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介绍急诊组织瓣移植或移位一期修复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上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0例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上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患者,在修复血管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根据组织缺损需要采用皮瓣、肌皮瓣、骨皮瓣甚至组织瓣组合移植的方法急诊进行一期修复.其中上臂肱动、静脉长段缺损,合并肱二头肌及上臂内侧大面积皮肤缺损,血管修复后背阔肌皮瓣移位覆盖创面并重建屈肘功能3例;肘部血管损伤合并肘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撕脱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胸脐皮瓣覆盖创面2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合并皮肤肌肉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股前外侧皮瓣覆盖创面3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并尺桡骨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腓骨皮瓣重建尺骨缺损,二期再移植腓骨皮瓣重建桡骨缺损1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合并桡骨及大面积皮肤缺损,血管修复后股前外侧皮瓣加髂骨皮瓣组合移植1例.结果 术后10例患肢及移位组织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6个月,3例上臂损伤患者,肘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05,屈肘肌力为M_3~M_4地,手功能恢复基本正常;肘及前臂损伤的7例患者,肢体及移植皮瓣完全存活,骨皮瓣和腕部已达骨性愈合,并恢复部分手功能.结论 对严重血管损伤且合并有复杂组织缺损的上肢损伤,急诊在施行血管修复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采用组织瓣单独或组合移植一期有效覆盖创面,可提高复杂性患肢的成活率,并为二期功能重建术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2.
组织瓣联合移植急诊修复手部严重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介绍采用组织瓣联合移植急诊修复手部组织严重缺损的方法。方法:修复20例手部严重外伤的组织搭配;(1)股前外侧皮瓣和带足趾(单侧或双侧);Mu甲瓣的足痛皮瓣组合移植,修复全手皮肤撕脱伤5例。(2)双侧第二足趾及Mu甲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示,中指或示,中环指9例。(3)股前外侧皮瓣组合其它皮瓣修复手部及手指皮肤缺损6例。结果:20例43块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再造手指及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联合移植急诊修复再赞赏手,是治疗手部组织严重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严重前臂及手部外伤的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 对26例严重前臂及手部外伤,采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与功能重建.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5 cm~ 20 cm×8 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腱、血管及神经的外露或缺损,其中患肢血液循环完全丧失15例,伴有大段血管缺损8例,伴有神经缺损5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20个月,26例肢体全部存活.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 严重前臂及手部外伤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损伤,正确评估损伤肢体的血液循环及软组织损伤程度和缺损的范围,确定缺损且要重建的结构,合理设计手术方案,采用显微外科方法修复,先恢复患肢血液循环,同期或分期进行功能重建,以挽救一些符合截肢指征的肢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体肌腱修复手部肌腱缺损术后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 我科应用异体肌腱二期修复手部肌腱缺损患者共36例57指, 男26例, 女10例;年龄6~64岁, 平均40.7岁。拇指9例, 示指15例, 中指10例, 环指12例, 小指11例。屈肌腱29例46指, 伸肌腱7例11指。患者均为二期修复重建, 受伤至二期手术时间3~9个月, 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为急诊修复骨折及覆盖创面, 其中屈肌腱多根缺损采用硅胶管道占位, 术后逐渐加强锻炼强度。术后随访7~24个月, 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 1例患者因锻炼不当出现移植肌腱断裂, 再次手术缝合;8例13指出现肌腱粘连行松解术。结果术后采用TAM评定标准评价手部功能:优28指, 良20指, 可6指, 差3指, 优良率84.2%。结论利用异体肌腱二期修复手部肌腱缺损、重建手部功能避免了自体肌腱移植, 效果满意, 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报道游离组织瓣移植与一期功能重建急诊修复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1994年3月至2003年8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游离皮瓣与游离腓骨瓣移植或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同时一期功能重建急诊修复4例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结果 4例均获得成功,经1~3年(平均1年8个月)的随访,骨支架愈合良好,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好。拇指均可与手指对指,手部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游离组织瓣移植与一期功能重建手术是急诊修复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与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前臂、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135例前臂、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急诊或限期应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57例、腹部带蒂皮瓣78例修复。结果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57例中静脉回流障碍坏死1例、轻度感染3例,清创短期换药后愈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78例中,皮瓣远端部分坏死4例,感染2例,皮瓣下血肿6例,皮瓣部分撕脱2例,完全撕脱1例。随访113例,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9个月,移植皮瓣无色素沉着和挛缩现象,手指屈伸、拇指对掌功能无明显影响,感觉功能恢复欠佳。结论前臂、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急诊或限期应用吻合血管皮瓣移植、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1992年12月~1995年2月收治8例按传统概念需截肢的前臂及手部严重毁损伤施行的早期功能重建术。按毁损部位及程度采用:(1)前臂毁损段修整,残掌残指异位中段再植;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小腿外侧联合皮瓣再造拇指及修复创面;(2)残指异位再植,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瓣再造拇、手指及修复创面:(3)断掌毁损无法再植,用游离第2足趾带足背皮辩再造拇指于第1腕掌关节,皮瓣修复创面,并行第2掌骨示指化。随访6个月~2年,均恢复手的部分功能,回到工作岗位。我们认为对严重毁损手,只要条件许可,应尽量利用复合组织移植,急诊或早期施行异位再植及功能重建术。  相似文献   

8.
