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市大学生爱情观与恋爱关系适应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究大学生爱情观与恋爱关系适应的关系,为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成都市13所高校800名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及恋爱关系适应的问卷调查.结果 爱情观与关系适应相关显著;爱情观中的友伴照顾、追逐游戏、浪漫憧憬预测恋爱关系的满意成长;追逐游戏预测矛盾冲突;牺牲付出预测自主共生.结论 大学生的爱情观可能足影响恋爱关系适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当代大学生完美主义和爱情观两种普遍心理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的中国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和爱情观量表对3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当代大学生在完美主义心理的自省、高标准、担心锗误、条理性、父母要求、完美期待维度,爱情观的激情型、游戏型、朋友型、依恋型、理智型、奉献型、缘分型、矛盾型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独生与否的差异.(2)根据爱情观各维度的定位创构了独特的"爱情蝴蝶图":理智型和朋友型构成主(身)体部分;激情型和依恋型构成蝴蝶的左两翼,促使爱情向"合"的方向发展;矛盾型和游戏型构成爱情蝴蝶的右两翼,促使爱情向"离"的方向发展;奉献型和缘分型构成蝴蝶的两须,决定着对爱情的物质和情感的投注.(3)完美主义心理的各维度对爱情观有着显著的预测效用.结论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与爱情观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成德  陈雷 《中国校医》2011,25(4):315-316
<正>恋爱问题是大学生咨询最多、困惑也最多的问题。针对大学生恋爱认知方面的复杂心理,心理、教育工作者要正面引导,及时疏导,用积极的心理学理论和体验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育他们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处理好学习、友谊和爱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初次看到这个征文题目,我的心为之一动,因为这是个自古以来在传统的中国人观念中最敏感、隐晦、神秘的话题,至今虽则思想开放,却也不至于直接明白地表达。这个题目对我这个情窦初开的女大学生而言,爱情尚处憧憬的空白阶段,其中的甜酸悲喜还未品味,可以说根本没形成什么“爱情观”,更谈不上有什么“性爱观”了。但是介于自身经历了一段特殊的遭遇,恰好让自己这个纯洁无知的女孩在接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走访,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饮食行为存在问题:不吃早餐、零食代替正餐、过多饮用碳酸饮料,爱吃路边摊,部分女大学生为了追求瘦身,还采用节食、药物等不科学的方法盲目减肥等等.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人才,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其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为了在校大学生有个更健康的体魄,大学生饮食行为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大学生及其家长在新冠肺炎爆发期进行新冠肺炎认知、心理和行为调查分析,为高校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收集312对大学生及其家长认知、心理和行为等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和Kappa分析,比较学生和家长相关因素的差异和一致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大学生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与家长相比,大学生信息主要来源于微博,肺炎基本知识得分较低,有抑郁症状的比例较高,对疫情更担心和恐慌,以及口罩正确使用得分较低(P<0.05)。(2)大学生正确使用口罩和综合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除了自身相关因素(如疫情关注时间,恐慌,消息主要来源,行为得分)外,还受到其家长相关因素(如疫情关注时间,感知疾病严重性和行为得分)的影响。结论 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心理和行为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家庭和学校健康宣教,积极为大学生返校提供疫情防范保障。  相似文献   

7.
万玲玲  黄友华 《中国校医》2015,29(2):96-97,99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尤其是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更是于此。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对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和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关注,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现状1.1定义健康危险行为(health-risk behaviors)是指个体或群体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一组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网上消极行为的状况及原因。方法对成都市的3所本科院校4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在网上有较多的戏弄他人、冒险、发泄、欺骗行为,分别占31.0%、22.2%、20.8%、19.5%,而仅有5.4%的暴力行为和1.8%的性侵犯的行为。其中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因为想释放在现实中的压力而产生消极行为的。结论大学生网上消极行为不容忽视,注意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用合理的方式自我减压,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男女双方之间真挚、专一的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强烈感情。爱情象征着纯洁、幸福、忠诚、甜蜜,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必然遇到的重要课题。然而,由于一些人爱情道德教育的缺乏,人们在爱情观方面还存在着六大误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价值取向,为探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本校1~3年级大学生1838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仅有3.0%的学生赞同同性恋行为,46.2%的人反对,其他持无所谓态度。女性赞成婚前性行为的占3.1%,低于男性的14.5%,反对婚前性行为的占65.3%,高于男性的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占6.7%,男生占4.0%,明显高于女生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从未用过或偶尔用安全套者占43.2%。结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趋于开放,并存在一定比例的婚前性行为及不使用安全套的高危性行为。应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并大力提倡正确使用避孕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加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山西省太原市6所高校2 838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较好,知识知晓率平均为87.7%,医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好于非医学生.74.9%的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持有正确态度,并且正确态度持有率医学生高于非医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P<0.01);83.2%的大学生对校园艾滋病宣传活动表示肯定和接受,女生接受的比例高于男生(P<0.01),大学生艾滋病的自我预防行为和宣传抗击艾滋病的行为形成率均在60.0%以上;医学生行为正确率明显高于非医学生,女生在做“防艾”志愿者和不共用注射器的行为上要好于男生(P<0.01);男生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网络,而女生为广播电视.结论 今后的艾滋病教育在知识方面应把握全面性、系统性,还需加强对艾滋病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教育,实现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融合式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大学生社会支持、环境、行为、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大学生的行为引导和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生命质量评价简明量表(QOLCS-23),对251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⑴社会支持与环境、行为、心理两两呈显著正向相关;⑵行为在社会支持与环境和大学生心理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所占比例为55.22%;⑶与生活行为相比,时间管理对大学生行为贡献更大(β=0.75,P<0.001)。