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鉴定维吾尔族苯丙酮尿症(PKU)家系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并讨论突变基因的分布和频率。方法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技术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确定PAH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对患者及其父母PAH基因第3、5、6、7、11、12外显子分别进行了SSCP实验筛检,在外显子3中,发现患者SSCP电泳行为既与正常对照不同,又与父母双亲相异。测序结果显示,患者的PAHcDNA第331位发生了C→T突变,是R111X突变型纯合子,其父母也分别在同一位点发生了相同突变,但为R111X突变型杂合子。结论国内在少数民族中报道R111X纯合子突变尚属首次。根据新疆维吾尔族PKU患者与汉族患者的比例,以及形成纯合子的几率,估计R111X突变基因在维吾尔族群体中会有较高的发生频率。综合分析国内外R111X突变基因的分布及频次位置,本文认为R111X突变基因频率的高处在我国北方地区。并推测,以我国天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是R111X突变基因的建立者(founder)。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DNA直接序列分析等突变分析方法,对58例中国南方人苯丙酮尿症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外显子7进行了分析,共发现5种突变位点:IVS6nt-1、Arg241Cys、Arg243Glu、Val245Val及Aal245Val及Arg252Gln,其频率分别为3/116、1/116、11/116、7/116及4/116。结果提示南方人群PKU基因突变位点有别于北方人群。  相似文献   

3.
云南经典PKU基因外显子4,10和12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南经典PKU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应用PCRˉSCP和PCR-循环测序技术对云南13个PKU家系14名患儿的PAH基因外显子4、10和12进行了检测。结果:R413P、W326X的突变频率分别是714%、357%;A/C杂合频率是1071%,同时检测到外显子4的3种异常带型。结论:云南PKU患者的基因突变不同于北方人群,P413P、A/C杂合率约为北方人群突变的1/2;W326X则高于北方人群;外显子4的突变也可能高于北方人群。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苯丙酮尿症的基因诊断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及自动测序检测了12例苯丙酮尿症患者外周血DNA,发现2种突变:Y204C和Q232Q,其频率分别为1/24和2/24。结果显示Y204C为中国北方人常见的突变之一,而Q232Q则为中国北方人中一种新的多态,这为辅助苯丙酮尿症的诊断提供了便利手段。  相似文献   

5.
文章综述了苯丙氨酸羟化酶结构、基因结构及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特性,阐述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异质性特点以及突变基因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的第18外显子(exon18)突变及多态。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16个WD家系54例个体和18例正常人ATP7B基因exon18分子结构改变。结果:在WD家系中发现有3种单链构象,其中1种为正常构象,1种为突变,另1种可能为正常DNA多态;17例WD患者及其37例一级亲属中分别检出突变者10例和11例,突变率分别为29.4%和14.9%。其中一级亲属检出的突变者中有3例经血清铜氧化酶及眼科K-F环检查证实为WD症状前患者。结论:exon18是中国人WD基因突变热点之一,大多数WD患者为复合杂合子;应用PCR-SSCP技术分析ex-on18是一种有效的WD基因筛选方法,也可为无家族史的WD可疑者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53第8外显子突变在喉鳞癌分子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喉鳞癌新鲜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基因第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60例喉鳞癌组织中,15例发生迁移率异常的SSCP区带。在SSCP阳性样本中随机抽出4例进行测序分析,发现两个标本在288位密码子缺失一个A,两个标本在292位密码子上缺失一个A。285、287密码子上共发生3次G→T的颠换,286密码子第3位碱基发生A→T的颠换。结论 喉鳞癌p53基因点突变与碱基缺失常常同时并存。p53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在喉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TBX5基因在中国人心手综合征患者中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检测中国心手综合征患者TBX5基因突变。方法 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测序方法,对7个心手综合征患者家系进行TBX5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发现3个家系患者有单链构象多态性改变,经测证实为3个新位点基因突变:1个心手综合征家系患者为TBX5基因单个碱基缺失引起移码突变,2个心手综合征家系为TBX5基因碱基替换引起错义突变。