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有效预防和控制输血后肝炎的发生 ,国家卫生部 1998年发布了 2号部长令即《血站管理办法 (暂行 )》 ,以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管理 ,严格筛选献血者 ,严格对血液进行初检和复检。现就 1999年初检合格采集的血液作HBsAg、抗 -HCV、ALT复检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1999年辖区 6县初检合格后血液采集标本复检5 6 84人次。1.2 方法 检测HBsAg、抗 -HCV用ELISA法试剂盒 ,由上海科华公司和厦门新创试剂厂提供 ;ALT检测 ,采用改良赖氏法 ,试剂由上海科欣公司提供 ,ALT…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输血前患者的HBsAg、抗-HCV、抗-HIV的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的需输血治疗的患者2403例采用ELISA分别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结果2403例查出HBsAg阳性84例,占3.5%,抗-HCV阳性18例,占0.75%,仅1例抗-HIV检测结果阳性,其中21~60岁的查出HBsAg阳性较高,70例,占4.8%。结论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检测对了解HBV、HCV、HIV的感染状况,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者1991年收治输血后急性肝炎24例,其中男7例,女17例;年龄21~58岁;急性黄疸型23例,急性无黄疸型1例。患者输血前肝功均正常,HBsAg阴性;发病前3月内有输血(22例,300~1200ml)或新鲜血浆(2例)史。发病后抗-HAV-IgM均阴性,抗-HCV阳性18例(78.26%),其中2例HCV和HBV重叠感 相似文献
4.
5.
6.
<正>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迄今所知最为复杂的一个人类遗传多态性系统。经产妇或反复输血的病人,由于HLA抗原不合可引起相应抗体的产生。患者输注含有HLA抗体的血浆可发生致命的肺部反应。早在60年代Pagne等发现凡具有发热性输血反应的患者,其血清中白细胞抗体的检出率为67%,而Kevy等则认为发热性输血反应与白细胞抗体无任何联系。一般认为,造成非溶血性输血性 相似文献
7.
献血员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宁夏红十字会中心血站马孝英,陈学文输血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据WHO资料表明,输血性乙型肝炎发生率为3.7%,这与筛选献血员方法的灵敏性及检查项目有很大关系 ̄[1]。本站1992年用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格血液中隐匿型HBV的分布状况,病人输血后隐匿型HBV的感染率,及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对预防输血后隐匿型HBV感染的作用。方法测定血液制品中的HBV-DNA。将受血者分成A、B两组。A组在输血前不进行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注射:B组在输血前6h,预防性的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输血6mo后,检测受血者的HBV-DNA。结果经血站两次检验合格的血液尚有9.0%含隐匿型HBV;6mo后,A组受血者HBV-DNA阳转率为7.8%,B组1%,两组比较p〈0.01(x^2=13.014);结论病人输血后有感染隐匿型HBV的可能,感染率为7.8%,输血前先注射乙肝高价免疫蛋白对预防输血后HBV感染有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15688例献血员抗-HIV抗-HCV HBsAg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途径是HIV、HCV、HBsAg、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对献血者进行严格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关键.为了解我市HIV、HCV、HBsAg、梅毒在一般人群中的感染情况,确保输血安全,落实防治措施,我们将2000年至2001年在南充中心血站献血的15688名献血员抗-HIV、抗-HCV、HBsAg、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638例输血前患者HBsAg、抗-HCV、抗-HIVⅠ/Ⅱ、抗-TP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术前、输血前和产前病人中,乙型肝炎、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的患病及分布情况,避免误诊、漏诊和因输血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采用ELISA法对1638例患者血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等4项标志物检测。结果1638例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3.68%,HBsAg、抗-TP、抗-HCV、抗-HIVⅠ/Ⅱ阳性率分别为:10.74%、2.08%、0.79%、0.06%。结论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非常必要,可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也可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加强责任心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内血站对献血员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筛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经血站筛查HBsAg阴性的合格献血员血浆983份,用雅培Architect12000电化学发光仪定量检测HBsAg;巢式PCR扩增乙肝病毒S区、C区、X区。诊断为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巢式PCR扩增病毒PreS/S区,产物直接测序并与标准病毒序列对比分析病毒株变异。结果经雅培Architect I2000复检HBsAg弱阳性率为6.5%(64/983),HBsAg滴度中位数为0.171U/ml;60.9%(39/64)病毒两个区扩增阳性,4.0%(39/983)健康献血员为隐匿性HBV携带者;35.9%(14/39)病毒PreS/S区段扩增阳性,未发现“a”决定簇内的变异株。结论目前经血站常规检测ItBsAg为阴性的合格血液用敏感性更高的试剂仍能检测出HBsAg及HBV DNA。 相似文献
15.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测定方法(ELISA)检测了100例各类肝病患者血清抗-HCV及输血后肝炎抗-HCV阳性患者红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结果,100例中共发现36例(36%)血清抗-HCV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中6例(13%)抗-HCV阳性,肝硬化18例(其中HBsAg阳性15例,同时抗HCV阳性者5例)中6例抗-HCV阳性,非甲非乙型肝炎37例中24例(其中散发性肝炎11例,4例抗-HCV阳性占36%,输血或输血制品后肝炎26例中20例抗-HCV阳性,占75%)抗-HCV阳性。另外,输血后肝炎抗-HCV阳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下(P<0.01),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降低(P<0.01),抑制因子增高(P<0.01),外周血CD_3比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CD_4明显下降(P<0.01),CD_8无明显差异(P>0.05),CD_4/CD_8比值明显下降(P<0.01)。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周静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2):274-275
目前 ,血站对献血员进行HBsAg、抗 -HCV、抗 -HIV的初筛和复检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此法具有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方法快速、简便 ,而且自动化程度高 ,试剂保存时间长 ,无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等优点。但ELISA是超浓缩量分析 ,又使用了生物试剂如抗原、抗体、酶标物等 ,已知生物制品是极不稳定的 ,不同批次的生物制品质量存在差异 ,且同一批生物制品在不同保存时间和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质量也不同 ;即生物制品的性质具有可变性和易变性 ,易受各种因素 (如环境、温度、时间等 )的影响 ,而且不同实验条件 ,不同人… 相似文献
20.
血浆低温保存对检测HBsAg和抗-HCV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规定全血标本保存时间为输血后3个月,血浆标本保存6个月,一旦出现输血后肝炎,标本早已过时而消毁,患者、医院、血站为此纠缠不休。为此,本研究用ELISA法在同等试验条件下检测低温保存(-20℃以下)3、6、9、12个月的血浆标本,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