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79年对某工厂微波作业人员进行了眼部调查。共调查了119人,其中微波作业人员83人,对照组36人。全部调查由作者进行。一般资料1、对象: 微波调试人员(包括技木员及工人)83人,其中男性62人(74.7%),女性21人(25.3)。同时选择了工作条件大致相同、年龄相仿、但不接触微  相似文献   

2.
镍钴作业人员晶体混浊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机抽样414名镍钴作业人员与100名非镍钴作业人员进行对照研究。镍钴作业组空气中镍钴污染比对照组分别高2.7-18.0倍和3.7-11.1倍。镍钴作业者尿液中镍结合量和头发中镍钴含量均比对照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镍钴作业组与对照组年龄组分布相同无差异。晶体检查参照Chylack的IDCSⅠ、Ⅱ标准,镍钴作业组晶体混浊的检出率(53.5%)明显高于对照组(17.0%)、P<0.01镍钴对晶体的损伤是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放射作业人员晶体混浊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离辐射对晶体可引起混浊改变.为了解我市放射作业人员晶体混浊情况,对从事医用射线及工业探伤人员晶体检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放射作业组:对我市从事放射作业人员进行全面体检,其中553名做了眼科检查,男451名,女102名.年龄为17~60岁.放射作业工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职业性微波引起的眼损害。对449名微波作业人员的眼损害作了调查分析,并把164名具有相似条件非微波接触者作为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表明:接触组的视疲劳和微波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显示微波白内障的发生与工龄、年龄有关系。同时探讨了微波白内障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5.
58例疟疾眼部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蕙 《眼科》2001,10(5):277-277
疟疾是以疟原虫为病原体 ,按蚊为媒介的血液寄生虫病 ,是一种地方性虫媒传染病。目前在我国已不是主要的传染病 ,但在非洲仍然是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随着我国国门的开放和我国与非洲交流的增加 ,在我国甚至是在北方地区也可看到疟疾的病例 ,由于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而误诊者时有发生。非洲是世界上四种疟原虫同时存在的地区 ,恶性疟占 80 %。恶性疟脑型伴有一些眼部损害 ,抗疟药品也多能引起毒性反应。笔者为援非医疗队的眼科医生 ,自1998年以来在非洲工作 ,工作中接诊了 5 8例由疟疾和抗疟药品引起眼部损害的病例 ,现做一回顾性分析 ,…  相似文献   

6.
赵军阳  孙宪丽 《眼科》2003,12(4):249-251
微波热凝固治疗肿瘤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微波加热效率高,副作用少。它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微波联合放疗或者化疗,可以减少后两者的剂量,从而减少它们的毒副作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微波治疗各种肿瘤。眼部肿瘤由于位置特殊,目前治疗方法少。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在眼部肿瘤的治疗中,微波治疗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327例放射人员眼晶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7人654眼放射工作人员检查,发现晶体混浊可能是由于放射线引起虹膜睫状体慢性炎性反应,而造成房水及细胞代谢改变,微量元素比例失调以及晶体囊通透性增加所致。通过眼底检查发现黄斑色素改变占受检查人数的19.27%,说明色素细胞对X线较为敏感,根据调查在工作剂量的X线下不致造成放射性白内障,但X线在加速晶体混浊中将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防护不可忽视。建议口服硫酸锌等药物,使早期晶体改变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8.
硫酸二甲酯(Dimethyl Sulfate),化学结构式为(CH_3O)_2SO_2,是无色油状液体,久藏变黄褐色,並增加酸度。它几乎不溶于水,但能被水或强碱逐渐分解,其蒸气很毒。  相似文献   

9.
不同大强度微波急性辐照大白兔,各微波辐照组结膜和虹膜充血等显著高于假辐照组。光镜观察,10和50mW/cm^2致角膜、虹膜、睫状体组织轻度损伤;100mW/cm^2出现睫状体上皮细胞坏死;200mW/cm^2引起角膜、虹膜和睫状体较严重损伤。实验证明眼组织损伤与辐照强度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剂量相同时主要取决于微波强度,病理损伤阈强度为100mW/cm^2。  相似文献   

