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皮氏罗尔斯顿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ICU)经血培养确诊的皮氏罗尔斯顿菌脓毒症5例。以"Ralstonia pickettii"为检索词,检索时限为1998年至2012年,通过Pubmed检索系统进行外文检索;同时以"皮氏罗尔斯顿菌"为检索词,通过万方数据库和CNKI进行中文检索。共检索出相关病例报告30篇,结合国内外报道的同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皮氏罗尔斯顿菌可引起多部位的感染,其中以血流感染(55%)和肺部感染(32%)为主,其余部位感染率较低。易感人群多集中于老年人、ICU内患者、新生儿、免疫抑制或外科术后患者。感染来源多为污染的盐溶液、蒸馏水、冲洗肝素或中心静脉置管。成年人预后普遍尚可,而新生儿预后则较差。结论皮氏罗尔斯顿菌引起的感染在临床上尽管少见,但亦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的化验检查和用药,有助于提高对该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PCR-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制药用水中皮氏罗尔斯顿菌的方法。方法 利用煮沸法提取皮氏罗尔斯顿菌基因组DNA,以皮氏罗尔斯顿菌16S rDNA为靶基因使用NCBI primer-BLAST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克隆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鉴定PCR产物;分别在引物的5’端标记FITC与Biotin;组装核酸试纸条,建立PCR-核酸试纸条的方法;优化反应体系中胶体金标记的链霉亲和素与抗体浓度的最佳工作量;并对试纸条进行反应原理验证及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评价;对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药用水检测出的7株皮氏罗尔斯顿菌进行实验并利用MEGA构建进化树,对污染溯源进行分析。结果 煮沸法提取基因组浓度较好,纯度1.8~2.0;PCR产物经克隆转化、测序比对,与GenBank已登记的皮氏罗尔斯顿菌16S rDNA相似度为100%;利用胶体金放大原理,每100 μL胶体金溶液中,加入3.5 μL链霉亲和素进行标记,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为2.0 mg/mL抗FITC抗体,质控线为1.2 mg/mL生物素化BSA,与阳性扩增产物结合产生红色条带;按照优化条件进行试纸条组装,每100 μL样品展开液中加入8 μL PCR产物,反应5 min后观察结果;核酸试纸条特异性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一致,仅有皮氏罗尔斯顿菌为阳性结果,不动杆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非脱羧勒克氏菌均为阴性结果;核酸试纸条灵敏度评价,将DNA浓度降至10-5 ng/μL时,试纸条检测线仍有条带,较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灵敏度高1000倍;核酸试纸条稳定性评价,将试纸条在3、6、9、12月进行检测,稳定性较好。结论 建立PCR-核酸试纸条技术检测制药用水中皮氏罗尔斯顿菌,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较低等优点,适用于制药企业对制药用水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3.
鼻疽假单胞菌属于非发酵菌群、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无鞭毛、无动力、无荚膜。鼻疽假单胞菌是鼻疽病的病原菌,对马、骡、驴的传染性很强,猫、犬、兔、山羊均可感染,而由此菌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国内外有过报道。作者从1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气管内分...  相似文献   

4.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与下呼吸道感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东善  张媛嫒  刘丹薇 《吉林医学》2009,30(15):1552-1555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BC)(1950年Burkholderia首次自洋葱根部分离)因引起洋葱腐烂而得名,为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原归类假单胞菌属,定名为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epacia)。1992年,Yabuuchi等正式将该菌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皮氏伯克霍尔德菌和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等归为一个新属,即伯克霍尔德菌属,同属于假单胞菌科的rRNAⅡ群。以前文献报道该菌主要从肺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和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CGD)患者中分离。近年来,由于各种侵袭性操作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增多,  相似文献   

5.
