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嗜银染技术对胃镜活检的10例正常食管粘膜、20例食管癌、10例正常胃粘膜和20例胃癌的小标本的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食管癌和胃癌细胞的AgNORs/核均数明显高于正常食管和胃粘膜的上皮细胞(P<0.01)。随着食管癌和胃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AgNORs/核均数升高(P<0.05,或P<0.01)。我们认为AgNORs技术有助于区别食管和胃的正常与恶性细胞,也有助于恶性细胞的组织学分级。将AgNORs技术应用到胃镜活检的小标本中可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与核仁组成区 …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及核仁组成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红细胞花环试验以及AgNORs测定方法,对59例肺结核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C3b受体花环率(E-C3bRR)与红细胞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AgNORs面积(GA),核面积(NA)及GA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采用郭峰法及银染方法对肺结核病人与健康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颗粒总面积(GA)与细胞核面积(NA)之比(GA/N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此检测可作为结核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为结核病病人的免疫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AgNOR检测对肺结核病人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采用郭峰法及银染方法对肺结构病人与健康对照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肺结核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外周血淋巴细胞AgNOR颗粒总面向(GA)与细胞核面积(NA)之比(GA/N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此检测 为结核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方法,为结核病病人的免疫治疗、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2例食管鳞癌患者联合化疗前后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核仁形成区(AgNORs)染色,比较同一患者化疗前后癌细胞AgNORs颗粒数,分析颗粒数变化与临床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显示12例化疗有效(CR+PR)者AgNORs颗粒数均明显减少(P<0.001),化疗无效(SD+PD)者颗粒数都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同一患者化疗前后癌细胞AgNORs颗粒数变化可做为评价疗效的一个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胃癌病变术前内镜超声检查分期与其细胞增殖力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胃癌病变内镜超声检查(EUS)分期与其细胞增殖力学变化的相关性,应用超声内镜对73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分期,取内镜活检组织作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银染计数、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FCM)-DNA等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病变,每核AgNOR颗粒平均量为4.57±0.19、PCNA阳性细胞标记指数为0.67±0.19、DNA异倍体率为75.3%。T3、T4期或有淋巴结转移时,上述指标较T1期或无淋巴结转移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提示随着胃癌浸润转移进展,其粘膜存在明显不同的增殖力学的异常,术前EUS分期与这种改变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嗜银染色技术研究正常肝、慢性肝病、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变化。正常肝组织AgNOR数低于慢性肝病和癌旁肝组织(P〈0.05),后二者低于肝细胞癌AgNOR数(P〈0.01)。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AgNOR数无差异(P〉0.05)。1年内死亡者与生存1年以上者癌组织AgNOR计数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AgNOR计数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肝病,对肝癌预后的判断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远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解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特别是慢-快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利用超声心动图、体表心电图及Holter检查,对21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生理性起搏(AAI/DDD)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AAI:53.5±6.1%vs47.2±7.8%,4.95±0.57L/minvs4.20±0.62L/min;DDD:52.5±6.8%vs44.3±0.1%,5.12±0.71L/minvs4.41±0.38L/min;P均<0.01),左房内径(LAD)无明显变化;DDD组E/A比值明显增加(0.98±0.09vs0.87±0.15,P<0.01),AAI组E/A比值呈增加趋势(P=0.057)。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15.9%vs50%,P<0.01)。非生理性起搏(VVI)组术后LVEF、CO明显下降(44.1±4.7%vs48.3±4.3%,3.77±0.42L/minvs4.17±0.85L/min,P均<0.01),LAD明显增大(39.26±2.37mmvs36.81±2.35mm,P<0.01),E/A比值呈?  相似文献   

9.
嗜银相关蛋白染色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AgNOR嗜银染色方法测定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多种白血病、非白血病和正常人骨髓涂片有核细胞中的嗜银颗粒 ,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所有血液病病例均来自 1997~ 1998年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 ,均按有关血液病诊断标准确诊 ,其中MDS 12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8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6例 ,巨幼细胞性贫血 (MA) 3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10例 ,慢粒急性变 (CML -BC) 16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13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6例 ,正常人 (来自本院健康职工 …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监测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变化,指导RA治疗建立一个新的无损伤的实验方法。方法: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65例正常人和68例RA患者指甲糖化蛋白(NGP),比较二者差异并研究NGP与RA患者临床表现关系。结果:NGP浓度正常对照组为4.53±1.25(μmol果糖胺/kg指甲,^-x±s),RA组为12.98±9.62,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t=7.128,P〈0.001)。NGP浓度与RA临  相似文献   

