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4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ml,2次/日,10日,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计数评价该药的疗效。结果:显效18例(42.9%),有效20例(47.6%),无效4例(9.5%),总有效率90.5%,治疗后全血粘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药物,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韩文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2):1263-126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UAP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两组疗程的为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7%,优于对照组的63.33%(P<0.05)。对照组发生心肌梗死2例(6.67%),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次12h1次,连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2.0%,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情变化多端,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我院近年来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UA,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4例 U 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速避凝组 (治疗组 ) ,疗程为 1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93.75 % ,对照组为 6 8.75 % ( P <0 .0 5 ) ;观察 12周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对照组 3例发生 ( 9.38% ) ;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 ,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静脉输注,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持续时间、ST段下移、室性早搏次数等各项指标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并讨论其作用.25例常规治疗欠佳的病人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疗程10~14天,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ST段及血液流变指标治疗前后改变.结果显示,显效14例,占56%.有效8例,占32%,总有效率88%.心电图ST段总均数由治疗前的0.113±0.071降为0.068±0.039,P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是冠心病中仅次于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又一危险临床征候群。 UA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心绞痛症状 ,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 ,改善疾病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我院以低分子肝素治疗UA50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 ,男性 3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4 0~ 78(平均 59)岁 ,病程 2~ 2 5年 ,平均 18.5年 ,所有患者符合 1979年 WHO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均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磷酸肌酸激酶均在正常范围。每日发作 2~ 10次 ,心电图 ST水平下移 >0 .5m V者 4 0例 ,T波低平、倒置 10例 ,…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10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无显著差异(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疗程均为1周。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UA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A组临床症状及ECG的改善均优于B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BPC)及纤维蛋白原(FG)均无明显改变,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UAP安全快速有效,并可明显降低近期心绞痛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梁新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75-7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与通心络胶囊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抗Xa国际单位/次,每12 h1次,连用7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KPTT)、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86.7%,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T、KPTT较治疗前延长,Fg减少,但均未见严重出血现象.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通心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52例.男23例,女29例.年龄(69.38±7.60)岁.低分子肝素5000~7500IU,bid皮下注射,连用14天.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为67.31%.低分子肝素有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减轻心肌缺血程度等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将38例新近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持续时间>15min的患者随机分组:A组(18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mg/d)和抗心绞痛药物;B组(20例)给予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药物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00IU/kgqd,连续7d)。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7d内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性死亡、急救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分别为33%与10%、17%与0、11%与0和17%与5%,总的心性事件发生率为78%与15%(P<0.01).B组仅2例发生皮下瘀斑。表明UAP患者急性期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安全和便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钠 (LMWH)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治疗作用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钠组 (LMWH 2 5 0 0U皮下注射 ,bid ,连用 7d) ;普通肝素组 (肝素钠 10 0mg ,加入 2 5 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连用 7d)及对照组等 3个治疗组 ,观察治疗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结果 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在低分子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LMWH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未见显著异常改变 (P >0 0 5 )。 结论 LMWH治疗UAP疗效好 ,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大为减少 ,应用时不需持续监测凝血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吉派啉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吉派啉 (治疗组 ) ,疗程为 7天 ,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凝血指标及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一周后总有效率为 91.7% ,对照组为 60 .0 % (P <0 .0 1)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对照组 2例发生 (6.66% ) ;治疗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 (P <0 .0 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UAP急性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肌梗塞发生率 ,且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因此须积极治疗。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院对 6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 ,并对出凝血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监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5 2~ 81岁 ,平均6 0± 7.6岁。发作时均伴有 ECG相邻两个导联的 ST段缺血性下移 >0 .1mv,T波压低、倒置或伪改善。入院前后常规应用抗心绞痛治疗仍不能控制发作。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及抗凝禁忌者。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低分子肝素 0 .5 ml皮下注射 ,每日 2次 ,共 7天。治疗前后监测患者 B…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黄华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11(3):250-251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予以心绞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AXaIU,皮下注射,每日1次,疗程1周。结果:低分子量肝素钙组心绞痛缓解率达91.3%,心电图改善达87%,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而确诊的老年UAP病人,平均年龄(72±1.8)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阿斯匹林和抗心绞痛常规治疗;B组(25例)给予阿斯匹林和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加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0.04ml,q12h,连用10天.根据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判定显效、有效或无效.并于用药前后测定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结果A组与B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表现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45%和84%(P<0.01).两组均未发生心脏事件,B组低分子肝素治疗全部耐受,无一例出现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对控制老年UAP患者心绞痛发作效果明确,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0.
沈俊娴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2):153-15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 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严格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用低分子肝素钙0.4~0.6ml,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为1周,同时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长期服用。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