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利福平引起流感样发热反应3例(浙医大附属一院肺科刘敬东、朱玉川、周建英、黄文礼)例1:周××,男,44岁。因肺结核咯血于1979年6月25日急症入院。经治疗3天后血止热退。半月后给予利福平0.6g,清晨空腹顿服,一小时后出现双眼结膜充血,寒颤4小时,继则发热达39.5℃,3小时后体温渐退,次日完全恢复。停用利福平,用异菸肼、卡那霉素及乙胺丁醇治疗。例2:祁××,女,30岁。患两侧浸润型肺结核,给予利福平0.45g,异菸肼0.3g 及乙胺丁醇1.0g,每天一次。服至第17天,感全身皮肤搔痒,继而出现红色针尖样大小丘疹,伴有鼻塞,流涕、结膜充血、流泪、畏寒、发热  相似文献   

3.
9.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反应5例(浙医一院神经科张佩利)胃复安又名“灭吐灵”,一般认为该药毒性低,对其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常认识不足,造成误诊的屡见不鲜。侧1:姚××,女,19岁。因上腹饱胀,服胃复安2次(20mg)后,觉右下肢僵硬,步履困难。某医院诊断“伤筋”治疗无好转。继之出现不自主的头向后仰,颈部强直,两眼阵阵上翻,意识清楚。检查:面容呆板,头向后仰,两眼上视,斜方肌及颈后肌肉紧张,四肢张力稍增高。给肌  相似文献   

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这类药物中过去我们常用的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现在已较少使用,但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依然是临床常用的药物。红霉素等药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也有抑制作用。在有细菌感染合并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时多选用该类药物。在前一时期对流行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治疗中,许多医生把该类药物作为有效的治疗药物,但使用抗生素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谨慎使用。本类药物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中红…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类胰岛素为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能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促进糖原分解和异生,使葡萄糖的利用增加,生成减少,从而降低血糖。还可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使酮体减少。此外,还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对胎儿生长、器官形成以及组织修复和再生有重要意义。主  相似文献   

6.
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包括下面几类:第一类为抗生素,这类药物除灰黄霉素仅对浅表真菌有效外,其余药物,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均属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第二类为唑类抗真菌药物,它们对深部、浅部的真菌都有作用,代表药物有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第三类指氟胞嘧啶,对深部真菌有效;第四类指中草药,如大蒜等;第五类指专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如水杨酸、苯甲酸等。另外,还把近年来开发的萘替芬、特比萘芬归于另一类抗真菌药,称为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一般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神经系统功能紊…  相似文献   

7.
促凝血药促凝血药是指能加速血凝过程,使出血停止的药物。促凝血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体内凝血药,另一类是局部凝血药。体内凝血药又可分为三类:①能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如维生素K;②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抗纤溶)的止血药;③酶制剂,如立止血。局部凝血药仅用于出血的局部,严禁注射给药。上述药物中抗纤溶药物及酶制剂,剂量过大均可促进血栓形成,因此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或有血栓栓塞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维生素(V itam in)K1作用与维生素K3相同。本品为脂溶性,胆汁缺乏时口服吸收不良。注射给药较K3迅速。不良反应为:1.血液系统,严…  相似文献   

8.
酰胺醇类抗生素酰胺醇类抗生素主要包括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硫霉素),其中氯霉素最具代表性,所以又称氯霉素类抗生素。这类药物对治疗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感染、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等,效果优于其他药物,但其不良反应严重,虽然发生率低,仍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红细胞生长抑制,为酰胺醇类抗生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与用药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有关。氯霉素血药浓度超过25微克/毫升,甲砜霉素给药量达0.75克时即会发生红细胞生成抑制。给氯霉素3~5天,患者周围血液中网状细胞会显著减少,骨髓图片检查可见红细胞成熟受阻现象,粒细胞系…  相似文献   

9.
质子泵抑制剂本类药物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并降低壁细胞中的K+-H+-A T 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和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由于K+-H+-A T P酶又称作“质子泵”,故本类药物又称作“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本药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消化系统副作用可有口干、轻度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 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ST)和胆红素升高也有发生,一般是轻微和短暂的,大多数不影响治疗。精神系统可有感觉异常、头晕、头痛、嗜睡、失眠、外周神经炎等。代谢或内分泌系统,长期应用可导致…  相似文献   

10.
抗心力衰竭药物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在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下,心功能降低,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出现障碍,不能搏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全部组织器官需要的病理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动脉系统缺血,各组织血液灌注不足,静脉系统为肺循环瘀血和体循环瘀血的症状,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英文缩写CHF)或心功能不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前的单用强心苷类,到目前联合血管紧张素Ⅰ转化剂和扩血管剂等药物的治疗方案,在治疗CHF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最新发现CHF的发病与原癌基因表达有关,因此基因治疗将会对CHF的治疗引…  相似文献   

