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并与女性SLE患者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2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的64例男性SLE患者和同期42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SLE患者家族史、以蝶形红斑为主起病的首发症状、多浆膜腔积液发生率较女性明显,但女性患者面部红斑、雷诺现象、光过敏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而在蛋白尿、血尿、GFR下降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肾活检病理分型均以Ⅳ型为主,男性患者Ⅱ型、Ⅲ型所占比例低于女性,而重型病例(Ⅳ型、Ⅴ+Ⅳ型)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男女两组SLE患者在ANA、dsDNA、C3、C4的阳性率相似,但男性患者抗Sm阳性率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好转率低于女性。结论:男性与女性SLE的临床表现有较明显差别,男性SLE病情较重,临床上要注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现男性SLE发病年龄较轻,平均29.4岁,临床特点是脸部蝶形红斑有雷诺现象发现女性低,易误诊:但肾病、脱发、口腔溃疡及胸膜炎发生率较女性更为多见,实验室检查常见因和血小板减少,而血清C3、CH50下降及IgG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预后,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SLE并发腹膜后纤维化的认识。方法收集整理我科1例SLE并发RP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时查阅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SLE并发RPF的临床特征。结果本文报道1例及国外报道7例SLE并发RPF病例,其中6例为女性患者,2例为男性患者,发病年龄17~54岁,中位年龄为26岁,平均年龄(30.9±15.8)岁。8例SLE并发RPF患者中,4例为腰腹痛就诊,3例为水肿,1例为关节痛。实验室检查提示8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除1例未提及,其他7例抗核抗体均阳性。8例患者中,1例因病情恶化而死亡,7例行糖皮质激素或激素联合外科手术,病情好转后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 SLE并发RPF在临床上属于罕见病,目前发病机制不清,主要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和下肢水肿,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目前治疗建议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于病变累及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积水的患者可行外科输尿管松解术。  相似文献   

5.
7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观察我国华南地区720例SLE患者起病及进展期特征。方法统计首始起病及进展期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分布,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征和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肾损害始终发生最高,达80%以上,4%患者持续ANA阴性。不同组别SLE患者当中,少年组起病不典型,诊断常延误;老年组自身抗体阳性发生率最低,特别是抗dsDNA仅为26%。男性患者重症较多,自身抗体阳性发生率较低,治疗反应较差。结论华南地区SLE患者肾炎发生率高,老年患者自身抗体阳性发生率最低,男性患者重症较多,治疗反应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2012年收治的24例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免疫检查及肾组织病理.结果:24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热11例(45.8%),尿检异常20例(83.3%),肾衰竭5例(20.8%),血液系统损害22例(91.6%),面部红斑11例(45.8%),浆膜腔炎症12例(50%),光敏感6例(25%),关节痛11例(45.8%),口腔溃疡7例(29.1%),低补体3血症15例(62.5%),高血压12例(50%),脱发2例(8.3%).免疫血清学指标:ANA阳性24例(100%),ds-DNA阳性11例(45.8%),抗sm抗体阳性7例(29.1%),抗ss-A阳性14例(58.3%),抗ss-B抗体阳性6例(25%),肾组织活检病理:狼疮性肾炎Ⅳ或Ⅴ型.结论: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男性体内女性激素水平升高是导致男性SLE的发生的原因之一.从我们收集的24例男性SLE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男性SLE发生年龄与女性基本相同,以脱发、血液系统损害、高血压为主的男性患者构成比高于女性患者,口腔溃疡男性少于女性,而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光敏感、尿检异常、肾功能异常与女性表现相似(P>0.05);ANA、抗SS-A高于女性组而抗sm抗体、ds-DNA、C3 降低的阳性率与女性相似,肾组织活检病理提示男性肾组织病理以Ⅳ和Ⅴ型多见,预后不良.诊断依靠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虑,了解了男性SLE的临床特点,尽早查ANA、ds-DNA、抗SS-A、抗sm抗体和C3可提高对男性SLE早期诊断率,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性别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0例男性和34例女性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平均发病年龄、首次症状到确诊时间、临床表现(关节痛、蝶形红斑、发热、浆膜炎、口腔溃疡等)和实验室检查(dsDNA、IFANA、C3等)男女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男性组反复皮肤溃疡为首发症状明显高于女性组(P<0.01),肝肿大发生率也明显增高(0.01<P<0.05)。女性组ssA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组(0.01<P<0.05)。结论 男性SLE患者常以皮肤溃疡为首发症状,男性SLE患儿常以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与血液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老年SLE患者常以浆膜炎为首发症状,女性SLE患者更易继发干燥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各种生物治疗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SLE患者81例,收集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糖皮质激素用量、疗程,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使用、感染情况等。实验室指标有血常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白蛋白、病原学结果等,观察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及各因素对SLE感染发生率变化的影响。结果:(1)大部分感染以细菌为主,占53.4%,同时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的G-菌占绝大多数;真菌以念珠菌属最常见,且多见于50岁以上SLE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是SLE感染患者主要的病毒检出类型。(2)SLE以呼吸道感染占绝大多数,其次尿路感染在SLE患者也不少见,带状疱疹是最常见的皮肤感染表现。(3)与SLE非感染患者比较,老年患者、CRP增高、血白蛋白下降者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50岁SLE患者感染危险度是年轻患者的6.44倍,血白蛋白下降患者感染风险较正常增加1倍。而性别、ESR、血脂等因素改变与感染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贫血对感染的发生率改变无明显影响。CRP增高与SLE的活动状态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肌肉表现黄少弼肖征宇曾庆馀骨关节、肌肉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累及的组织,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将我院1990~1993年100例SLE骨关节、肌肉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00例SLE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  相似文献   

