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萍  左琦 《山东医药》2010,50(23):56-56
中心静脉导管(CVCs )留置在ICU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静脉营养支持、安全输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血管内置管作为一项有创医疗操作存在感染的危险,CVCs是最常见的引起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血管内置管术.2008年9月~2009年11月,我院ICU共对205例患者留置CVCs,现将其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羚  廖海涛  韦义萍 《内科》2013,(6):577-579,589
目的探讨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细菌定植、感染的发生率、药物敏感性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病例,根据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观察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疑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143例中,确诊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31例,发生率为21.7%(31/143);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鲍曼不动杆菌8株(25.8%)、真菌6株(19.3%)、铜绿假单胞菌4株(12.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株(12.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和真菌是外科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医务人员应加强重视并早期监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适时调整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方法ICU90例老年住院患者接受中心静脉置管,分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组和无感染(对照)组。CRBSI组患者为ICU住院的行深静脉置管伴CRBSI的病例(n=45),而对照组为同期ICU住院的行深静脉置管但无CRBSI的病例(17=45),采用回顾性和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风险困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构成、年龄、性别、感染前导管留鼍时间、机械通气、完全肠外营养、尿管留置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RBSI组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操作熟练程度、置管部位、低白蛋白血症、贫血、APACHEI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操作者、低A蛋白血症、APACHEII评分是CRBS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操作者人员熟练程度、低白蛋A血症及APACHEII评分是ICU老年患者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动脉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方法以196例符合条件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入院诊断、入住ICU时间。记录导管信息,包括导管类型(CVC或AC)、插入部位、留置时间、拔管原因、导管日数量。结果共335导管纳入分析,其中包括152 AC和183 CVC。共有6例证明为CRBSI,其中2次发生于同一患者,因而共有5例患者发生CRBSI。CRBSI的发生率为1.8%(6/335),发病密度为3.4/1000导管日(6/1775)。对于CVC,CRBSI的发生率为1.1%(2/183),发病密度为1.7/1000导管日(2/1190)。对于AC,CRBSI发生率是2.6%(4/152),发病密度为3.3/1000导管日(4/1216)。结论该院ICU CRBSI发生率较低,并且动脉导管较中心静脉导管有更高的感染倾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更重视AC相关性CRBSI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李淑媛 《山东医药》2010,50(2):110-110
近年来,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CVC-RI)逐渐增多。2008年1月-2009年8月,我们共放置中心静脉导管326例,发生CVC—RI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对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方法人住南京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老年MODS患者96例,随机分为Gin组(A组)和对照组(B组),Gin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加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CRBSI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B组的导管保留天数明显长于B组;两组患者细菌学培养结果提示以肠道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培养阳性率A组较B组明显降低,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培养的阳性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老年MODS患者加用Gln强化营养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中心静脉CRBSI的发生率,尤其是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并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导管是广泛应用于危重医学临床的血管内置管技术,尤其在重症监护室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肠外营养、液体复苏等方面,中心静脉导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血管内置管也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血管破损、血栓形成及感染等,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问题最严重,占所有血管内置管相关性感染的90%。研究发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影响患者的治疗成效,包括住院时间增多,  相似文献   

8.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老年肿瘤患者建立了可靠的静脉通路,为化疗药物的输注、营养支持治疗的实施、抢救药物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既减弱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又减轻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但由于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且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易发生院内感染。据报道,美国每年院内血流感染约超过20万例,其中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1〕。本文现有针对性地将老年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P伴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留置的MSAP和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CRBSI患者和非CRBSI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糖尿病、输血、肠外营养、穿刺部位和导管留置天数以1∶1进行配对。将合并腹腔感染、APACHEⅡ评分≥20分、早期肠内营养和抗菌药物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AP、SAP患者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布情况。结果 共收集352例患者,其中39例发生CRBSI,发生率为11.08%,8.83例/1 000留置导管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腹腔感染(OR=1.69,95%CI 1.20~2.23)和APACHEⅡ评分≥20分(OR=2.87,95%CI 1.79~5.46)为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肠内营养(OR=0.81,95%CI 0.43~0.96)是其保护因素。共检出病原菌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8.1%(25/4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见(44.2%,19/43)。多重耐药菌比例高(67.4%,29/43)。结论 合并腹腔感染、APACHEⅡ评分≥20分是AP伴发CRB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肠内营养是其保护因素。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需重视细菌多重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菌群及耐药性。方法收集574例次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MHD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CRBSI的菌群及其耐药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共发生CRBSI 162例次,共获得1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77株(68.8%)、革兰阴性菌34株(30.4%)、真菌1例(0.8%)。最常见细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4.8%、30.0%;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71.9%,未见对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74.2%,亚胺培南耐药率14.7%(包括3株鲍曼不动杆菌和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 MHD患者CRBSI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对头孢唑啉耐药率高;革兰阴性杆菌亦为重要病原菌,对头孢他啶耐药明显;病原菌多为皮肤机会感染菌。  相似文献   

