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项修心养性的拳术,其拳理与易理、医理密不可分。太极拳讲究形神兼修、动静结合,使人体阴阳乎和,气血调达,脏腑协调,以达到强身健体、调达心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太极拳界,"气沉丹田"一词,可称为是行拳的纲领,拳友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因后人在理论研究和行拳实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心得体会,出现了"一词多解"的现象。今在此阐述 相似文献
3.
4.
5.
一般人说练拳 ,很少提到养拳。其实 ,拳要练 ,更要养。不会练 ,或者拳架的质量不高 ,就打不好基础 ;不会养 ,或者养不得法 ,就不能深入。锻炼太极拳要既练又养 ,练养结合。练是练体 ,指继承优良传统 ,保持拳架的规矩法度 ,通过拳架的反复练习 ,使遍体松柔、体格强健 ,这是筑基的功夫。养是养气、养神 ,若包括文化修养在内 ,内容就博大精深了。太极拳是武术 ,也是气功、内功、软功、轻灵功夫。因为它动作缓慢 ,速度均匀 ,有充分的时间 ,在思想上可发挥细致的想象力 ,所以练与养是相结合进行的。也只有练养结合 ,拳艺心得才丰富 ,才更益于练拳… 相似文献
6.
7.
8.
太极拳是一门"脑知"、"体悟"的学问.要想把它练好,就得开动脑筋,思索拳理,勤动身体,苦学苦练.单凭嘴巴讲理论,背拳经,头脑身体不去实践,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太极拳师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阴隐阳显,潜心研修,才能真正明白太极之理,才能把拳练好. 相似文献
9.
梅墨生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10,(1):62-64
古人曾说:道术将为天下裂。今天,道与术早已分道扬镳。传统太极拳,“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内家拳所修炼者, 相似文献
10.
吉良晨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8,(3):56-57
太极拳是一种刚柔相济的运动,有很多老练家会体会出其中的刚柔蓄劲之妙。所以太极拳在系统上被称为内家拳(不同于硬拳)。它的运动特点有三,其一是“用意不用力”,以意领气,不要用力,这是初学较难的一关,绝大多数人在开始学架子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会用起力气来。精神不是不能集中,就是过于集中全身或局部。 相似文献
11.
12.
蓝晟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7,(8):39-41
太极拳和其他体育锻炼最大的不同,就是周身内外上下要求松——依据松的进阶,可分为松开、松散、松沉、松净、松柔、松化等不同境界。这其中,松开颈、肩、肘、腕、指、肋、腰、胯、膝、踝、脚趾、脊柱等身体的重要关节至为重要——如此, 相似文献
13.
14.
如今,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也有相当一批的太极拳爱好者,却练着练着就停练了。拳友们很关心,托人去询问,听到的回音却是: “练着练着,感觉没什么意思。”对于这样的人,许多人往往都从太极拳的健身角度来劝解,但是,大家却说: “其他的体育项目也都有健身的作用。”于是,只好看着自己的队伍中少了一位拳友。与此同时,有的拳友虽然还在练太极拳,但一直没有出现内在感觉,甚至连基本的健身效果也没出来。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以传统的阴阳学说为基础,融合了我国古代医学、道学及儒家学术思想,是很有内涵的一种拳术,它是一个注重“内练”的拳学。太极拳汲取了中国传统各派内家拳养生术的精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