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采用自体带瓣臂静脉段移植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46侧上臂头静脉、贵要静脉及肱静脉外径、瓣膜的数目和分布。结果:各静脉外径均大于3mm,但头静脉较贵要静脉和肱静脉细。臂中段的静脉瓣膜比臂上、下段多,所有的臂中段都至少有1条适于带瓣移植的静脉段,而在臂上、下段仅分别为76%和70%。结论:在臂中段内侧作切口是截取带瓣贵要静脉或肱静脉段的最适位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下肢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引起的下肢病变.作用上肢正常的带瓣臂静脉移植于下肢股静脉第一个瓣膜下1cm处。全组共11例,13条病肢.术后除1条病肢仍有轻度肿胀外,其余12条肢体均痊愈。该手术方法简单,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疾病的分类,造影表现及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进行常规或数字减影下肢静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307侧肢体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6侧肢体(37.8%),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9侧(12.7%),静脉阻塞性疾病85侧(27.7%),静脉瘤样病变6侧(1.9%),阴性61侧(19.9%);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124例197侧肢体中:静脉阻塞性疾病75侧(38.1%),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9侧(35%),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1侧(10.7%),静脉瘤样病变3侧(1.5%),阴性29侧(14.7%).结论本组病例下肢静脉疾病中以静脉阻塞性疾病的比例较高(27.7%)与老年患者比例较高有关,其造影表现为各种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作者根据334例、414侧肢体的下肢静脉造影资料,对比研究正常组和病变组股静脉及其瓣膜的形态和功能。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了股静脉及其瓣膜形态和功能正常或异常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特点。方法:对14例17条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下肢静脉进行了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检查。结果:17条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根据二维超声表现分为原发性13条静脉,继发性4条静脉;根据血流反流时间的不同,可分为I组(9条静脉),Ⅱ级(5条静脉),Ⅲ级(3条静脉)。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观察静脉管腔,管壁的结构及实时状况,并能明确瓣膜的反流部位及反流程度。以此标准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对外科合理的选择手术部位及方式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瓣膜的形态和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解剖了成人成对的100侧下肢深静脉主干和36侧小腿深静脉的瓣膜。深静脉瓣膜可分为大、小二种类型。大瓣中以双叶瓣居多数(98.20%),单叶瓣和三叶瓣很少。静脉主干的瓣膜数平均7.23个,主要分布于股、腘静脉中(83.14%),以位于股深静脉口远侧处的一个最恒定,在离股深静脉口0~3cm范围内,89.00%肢体具有1~2个瓣膜。统计了静脉各段的瓣膜数,以及主干内各瓣膜至主要属支口的距离,以适应静脉造影时确定瓣膜位置的需要。双叶瓣可附着在静脉的前、后或左、右壁上,而以前者最多见(81.83%)。36侧小腿深静脉瓣膜数的平均值依次为:胫前静脉内侧支9.63个,外侧支8.97个:胫后静脉内侧支7.00个,外侧支6.86个;腓静脉内侧支6.23个,外侧支6.37个。下肢静脉瓣膜总数平均值为52.29个。  相似文献   

