉再通。溶栓通常是不完全的,使用PTCA可作为改善严重残留狭窄病变的重要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低频高能超声对体外全血细胞血栓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内血栓的消融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应用ACOLYSIS SYSTEMTM超声溶栓仪对20块全血细胞血栓及13例AMI患者冠脉内血栓行超声消融,观察超声对体外血栓的消融效果及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的TIMI血流、血栓影像改变,检测体外血栓消融后碎块大小及AMI患者消融手术前后CK-MB、心电图ST段及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释放超声能量(40kHz,18W/cm2)15秒内(11.5±2.25秒)20块血栓肉眼观察完全溶解,溶解速度为0.138±0.018g/s,碎片直径为6.84±2.94μm,90%的碎片直径小于红细胞直径。13倒AMI患者均有一支有大量血栓的IRA,超声消融术终重复造影IRA内未再见有血栓影像.IRA均达TIMI3级,开通率为100%(13/13),残余狭窄为(45.97±11.65%)%;消融成功后10分钟内13例患者胸痛消失、抬高的ST段均明显下降(100%),CK-MB峰值时间明显提前。住院期间无死亡,心源性休克、复发严重心肌缺血、再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能有效地消融体内及体外新鲜血栓,开放IRA,恢复TIMI3级血流,可能是治疗AMI,快速重建冠脉血运的又一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