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外动脉并存粥样硬化斑块在亚洲人群中很常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与单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相比,颅内外动脉并存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本文简述了颅内外动脉并存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并回顾了颅内外动脉并存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分析得出,虽然斑块钙化、斑块大脂质坏死核心(LRNC)、斑块内出血(IPH)及斑块强化对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尚存在争议,但颅内外动脉并存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远期预后差,血管事件或死亡风险可能更高。因此,重视颅内外动脉并存粥样硬化斑块的评估,可能为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源CT血管造影对脑梗死(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3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CI患者120例,均行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计算双源CT血管造影对C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观察椎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总动脉中部、颈动脉分叉处及颈总动脉起始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分布情况。结果 120例CI患者中共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4例(117处),检出率为70.0%,包括钙化斑块45例(53.6%),混合型斑块29例(34.5%),软斑10例(11.9%)。117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颈动脉斑块107处(91.5%),椎动脉斑块10处(8.5%);107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颈动脉分叉处50处(42.7%)、颈内动脉颅外段28处(23.9%)、颈总动脉中部16处(13.7%)、颈总动脉起始处13处(11.1%)。结论双源CT血管造影对CI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较高,并可准确观察斑块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动脉微栓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2015年梅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有斑块组100例和无斑块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血管危险因素,检测两组患者脑动脉微栓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有斑块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总胆固醇(T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发生率均高于无斑块组(P0.05);两组患者高三酰甘油(TG)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斑块组患者脑动脉微栓子阳性率及检出率均高于无斑块组(P0.05)。不稳定性斑块患者脑动脉微栓子阳性率高于稳定性斑块患者(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动脉微栓子检出率较高,且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是脑动脉微栓子的主要来源,脑动脉微栓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2例为观察组,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61例为A组,另选取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比较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斑块类型,观察对比A组不同病变支数间斑块积分、颈总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结果观察组斑块总发生率为88.52%,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软斑块最为常见,所占比例为37.36%,其次为混合斑块、硬斑块、扁平斑块;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斑块积分、颈动脉IMT、颈总动脉内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斑块积分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斑块积分、颈总动脉内径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颈动脉病变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超声检测可有效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无疑是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脑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永久性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甚至致死首要因素之一.有研究发现≥65岁老年人群颈动脉斑块阳性率达78.7%,颈总动脉动脉内-内膜厚度(IMT)异常者达50.5%,说明老年人群中颈动脉IMT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很高,增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1].而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与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所以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无创性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微血管的存在和发展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胸主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和对照组30例行颈总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管后壁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并计算斑块发生率.同时检查升主动脉,观察有无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并且测量IMT,计算斑块发生率.结果 冠心病组的颈动脉和胸主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颈动脉、胸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66.67%、23.33%,对冠心病的特异度分别为56.67%、96.67%.结论 超声检测胸主动脉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浆内皮素、脂蛋白(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S)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缺血、脑梗死,因其位置表浅,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了解颈动脉硬化程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可作为了解全身AS的“窗口”。致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因素很多,动脉壁分泌的血管活性物质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脑梗死患者及41例无脑梗死者双侧颈部动脉行超声检查,包括观察头臂干及双侧锁骨下动脉、动脉壁内中膜增厚情况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形状及内部回声.结果 脑梗死患者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者29例,发生率为70.7%.无脑梗死者41例有斑块形成者25例,发生率为61.0%.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左侧略高于右侧.脑梗死组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例数明显多于无脑梗死组.结论 脂质斑块及复合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不稳定斑块进行早期治疗、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评价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记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内中膜厚度,确定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回声,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前循环脑梗死病例和对照病例比较,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斑块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是脑梗引起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起始部,且易出现于双侧颈动脉及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颈动脉粥样硬化至颈动脉狭窄在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SA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TIA患者60例行DSA,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颅外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分析TIA与脑动脉病变之间关系。结果:60例中有53例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48例发现有不稳定斑块。其中狭窄≥50%39例,颅外段狭窄34例,颅内段狭窄19例。结论:DSA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狭窄的部位、性质、程度,对了解TIA的病因,指导有效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将9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随机分为1、2、3组(32例、30例、32例)。1组口服阿司匹林50mg/d,2组口服立普妥10mg/d,三组同时服用上述两种药物,剂量不变。治疗后6个月和2a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各组颈总动脉后壁中-内膜厚度(IMT)及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粥样斑块数量、类型.结果2、3组颈总动脉IMT和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均显著小于1组(P〈0.05,〈0.01);动脉粥样斑块类型改善情况优于1组(P〈0.05,〈0.01)。结论证实立普妥可显著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与阿司匹林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7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因病理学改变规律.