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褐孔菌属 (Xanthochrous)系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真菌 ,出自《中国的真菌》(196 3年版 )一书 ,系邓书群先生 196 3年以Polyprous属分出的一新组合属〔1〕。综述了Xanthochrous、Fuscoporia、Phellinus、Inonotus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有关褐孔菌属化学及药理文献报道为数不多 ,主要集中于 10个种左右 ,从中分得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和多糖 ,药理作用多是对P .linteus进行了免疫作用和抗肿瘤研究。同属及其近缘属其它真菌类是否具有药理活性 .有效成分如何 ,尚需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近30年药用真菌针层孔菌在菌丝培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30年国内外有关针层孔菌的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已有学者对针层孔菌的菌丝培养、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该真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抗肿瘤、保护肝脏等多种药理活性。结论针层孔菌是一种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的药用真菌,应在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化学、药理等方面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桦褐孔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梁清乐  王秋颖  樊锦燕  薛梅 《中草药》2005,36(4):623-625
桦褐孔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褐孔菌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栽培困难,应加大对桦褐孔菌的研究力度。综述了桦褐孔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利用情况,并展望了桦褐孔菌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桦褐孔菌资源,满足人们对桦褐孔菌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桦褐孔菌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及人工培育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桦褐孔菌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桦褐孔菌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桦褐孔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分析。结果分析出了34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其中25种,占总重量95.6%。结论桦褐孔菌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甾族化合物,其中以桦褐孔菌醇(35.5%)和羊毛甾醇(49.7%)为主。  相似文献   

6.
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桦褐孔菌,学名为Fuscoporia obliqua(Pers:Fr.)Aoshi或Inonotus obliquus(Fr.)Pilat,俗名为BlackBirch touchwood,Birch mushroom,Clinker polypore,Tschaga pilz,Crooked schiller-Porling,Kofukisarunokoshikake.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褐菌目(无褶菌目=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纤孔菌属).桦褐孔菌分布于北美(北部)、芬兰、波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中国黑龙江和吉林省(长白山)、日本(北海道).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纬45°~50°的地区.生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的树皮下或活立木的树皮下或砍筏后树木的枯干上.桦褐孔菌是生长在寒带的木腐菌,引起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的白腐.在木材中的桦褐孔菌菌丝在零下40℃也不会冻死,是极耐寒的种类.  相似文献   

7.
桦褐孔菌的抗突变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芬琴  朴惠善 《中草药》2006,37(12):1777-1780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Pers.-Fr.)Pilát或Fuscoporia obliqua为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北半球45°~50°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长白山)等地。在民间广泛应用桦褐孔菌防治胃癌、肝癌、肠癌等各种癌症[1]。由于所有化学致癌物质的诱变能力是他们致癌性的基础,抗突变剂是从基因水平上预防疾病,加强保健,为人类健康长寿作出贡献,因此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探索桦褐孔菌的抗突变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Ames试验测试抗突变活性,以抑制率为活性指标对桦褐孔菌中的抗突变有效…  相似文献   