11.
12.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大动脉及中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和主动脉。动脉呈不同的内膜增厚、脂质沉着、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脂条纹及斑块、管腔狭窄甚至阻塞,所支配的器官可发生缺血性病变,动脉壁弹性减弱易于破裂而造成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年来,研究较多并已经临床证明有效的药物包括:调血脂药、苯氧芳酸类、抗氧化药、多烯脂肪酸类等等。现将本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分述如下。调血脂药高脂血症常根据血浆中脂质水平的异常增高分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实际上是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的结果。目前的大量资…  相似文献   

13.
人吃五谷,孰能无病?伴随现代工业发展,大气、土壤乃至“菜篮子”的污染愈加严重,对人体的危害则防不胜防。生病了怎么办?不能硬扛着,科学防治、吃药打针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药品便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的确,吃药不同于吃营养品,要对症、要限量、要针对适宜人群……即使医生们严格地按照药品的用法用量准确无误地使用了,有些药物仍然会出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即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反应。这便是医患双方都应要重视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本刊推出《药物的不良反应》系列文章,旨在针对如上问题给读者提供一组比较系统的知识,以便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少,使用较为安全。但近年中药的不良反应逐渐被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的26例不良反应报道到90年代的1000例,并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5.
H2受体阻断剂外原性或内原性组胺作用于胃壁细胞的H2受体,刺激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阻断此作用,并能拮抗胃泌素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泌酸作用。H2受体拮抗剂的化学结构与组胺有类似之处,西咪替丁为第一代的H2受体拮抗剂,第二代的H2受体拮抗剂是雷尼替丁,第三代的药物有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乙酸酯。西咪替丁由于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药理作用复杂,故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多。消化系统反应:本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呕吐、腹泻、口苦、口干、血清转移酶升高等。由于能通过胎盘屏障,并能进入乳汁,故哺乳期和孕妇禁用,以避…  相似文献   

16.
胃动力药及止吐、催吐药多潘立酮(吗叮林)本品对偏头痛、痛经、颅外伤及颅内病灶、放射治疗以及左旋多巴、非甾体抗炎药等引起的恶心、呕吐均有效;对老年因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胃肠道障碍引起的恶心、呕吐亦有效。但对于术后或由于麻醉或化疗引起的呕吐无效。也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及腹胀、上腹疼痛、恶心、嗳气、厌食等消化不良症。本品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惊厥、肌肉震颤、流涎、平衡失调、眩晕等锥体外系症状,也有致月经失调的报道。孕妇用药应权衡利弊,谨慎使用。抗胆碱药可能拮抗本品的作用。婴…  相似文献   

17.
平喘药(二) 磷酸二酯抑制剂 本类药物为茶碱及其衍生物,应用临床多年,主要药理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减轻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力,减少呼吸肌的疲劳;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低剂量一般不加快心率;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具有利尿作用。下面介绍以下本类代表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抗氧化药大量的实验研究提示,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十分有害的致病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Steinberg等提出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引起动脉脂质沉着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学说。此学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并进一步表明OX-LDL致动脉粥样硬化远较天然LDL强。阻止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为OX-LDL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抗氧化药可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抗氧化药物主要为维生素E、维生素C、普罗布考(丙丁酚)。此外,一些植物酚类、类黄酮等也有抗氧化阻滞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成为抗动脉…  相似文献   

19.
合成抗菌药物1.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为比较常用的一类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口服、吸收迅速等优点。这类药物只能抑菌不能杀菌,单独应用易产生耐药性,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可加强磺胺药的抗菌作用,使磺胺药的应用更为普遍。磺胺药分全身感染用磺胺、肠道磺胺、外用磺胺。全身感染用磺胺口服后可吸收,常用的有磺胺甲基异唑(SMZ)和磺胺嘧啶,SMZ与TMP合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复方新诺明(SMZCO)。肠道磺胺口服后吸收很少,主要在肠道中起抑菌作用。而外用磺胺主要包括磺胺醋酰钠、磺胺嘧啶银等。泌尿系统有结晶析出属于磺胺类药…  相似文献   

20.
药物的不良反应(二十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双胍类双胍类药物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其降血糖作用主要是增加胰岛素在末梢组织的作用,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使肌肉内葡萄糖的无氧糖酵解增加,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异生,抑制肠黏膜对葡萄糖的主动转运,减少葡萄糖经过消化道吸收,减少葡萄糖的来源。由于这些作用,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对血糖正常者甚至用大剂量也不易引起低血糖。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本类药物主要有甲福明、苯乙双胍和丁二胍。苯乙双胍和丁二胍由于乳酸性酸中毒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相继在许多国家停止使用,甲福明的这种不良反应较少,目前在各国广泛使用。甲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