7.
股静脉瓣膜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原发性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治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6例(52侧)成人尸体的股静脉标本等分为远侧、中间、近侧1/3段,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和测量相关数据,并对股静脉瓣膜进行 Masson三色改良染色和 H-E染色.结果:股静脉瓣膜数为(3.81±1.44)个,瓣膜以半月形双叶瓣为主,瓣膜方位除近段以前后位为主外,其余两段无显著性差异.瓣膜腔面和窦面均覆着一层内皮细胞,在两层内皮细胞之间为大量的胶原纤维,腔面内皮下覆着一弹力纤维带.结论:在临床行静脉瓣膜成形术时,应保证瓣叶的形态规则和闭合严密,以维持其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在构建组织工程瓣膜时,半月形双叶瓣或三叶瓣为最佳形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将26例52侧成人朋静脉标本等分为远侧、中间、近侧1/3段,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和观察,用数控游标卡尺(精度0.01 mm)测量瓣膜相关数据,并对瓣膜进行Masson三色改良染色和H-E染色,以观察(月国)静脉瓣的组织构造.结果:(月国)静脉瓣膜数为(2.04±1.31)个,瓣膜游离缘主要为半月形(97.2%).瓣膜以双叶瓣为主(97.2%),其近侧1/3段和中1/3段以前后侧瓣为主(P<0.05).瓣膜的腔面和窦面均覆着一层内皮细胞,其管腔面内皮细胞下存在数层弹力纤维,瓣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结论:本文提供的胭静脉瓣的形态特征和数据将有助于临床朋静脉瓣膜相关疾病的诊治和构建组织工程静脉瓣.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瓣膜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具成人尸体上,对60侧股静脉,胸静脉、股深静脉、胫前静脉,56侧胫后静脉,58侧腓静脉的瓣膜进行了观察,深入研究了各段静脉瓣膜的出现率、数目、形态、分布和位置。单侧下肢深静脉瓣膜总数平均值为48.61个。绝大多数瓣膜为双叶瓣(99.34%±0.14%),极少数为单叶瓣(0.61±0.14%),三叶瓣罕见(0.03±0.03%)。双叶瓣大部分位于静脉的前、后壁(88.78±0.58%),少部分位于静脉的左、右壁(11.21±0.58%);单叶瓣位于静脉的后壁;三叶瓣位于静脉的右、后、右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103侧成人尸体下肢股段主要静脉及其瓣膜的观测,为临床血管疾病的外科及介入诊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103侧成人尸体下肢股段中观测主要静脉瓣膜的数量及形状、静脉特别点外径、静脉特别点的体表位置。结果大隐静脉股段瓣膜均为双瓣型,隐股点处外径(真径)为(5.18±1.25)mm,隐股点至腹股沟韧带的距离为(3.92±0.71)cm;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多为双瓣型,瓣膜附着缘静脉外径(压扁径)为(1.06±0.17)cm,其位置较恒定,距股深静脉入口下缘(1.16±0.66)cm,到隐股点距离为(6.16±1.69)cm;股深静脉注入点下缘至隐股点下缘的距离为(5.00±1.57)cm,至腹股沟韧带的距离为(7.84±1.89)cm。结论以上观测结果为临床血管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造影方法及表现。方法:对79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行血管造影检查,其中单纯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17例,另62例加做股静脉插管造影。结果:79例患者髂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左侧72例,右侧6例,双侧1例;其中髂静脉病变部位近端增宽、密度减低25例,局部狭窄23例,充盈缺损14例,正位造影正常、侧位造影明显狭窄14例,髂静脉闭塞3例。所有患者显示不同程度的股静脉瓣膜返流。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最确切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临床上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主要方法是静脉瓣膜修复及带瓣静脉段移植,但这些方法创伤较大,且带瓣静脉来源有限。组织工程学和再生医学在修复病变血管方面取得的进步,而以自体来源的内皮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带瓣静脉也见于了报道,但存在排出反应。目的:构建一个有可自我更新、修复、类似天然瓣膜结构并具有功能的带瓣静脉。方法:麻醉取Beagle犬的骨髓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的传代、冻存复苏、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定向诱导分化。采用热致相分离技术,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为基材,利用自制带瓣静脉模具制备三维组织工程带瓣静脉支架,制备组织工程带瓣静脉支架,并研究其形态结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植在支架上构建可降解的带瓣静脉,在体外培养2周。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支架孔隙率高。培养的细胞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培养的细胞大部分表达CD29和CD44,不表达CD34和CD4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支架无毒性,有利于细胞增殖和迁移。将细胞种植在支架表面上培养后可形成单层细胞层。体外实验验证细胞支架复合物的瓣膜有一定的开闭功能。利用三维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支架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带瓣静脉,组织工程带瓣静脉将有可能作为静脉瓣膜的的替代物治疗静脉瓣膜疾病。  相似文献   