11.
12.
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总结56例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分布特点及治疗效果,并与中青年患者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脱发、雷诺现象等皮肤表现及肾损害和神经系统损害较中青年组明显少见(P<0、05),肺部病变、肌痛和肌无力、疲乏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而血液系统损害和狼疮的两项特异性抗体(抗ds—DNA和抗Sm抗体)、非特异性抗体(抗SS—A和抗SS—B抗体)以及补体C3下降的阳性率都低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 老年性与中青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相比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无溶血性贫血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异同。方法:将40例SLE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阳性,另一组为Coombs阴性,进行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比较。结果:Coombs阳性组中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_3、球蛋白(GLB)、总蛋白(TP)较非阳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Coombs阳性组患者因免疫机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引起溶血,同时其病情活动程度高。  相似文献   

14.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贫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伴贫血的发生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误诊情况。方法 :对10 3例SLE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其中 78例伴有贫血的患儿分为两组 ,一组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组 (AIHA组 ) ,另一组为非AIHA组 ,进行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的比较。结果 :10 3例SLE中贫血发生率为 75 .7%(78/ 10 3) ;AIHA组和非AIHA组在发病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在临床表现上 ,伴AIHA的SLE常以贫血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 ;实验室检查上AIHA组血中IgG、补体C3 、球蛋白 (Glb)、总蛋白 (TP)降低比非AIHA明显。结论 :贫血是SLE常见的表现 ;SLE伴AIHA者 ,其免疫功能紊乱更明显 ,狼疮活动程度高 ;以AIHA的表现为首发症状或主要表现的SLE患者 ,易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SLE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口服中药和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临床分型予以辨证施护和情志护理。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及情志护理,可缓解SLE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异常可能在SL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细胞凋亡的异常又可能与雌激素、Fas基因、bcl2基因、自由基等的作用有关。一、SLE患者体内雌激素代谢异常与细胞凋亡在S...  相似文献   

17.
18.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院收治的8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妊娠结局及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对于红斑狼疮患者来说是重要的也是可以预防的并发症之一。过去的十几年里,随着红斑狼疮患者生存率的升高,临床医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防治红斑狼疮的并发症上,比如骨质疏松。过去的很多代表性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红斑狼疮的流行病学依据,提示患者的骨丢失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其中包括传统的以及与红斑狼疮疾病本身相关因素。笔者讨论了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一些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30例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特点及初诊误诊原因。结果:SLE形式多样,急缓轻重不一,非典型病例多见。30例中初诊误诊为急性肾炎1例,急进性肾炎2例,慢性肾炎4例,肾病综合征(NS)8例,隐匿性肾炎1例,风湿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各2例,结核性胸膜炎、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甲状腺炎、偏头痛各1例。结论:临床医生应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详询病史,仔细体检,科学地进行临床思维。对N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难以解释的神经精神症状、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等,要注意排除本病。对可疑病例应及时作免疫学等有关检查。对未达诊断标准的轻症、非典型患,应密切观察,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