结论中国人TBX5基因突变可引起心手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新致病基因MEF2A在中国人群突变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 ation polymorph ism,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56例冠心病(CAD)患者第1外显子及第8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MEF2A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6例患者SSCP泳动异常,第8外显子区域7例患者SSCP泳动异常,但DNA直接测序未发现MEF2A基因第1、8外显子区域基因突变。结论冠心病患者在MEF2A基因第1、8外显子未发现新的突变,PCR-SSCP结果与DNA测序结果并非平行关系,SSCP同样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中国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患者RP1基因的突变频率、特征及其在RP发病机理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运用构象敏感凝胶电泳(conformation sensitive gel electrophoresis,CSGE)和DNA直接测序方法对101例香港地区RP患者的RP1基因全编码区进行突变的筛选与检测。结果 101例RP患者中检出1例患者携带常见的RP1致病突变-R677X,另外在3名正常个体及1例Stargardt患者中检出非致病的无义突变-R1933X。RP1基因在所有RP患者中的突变检出率为1/101。突变最终导致RP1蛋白严重截短。此外,在本研究人群中还发现10个错义突变,除M479I的病理意义未确定之外,其余均系RP1基因的多态现象。结论 R1933X无致病意义,提示羧基端224个氨基酸的区域可能为RP1蛋白非功能区,结合最近发现的RP1羧基端的移码突变-Y1053(1bp del)的病理意义,推测RP1蛋白中相应片段(密码子1052-1933)的缺失会导致RP的发生。为证实这种推测,大范围的RP1基因分型工作是有必要的,并且可同时发现更多的RP致病突变以及不同于其他种族人群的RP1基因多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的突变规律及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及基因测序列方法 ,检测46例苯丙酮尿症患者PAH基因第3、5、6、7、11和12外显子及其两侧内含子序列.结果 在92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出20种不同的突变基因,总检出率为73.9%(68/92).其中常见基因突变R243Q、EX6-96A>G、R111X、Y356X和V399V与我国北方地区基本类似.较常见基因突变F161S、L255S、P281L和R413P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差异较大.E280G和A434D为在国际上第2次检出;L255S、P281L、R261Q和165T为在国内第2次检出.新疆少数民族也发现了13种PAH基因突变,均系在本民族中首次报道,其突变基因的类型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结论 从对新疆地区PAH突变基因的研究结果 来看,该地的遗传基因不仅具有独立、保守的特性,而且还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山西省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第3、6、7、11和12外显子的突变特征.方法 通过测序及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山西省59例经典型PKU患者和100名正常儿童PAH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以确定其突变位点、性质和突变频率.结果 通过序列分析,发现在患儿和正常儿童中均出现Q232Q(CAA→CAG)、V245V(GTG→GTA)和L385L(CTG→CTC)3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其中患儿cDNA 696位点的SNP发生率高达96.2%,正常儿童的SNP发生率为97.0%;患儿cDNA 735位点的SNP发生率为76.1%,正常儿童的SNP发生率为77.3%;患儿cDNA1155位点的SNP发生率仅为7.6%,正常儿童SNP发生率为8.3%.正常儿童的其它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比较的无差异.在患儿的基因序列中还发现了16种共计72个突变基因,占全部PAH突变基因的61.0%.第3外显子发现3种突变R111X、H64>TfsX9和S70 del,突变频率分别为5.1%、0.8%、0.8%;第6外显子仅发现1种突变EX6-96A>G,突变频率达10.2%;第7外显子中R243Q的突变频率最高,占12.7%,其次是Ivs7+2T>A,占5.1%,T278I占2.5%,G247V、R252Q、L255S、R261Q、E280K均占0.8%;第11外显子中,Y356 X占5.9%,V399V占5.1%;第12外显子中,R413P占5.9%,A434D占2.5%.在16种突变中,有9种错义突变、3种剪接位点突变、2种无义突变及2种缺失,其中,H64>TfsX9为本次研究新发现.结论 明确了山西省经典型PKU患者PAH基因第3、6、7、11和12外显子的突变种类和分布等特征,EX6-96A>G、R243Q可能属于山西人群中PAH基因突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中国苯丙酮尿症 ( phenylketonuria ,PKU )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 (phenylalaninehy droxylase ,PAH)基因新的突变位点。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及DNA直接测序检测 40例经典型PKU患者和 3 0名正常对照的PAH基因。结果 在PAH基因上共发现 11种突变和 3种多态 ,3 0名正常对照者PAH基因未发现异常。结论 经与国际PAH基因突变数据库比较 ,确认M 2 76K、M 2 76R、2 80insT、IVS10nt 3 2T→A、IVS4nt 4 7C→T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突变 ,H 2 90R是中国PKU患者基因上首次发现的新型突变。  相似文献   

