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总结临床经验,从复诊一般检查、牙移动评估、患者依从性评估及监控、矫治器制作与发放、附件监控及邻面去釉的监控等方面,对隐形矫治器复诊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本文强调了正畸医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矫治过程进行监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中远中移动尖牙过程的生物力学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规律。方法建立下颌双侧第一前磨牙拔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和固定矫治器载荷,比较两种载荷作用下牙齿及牙周膜的平均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的变化,以及牙齿旋转中心的变化。结果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时下牙齿及牙周膜的平均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均小于固定矫治器载荷,同时,牙齿旋转中心更接近根尖。结论两种矫治技术均使尖牙产生倾斜移动,但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尖牙的旋转中心更接近根尖,且应力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临床应用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总结经验,使该技术更好地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需求.方法:按照隐形矫治矫治技术的矫治特点选择10例病例进行隐形矫治.根据国产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矫治过程准备术前资料、制定矫治方案、计算机矫治过程模拟、制作隐形矫治器、佩戴并按时复诊.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疗效,患者对矫治效果满意.治疗后牙列排列整齐.平均矫治疗程13.2个月.全口曲面断层片未见齿槽骨及牙根吸收.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具有美观,舒适,卫生及复诊次数少等特点,在合理选择适应症的条件下,能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矫治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QoL)的影响,为矫治前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3副的患者60例,分别在治疗前(T0)及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后首次复诊时(T)现场填写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并回收,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前和矫治初期患者OH-QoL的差异。 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患者在无托槽隐形矫治前(T0)和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初期(T)量表得分,其中影响发音(T0= 0.81,T= 2.68;t= 4.159,P= 0.0142)、味觉变差(T0= 0.64,T= 1.60;t= 3.483,P= 0.0253)、出现过明显疼痛(T0= 0.52,T= 2.82;t= 6.388,P= 0.0031)、吃什么东西都不舒服(T0= 0.72,T= 1.79;t= 6.288,P= 0.0033)、不能很好的休息(T0= 0.32,T= 1.34;t= 4.560,P= 0.0103),5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初期患者的OH-QoL与治疗前比较,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障碍三方面,建议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前介入健康指导,预防性降低矫治对患者OH-QoL的影响,提高矫治积极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诞生满足了人们对于牙齿正畸美观、舒适的需求,成为了成人和青少年很好的正畸治疗手段。在最初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时,它只能被用于排齐牙列等简单正畸治疗。随着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生产商和临床医生对完成病例不断回顾和研究,当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并逐渐精准化,其中对于拔除前磨牙的无托槽隐形矫治也趋于成熟。本文将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拔除前磨牙的支抗设计和临床控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附件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实现矫治器固位与辅助牙齿精准移动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目前附件的分类、生物力学研究、临床设计策略、粘结要点、局限不足进行了综述及展望。旨在总结和探讨附件的精准高效应用, 也为附件在无托槽隐形矫治中如何更好的设计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但隐形矫治技术的矫治力作用复杂,其生物力学机制仍不明确。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力学模型、精确研究动态正畸过程是目前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因此,本文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应用中,附件是辅助矫活力施加到牙齿、实现精确控制牙齿移动不可缺少的辅助装置本文从附件的定义、种类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回顾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的研究现状,对当前国内最新的附件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附件通过增强隐形矫治器的固位从而提高隐形矫治技术的矫治效率和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盼盼  郭泾 《口腔医学》2015,35(5):402-404
正畸拔牙临界病例的治疗设计错综复杂,不同的矫治技术采用的设计方案有所不同。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得以推广,其移动牙齿的效能不断被证实。有专家提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相对于传统唇侧固定矫治技术在拔牙临界病例的非拔牙治疗中显示出优势。该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三维方向移动牙齿的特点进行回顾与展望,总结分析此技术在拔牙临界病例非拔牙治疗设计中移动牙齿的优势,从而为正畸拔牙临界病例的治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浠  姚思玥  潘永初 《口腔医学》2022,42(5):456-461