8.
桦褐孔菌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近年来,其在治疗糖尿病、恶性肿瘤及艾滋病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关注。药理学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具有调节血糖、血脂和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抗衰老等方面的活性,而且还能够调节血压及胃肠道机能。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桦褐孔菌的药理活性及毒理学作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其活性物质、提升药用价值及综合开发利用并被西方认可中医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梯度萃取对桦褐孔菌中的成分进行初步分离,采用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MS、和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羊毛甾二烯二醇(Ⅰ)、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熊果醇(Ⅳ)、tram etenolic ac id(Ⅴ)。结论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为新化合物,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是首次从桦褐孔菌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KK—Ay小鼠是一种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遗传性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作者研究了褐孔菌属真菌F.oblique(FO)水提取物对KK—Ay小鼠的抗糖尿病活性。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木层孔菌属的多种真菌含抗肿瘤活性成分,有待于开发抗肿瘤新药。对该属常见真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王李俊  杨琴  王飞  朱盼 《中草药》2016,47(6):970-973
目的研究真菌桦褐孔菌中的代表化合物桦褐孔菌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为桦褐孔菌及桦褐孔菌醇在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桦褐孔菌醇由传统植物化学方法从桦褐孔菌中提取分离得到。乳腺癌细胞系MCF-7与不同浓度的桦褐孔菌醇共孵育,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桦褐孔菌醇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并可诱导MCF-7细胞产生凋亡。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桦褐孔菌醇作用MCF-7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至28.62%、39.45%、53.18%,明显高于对照组凋亡率(3.21%);经过50μmol/L桦褐孔菌醇分别处理12、24、48 h后,MCF-7细胞Caspase-3的活性形式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显著增加;凋亡蛋白标志物PARP裂解量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桦褐孔菌醇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推测与激活细胞Casepase-3和PARP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褐腐天麻与土壤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变化,阐述天麻种植过程中天麻褐腐病与土壤微生物菌群之间的关系,为揭示天麻褐腐病的原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和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健康、褐腐天麻及其周际土壤中真菌和细菌的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结构、群落结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褐腐天麻及其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分类单元(OTUs)数目均有增加,且土壤中真菌、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增高,褐腐天麻真菌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多样性显著增高。在属分类水平上,健康天麻及其周际土壤中的优势真菌属为被孢霉属Mortierella,该属在褐腐天麻及其土壤中分别减少7.62%和15.75%,优势细菌属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Burkholderia-Paraburkholderia;褐腐天麻及其周际土壤中的优势真菌属为土赤壳属Ilyonectria,优势细菌属分别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结论:褐腐天麻与其周际土壤中真菌菌群具有极高相似度,说明土壤微生物真菌群落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天麻褐腐病的发生,其中褐腐天麻真菌群落组成中致病真菌土赤壳属Ilyonectria成为优势菌属,推测该菌属可能含有天麻褐腐病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综述桦褐孔菌多糖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桦褐孔菌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5.
紫芝(Ganoderma sinense)又称中国灵芝,是中国灵芝的特有种类,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1],2005年版药典将其与赤芝(G.lucidum)的干燥子实体共同定为灵芝的药用正品.全世界已报道了灵芝科的有效种类200余种,我国有103种[2].国内灵芝药效物质基础与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多的主要为赤芝、紫芝、树舌(G.applanatum)等少数几种[3],发现药效活性成分主要有灵芝多糖及三萜类成分[4]本文主要对紫芝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为其药用价值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8,(11)
桦褐孔菌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氧化、降血糖等。随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改变,糖尿病逐年高发,桦褐孔菌在糖尿病防治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综述了桦褐孔菌国内外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相关进展,以期为其在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曹小迎  蒋继宏  孙勇  陈凤美  刘群 《中草药》2007,38(2):261-264
目的对刺革菌科桦褐孔菌、缝裂木层孔菌、松针层孔菌及鲍姆木层孔菌4种药用真菌rDNA ITS片段进行分析,探讨该片段在中外同类真菌的系统学及鉴别研究意义。方法对这4种药用真菌的rDNA ITS区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运用Clustal X、Mega3.1等软件对ITS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获得rDNA ITS1、ITS2和5.8SrDNA完整序列,桦褐孔菌、缝裂木层孔菌、松针层孔菌、鲍姆木层孔菌的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244~324bp,ITS2序列长度范围为229~274bp。以圆瘤孢多孔菌(DQ200923)为外类群,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得到了包括这4种药用真菌及GenBank中3个与这4种中3种相应真菌的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这一分析结果与来自形态学的鉴别结果相吻合。结论ITS序列可作为这4种药用真菌分子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木层孔菌属的多种真菌含抗肿瘤活性成分,有待于开发抗肿瘤新药.对该属常见真菌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层孔菌属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霞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2):885-888
 目的介绍层孔菌属真菌中分离到的三萜类成分和其他类成分及药理作用,为其资源利用开发提供线索。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加以综述。结果层孔菌属真菌的化学成分有三萜类、异香豆素、倍半萜类、长链脂肪酸、甾醇、有机酸及多糖类。它们多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结论从层孔菌属中分离到了43个三萜类化合物,值得深入研究,从中发现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赵艳霞  缪康杰  魏志文  张梅梅  郑维发 《中草药》2010,41(12):2079-2082
目的 研究真菌多糖激发子对深层培养的桦褐孔菌抗氧化和抗肿瘤酚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方法 在桦褐孔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5、45、100 μg/mL的真菌多糖激发子,测定胞内外多酚的量和主要组成成分,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并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多酚的量以Folin-Ciocalteu法测定.利用HPLC法测定多酚的组成成分.抗氧化活性以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表示.利用MTT法测定多酚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苯丙氨酸解氨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以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结果 添加45μg/mL的真菌多糖激发子可使桦褐孔菌胞内、胞外酚类化合物分别达到最高水平71.8和182.1 mg/L,明显地高于正常对照组胞内(42.6 mg/g)和胞外(83.6 mg/L).真菌多糖激发子显著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的胞内、胞外酚类化合物主要组成成分不同,但均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活性,尤其是添加45 μg/mL真菌多糖激发子的培养体系.结论 真菌多糖激发子可上调深层发酵培养的桦褐孔菌酚类化合物的积累以及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