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超声瞬间血流仪在术中测定体外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管桥流量和血流搏动指数变化,了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管桥吻合口的质量.方法91例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方法(非体外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有107例应用体外循环方法(体外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测定两组间不同旁路移植术部位的血管桥流量和血流搏动指数变化.结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组间每个吻合口的平均血流量分别为(25.94±12.84)ml/min和(30.29±11.42)ml/min(P<0.05);血流搏动指数分别为2.06±0.76和2.12±0.78(P>0.05).除前降支和用大隐静脉为移植材料的对角支部位,体外组较非体外组冠状动脉桥的平均血流量明显增多(P均<0.05)外;其余部位的平均血流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间各部位总的血流搏动指数也无显著差异.结论尽管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桥血流量偏低,但其血流搏动指数尚满意,说明术后早期吻合口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一个普适生活质量量表和一个疾病特异量表随机对照研究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的情况。方法:应用健康标准化量表简短表格36(SF-36),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分析研究2006-01-2010-10这5年间14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资料,其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96例、体外循环组51例。调查时间是术前1周,术后6~12个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问卷结果相似。术后6~12个月,SF-36问卷显示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非体外循环组优于体外循环组;SAQ问卷在心绞痛程度、心绞痛频率、生活质量方面,非体外循环组优于体外循环组。结论:术后6~12个月非体外循环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总结 5 2例 7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2 0 0 3年 9月共完成 5 2例 70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平均年龄 (71.4± 1.7)岁。本组病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2 7例 ,1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 7例。冠状动脉 3支血管病变 4 7例 ,左主干病变 10例。 9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 30 % ,10例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大于 6 0 mm。结果 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 0例 ,包括急症手术 3例。 2例改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远端血管吻合数 (2 .9± 1.2 )例。 4例使用主动脉气囊反搏。 1例术后 3周死于胸骨后感染所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 70岁以上女性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经验。方法:在非体外循环条件下对3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手术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全组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死亡 1例;余患者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在一些高危患者较之体外循环更显出其优势。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1例临床经验体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 ,并评价其初步临床结果。  方法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996年 5月~ 1999年 12月完成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0 1例 ,包括经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组 76例和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组 2 5例 ,其中 7例在胸腔镜辅助下获取内乳动脉。  结果 :OPCAB组 76例 ,旁路移植支数平均 2 .5 9支 ,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包括 :心室颤动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1例 ,出血二次开胸 3例 ,胸部切口感染 2例 ,肺部并发症 2例 ,肾部并发症 1例 ;MIDCAB组 2 5例 ,旁路移植支数平均1.10支 ,无手术死亡 ,围术期心肌梗塞行再次旁路移植手术 1例 ,出血二次开胸 1例 ,胸部切口感染 1例。  结论 :对于选择的患者 ,非体外循环下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量血浆S10 0蛋白浓度的变化 ,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脑损伤的程度。方法 :首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 40例被随机分为两组 :①A组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②B组 :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射血分数和吻合口数等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从术前到术后 48h共 8个时间点内测定血浆S10 0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及明显脑损伤。A组术后血浆S10 0蛋白浓度轻微升高 ,而B组体外循环中血浆S10 0蛋白浓度明显升高 ,直到术后 6h恢复到正常水平。B组血浆S10 0蛋白峰值浓度是A组的 3倍 (2 .17μg/L和 0 .74μg/L ,P <0 .0 1)。结论 :血浆S10 0蛋白浓度变化显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脑和 (或 )血脑屏障损伤的程度比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及近期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3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8例,按是否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分为体外循环组(n=35)与非体外循环组(n=63)。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全身麻醉,体外循环组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组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术前及术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手术时间、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体外循环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LVEF和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8.6%,高于非体外循环组的28.6%(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近期心功能均无明显影响,但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较优,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106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分为两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59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47例,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平均搭桥支数、平均动脉桥支数、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均低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是冠心病外科治疗有效的方法;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减少胸腔引流量、输血量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孙晓刚综述胡盛寿审校⒇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常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心脏外科领域并非一个新概念。50年代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问世之初,就有不少心脏外科医生尝试了在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内膜切除术,内乳动脉、大隐静脉旁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A组选择87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B组选择79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结果:B组死亡率低于A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高及其心血管疾病的高患病率,使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同时,老年患者较低的生理功能储备且多合并伴随疾病使这类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在此类患者中,不使用体外循环且避免过多主动脉操作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患者能否从中获益更多?既往的报道显示,高风险人群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能获益更多。本文旨在对老年患者的两种手术方式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行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比较并行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6例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后旁路通畅率为100%。住院时间并行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7)d,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8))d;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并行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8±14)h,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7±32)h;心房颤动发生率:并行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6(6%),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为4/33(12%)。结论并行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是一种合理和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胸骨下段正中较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并探讨经胸骨下段正中较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外科技术和临床经验.方法经胸骨下段正中较小切口游离左侧乳内动脉,用于冠状动脉前降支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同时游离大隐静脉,用于冠状动脉其它分支旁路移植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病变血管的旁路移植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全组22例患者采用该手术方法,其中5例为前降支单支病变,17例为多支病变.22例患者前降支旁路移植术均采用左乳内动脉.平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支数2.40±1.04(1~4)支/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靶血管包括前降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和高位边缘支.全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患者术后平均8.1±1.6天痊愈出院.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较小,安全易行,对有手术适应证的多支病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不采用体外循环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手术,是一种具有微创性的心脏外科手术,减少乃至避免了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体外循环损伤,较常规体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莺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回顾性分析268例重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男性131例,女性137例;搭桥数2~6(4.01±0.99)支/人.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术后处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二次开胸3例(1.1%),低心排综合征9例(3.4%),应用IABP 1例(0.4%),反复发作房颤22例(8.2%),肺功能不全13例(4.9%);死亡2例(0.7%),其余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合理地选择患者、成熟的手术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尽早应用及术后处理的加强是提高重症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G)因其创伤小、费用少而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 1996年完成第 1例 ,至今技术已渐成熟。OPCABG术后效果是国际上有争议的问题 ,国内尚未有系统的对比研究报道。对我院同期完成的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早期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以发现OPCABG是否能减少心律失常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并缩短恢复时间。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1年 1月完成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 130例 (不包括同时行室壁瘤切除或瓣膜置换者 ) ,分为两组 ,非体外循环组 36例 ,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CABG)后房颤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OPCABG组75例,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ECCABG组113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OPCABG组术后15例(20%)出现房颤,ECCABG组术后31例(27.4%)出现房颤。二组房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低于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房颤发生率,但仍有较高的发生率。房颤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术后侧支循环逐渐关闭,改变心房的血液分布,诱发心房内及其周围组织产生局灶激动,从而发生房颤。  相似文献   

18.
李培杰  刘鲁祁 《山东医药》2005,45(33):63-63
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非体外循环下旁路移植术(OPCAB)的基础.如何做好体外循环下CABG的心肌保护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nery bypass,OPCAB)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行OPCAB术的3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手术方法.结果 35例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2.4±0.8)根,联合应用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32例,单纯应用大隐静脉3例.术中无改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无死亡,成功率100%(35/35).术后早期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OPCAB是治疗冠心病效果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体外循环下行CABG对患者心肌和肾功能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50例)和体外循环组(50例)分别在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