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跌倒、用药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对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时间、治疗过程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评分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心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跌倒、用药错误等心血管内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可提高依从性,减少跌倒、用药错误等的发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管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96例心血管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48例患者,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0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曹云 《中国实用医药》2013,(25):274-274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鉴于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护理工作繁重的特点,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心血管患者及其家属对优质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素质大幅提高。结论优质服务在心血管内科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素质,而且提高了本科室的护理质量,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98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04%(2/98)、护患纠纷投诉率1.02%(1/9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7.98±1.3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极大地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增强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84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SAS评分及SDS评分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给予心血管内科患者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焦虑抑郁情绪,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的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找到护理心血管内科临床疾病的最合适的护理措施。方法在我院的心血管内科病房内进行完善护理工作制度,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指导方针,通过增强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环境和加强护理技术水平等方式观察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结果在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服务,大大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促进医患关系进一步和谐发展、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疗效,得到了患者的肯定。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前后一年的记录,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得到提升,患者家属的陪护率明显下降。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下降患者家属的陪护率,可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79例住院心内科患者,按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实施全面的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无焦虑和抑郁所占百分比均有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护士态度和病区环境等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除病区环境外,余两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护理贯穿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整个护理工作中,更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为了解优质护理并更好的运用,本文对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以及优势进行了探讨。趋向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更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复、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建议在心血管内科中广泛应用优质护理以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方法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结果增加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大大的缩短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人性化护理,让患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积极创立医院护理服务品牌,提升医院的整体信誉和声誉,开创患者和医院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心血管内科实行优化住院环境,有效的护理沟通,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实行全方位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全程体现人性化,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素质,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结论通过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让医院赢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行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58例)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自我监察、临床护理依从率均高过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32.16±5.41)分、SDS评分(28.10±5.42)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心理负性情绪,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327例,随机分为两组,16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164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1±2.9)d,明显小于对照组[(17.4±3.8)d],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张云 《中国医药科学》2012,(10):160+16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62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29例(46.8%),原发病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30例(48.4%),其中并发症(均为心力衰竭)病情加重2例,死亡1例,合计治疗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5.2%。本组病例的住院时间为2~7个月,平均(4.2±0.5)个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表现满意58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3.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患者及在岗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与医护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后行床边责任制护理,护理后统计分析医护人员工作绩效及考试成绩,并将其与全院各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成绩进行比较,总结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效果。结果:应用床边责任制护理的心血管医护人员的绩效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全院护理人员的平均成绩,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患者经过床边责任护理后患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将床边责任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患者认知度及满意度,护理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5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78例)与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7.4%,对照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运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理疏导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调查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80例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组所有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疏导干预方法。最后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在临床上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患者其紧张焦虑的心情,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9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床边责任制护理。结果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接受床边责任制护理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护理下的患者(P <0.05)。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床边责任制护理的成效更佳,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方面应当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中作用进行简单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20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总结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因素,并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依据不同患者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未选取任何安全防范护理,对照组患者选用安全防范护理,两组各101例患者,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各个方面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为35%,而对照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概率为10%,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如:定期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对一些可能出现风险的部分加大风险管理力度等,进而更好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在同一水平,P>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护理后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度为92.5%(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30/4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32/4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其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了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观察分析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然后通过心理、环境、饮食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进行人性化服务后,患者与护理人员关系比较融洽,比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且患者对整个临床护理结果满意度非常高。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形式,一些的工作都是忘了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关心,从而更加有自信的对抗病魔。且医院使用人性化服务能够提高医院在社会上的信誉,给医院带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