吉强  方芳  王爱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1):1173-117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体一端有单鞭毛,属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机体多系统、多脏器或多部位等严重感染.由于该菌繁殖能力强,生长要求低,极易形成生物膜,对许多常用抗菌药物有天然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是目前各种感染中最广泛、最严重的问题之一[1].我院从1例肝癌术后感染的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不同生物性状和不同药敏结果的铜绿假单胞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细菌鞭毛染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海瀛 《海南医学》2003,14(3):12-13
细菌鞭毛染色是鉴定细菌十分重要的技术。通过鞭毛染色 ,可以观察鞭毛形态、数量和鞭毛在菌体分布的位置 ,鞭毛在菌体分布位置是作为鉴定细菌的重要特征之一 ,根据这种特征可将细菌分为 :单端极鞭毛菌、单端丛鞭毛菌、周鞭毛菌、多侧鞭毛菌。195 8年 ,Rhodes[1 ] 就已论述每株细菌菌体上的鞭毛数是不恒定的 ,同一株菌可以观察到甚至 5种以上不同鞭毛数的菌体 ,例如大肠埃希氏菌在鞭毛涂片染色后 ,可以发现菌体鞭毛数量 1- 10根 ,由于菌体细胞的鞭毛数量的多样化 ,可以看到多种鞭毛分布的菌体 ,这种现象可能是与鞭毛基因表达有关 ,另外…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皮肤金孢子菌(一种通常存在于土壤中的腐物寄生真菌)感染被认为是非常少见的,以前的文献仅报道2例。作者报道1例发生于心脏移植免疫排斥的皮肤金孢子菌感染患者。鉴于此患者的皮肤组织学与肺部金孢子菌感染(即不育大孢子菌病)是相互重叠的,作者将此类不伴有肺部病变的皮肤病变当做另一种类型的皮肤病。原发性皮肤金孢子菌感染报道发病率较低,或者是文献中诊断的报道不全,或者是开始的形态学结构与另外一种更常见的真菌相似而误诊。增强作者对皮肤金孢子菌感染的认识,这种疾病将是容易鉴别和治疗的。皮肤不育大孢子菌病:一种金孢子菌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镰刀菌属、曲霉菌属和链格孢霉属3种常见菌属导致的真菌性角膜炎( FK)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危险因素等相关特点,旨在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因3种常见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易感人群特点、感染危险因素、感染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种常见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伪足(7例)、前房积浓(4例)、卫星灶(3例)、苔被(2例)、内皮斑(1例)和免疫环(1例)。镰刀菌属的感染灶面积为18.22±15.37mm2,曲霉菌属为14.59±14.62mm2,链格孢霉属为16.32±32.78mm2,3种菌属的感染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有合并细菌感染(其中镰刀菌属1例,曲霉菌属1例)、合并角膜穿孔(其中镰刀菌属1例,曲霉菌属1例)、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其中镰刀菌属3例,曲霉菌属2例,链格孢霉属1例)。结论:镰刀菌属与曲霉菌属所致FK的病情进展快,其中镰刀菌属感染面积较大,主要有伪足和卫星灶等临床表现,曲霉菌属主要表现为前房积脓、苔被、内皮斑和伪足,链格孢霉属主要表现为伪足、前房积脓和卫星灶。研究3种感染菌属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组织胞浆菌感染有明显的区域性,为机会性感染,大多数健康人感染后不治而自愈。仅少数健康人因吸入量太多,或有免疫功能缺陷者感染后发病,因其发病率不高,以往临床上对其重视不够,时有误诊而丧失治疗良机。近来,随着全球AIDS病患者人数的增加,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各国医学科学家的关注。近来的文献报道揭示,组织胞浆菌感染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国内目前有关此领域的报道则不多。1 组织胞浆菌性状与感染情况组织胞浆菌属双相性真菌,在各组织内或37℃培养基上,真菌呈酵母型,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后者具有传染性。吸入含菌的尘埃而感染[1],绝大…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1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现暗色丝孢霉病和淋巴皮肤型诺卡菌病双重感染。双重感染是在一次虫咬后几乎同时发生的。从患者左臂皮损分离出刺状外瓶霉菌属,从右手皮损分离出星状诺卡菌属。给予口服依曲康唑和美满霉素治疗5个月后,皮损开始消退。作者认为本病例是人暗色丝孢霉病和淋巴皮肤型诺卡菌病双重感染的罕见病例,以往从未见报道。皮肤双重感染: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伴发暗色丝孢霉病和诺卡菌病@Takahara M.$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Graduate School of Medical Sciences, Kyushu University, 3- 1- 1 Maidashi, …  相似文献   

11.