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在急诊时采用自行设计的皮瓣、组织瓣对拇指(或2~3指)合并虎口、手背、手掌大面积皮肤缺损采用第2(2~3)足趾携带踝前皮瓣、足背扩大皮瓣,行拇(2~3)指再造、虎口开大成形及手掌、手背或手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15例及第2足趾或拇甲瓣加组合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及同时修复虎口、手背、手掌或前臂皮肤缺损252例;手掌尺侧、手掌尺腕侧骨骼与肌肉缺损或合并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采用巨大胸脐皮瓣或携带腹直肌的胸脐皮瓣修复与重建372例;全手脱套伤皮肤缺损的修复采用吻合肩胛下血管的肩胛侧胸联合皮瓣,用侧胸皮瓣覆盖手背创面,肩胛部皮瓣覆盖手部掌侧创面,缝成袋状完全能包裹手部或手部合并前臂创面18例。[结果]本组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组织瓣有7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与重新吻合后均成活。术后伤口一期愈合619例,38例二期愈合。随访1—15年,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属优340例,良228例,可65例,差24例,优良率86.5%。[结论]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蒂岛状皮瓣行创面修复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1年3月~2006年3月采用该皮瓣修复创面12例,其中逆行皮瓣修复手部创面9例,顺行皮瓣转移修复肘部创面3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坏死及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2年,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骨间背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上肢创面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填塞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急性重度污染手部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12例重度手外伤创面严格清创,抗生素珠链填塞骨缺损,皮瓣有效覆盖,二期行珠链取出,观察和探讨该方法对治疗重度污染的手外伤的疗效.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未出现血管危象,皮瓣有效覆盖创面,无渗出,1个月后二期行珠链取出.术后病例均获随访,患肢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填塞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治疗重度污染性手外伤,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三种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的功能与美学效果。方法:本组共有13例15处虎口电烧伤,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急诊清创,依据伤口情况,分别采取3种皮瓣修复。①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皮瓣,宽约5cm,远端达近侧指间关节;可携蒂部分中指背皮肤,形成的皮瓣远端为双叶。②骨间背则动脉为蒂的前臂背侧逆行岛状皮瓣,通过腕部皮下隧道转移。③以旋髂浅或腹壁浅血管为蒂的同侧下腹部薄皮瓣带蒂转移,术后2周断蒂。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3年,评价修复虎口功能与外形。结果:8例11处虎口电烧伤创面以第一掌背动脉皮瓣修复。4例4处虎口损伤以同侧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例以下腹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15例皮瓣转移后循环良好,创面Ⅰ期修复。1例前臂背侧岛状逆行皮瓣边缘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边缘0.5cm坏死。第一掌背动脉皮瓣和同侧前臂逆行皮瓣血运可靠,质地较薄,虎口修复后外形及功能良好。腹部皮瓣可提供较大面积修复组织,供区隐蔽,但修复后虎口外形和功能欠佳。结论:以同侧第一掌背动脉皮瓣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虎口电烧伤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再造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以来,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前臂桡、尺侧(肌)皮瓣对17例唇缺损进行修复与再造,皮瓣全部成活。术后6个月~6年随访15例,外形及功能满意。讨论了唇缺损及合并鼻底、鼻翼、鼻小柱及牙槽嵴缺损的整复方法,认为游离前臂桡、尺侧(肌)皮瓣适于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游离移植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1月,收治6例前臂及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22~51岁.机器绞伤4例,车祸伤2例.手部、前臂皮肤缺损伴尺桡骨骨折各1例,手部皮肤缺损伴肌腱损伤、掌骨骨折以及前臂皮肤缺损各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6 cm×7 cm~24 cm×10 cm.术中根据受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形状和大小,以外踝上腓动脉穿支血管为蒂带部分腓动脉主干、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线设计并切取皮瓣修复受区,将腓动脉及2条伴行静脉分别与受区的桡(尺)动静脉及头静脉吻合.术中切取皮瓣18 cm×8 cm~25 cm×12 cm.供区两端直接缝合,中部残留创面以游离皮片修复.结果 术后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局部回流不畅浅表坏死,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6例均获随访6~13个月,受区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供区肢体无异常,正常行走.结论 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形美观,血管蒂恒定,血供可靠,切取范围大,对供区影响小,可用作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及手部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臂内侧或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臂远侧1/3及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皮瓣面积最大13cm×8cm,最小5cm×3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经3~56个月随访所有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无臃肿,功能满意。结论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切取方便、旋转弧度大、血供充分、皮瓣成活率高、不牺牲主干动脉等优点,是修复前臂远侧1/3及腕部附近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现行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足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大面积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10月至2005年3月,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26例,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分别与胫后动静脉吻合,并将股外侧皮神经与隐神经或腓肠神经吻合,使皮瓣具有感觉功能,并将阔筋膜缝合固定于跟骨以增加皮瓣稳定性。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3个月至4年的随访,皮瓣感觉部分恢复,足跟外形与稳定性良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隐蔽,血供丰富,可切取范围大,特别是带有感觉神经和阔筋膜,修复足跟耐磨、稳定性好,是修复足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6.