正畸治疗的目的是矫治患者错牙合畸形,在达到平衡、稳定、美观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或避免正畸治疗对患者牙周健康的不利影响。与传统固定矫治器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具有舒适、美观、可摘、易清洁的优势,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本文将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作一综述,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力学特性、牙周临床指标和牙周炎症微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口腔医学》2017,(2):166-169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通过一系列透明的、可自行摘戴的透明塑料牙套来实现牙齿排齐,纠正错牙合畸形。但在矫治过程中,牙齿实际移位量与预期移位量间相比存在"滞后性",从而涉及矫治效率问题。本文就Invisalign矫治器在各种类型牙齿移动(伸长、压低、扭转、倾斜、扩弓、推磨牙向后等)中的效率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Invisalign病例以及设计无托槽隐形矫治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采用EAB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时代天使公司)矫治牙畸形33例,完成4例。完成病例矫治时间为10~24个月。无托槽隐形矫治对于口内有修复体和较多缺牙及牙周炎患者具有一定优势,并对矫治力能精确控制和个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是由塑性膜片材料经热压成型装置制作而成,通过其变形后的回弹力产生矫治力,达到矫治牙齿的目的。但是,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明确,不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建立牙齿模型,可以研究隐形矫治过程中不同牙齿的受力和移动模式。文章主要介绍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不同牙齿的牙移动模式与受力情况以及附件和矫治器材料对牙齿移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牙根吸收是正畸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无托槽隐形矫治是一种新兴的矫治技术,使用的矫治器材料以及对牙齿的施力方式和大小与固定矫治不同。多数临床研究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对牙根吸收的影响较小。文章就无托槽隐形矫治的原理及技术特点,矫治过程中牙根吸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硅橡胶二次印模法应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印模的护婵配合。方法无托槽隐形矫治患者50例,采用硅橡胶二次印模法取印模,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制作提供准备条件,结果护士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硅橡胶印模,50例患者均取得精确印模,印模过程患者感觉舒适,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护士掌握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医护配合默契,有利于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印模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组和固定矫治组患者正畸治疗过程中各项牙周指数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种矫治器对患者牙周情况的影响。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固定和隐形矫治的成年患者中选出20例。在佩戴矫治器前、接受矫治治疗后的第1和第6个月、矫治结束时、矫治完成3个月后,分别测量牙龈指数、龈沟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3个月后”这2个时间点,2组患者的各项牙周指数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在整个矫正过程中,隐形矫治组患者矫治过程中牙周指数GI,SBI,PLI都呈下降趋势,固定矫治组患者的这些指标则明显升高。另外,在整个观察周期内,2组患者的龈沟探诊深度(SPD)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相比传统固定矫治器能够更好地维护患者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本研究通过临床评估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比较两种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判断隐形矫治器是否更有利于口腔卫生和牙周健康维护.方法 临床选取40名成人患者,分为隐形矫治组(Ⅰ组)和固定矫治组(F组),通过测量在其矫治前及佩戴后1、3、6个月中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Index,GI)及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等牙周指数变化,对比两种矫治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结果 隐形矫治组的PLI在治疗中明显低于固定矫治组,但GI及SBI除第一个月有差异外,后期无明显差别.佩戴矫治器后两组的各项指数均高于矫治前.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碍口腔卫生的维护,但优于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短期内仍会对牙周组织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将我国自主研发的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探讨该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41例较简单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主要包括牙列间隙、牙列拥挤以及牙周病止畸治疗,应用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通过层析扫描建立数字化三维牙颌模型,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加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根据治疗方案,为每例患者设计10~40副矫治器.患者每2~3周更换一副矫治器,矫治后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完成矫治并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矫治后牙列排齐、无间隙、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矫治疗程6~25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 目前,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仅町矫治相对简单的错(牙合)畸形,并以其透明、美观、舒适、卫生等优点,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牙周膜应力分布及第二磨牙位移趋势,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第二磨牙位移量、附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获得患者上颌骨DICOM文件,采用Mimics、Geomagic Studio等软件分别建立无附件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0.2 mm(模型A...  相似文献   

20.
对于轻中度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推磨牙向远中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随着隐形矫治器的不断发展,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改善磨牙关系,能达到很高的矫治效率。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曲面断层片,测量上颌第一、二磨牙的后移量及倾斜角度,发现牙齿的移动方式接近整体移动。文章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机制及优势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