13.
静脉瓣膜修复术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7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病人,行股静脉纵行切开,检查病变瓣膜下垂情况,将过长的瓣叶以间断缝合法缝于静脉壁上,使下垂的瓣叶缩短,张力增强,以阻挡股静脉血返流。术后17例18条肢体原有的肿胀、色素沉着及溃疡等症状均减轻或愈合。  相似文献   

14.
在69具成人(男49女20)防腐尸体上,对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的长度、外径以及两侧头臂静脉间夹角作了测量,同时观察了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的瓣膜,结果如下:1.颈内静脉:长度(自二腹肌下缘至静脉角)左侧为97.4±13.4(61.0-129.0)mm,右侧为98.9±15.1(59.0-133.0)mm;下1/3段外径:左侧为7.8±2.8(3.0-16.0)mm,右侧为8.3±2.6(3.0-13.0)mm;瓣膜:左侧下1/3段有双瓣4例,  相似文献   

15.
下肢顺行深静脉造影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造影可以了解深静脉内有无血栓、深静脉瓣膜功能及交通支功能。对下肢深静脉病变的诊断及浅静脉的手术提供可靠依据。本文1999年~2000年应用日本产800毫安导进摇篮X光机,对39例患者共47条下肢进行深静脉造影。现将造影的护理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9例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2~80岁,平均53岁,左下肢造影22例,右下肢8例,双下肢9例,3例合并下肢溃疡。39例患者造影均获成功,显影清晰、诊断明确。2例出现轻度恶心、心慌。静推50%葡萄糖40 ml,加地塞米松10 mg后症状缓解。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 二、护理 1.造影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造影的环境及设备以及造影的环境及设备以及造影的方法和目的,减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瓣膜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大隐静脉曲张32例 ,共36条肢体行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 ,并利用双向彩超和流速剖面图彩超等方法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率100 % ,时间2~22个月 ,全组病例小腿酸胀沉重感消失 ,无一例出现下肢肿胀 ,6条肢体溃疡愈合 ,35条肢体术后瓣膜功能恢复正常 ,1条肢体术后瓣膜功能接近正常 ,全组病例术后静脉返流量均值比术前明显减少(P<0 .01)。结论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应成为治疗股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下肢血液逆流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7.
<正> 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过去曾采用过Linton氏股浅静脉结扎术、交通静脉筋膜下结扎术以及肌腱移位“外瓣膜”替代术等,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未达到满意的程度。作者两年多来采用带瓣膜静脉段移植术治疗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髂静脉支架成形术对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病变(NIVCL)患者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 4月~2018年4月我院血管外科22例行髂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NIVCL合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21例左侧髂静脉狭窄,1例右侧髂静脉狭窄,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反流持续时间(VCT)及静脉疾病严重程度评分(VCSS)。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00%,术后无支架闭塞、下肢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时,一期支架通畅率100  相似文献   

19.
<正> 对狗右后肢缺血坏死模型施行分期动静脉转流术后,成功地重建了血液循环。同时在解剖和组织学观察50具尸体下肢静脉及其深浅主干和分支入口处瓣膜后,作者提出,在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症时,静脉段建立转流  相似文献   

20.
上肢深静脉瓣膜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Ting  侯慧英 《解剖学杂志》1993,16(6):553-554
1 材料为积累国人体调资料,本文在30具成人防腐尸体上(男23、女7),解剖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桡静脉和尺静脉各60例,深入研究其瓣膜的出现率、数目、分布、形态及位置.2 结果2.1 头臂静脉 60例头臂静脉均无瓣膜.2.2 锁骨下静脉 30具尸体中,两侧均具瓣膜者达86.6±6.2%(26具),仅一侧具瓣膜者占3.3±3.2%(1具)两侧均无瓣膜者为10.0±5.4%(3具).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