手与前臂皮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报道手、前臂皮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用桡神经拇指背尺侧支及前臂外侧皮神经前支伴行血管为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蒂部携带浅静脉及皮下组织,修复拇指缺损时皮神经与指神经缝合。结果:手部6例、前臂部2例皮瓣全部成活,伤指恢复良好感觉。结论:这两种皮瓣血供充分,不牺牲主干血管,前者可修复拇指指腹及指端缺损,后者可修复腕、掌背侧中、小面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利用腹部带蒂皮瓣瓦合足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严重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10年6月.收治手部严重脱套伤患者9例。彻底清创后2—5指末节或中节中部平面以远指骨截除,创面先采用腹部带蒂皮瓣包埋手部创面,3~4周后行腹部皮瓣断蒂,并用腹部皮瓣覆盖手(指)背侧创面,游离足背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创面,足背供区行游离植皮术。皮瓣成活后3个月、6个月分别行手指分指术。结果术后9例手掌、手背皮瓣均顺利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足部供区植皮区及腹部供区伤口一期愈合。随访以最后一次分指术后开始计算,时间为6~48个月.平均15个月。手掌、手背皮瓣无臃肿。2—5指掌指关节活动为0°-80°,指间关节僵直于伸直位,2—5指可完成与拇指的对指、对捏等功能。手(指)背皮瓣感觉恢复为S1-S2,手(指)掌皮瓣感觉恢复为S2~S3+。足背供区及腹部无明显瘢痕挛缩,行走无明显影响。结论利用腹部带蒂皮瓣瓦合足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严重脱套伤,可以修复手部创面,重建手部分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对24例26指指远端皮肤缺损患者,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形成的血管链为血供,于近节指体侧方设计皮瓣,皮瓣轴线为指体侧方中线,皮瓣蒂宽0.8~1.0cm,皮瓣转折点为中节指体中远端,逆行转移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皮瓣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或指背神经与创面指神经断端进行缝合修复,重建手指感觉.结果 术后26指皮瓣均存活.随访时间为6~8个月,皮瓣外形理想,质地良好,感觉恢复优良,两点分辨觉为4~8 mm,患指指间关节平均活动度恢复优良.结论 采用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操作简单,血供可靠,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并能重建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手术修复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using proper digital artery lateral cutaneous branch-chain flap with dorsal digital nerves or dorsal branch of proper digital nerye for repairing of fingertip defect.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8 to November 2009, 24 cases (26 digits) of fingertip defect were treated with proper digital artery lateral cutaneous branch-chain flap.The flap was designed on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proximal phalanx of the injured finger with its long axis running on the lateral midline of the finger.The vascular pedicle was 0.8 to 1.0 cm wide.The pivot point was at the distal 1/3 of the middle phalanx upon which the flap was reversed to repair the defect of the fingertip.The dorsal digital nerve or dorsal branch of proper digital nerve was included in the flap and coapted with the nerve in the wound to reconstruct sensation of the injured finger.Results All 26 flaps survived.Postoperative follow-up period was 6 to 8 months.All these flaps recovered with satisfying and quality, excellent sensation with 4 to 8 mm two-point discrimination.ROM of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 of the injured finger was good.Conclusion Proper digital artery lateral cutaneous branchchain flap transfer with nerve coaptation is an ideal method for repairing fingertip defect.The surgery is simple.Reliable blood supply can be achieved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proper digital artery.Coaptation of the nerve restores sensation at the fingertip.There is minor donor site damage and very few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对24例26指指远端皮肤缺损患者,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形成的血管链为血供,于近节指体侧方设计皮瓣,皮瓣轴线为指体侧方中线,皮瓣蒂宽0.8~1.0cm,皮瓣转折点为中节指体中远端,逆行转移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皮瓣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或指背神经与创面指神经断端进行缝合修复,重建手指感觉.结果 术后26指皮瓣均存活.随访时间为6~8个月,皮瓣外形理想,质地良好,感觉恢复优良,两点分辨觉为4~8 mm,患指指间关节平均活动度恢复优良.结论 采用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操作简单,血供可靠,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并能重建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手术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对24例26指指远端皮肤缺损患者,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形成的血管链为血供,于近节指体侧方设计皮瓣,皮瓣轴线为指体侧方中线,皮瓣蒂宽0.8~1.0cm,皮瓣转折点为中节指体中远端,逆行转移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皮瓣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或指背神经与创面指神经断端进行缝合修复,重建手指感觉.结果 术后26指皮瓣均存活.随访时间为6~8个月,皮瓣外形理想,质地良好,感觉恢复优良,两点分辨觉为4~8 mm,患指指间关节平均活动度恢复优良.结论 采用缝合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缺损,操作简单,血供可靠,不牺牲指固有动脉、神经,供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并能重建感觉,是一种理想的手术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