14.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henylketonuria (PKU) in Latvia has been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96 unrelated chromosomes from 50 Latvian PKU patients. 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 (PAH) gene mutations have been analyzed through a combined approach in which R158Q, R252W, R261Q, G272X, IVS10-11G>A and R408W mutations were first screened for by PCR or restriction generating PCR amplification of PAH gene exons 5, 7, 11 and 12 followed by digestion with the appropriate diagnostic enzyme. Subsequently 'broad rang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of the 13 PAH gene exons has been used to study uncharacterized PKU chromosomes. A mutation detection rate of 98% was achieved. 12 different mutations were found, with the most frequent mutation, R408W, accounting for 76% of Latvian PKU alleles. Six mutations (R408W, E280K, R158Q, A104D, R261Q and P281L) represent 92% of PKU chromosomes. PAH VNTR and STR alleles have been also identified and minihaplotype associations with PKU mutations were also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河南省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突变的特点,为临床遗传咨询、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正反测序技术对34例经典型PKU患者的PAH基因全部13个外显子及两侧部分内含子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34例患者共68个PAH等位基因中共检出23种致病突变(包括错义突变12种、无义突变4种、剪接突变4种和缺失3种)和9种其它基因变异.致病基因突变的总检出率为92.65%(63/68).第7外显子的基因突变种类最多,其次是第5外显于和第11外显子.检索PAH基因突变数据库和查阅相关文献,确定有2种突变[A156P和P69_S70delinsP(delCTT)]国际上未见报道,4种突变(IVS2+5G>C、G332E、IVS10-14C>G、L367>Wfs)国内未见报道.结论 河南省PKU患者PAH基因的突变构成及频率与中国其它地区人群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单链构型多态分析技术(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检测苯丙酮尿症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外显子5,在23例苯丙酮尿症患者中检出2例含突变泳带。测序结果1例为错义突变R158Q,另1例为无义突变Y165X,其中R158Q为再发突变,Y165X为一新发现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中国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autosomal recessive,AR)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 responsive dystonia,DRD)患者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 hydroxylase,TH)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和 DNA序列分析方法对 5个 AR- DRD家系的先证者和两例散发DRD患者进行 TH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TH基因第 1~ 2、5~ 11、13~ 14外显子的扩增产物未见异常电泳条带 ,DNA直接测序 TH基因的第 3、4、12外显子 ,结果未发现异常。结论  TH 基因在中国人 AR-DRD家系中突变率不高 ,提示我国 AR- DRD患者具有遗传异质性 ,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18.
FGFR3基因突变分析鉴别软骨发育不全及类似遗传性侏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中国人软骨发育不全患者(achondroplasia,ACH)的基因突变情况,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从分子水平鉴别ACH及类似遗传性侏儒的方法。方法 对21例ACH患者及6例颖似ACH患者的干血滤纸片进行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3,FGFR3)基因跨膜区特异性扩增,通过限性内切酶分析、单链构象多态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