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麻杏滋脾胶囊配合灸法治疗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麻杏滋脾胶囊,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及大肠俞,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及大肠俞,观察排便效果及排便间隔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排便效果及排便间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麻杏滋脾胶囊配合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及大肠俞治疗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阙与足三里穴艾灸促进机械通气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4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神阙与足三里穴艾灸,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首次肠鸣、排气、排便时间后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在中医证候疗效及恢复首次肠鸣、排气、排便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阙与足三里穴艾灸促进机械通气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艾灸神阙、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主要观察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治疗能明显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和足三里穴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男性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艾灸神阙和足三里穴,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分级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提高患者的每分输出量(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神阙和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安全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5.
艾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徒娇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39-1040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腹部按摩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胸腰椎骨折后出现腹胀、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均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加强饮食调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足三里、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等穴位,并联合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艾灸和腹部按摩联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联合饮食干预对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胃肠反应的效果。方法:将入选的80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个体化饮食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艾灸足三里联合个体化的饮食干预,记录和统计两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二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卡方检验表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积分低于对照组,二者的t检验显示P0.01,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个体化的饮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其与艾灸足三里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达到大幅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黄粉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粉穴位贴敷(神阙)联合艾灸(天枢、足三里)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和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CS)各维度评分,并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选择性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百会、涌泉在治疗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骨科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如: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手术部位,选择性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百会、涌泉的中医特色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百会、涌泉对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随身灸神阙、足三里治疗肠内营养合并脾虚相关性腹泻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科的鼻饲肠内营养合并脾虚相关性腹泻患者130例,按照入院时的先后顺序依次编号,查随机数字表随机将鼻饲肠内营养合并脾虚相关性腹泻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1包(3 g)鼻饲,每日3次,嘱其注意休息,禁食或者食少渣清淡易消化饮食。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饮食宣教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艾灸在神阙、足三里穴位上进行薰炙,每日1次,每次20 min,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0.77%),治疗组总有效率59(90.76%),对照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随身灸神阙、足三里治疗肠内营养合并脾虚相关性腹泻效果显著,重视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双侧足三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疲劳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疲劳量表评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盲法原则,将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取曲池、支沟、合谷、血海、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地机、三阴交、太冲、天枢、膏肓、肾俞、白环俞及中脘、中极穴针刺;对照组按《针灸学》取穴:肾俞、太溪、三阴交、阳陵泉、悬钟、关元、手三里、外关、阳溪、梁丘、上巨虚、内庭、滑肉门、大肠俞。2组均每日治疗2次,以临床症状体征、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等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调理脾胃针法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而且对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尿白蛋白水平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可改善糖、脂代谢异常造成的进行性肾损害,改善肾血流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抑制MCP-1过度表达,保护肾小球、肾小管,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肾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近十年临床研究文献中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收集近十年国内外数据库中艾灸治疗腹泻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Excel 2013、SPSS 25.0及Apriori算法对艾灸治疗腹泻的病种、治疗方法及穴位组方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300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艾灸以治疗慢性腹泻为主;隔药灸和温和灸较为常用;艾灸与中药结合治疗较为多见。所采用的艾灸穴位处方共涉及65个穴位,频次超过10次的穴位有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中脘、大肠俞、气海、上巨虚、脾俞、肾俞、命门、胃俞、三阴交、下巨虚和阴陵泉,其中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四穴频率超过100次。从分布来看,以任脉和腹部的穴位居多。聚类分析发现核心穴位有天枢、上巨虚-肾俞-大肠俞-三阴交、中脘-脾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胃俞-命门、气海-下巨虚-阴陵泉。穴位关联性分析发现天枢-关元为最常用穴对。结论 艾灸治疗腹泻以慢性腹泻为主,治疗方法多采用温和灸、隔物灸,穴位以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的使用频率最高,以天枢-关元合用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隔药饼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小路  鲍春龄  侯文光  周艳丽  李璟 《河北中医》2010,32(10):1516-1518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患者神阙、大赫(双)、足三里(双)3个穴位、5个穴点上施以隔药饼灸,对照组20例施以隔姜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利用改良的Kupperman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并观察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Kupperman指数(M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I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C、LDL-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P0.05)。2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DL-C、LDL-C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隔药饼灸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调整血脂,与隔姜灸相比有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14.
巨刺针法治疗中风偏瘫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娇  谢卉  阳文浩  李智  阮班魁 《中医杂志》2011,(20):1763-1765
目的比较巨刺针法与常规体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取穴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中渚、髀关、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悬钟、三阴交,治疗组对健侧和偏瘫侧肢体的上述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仅对偏瘫侧肢体的上述穴位进行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根据Brunnstrom分期、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阶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Brunnstrom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复合针法可有效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瘫痪肢体的恢复进程,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艾灸神阙和双侧足三里,治疗171例高脂血症者.艾灸以后,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者的血脂含量等均较灸前下降,其差别有显著意义.提示艾灸神阙、足三里,对高脂血症能培补脾肾,温阳化瘀,标本兼治,体现了灸法对机体调整作用的优势,以"调"达治,调动自身调整机能,使脂代谢诸指标之间起到良性双向调整效应,达到降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灸疗法治疗术后呃逆症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宁  吴滨  张永玲 《中国针灸》2003,23(12):702-704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术后呃逆症的有效率 ,是否可以作为一线镇吐药的替代治疗方法。方法 :将手术后出现呃逆症状的 80例患者采用半随机方法分成针灸治疗组 (40例 )与药物治疗组 (40例)进行对照研究。针灸组采用艾条悬灸中脘、神阙穴 ,配合针刺足三里 (或上巨虚 )、内关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对症处理。经积极治疗后 ,对两组疗效有效率、有效平均时间、主要伴随症状分值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 ,但有效平均时间、主要伴随症状分值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 5)。结论 :推荐针灸疗法作为一线镇吐药的替代治疗 ,特别是当已知药物对病人有副作用或病人希望减少用药量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在神阙、关元等传统保健穴上施用药饼灸,观察在不同性别健康人群中红细胞数量及红细胞CD58表达的变化。方法:将以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为主方的药物制成药饼置于观察对象神阙、关元、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施灸3壮,隔日1次,共灸10次。在施灸前、后分别进行红细胞检查,流式细胞仪测定红细胞表面CD58分子的阳性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施灸前后男子组、女子组红细胞量出现相同变化,两组施灸前、后红细胞差值比较出现显著差异(P<0.05)。与施灸前相比,男子组、女子组红细胞CD58分子的阳性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施灸前(P<0.01),其中,红细胞CD58荧光强度的变化尤为突出;男子组与女子组间比较施灸前后均无差异。结论:隔药饼灸可明显促进红细胞CD58分子表达,在表达数量上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帕金森病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观察神阙穴隔药灸对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同时服用常规治疗帕金森病的西药,治疗组加用神阙穴隔药灸,分别观察其综合疗效及帕金森病功能量表(改良UPDR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P<0.01);治疗组改良UPDRS积分减少7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7%(P<0.01).结论: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帕金森病确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Purpos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enuresis by ginger-partitioned moxibustion plus cupping therapy.Methods: Ginger-partitioned moxibustion was applied on Guanyuan (CV 4) and bilateral Zusanli (ST 36) and cupping therapy was applied on Shenque (CV 8) in the treatment of 82 cases of enuresis, in comparison with 76 cases treated b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4.1% in the treatment by ginger-partitioned moxibustion plus cupping therapy and was 64.5% in the treatment b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Conclusion: Ginger-partitioned moxibustion plus cupping therapy was better tha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nuresis (P<0.05). Translator: HUANG Guo-q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