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迪 《新中医》2021,53(19):98-101
目的:观察温中消疡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12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2 组幽门螺杆菌(Hp) 阳性患者均先给予标准四联方案进行根除Hp 治疗,治疗2 周后入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中消疡汤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核因子-κB(NF-κB)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TNF-α、NF-κ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TNF-α、NF-κB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TNF-α、NF-κB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消疡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杀菌、抗炎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化裁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兼血瘀证的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化裁,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以15日为1疗程,2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使异常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降至正常。且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4.44%,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中药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化裁治疗慢性胆囊炎证属湿热血瘀型,其证候积分改善和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用加味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辅治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消失时间、热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参数WBC、CRP以及NEUT%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辅治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疗效及对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Bp65,NF-kappaB p65)蛋白、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诊治的癌性发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治疗时间7 d,观察退热效果、治疗前血清总NF-κB p65蛋白及活性NF-κB p65蛋白、IL-6、IL-10、TNF-α变化。结果 观察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次退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总NF-κB p65蛋白及活性NF-κB p65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丹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核因子- κB(NF-κB)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芪丹颗粒治疗。 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 指数(BMI)、腹围(A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LD-C) ]、血清NF-κB、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 效率分别为80.00%、9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 前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 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HOMA-IR、BMI、A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 TG、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LD-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TC、TG、 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治疗前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NF-κB、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丹 颗粒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能改善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下调血清NF-κB、TNF-α水平,改善脂 肪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化裁治疗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兼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化裁,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以15 d为1疗程,2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4.4%,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合茵陈蒿汤化裁治疗慢性胆囊炎证属湿热血瘀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加减对乳腺癌化疗所致肝损伤(肝胆湿热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乳腺癌化疗所致肝胆湿热型肝损伤患者8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参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证积分与次证积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ST、ALT及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对照组共出现4例(9.30%)不良反应,与观察组的5例(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六神祛腐汤外敷联合先锋霉素珠链治疗手部慢性骨髓炎疗效及对患者疼痛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8例手部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先锋霉素珠链治疗,研究组44例给予六神祛腐汤外敷联合先锋霉素珠链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血清CRP、ESR、NF-κB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 05),且研究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血清CRP、ESR、NF-κ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 05),且研究组血清CRP、ESR、NF-κB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六神祛腐汤外敷联合先锋霉素珠链治疗手部慢性骨髓炎能明显减轻疼痛,疗效显著,机制可能与明显降低血清CRP、ESR、NF-κB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椎定点扳法联合磁圆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腰椎定点扳法联合磁圆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2周为1个 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的变化 情况,以及日本骨科协会 (JOA) 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核因子κB (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白细胞介素6 (IL-6) 的变化情况。 【结果】(1) 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 ,且 观察组在改善JOA评分和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治疗后,2组患者的NF-κB p65、 血清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在改善NF-κB p65、血清IL-6和TNF-α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 (26/30) ;对照组为50.00% (15/30)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腰椎定点扳法联合磁圆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有效降低血清NF-κB p65、IL-6和TNF-α的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吴小秋  丁萍  张士晓  张凰  周钦云  孙静 《新中医》2020,52(19):84-87
目的:观察健脾消糖颗粒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 例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 例和对照组33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消糖颗粒。观察2 组治疗前后核转录因子(NF-κB) 活性、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 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 组FBG、P2hB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FBG、P2hBG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BG、P2hBG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NF-κB 活性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F-κB 活性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F-κB 活性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糖颗粒能抑制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NF-κB 的活性,减轻炎症反应,降低FBG、P2hBG 