气球菌确实可使人类致病,国外已有少数报道,国内只有1例,原因是气球菌属(Aerococcus)分类定位较晚。至于其L型感染尚未见报道,我院1987年6月收治1例败血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莫拉氏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常成对或成短链状排列,无芽胞和鞭毛,专性需氧。近年来国内有较多的报道,有的还总结出了从临床标本中分离莫拉氏菌的体会。但在河南省还从未见过此类菌属  相似文献   

13.
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 Su)[1]是苏晓庆教授于1994年在贵阳医学院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新灭蚊真菌,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腐霉属,其菌丝体能在水中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双鞭毛游动孢子,侵染蚊幼虫而致幼虫死亡.在定种过程中,本课题组对其形态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仅限于光学显微镜观察.由于光镜放大倍数的局限性,无法深入了解其更细微的结构.采用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其超微结构,有助于对其与其他真菌的亲缘关系的研究,也有助于对其灭蚊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对腐霉类的扫描电镜研究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国外也仅有少量报道 [2,3] ,且对样品的制备叙述过于简略.2007年11月针对贵阳腐霉的生物学特性,对如何获得浓度大质量好的样品,避免制备过程中的缩水、变形、丢失及损伤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泌尿道手术感染患者尿中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种细菌,经鉴定为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的100项生化反应和性状观察显示此株细菌的表型性状介于肠杆菌科中的肠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之间。它除了无鞭毛外,极似阴沟肠杆菌,可视为无动力的阴沟肠杆菌;同样除能产生精氨酸双水解酶外,也符合克雷伯菌属的性状,又可视为精氨酸阳性的克雷伯菌。这两个属DNA相关性达50%以上。两属之间的中间类型可能是动力的遗传缺陷型,也可能是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5.
诺卡菌属于放线菌目、诺卡菌属,革兰氏阳性分枝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腐烂蔬菜和水生环境,属于机会致病菌.诺卡菌通过吸入、随食物摄入、皮肤侵染途径侵入人体,引发诺卡菌病.人体感染主要部位是肺,通过血行播散可优先侵袭肺外的中枢神经系统.动物实验证实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中存在诺卡菌结合受体,中枢性诺卡菌感染的病死率高达55%[1-4].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诺卡菌全身多发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调整和治疗监护过程,以期为该类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发生医院感染的106例外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 106例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共检出128株病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多见,其次为泌尿道和伤口,感染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克雷伯菌属、葡萄球菌属.结论 外科住院患者存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深部皮肤真菌病和诺卡(放线)菌病感染是不常见的。本文报道1例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由红色发癣菌合并播散性诺卡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皮肤真菌病。该患者在肾移植16年后发生感染,这可能与应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治疗有关。肾移植患者伴红色发癣菌合并播散性诺卡菌感染引起的深部皮肤真菌病1例@Sec.kin D. @Arikan S. @Haberal M. @田中伟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 spp.)是兼性厌氧的梭状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们是口咽部正常菌群,其生长需要二氧化碳[1]。此外,它们还是牙周疾病及动物咬伤所致的机会性病原菌,可导致免疫功能正常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系统感染[2],本文报道了1例二氧化碳嗜纤维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胰腺炎患者中约有15%是急性坏死性重症胰腺炎.其病死率为12%~35%.发病和病死多归因于胰腺及周围组织的感染,一直是困扰着临床医生的难题。致病微生物可是厌氧菌或需氧菌。大多来自胃肠道。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肠科菌属、变形菌、绿脓杆菌、拟杆菌属和梭状芽孢菌属和肠球菌。既往文献报道。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早期预防性抗生素注射治疗是有利的。因此。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抗菌治疗。通常使用预防性静注广谱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原与影响抗菌药物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致病菌与病原体 慢性前列腺炎(CP)常合并尿路感染(UI)。一般情况下、CP前列腺液培养的细菌与UI相似,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为克雷白氏菌属、变形杆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据报道,致病菌与感染来源有关:公共场所感染获得的致病菌,大肠杆菌多达80%~90%,其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氏菌属和腐生植物葡萄球菌等;住院患者交叉感染获得的致病菌,大肠杆菌约占50%,其他的细菌种类较杂,如克雷白氏菌属、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枸橼酸杆菌属、沙雷氏菌属、金葡菌和肠球菌等,且大多数对抗菌药物有较强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