结论:社会支持与环境可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亦可通过行为间接影响其心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应重视大学生对社会支持与环境的感受度和满足感,引导大学生构建良好行为,尤其要树立时间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1-2].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还将对其将来服务的人群产生广泛影响[3].因此,本研究于2009年10月-2010年7月对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不同专业大学生984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水平及日常生活的饮食行为调查,为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敏  刘鑫  白林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4):426-427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必修课对大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影响,分析高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上海财经大学1 046名大学生,采用自编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健康教育授课后,大学生健康概念理解的知晓率达90.69%;营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上升。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心理行为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未授课学生,每日规律三餐,适当睡眠形成率分别为85.87%,89.51%;缺乏自信理解自己的正确率分别为28.19%,37.78%和42.63%。结论健康教育必修课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行为状况,但高校健康教育还应重视强化教育及完善复合式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杨艳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503-1506
了解大学生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危险行为调查问卷,抽取江西省5所高校862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危险行为总报告率为56.06%,各类危险行为检出率为1.15%~38.06%;不同性别、年级、学科、学历大学生危险行为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大学生危险行为之间具有群集丛生特点,暴力行为与自我伤害行为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大学生多类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和谐、积极应对、接受过危险行为教育等是大学生多类危险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危险行为在大学生中发生较为普遍.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危险行为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女性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效果、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等方面产生的作用。方法让我院女性大学生阅读和回答我们设计的22项,每项3个选择的有关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和行为改变的问卷调查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果通过对我院女性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与行为改变的问卷调查的健康教育活动,在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接受程度方面对她们起到了较好作用,但她们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在对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态度方面表现出较为积极,但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还需加强;在艾滋病预防的个人行为改变方面显示出较为主动。结论本文所设计的这份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与行为改变的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可建议作为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资料向其他人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网上消极行为的状况及原因.方法 对成都市的3所本科院校4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在网上有较多的戏弄他人、冒险、发泄、欺骗行为,分别占31.0 %、22.2 %、 20.8 %、19.5 %,而仅有5.4 %的暴力行为和1.8 %的性侵犯的行为.其中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因为想释放在现实中的压力而产生消极行为的.结论 大学生网上消极行为不容忽视,注意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引导他们用合理的方式自我减压,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健康教育课在大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养成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抽取该校2014年新生1200人,开论健康教育课进行6个月的培训和指导。分别在开课前及课程结束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营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执行率以及心理状态等变化情况。然后其进行健康教育课的培训和教育。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课培训之后,1200名调查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执行率以及心理状态等均有了明显的转变,并且本次调查中的大学生还对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结论在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健康教育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于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并对其以往不良习惯进行改变,符合我国现代素质化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培养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培养我国大学生健康行为的途径。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主要的健康危队行为有:伤害、不良饮食习惯与过去缺乏,使用成瘾物质,不健康性行为,不当体闲如乐行为。影响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因素有:健康意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工作的偏向、干预手段。结论应通过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展社区干预,以及营造支持性环境等多种途径,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电影对大学生心理、行为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基本情况,把握大学生对电影的认知以及电影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为科学开展大学生电影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西医科大学共发放1 000份问卷,大一至大四年级各250份,回收有效问卷913份,有效回收率达91.3%。结果大学生回答喜欢观看电影的人数达到78.5%;认为在看电影过程中会获得一些学习或工作灵感的人数达到80.8%;另外,电影对大学生行为影响的各题中,回答观看电影后,经常以电影中某个角色为榜样等问题上均不超过50%。结论电影对大学生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观看电影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及心理问题有促进作用,但是大学生的电影教育还需要引导,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