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逍遥散加味结合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味配合推拿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50例.并设逍遥散加味组5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从专药专方、针灸疗法和联合治疗三方面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围剿推拿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激素(LH)的影响。方法将75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围剿推拿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对照组37例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价抑郁程度,围绝经期症状(KMI)评分评价围绝经期总体症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E2、FSH及LH水平。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2、3个月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同期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KM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2、3个月后KM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KMI评分较对照组同期低(P0.05,P0.01)。2组治疗后FSH、LH均较本组治疗前低(P0.01,P0.05),E2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FSH、E2较对照组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HAMD评分、KM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围剿推拿疗法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具有确切疗效,结合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金季玲教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经验。金师认为肾精不足、肝气郁结、心神失守、脑神失养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补肾疏肝、宁心安神"是主要的药物治疗原则,心理干预及走罐是重要的辅助措施。以中药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能够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基础是肾虚精血亏少,七情过极是诱因,病程中多表现为肝郁气滞、痰瘀交阻、闭塞脑窍。肾虚肝郁又常累及心脾二脏,故以补肾疏肝、化痰祛瘀、补益心脾立法,自拟柴郁地仙方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从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来看,补肾疏肝、化痰祛瘀、补益心脾这种多脏腑整体调治,虚实兼顾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思路较有效,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02—2006-04,笔者运用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2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本院针灸科女性患者,年龄44~5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5年。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为单相或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抑郁症(perimenopausal depression,PMD)是指发生于女性围绝经期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表现为情感障碍,思维迟缓,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和焦虑不安的症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女性面临的压力明显增加,导致PMD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该病属于祖国传统医学“郁证”“脏躁”“百合病”范畴。相对于西医学的激素及抗抑郁药物治疗,中医学治疗本病有着明显优势,但临床辨证治疗中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各有所长,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根本病因乃天癸耗竭、肾精亏虚,主要病机为肾虚肝郁,根据中医学经典理论“肝肾同源”学说,本文总结了部分医家从滋肾疏肝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以期为今后临床辨治围绝经期抑郁症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以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为主要特征的情志类疾病,激素和抗抑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常用药物,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该病病因复杂,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晰。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以及协调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发现针灸、中药等中医药疗法可以通过提高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途径减轻抑郁症状、改善预后,且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各种中西医方法做一总结,旨在中西合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以"围绝经期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更年期忧郁症"为首次检索词,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二次检索词,检索年限:1999年1月—2010年12月。电子检索后经人工筛查,排除科普文献、文献综述、各数据库重复录入的文献。结果:最终搜集到162篇文献,阅读全文,选取较高质量文献对其做一总结。结论:①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方法有中药、针刺、艾灸、推拿、走罐等,目前,对于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多,而针灸方面较少,仅有18篇文献。②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使用雌激素和抗抑郁药,临床多联合用药。③心理、运动干预所起的具体作用及成效,还缺乏数据论证。单因素干预因受到伦理学影响,很难进行随机对照研究。④研究的诊断标准过于单一,缺少针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专有标准;疗效标准除了参照HAMD评分或减分率,还应关注患者血液激素水平,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⑤缺少长期疗效及复发率的统计,各种干预措施的远期疗效不确定,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临床应积极推广,但研究设计还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应对各种压力的增加,围绝经期妇女容易罹患抑郁症。临床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要症状,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易紧张、抑郁、焦虑、妄想,可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并伴有性腺功能减退、月经紊乱或闭经, 相似文献
15.
1一般情况 笔者自1994年3月~1999年7月在门诊诊治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状36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55岁,平均51.5岁。病程1个月~3年,绝经前期26例,绝经后期10例。其中肝肾阴虚型11例,肝郁肾虚型22例,脾肾阳虚型3例。2诊断标准 根据自评抑郁量表[1],此表共有反映抑郁症状的20个条目,每1条目按1~4分记(最高总分为80分)。分析指标为抑郁严重度指数(简称指数),经过计算判断,指数=各条目累计分/80分;指数<0.50者为无抑郁,指数为0.50~0.59者为轻微至轻度抑郁,指数…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12-2414
目的:探讨以补肾温阳为原则,应用艾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方法: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女性生殖机能由盛转衰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情志疾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者危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因此,寻求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社会效益。文章通过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确定治疗原则。结果:本病的病机是肾虚为发病之根本,五脏失调为发病之基础,久病可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冲任虚损、天癸枯竭为病因,加之情志刺激等诱因导致肾脑失济,进而发生围绝经期抑郁症。而艾灸疗法治疗本病,通过温补肾阳以调整阴阳兼顾疏肝,宁心,健脾,从根本调畅气机,舒缓情志。结论:艾灸疗法为我国传统医学特色疗法,操作简便,可在家自行施灸,经济,无痛苦,不良反应小,作用途径多,作用靶点广,患者易于接受,具有广阔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联合雌激素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治疗,偏肾阴虚者加龟板胶,偏心阴虚者加五味子、远志,偏于心脾两虚者选加浮小麦、太子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11.67±3.45)d,对照组为(17.67±5.78)d,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能够迅速改善症状,降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针刺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将已经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现察组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85%、90%.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囤绝经期抑郁症与百忧解有相当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轻、中度患者采用心理疗法+激素替代疗法(HRT),重度加服抗抑郁药物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滋水清肝饮。结果: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