11.
应用胶质银染技术对56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发现,Ag-NOR计数与患者的存活时间呈负相关(r=-0.77P<0.001)。Ag-NOR<4个/核,5年累积生存率是80%,Ag-NOR4~6个/核为15%,>6/核为零。对数秩时序检验P<0.001。恶性程度低的肿瘤其颗粒分布以中央型为主,似恶性程度越高颗粒分布越弥散。大肠癌细胞核Ag-NOR计数与DNA含量有一定相关性。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g-NOR计数是大肠癌一个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VDD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估VDD起搏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对21例心功能Ⅲ~Ⅳ级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安置VDD起搏器,并用Swan-Ganz导管监测起搏前和起搏后30min、24h、48h、72h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右房压(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并记录各时期的心房率(AR)和心室率(VR)。结果:VR在术后即时及各时期显著升高(P均<0.05),CO、CI在起搏后30min即显著升高〔分别为4.18±0.81L/minvs2.81±0.93L/min、2.36±0.66L/(minm2)vs1.18±0.63L/(minm2),P均<0.05〕,起搏48h达高峰;RAP、MPAP、PCWP在起搏后30min无显著改变(P>0.05),但24h开始显著性下降(分别为1.28±0.41kPavs1.41±0.34kPa、2.60±0.51kPavs3.40±0.56kPa、3.10±0.56kPavs3.54±0.68kPa,P均<0.05),72h后进一步降低。结果提示VDD起搏治疗能显著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可作为治疗缓慢性心?  相似文献   

13.
肝血管瘤中VEGF的表达及其与AgNOR定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肝血管瘤石蜡切片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妈SABC法)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计数方法,研究VEGF在肝血管瘤成因中的地位。结果显示:48例肝血管瘤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5.0%,其中(+)者9例,(++)者11例(+++)者16例,且VEGF表达强度在不同的组别间AgNOR计数差异显著(P〈0.01)。提示VEGF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肝血管瘤石蜡切片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即SABC法)和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计数方法,研究VEGF在肝血管瘤成因中的地位。结果显示:48例肝血管瘤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5.0%,其中(+)者9例,()者11例,()者16例,且VEGF表达强度在不同的组别间AgNOR计数差异显著(P<0.01)。提示VEGF在肝血管瘤的成因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清除前后胃粘膜增殖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以流式细胞技术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阴性患者胃粘膜细胞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银染技术对HP清除前后胃粘膜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变化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表明,HP阳性胃粘膜S期细胞比率和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HP阴性胃粘膜,AgNORs数量与胃粘膜增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经治疗HP转阴者其胃粘膜细胞AgNORs数量显著下降(P<0.01),而HP仍为阳性者AsNORs数量则无显著变化(P>0.05)。HP清除后胃粘膜炎症明显好转。结果提示HP感染的胃粘膜处于高增殖状态,HP感染可能通过刺激胃粘膜细胞的增殖加速,从而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在561例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中,检出各类交替文氏现象(AW)81例,共137例次,占14.4%,其中A型、B型、AB混合型、三层房室AW分别为44,60,18,6例次,分别占32.1%、43.8%、13.1%、4.4%;房室结双径路间、束支、房室旁束的AW分别为5,2,2例次,分别占3.6%、1.5%、1.5%。将79例AW者(A组)与80例无AW者(B组)的电生理资料进行比较,显示:①窦性心率(SR),A组较B组慢(72±14.2bpmvs78±12.6bpm,P<0.001)。②房室相对不应期(AVRRP)、房室功能不应期(AVFRP)、房室有效不应期(AVERP),A组分别为609.0±119.4,496.6±96.0,360.0±88.0ms,与B组(546.0±68.9,429.3±61.5,307.0±51.3ms)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1。③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65.0±42.3msvs265.0±37.3ms,P>0.05)。④随S1S1刺激间距缩短,A组的房室传导顺序为:11→文氏型→21→交替文氏型→31或心房P波脱漏;B组的房室传导顺序则?  相似文献   

17.
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核仁组成区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和核仁组成区(AgNOR)胶银染色法对比观察了73例肺癌。PCNA标记指数(LI)和AgNOR计数可较敏感地反映细胞增殖活性,其数量变化与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每核AgNOR平均量与PCNA标记指数呈显著性正相(r=0.70,P<0.01)。结果提示,这两种细胞增殖的检测指标可作为肺癌分级诊断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DNA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的临床意义和预后。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对5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DNA含量及PCNA阳性率。结果白血病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初治组G0/G1期百分率87.4%±11.3%显著高于完全缓解(CR)组45.1%±10.2%及对照组48.4%±6.9%(P<0.05),同时初治组S期为8.9%±7.4%及S+G2/M15.7%±10.1%低于对照组及CR组;亚二倍体组CR率56.3%低于整二倍体96.4%及超二倍体组91.7%,PCNA阳性率分别与CR率、生存率呈负相关;PCNA阳性率与非整倍体DNA检出率两者有显著相关性,呈正相关。初治组之间r=0.642,P<0.05,复发组之间r=0.583,P<0.05。结论将急性白血病患者PCNA阳性率与DNA的含量相结合,才能正确全面评估急性白血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杨凌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0):684-684
白血病银染核仁形成区蛋白变化与疗效的初步观察杨凌陆桂君黎承平温柏平李惠民杨弘银染核仁形成区蛋白(AgNORs)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疾病的研究,对实体瘤的良、恶性鉴别、分级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1]。我们观察72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AgNORs计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APO-1/Fas血清浓度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法对10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男5 例,女5 例,年龄13~70 岁)进行血清SAPO-1/Fas浓度测定,另设1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SAPO-1/Fas血清浓度为0.98~2.69 ng/m l,平均1.607 ng/m l;正常对照1.40~3.76 ng/m l,平均2.824 ng/m l,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 0.01)。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SAPO-1/Fas 浓度下降,提示骨髓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