方法 病人分为糖尿病组11例,高血压组24例,脑梗塞组6例,颈性眩晕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18例,冠心病组5例和其他组6例.病变分为类脂质沉积、软斑、硬斑和复合斑.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类脂质沉积共32例,疾病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其中男性20例(62.5%),女性12例(37.5%).糖尿病组平均年龄67.7岁,颈动脉均有不同类型的粥样硬化斑块;高血压组平均年龄64.25岁,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37.5%;脑梗塞组的平均年龄为68.2岁,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占66.6%;颈性眩晕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组的平均年龄为62.3岁,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22.2%;冠心病组平均年龄68.2岁,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达80%;各病例组年龄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最高,依次是冠心病、脑梗塞、高血压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低血流剪切力和高牵张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及健康者40例(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形态、回声特征,颅内外动脉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颈动脉不均质、不规则斑块的检出率及其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颅外动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及颅内外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脑梗死患者头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特征。方法选择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3例(糖尿病组),另选取血糖正常脑梗死患者11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比较2组患者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分布。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83.8%,P=0.003)。糖尿病组颈动脉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3.7%、32.9%及13.4%,对照组颈动脉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9.9%、27.4%及1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组1458个斑块中,软斑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外段,混合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对照组773个斑块中,软斑块主要位于大脑中动脉,混合斑块主要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钙化斑块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结论血糖升高使脑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概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180例患有不同程度慢性病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60岁组(39例),60岁≤年龄〈70岁组(49例),≥70岁(92例),对各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斑块好发部位、超声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0例中有132例(73.3%)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硬斑、软斑、扁平斑、溃疡斑的发生率分别为42.1%,33.0%,21。0%,3.9%;有23例(17.4%)发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狭窄,随年龄的增长,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61.5%比67.3%比87.0%)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5.1%比10.2%比17.4%)也随着明显增加(P均〈0.05)。斑块的发生部位依次为颈总动脉分叉处(46.2%)、颈总动脉主干(28.0%)、颈内动脉起始段(21.9%)、颈外动脉(3.9%)。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准确、经济、有效的颈动脉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硬化程度,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外周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形成与冠心病关系。方法  13 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做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股动脉超声检查 ,探头频率 7.5 MHz,以冠状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作为动脉壁的厚度 ,并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结果 外周血量内膜厚度冠脉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 ,冠脉多支病变与对照组比较 P<0 .0 1。结论 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值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和早期动脉病变 ,并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晚期斑块大小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是全身动脉的一部分,是联系心脑两个重要脏器的桥梁,也是最容易受累的大血管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msclerosis,CAS)即指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管璧僵硬,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形成以及管腔狭窄[1].CAS与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而且由于其位置表浅,已被视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的"窗口";早期有效干预CAS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标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高血压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特征以及防治依据。前瞻性随机调查 138例高血压病合并症患者与 39例同龄正常人 ,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发现 ,高血压病各组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斑块指数和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显著高于对照组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合并脑卒中组最为突出。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与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此结果提示 ,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1.1mm ;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增宽 ,斑块性质及斑块指数可作为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 ,抗高压治疗的同时应兼顾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及新生血管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特点。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颈内动脉系统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55例(动脉粥样硬化组),经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和(或) DSA等影像学方法证实。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动脉粥样硬化组织病理学分型方法,筛选出结构清楚的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Ⅳ~Ⅵ型)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共73个)。根据形态学分型标准,将73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分为易损斑块(42个)和移形斑块(31个)。选择同期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行尸体解剖,并明确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者15例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动脉段标本15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方法,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pa及新生血管的表达特点。结果 (1)正常颈动脉组织中无Hpa表达;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pa阳性表达率为64. 4%(47/73)。(2)与移形斑块相比,易损斑块内Hpa阳性表达率增高[92. 9%(39/42)比25. 8%(8/31),χ~2=34. 968,P 0. 01]。(3)新生血管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呈阳性表达,与移行斑块相比,易损斑块内新生血管阳性表达率更高[95. 2%(40/42)比22. 6%(7/31),χ~2=41. 060,P 0. 01]。(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pa与新生血管表达主要位于斑块的纤维帽及肩部。结论 Hpa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病变进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pa与新生血管表达具有共区域性。  相似文献   

20.
邵红  史美龙  吕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258-3259
糖调节受损、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相关性[1].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颈动脉斑块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因此利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rterial atherosclerosis,CAAs)程度的研究较多,但针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研究不多.本研究旨在了解血糖的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