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脉络瘀阻证疗效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脉络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证候积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波幅、感觉神经波幅及NF-κB、TNF-α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手足麻木、刺痛、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苔薄及脉细涩评分,NF-κB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MNCV、SNCV、运动及感觉神经波幅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脉络瘀阻证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神经波幅,并有助于下调NF-κB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温中消疡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NF-κB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中消疡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NF-κB及TNF-α水平,并记录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NF-α、NF-κB水平相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各项指标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中消疡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显著,同时可明显降低NF-κB及TNF-α水平,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温经通络养血汤合针刺治疗急性周围神经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西医对症干预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温经通络养血汤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神经波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转录因子-κ(NF-κB)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MNCV和SNC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NF-κB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自拟温经通络养血汤合针刺治疗急性周围神经损伤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促进神经传导,改善神经波幅,并有助于降低TNF-α和NF-κB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清肠方对急性直肠炎NF-κB、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急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解毒清肠方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里急后重、发热、寒战、便意频数、腹痛中医症候积分及安全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69.77%(30/43)(χ~2=7.679,P=0.006)。观察组寒战、发热、里急后重、腹痛、便意频数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NF-κB、TNF-α及IL-6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58%(11/43)与对照组20.93%(9/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261,P=0.610)。结论:健脾解毒清肠方治疗急性直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NF-κB、TNF-α及IL-6表达,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自拟益气解毒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相关炎症因子、核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4年11月—2016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共76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依病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益气解毒方药。比较两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CRP)、核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两组经治疗后TNF-α、IL-1、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F-κBp65平均灰度明显降低(P0.05);IκB-α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核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水平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拟益气解毒方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确切疗效,且能显著降低患者相关炎症因子及核因子-κB水平,促进核因子-κB抑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肝胆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治疗,50 mg/次,早晚进餐时分次服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胰胆舒胶囊,4粒/次,3次/d。观察组口服柴胡疏肝散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进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评价治疗前后慢性胆囊炎症超声情况、胆囊收缩功能和结石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影像学和消除胆囊结石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慢性胆囊炎彩色超声疗效和胆石症影像学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Z=2.104,Z=2.076,Z=2.101,P<0.05);观察组胆囊壁厚度和胆囊容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胆囊收缩功能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6,IL-8,TNF-α和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内服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肝胆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影像学和消除胆囊炎胆石症疗效均高于胰胆舒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方案,并可减轻炎症反应,增强胆囊收缩功能,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miR-155/NF-κB信号通路探讨宣痹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1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宣痹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探讨宣痹方基于miR-155/NF-κB信号通路对RA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机制。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74.19%vs 93.5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SR、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LT、FBG、D-D、ESR、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XB2、GMP140、TNF-α、IL-17、Act1、IKKβ、IκBα、NF-κB p65、NF-κB p50水平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XB2、GMP140、TNF-α、IL-10、IL-17、Act1、IKKβ、IκBα、NF-κB p65、NF-κB p50、6-keto-PGF1、PAF、VEGF较对照组低;对照组治疗后Act1 mRNA、IKKβmRNA、IκBαmRNA、NF-κB p65、NF-κB p50、miRNA15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NF-κB p65、NF-κB p50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后对照组关节刺痛、唇色、皮下瘀斑及血瘀总积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结论:宣痹方通过抑制NF-κB及miR-155的表达,可调节细胞因子、凝血-纤溶系统状态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湿热证患者氧化应激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CRF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际完成57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29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清肾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以及外周血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核转录因子-κBp65(nuclear factors-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hosphonated 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s-κB,p-IκB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66%和86.21%,优于对照组的57.14%和53.57%(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eGFR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ROS、NF-κBp65、p-IκBα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ROS、NF-κBp65、p-IκBα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清肾颗粒可以降低CRF湿热证患者外周血中ROS、NF-κBp65、pIκBα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介导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减轻CR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2015,(7)
目的:研究四逆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NF-κB激活及MIF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小鼠,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UC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四逆散(1.0、2.0 g/kg)组和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1 g/kg)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3 w,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IL-4、IL-10含量;取结肠,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组织学评分(HS)和形态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对应的受体CD74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 IκB-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四逆散(1.0、2.0g/kg)可显著改善UC模型小鼠的一般状况及DAI、CMDI和HS评分,降低血清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结肠组织中MIF、CD74 mRNA及p IκB-α、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的含量,减轻促炎因子对结肠黏膜造成损伤。结论:四逆散对TNBS诱导的小鼠UC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IF、CD74表达和IκB-α的磷酸化,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及纠正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的疗效。方法: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结果:术后3天肝胆指标胆红素、总胆汁酸、ALT、AST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利于改善肝功能,减少肝损伤,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