10.
11.
放射作业人员2965例晶状体浑浊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接触X射线作业人员晶状体浑浊情况。方法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对本市区内2965例(5930眼)从事放射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眼晶状体检查。结果 5930眼中晶状体浑浊1306眼,检出率22.02%,其中放射线晶状体浑浊32眼,检出率为0.54%,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眼晶状体浑浊率增高,其中医用X射线组晶状体浑浊率高于工业探伤组。结论 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可造成眼晶状体浑浊,严重者可导致辐射性白内障(radiational catara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对晶状体的损伤及剂量与效应的关系。方法对1996年和2005年绵阳市医用X线工作者的晶状体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检测和统计了个人受照累积剂量。结果调查组晶状体浑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晶状体浑浊的部位,两组均以后皮质浑浊者为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晶状体的浑浊均随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累积剂量小于20msv的各组中,2005年调查组晶状体浑浊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低剂量辐射致晶状体的浑浊是随着工龄的增长和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损伤的部位以后皮质为主。故必须加强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青少年白内障手术中同期晶状体后囊浑浊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 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emulcification)、非超乳的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small incision ECCE)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当中囊抛光不干净或者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63例65眼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一期采用后囊截开或撕囊术,对照组选用同期类似患者31例31眼行白内障术中常规后囊抛光术,术后视力和并发症两组进行对比。统计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 截囊组术后视力最佳1.5,最差0.3,术后2月平均视力0.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5),术后随访6~22月对照组继发后发性白内障21只眼(并发率67.3%)。撕后囊组无後发性白内障和眼后节并发症发生。后发障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青少年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同期采用后囊截开或撕囊术对眼内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人工晶体在眼内稳定性好,后发性白内障及眼后节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人眼眩光失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仪器测定眩光失能的性能与规律,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GT—1多功能视觉眩光测试仪(海军医学研究所研制),按规定方法操作。测定正常人30名56眼(矫正视力全部≥1.0,晶体透明,无其他明显眼病),晶体混浊患者15人27眼。测定目标亮度及眩光亮度设置为中—中及弱—中两档分别模拟白天及夜间眩光失能。结果:中—中状态下,眩光失能值正常人均值为9.22%(全距0~31),低于晶体混浊者(24.05%,全距9~67),两者差异显著。正常眼在弱—中状态眩光失能值较中—中状态明显(均值20.12%,全距0~56)。不同频率条件对正常及晶体混浊眼眩光失能的影响不同,低频及中频较高频区的影响明显。结论:作为视功能评论指标,眩光失能检查是一种实用方法。在眼科临床及人体工效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2例15眼白内障伴严重玻璃体混浊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治疗体会。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3月视力在0.5以上者达60%。文中还介绍了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虹膜后粘连的处理经验。认为白内障伴严重玻璃体混浊,可以同时行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6.
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晶状体损伤的远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晶状体损伤的远后效应。方法 通过对 68例 (13 6眼 )近 3 0年受小剂量电离辐射晶状体远后效应的观察 ,并与 80例 (160眼 )相近年龄不接触有害因素人员进行对照。结果 对照组与受照组工作人员的晶状体核及皮质浑浊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而受照组晶状体后囊浑浊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但与累积剂量大小和工龄未发现平行关系。结论 尽管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晶状体后囊浑浊改变表现为非特异性变化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25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了总结,术后远期观察(3月以上)311眼,裸眼视力在0.5以上261眼(83.9%);矫正视力0.5以上293眼(94.2%)。并对手术方法,散、缩瞳药物的应用进行了讨论。认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技巧及粘弹物质的应用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Determination of lens opacity is important in aging glaucoma patients, because sensory testing may be influenced by increasing lens opacity.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lens opacity in normals and glaucoma patients using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compare both methods, and to correlate the results with contrast sensitivity testing. Methods: 94 glaucomatous eyes, 47 ocular hypertensive eyes, and 79 control eyes were studied using the following devices: opacity lens meter (OLM, objective back scatter method), stray light meter (SLM, subjective forward scatter using flicker light), and temporal contrast sensitivity (full-field flicker test). SLM results were separately analyzed at the lower and upper flicker disappearance. All subjects were younger than 66 years and had no significant cataracts. Results: In patients and in normal subjects OLM readings and SLM findings elicited at the upper disappearance point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ge and with each other (R>0.45, P<0.001), while SLM at the lower disappearance point shows no such correlation. In normals, but not in patients, SLM at the lower disappearance point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emporal contrast sensitivity. Conclusions: Both devices can be used for quantifying lens opacity in glaucoma. SLM readings with in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at the lower disappearance point seems to be more influenced by the individual flicker sensitivity than determination of the upper flicker disappearance. Therefore, using the SLM in glaucoma patients, the threshold measurements based on the upper disappearance of the flicker should be used instead of the suggested mean threshold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