11.
胸腔静脉导管留置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6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郑法德  刘斌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262-1263
目的观察每周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静脉导管留置治疗胸膜粘连分隔的效果。方法渗出性胸膜炎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胸腔静脉导管留置,每周1次胸腔注射尿激酶10万单位+0.9%氯化钠20ml;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仅注射0.9%氯化钠20Hd。两组口服化疗方案均为2SHRZ/4HR。结果治疗8周后,B超检查:形成纤维分隔、粘连及胸膜肥厚,治疗组3例,对照组12例(P〈0.01);胸水消失时间:治疗组(18.3±4.2)天,对照组(22.6±5.6)天(P〉0.05);胸膜厚度及肺功能FEV,%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静脉导管留置可以减少胸液分隔,粘连及多房的形成,减轻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住院患者4个导管置入部位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RBSI)的发生率,并分析CRBSI的病原体分布,为控制CRBSI的发生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8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54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导管置入部位分为腋静脉穿导管组(n=36),股静脉导管组(n=16),锁骨下静脉导管组(n=23),颈内静脉导管组(n=275)。采集标本,用血培养仪培养细菌,并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菌株。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RBSI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CRBSI诊断标准,4组研究对象中明确诊断CRBSI的患者共13例,总感染率为3.71%(13/350),其中股静脉组4例,锁骨下静脉组1例,颈内静脉组8例。13例感染者中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3株。其中G+菌6株,G-菌7株,且以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为主(5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静...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少川  王晓 《山东医药》1998,38(10):23-23
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症医学领域、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自体干细胞移植及营养支持治疗。其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最严重。1996~1998年,我们对60例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其中13例出现并发症。现总...  相似文献   

14.
陈永娟 《内科》2009,4(4):652-653
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置管已成为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为液体、血液制品、营养物质、药物的输入、血流动力学监测,采血及急救通道的维持提供了可靠途径,但它往往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据报道,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是1%-10%,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r-ralated infections,CRI)使平均住院时间延长7d,病死率也提高10%-20%,CRI已成为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因此,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诊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病原菌特征、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病例监测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所有入住我院急诊综合重症监护病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1)研究连续监测1 240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共221例,总计3 192导管日,中心静脉置管率为17.8%。(2)留置中心静脉患者发生CRBSI 14例(15例次),感染率为6.3%,千日导管感染率为4.4‰。(3)15例次CRBSI共检出19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2株(63.2%),革兰阳性球菌7株(36.8%)。革兰阴性杆菌碳氢酶烯耐药率为50%;革兰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占主体(71.4%),苯唑西林耐药率为71.4%。(4)中心静脉置管患者61例死亡,发生CRBSI患者死亡5例(35.7%)。调整年龄、性别,引入基础感染状态、是否合并器官衰竭等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BSI并未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OR=2.03,95%CI:0.619~6.651,P0.05)。结论:急诊内科危重症患者是发生CRBSI高危人群,置管时间延长显著增加CRBSI风险。CRBSI患者病原菌中,碳氢酶烯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和苯唑西林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高,对患者预后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可屈性多极导管经股静脉径路(A组)置入冠状静脉窦(CS),并与锁骨下静脉径路(B组)进行比较。发现经股静脉径路放置CS导管具有快速、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A、B两组从穿刺血管到置入CS导管所需时间分别为1.5±0.5min和22.6±7.2min(P<0.001)。经股静脉径路放置CS导管不仅能满足射频消融时标测的需要,而且可减少血管穿刺部位,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血及中心静脉导管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 应用WHONET5.4软件分析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血培养及中心静脉导管培养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年间血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302株,以球菌居多(51.66%),其中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34.4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9例,凝同酶阴性...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与其引起的感染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中心静脉插管留置时间与其引起的感染之间的关系,我们分析了84例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按导管留置时间不同分为三组,留置6天以内的29例,1例感染,感染率为3.4%,在第6,7,8天时给予拔除或更换的38例,感染2例,感染率5.3%,留置8天以上的17例,感染5例,感染率29.4%。结果表明留置时间8天以上感染率明显升高,最佳留置时间应为7天。  相似文献   

19.
薛日  汪岩  赵梦 《传染病信息》2023,(6):534-538
目的 了解接受不同穿刺位点中心静脉置管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的差异,明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位点不同,分为锁骨下组、颈内静脉组及股静脉组,分析3组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股静脉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与锁骨下组、颈内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为主,包括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常见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 以股静脉为穿刺位点的中心静脉置管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最高,导致感染发生的病原微生物多为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点,并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病原学,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桓台分院128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患者确诊为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15.63%,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方法、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为感染的危险因素,葡萄球菌是老年血透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最常见细菌.结论 老年人中心静脉导管存在较高的感染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缩短留置时间,及早发现感染迹象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导管的维护和居家护理宣教,可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