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观察药物治疗与耳穴贴压治疗心梗病人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降48例心梗呃逆病人随机分成耳穴贴压治疗组和药物注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者的疗效、生效时间、副作用。结果耳穴贴压与药物治疗心梗呃逆的疗效无明显性差异(P〉0.05),但耳穴贴压比药物治疗具有生效快、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内耳眩晕病29例体会承德市中医院肖桂琴,李平关键词王不留行,美尼尔病,耳穴贴治近几年来,我科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美尔氏病29例,总有效率为96.55%。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9例病人均来自1991年5月至1993年...  相似文献   

3.
2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经体针结合耳穴压籽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0%。  相似文献   

4.
唐小儒 《海南医学》2014,(10):1530-1531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注射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12和维D2果糖酸钙双足三里穴注射,配合耳神门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对照组胃腹安肌注;均3 d为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7.8%,对照组治愈率为82.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2和维D2果糖酸钙,配合耳神门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呃逆疗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简述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结合临床病案三则并分析。结果: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心律失常、习惯性便秘、冠心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疗法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操作方法简便,无副作用,无痛苦,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放化疗引起的呃逆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结果 48例患者中,痊愈38例,有效率为79.1%,显效:5例,占10.4%,无效5例,占10.4%,总有效率为89.6%.结论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的呃逆效果显著,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王不留行籽放在胶布中央压贴于选定耳穴,每日自行按摩。治慢性顽固性荨麻疹60例,结果痊愈3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  相似文献   

8.
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宫润莲 《当代医学》2009,15(28):159-159
呃逆是因膈肌痉挛引起的气逆上冲,喉间声响,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笔者采用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呃逆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轻者可自愈,重者可持续不止,迁延日久不愈成为顽固性呃逆,为针灸科常见病,笔者采用体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顽固性呃逆2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方法治疗82例动脉血压异常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89.6%,低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治疗结果表明,耳穴贴压对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治疗具有较明显的即时疗效,对于快速解除病人疾苦起到很好的作用。该疗法无痛苦,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临床中治疗呃逆,应用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常规应用中效果不显的情况下加用头针、耳穴贴籽的方法来配合治疗,解除打呃,并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隔姜艾灸加耳穴压豆治疗脾胃虚寒型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纳入152例脾胃虚寒型连续呃逆时间≥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6)和对照组(n=76)。治疗组采用腹部穴位艾炷隔姜艾灸,肢体穴位艾盒隔姜艾灸,耳穴贴压采用王不留行籽;对照组口服加味丁香柿楴汤中药煎剂,观察两组1~10 d呃逆疗效,治疗前和第10天失眠程度,并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患者呃逆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10 d两组呃逆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第10天两组失眠程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3%,对照组复发率为4.0%。结论:隔姜艾灸加耳穴压豆法治疗脾胃虚寒型顽固性呃逆,疗效与睡眠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加味丁香柿楴中药煎剂,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定痛汤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12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经前口服定痛汤,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对照组经前口服消炎痛,连续3个疗程后停药比较疗效。结果2组近期疗效相似,远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P<0.05)。结论定痛汤合耳穴贴压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报》2019,(9):1989-1992
目的:观察隔姜艾灸加耳穴压豆治疗脾胃虚寒型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纳入152例脾胃虚寒型连续呃逆时间≥48 h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6)和对照组(n=76)。治疗组采用腹部穴位艾炷隔姜艾灸,肢体穴位艾盒隔姜艾灸,耳穴贴压采用王不留行籽;对照组口服加味丁香柿楴汤中药煎剂,观察两组1~10 d呃逆疗效,治疗前和第10天失眠程度,并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患者呃逆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10 d两组呃逆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第10天两组失眠程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3%,对照组复发率为4.0%。结论:隔姜艾灸加耳穴压豆法治疗脾胃虚寒型顽固性呃逆,疗效与睡眠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加味丁香柿楴中药煎剂,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穴贴磁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常规+磁疗组、常规+王不留行籽组,每组31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常规+磁疗组、常规+王不留行籽组患者分别予以磁珠和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耳穴选取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肾、枕、垂前,每日按压4次(三餐后及睡前),每3天更换另一侧耳郭,两耳交替,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结果:共83例完成试验。治疗4周后,三组PSQI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常规+磁疗组睡眠质量的提高优于常规+王不留行籽组(P0.05),包括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维度(P0.05);常规+磁疗组、常规+王不留行籽组睡眠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P0.01或0.05)。结论:耳穴贴磁、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均可一定程度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状况,耳穴贴磁的疗效优于王不留行籽贴压。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尿崩症在中医属“消渴证”范畴,西医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患者病程长,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较大。耳穴压丸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手段,通过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等中药药籽刺激相关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我院中医科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特发性尿崩症的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影响.[方法]将98例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脱毒期耳穴介入组33例、戒断耳穴治疗组33例和戒断耳穴对照组32例.前两组均予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治疗,戒断耳穴对照组给予耳穴贴压胶布(不加王不留行籽)治疗,疗程为30d.[结果]HAMA积分:①脱毒介入组在治疗7次后与戒断治疗组、戒断对照组(治疗3次)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②戒断治疗组(治疗3次)与戒断对照组比较,前者积分下降较为显著,二者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③当脱毒介入组完成治疗(治疗15次)时,与戒断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戒断治疗组(治疗11次)与戒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患者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用自制益视丸,市售灵宝丹,菜籽等不同的贴压物贴压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903例,1651只病眼的临床观察结果。结果表明:不同药籽交替贴耳穴疗效较单种药丸,菜籽贴压疗效高,且疗效与疗程长短成正比,与年龄大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9.
耳穴贴压不留行子治疗小儿夜尿症11例邢贵铭(包头市第二医院)1992年3─10月我们用王不留行子耳穴贴压治疗小儿夜尿症11例,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1例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6岁,尿常规检查全部正常、泌尿系均无...  相似文献   

20.
观察左耳单侧、右耳单侧、左右耳双侧、左右耳轮换穴位贴压治疗胆石症的疗效及其差异。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左耳单侧、右耳单侧、左右耳双侧、左右耳轮换贴压4组,均取相同耳穴,将王不留行籽按压于所取穴位。结果4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0.05,4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耳穴贴压治疗胆石症效果良好,临床治疗中选择左右耳轮换贴压法既省时省力省材料,又能避免持续贴压而引起穴位皮肤的破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