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滴丸的制备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对中药滴丸的制备、发展和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黄连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距、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料温和冷却液温度为主要考察因素,以丸重差异、圆整度和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工艺条件。结果:在以PEG4000和PEG6000等量混合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制口径为1mm,滴速为40滴/min,以滴距为15cm,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50,料温为90℃,冷却液温度为15℃的条件下进行制备,为最佳成型工艺。结论:采用实验筛选出的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3.
地锦草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地锦草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外观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从药物与基质配比、冷凝柱长、滴头内径等方面进行选择。结果:滴丸成型最佳工艺为PEG4000-PEG6000(1∶7)为基质,药物与基质的质量比1∶3,药液熔融温度(82±2)℃,冷凝液甲基硅油,冷凝柱长15 cm,冷凝温度(1~3)℃,滴头内径3.0 mm,滴速30 d.min-1。结论:选取的处方及滴制工艺合理、简便。所制滴丸外观质量好,丸重差异小。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板蓝根滴丸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总含氮量、丸重差异、溶散时限、滴丸成型率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优选;并进行中试放大研究。结果: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1h,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45min;板蓝根浸膏的含水量控制在30%以内;冷却温度为5~10℃;滴丸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中药浸膏与基质的比例为1∶2,药液滴制温度为80℃;滴速为50~60滴/min。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板蓝根滴丸的制备与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法优选益心酮滴丸制备工艺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考虑影响益心酮滴丸制备因素,方法:正产试验法L9(3^4)优选制备条件.结果:优选出益心酮滴丸的制备工艺,重复试验结果满意,结论:所选工艺制备的成品面指标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金铃子滴丸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滴丸的圆整度、拖尾、粘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药液与基质的配比、滴距、药液温度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金铃子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液∶基质=1∶1.3,滴距=6cm,药液温度=80℃。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滴距、冷却剂温度及滴速等影响滴丸制备的三个主要因素,优选出最佳滴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用L9(34)表安排实验,以滴丸的重量差异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结果:滴距为8cm、冷却剂温度为0~5℃、滴速为25~30丸/分为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8.
中药颗粒剂的发展与制备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葫芦素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葫芦素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成型的最佳工艺。结果:采用优选后的方法(聚乙二醇-4000,料温(95±2)℃,冷凝液温度为0~4℃,滴管内径2.0 mm)制备出的样品外观好、溶散性好。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易行,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金荞麦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药粉与基质配比、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的配比以及滴距等滴制工艺。结果:金荞麦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物∶基质=1∶2.0,提取物药粉∶水=1∶0.4,基质为PEG4000,滴距为6cm。结论:本方法所确定的金荞麦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合理可行,所制滴丸具有良好的外观,且溶散时限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长春七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试验,选择适宜的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滴制温度和冷却液温度。以光滑圆整度和丸重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滴距、滴口径及滴头厚度和滴速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A1B2C3,即滴距为6cm、滴口径为3/4.5(mm/mm)、滴速为50d.min-1,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的比例为10:1,药物与基质配比1:2,滴制温度为70℃,冷却液温度为5~10℃。结论本法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长春七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试验,选择适宜的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滴制温度和冷却液温度。以光滑圆整度和丸重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滴距、滴口径及滴头厚度和滴速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A1B2C3,即滴距为6cm、滴口径为3/4.5(mm/mm)、滴速为50d.min-1,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的比例为10:1,药物与基质配比1:2,滴制温度为70℃,冷却液温度为5~10℃。结论本法工艺简单、可行、稳定、重现性好,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优化牙疼口含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从基质配比、药物与基质配比、冷却剂、滴距、滴速的选择和温度的确定等方面探索牙疼口含滴丸的制备方法,并利用正交设计优选滴丸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条件:以PEG6000-PEG4000(1∶2)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药液温度为60℃,滴距4~7 cm,滴速为40滴/min,以液体石蜡为冷却液,冷却剂温度为5℃。结论本工艺简单可靠,稳定性与重复性均好,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冷却剂温度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用3个指标评定工艺的优劣。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以PEG400-PEG4000(1:1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1.5,药液温度为60℃,冷却剂温度为8~℃。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复方红花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复方红花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以PEG6000作为基质,液体石蜡为冷却剂,药物与辅料以1∶5配比,料温70℃,滴口内外径1.2/1.3(内/外,mm/mm),滴距100 mm,滴速20滴/m in,梯度冷却为最佳制备条件。结论该工艺可为复方红花滴丸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紫菀止咳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立紫菀止咳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研究建立其质控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药物与基质的用量、药料温度、滴距等因素进行优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紫菀止咳滴丸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基质(1∶2.5),药液温度70℃,PEG4000-PEG6000(1∶1),滴距4 cm。根据实验所确定的工艺制备的3批样品,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关于滴丸的规定。紫菀止咳滴丸中总黄酮和总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14.15%和3.091%,回收率分别为98.90%和100.06%。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方法简便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检测和评价滴丸中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且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中药浓煎剂的制备工艺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光生 《中成药》1989,11(2):2-3
中药浓煎剂是将单方或复方的中草药经水煎煮,浓缩成一定容量的液体制剂。具有吸收快,奏效速,体积小,含药量高,便于服用和携带等优点,本文介绍了浓煎剂制备工艺的改进措施,以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18.
穿心莲内酯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滴丸的成型因素进行考察,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穿心莲内酯滴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EG6000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药液温度为90℃,冷却液的温度为6℃,药物∶基质=1∶3,滴距为7 cm.结论 该方法确定的穿心莲内酯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心血宁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竹芬  申楼  谢清春  林燕妹 《中药材》2005,28(12):1113-1115
目的:以PEG-6000为基质,研究心血宁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丸重变异系数和外观质量为筛选的指标,以葛根、山楂提取物与基质的处方配比,冷凝液的温度,滴丸滴制过程的滴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对心血宁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心血宁滴丸滴制过程中冷凝液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20℃,滴制速度应在15~25滴/min,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 4时的滴丸质量较好.结论:所得到的滴丸制备方法简便,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经典方剂“泻心汤”剂改成泻心滴丸,并对其药效学加以初步验证。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方法对原药材进行提取,并将提取物制备成滴丸剂,采用小鼠二甲苯耳壳肿胀试验验证泻心滴丸的疗效。结果:通过多种条件的考察,优选出了最佳制备工艺,药效学试验表明泻心滴丸低、中、高剂量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泻心滴丸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