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早期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45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的血浆VWF水平,同时测定血小板,并与3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其血浆VWF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窒息组血浆VWF水平变化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正常对照组与轻度窒息组比较,血小板变化不明显(P>0.05),重度窒息组血小板稍下降.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早期存在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功能异常,血浆VWF水平异常程度与窒息程度有关,测定血浆VWF水平是反映血液高凝状态,估计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同时对临床选用抗凝药物治疗及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孕周为19~37周各胎龄段的正常胎儿脐血抗凝血酶(AT)和蛋白C(PC)活性的正常范围,并与正常新生儿及成人进行比较,了解胎儿脐血AT、PC活性的动态变化,为早产儿和新生儿出血、凝血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IL公司的ACLFuturaPlus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254例胎儿、32例足月新生儿、32例健康成人血浆中AT的活性;用法国Biomerix公司的Mini-Vidas免疫荧光仪测定188例胎儿、32例足月新生儿、32例健康成人PC的活性。结果从19~37周随胎龄的增加AT和PC的活性逐渐增加,但只有在31~37周才显著增加,但都明显低于新生儿和成人水平。在胎儿19~37周以及新生儿期PC的活性都明显低于AT的活性。结论AT、PC的活性在胎儿、新生儿、成人血浆中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AT的发展优先于P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蛋白C(PC)和D-二聚体(D-D)变化的意义。方法检测4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血浆vWF、D-D及PC值,vWF用免疫浊度法,D-二聚体用金标法,蛋白C用ELISA法。与26名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新生儿重度窒息组血浆VWF、PC、D-D均值与轻度窒息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轻度窒息组血浆vWF、D-D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血浆PC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LT均正常,但重度窒息组PLT较对照组低。结论新生儿窒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及止血异常。说明血管内皮损伤在窒息病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LDVT)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各项指标 ,探讨高凝状态在LDVT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指导临床采用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以 74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 ,测定 74例LDVT患者的血小板数量 (BPC)、血小板聚集率 (PAgT)、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分子数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g)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含量 ;抗凝血酶III活性 (AT -IIIA)、蛋白C活性 (PC)、总蛋白S含量 (PS) ;纤溶酶原 (PIg)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PA -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LDVT患者的PAgT、GMP - 14 0分子数明显升高 (P <0 .0 5 ) ;PT、TT、APTT、AT -IIIA、PC、PS、PIg活性、tPA -A水平均明显降低 ;而Fg、VWF及PAI- 1含量均明显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 (均P <0 .0 0 1)。结论 :血液凝血、抗凝和纤溶活性异常所致的高凝状态在LDVT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临床应采用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联合指导LD VT的防治 ,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中血栓相关指标(FIB、AT:A、VWF、VⅢ:C、D-D、PLG: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慢性肾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于STAGO-STA自动血凝仪上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和纤溶酶原活性(PLG:A);一期法测定VⅢ促凝活性(VⅢ:C);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慢性肾炎患者中FIB、VWF、VⅢ:C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D-D也有升高(0.01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由于FIB升高、AT:A下降及血管内皮可能存在较严重损伤等因素,较易导致血栓形成,并可能进一步发展到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栓相关指标测定对慢性肾炎治疗和病情发展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中血栓相关指标(FIB、AT:A、VWF、VⅢ:C、D-D、PLG: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慢性肾炎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标本,于STAGO-STA自动血凝仪上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和纤溶酶原活性(PLG:A);一期法测定VⅢ促凝活性(VⅢ:C);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D-二聚体(D-D)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慢性肾炎患者中FIB、VWF、VⅢ:C比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D-D也有升高(0.01<P<0.05),AT:A出现下降(P<0.05),而PLG: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由于FIB升高、AT:A下降及血管内皮可能存在较严重损伤等因素,较易导致血栓形成,并可能进一步发展到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栓相关指标测定对慢性肾炎治疗和病情发展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 (ACI)与组织因子途径变化以及与该途径有关的其他凝血因子的关系。方法 :71例经 CT确诊为 ACI患者和 5 0名正常人被纳入研究范围。血浆中组织因子 (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 ;抗原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血浆中 F 促凝活性 (F ∶C)和F 促凝活性 (F ∶C)测定用一期凝固法 ;凝血酶原 (F )的活性测定采用 Ecarin法 ;纤维蛋白原 (Fbg)的活性测定采用凝血酶法 ;抗凝血酶 (AT )的测定用肝素辅因子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ACI患者血浆中TF活性显著增加 (P<0 .0 5 ) ,TF抗原含量显著增加 (P<0 .0 5 ) ,TFPI的活性降低 (P<0 .0 5 ) ,TFPI抗原含量明显降低 (P<0 .0 5 ) ;血浆 F ∶ C显著增加 (P<0 .0 1) ,血浆 F ∶ C明显下降 (P<0 .0 5 ) ,F 活性显著增加(P<0 .0 1) ,Fbg的活性显著增加 (P<0 .0 1) ;AT 活性显著降低 (P<0 .0 1)。结论 :ACI的发生与组织因子途径的启动有关 ,在 ACI早期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选择30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老年正常对照者,测定其血浆V0n Willebrand因子(VWF)含量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的活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VWF含量及PAI活性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P<0.001),而t-PA活性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01).结论提示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纤溶活性下降,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 2型糖尿病 (2 DM )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血管假血友病因子 (VWF)及D 二聚体 (D D)的变化 ,探讨其与 2 DM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 38例 2 DM患者 (2 DM组 )、2 0例合并高血压者和 2 5例正常者 (对照组 )外周血浆中VWF、D D水平变化。结果  2 DM患者血浆中VWF、D D(15 7 4 7± 4 5 77%和 0 5 1± 0 10mg/L)水平与对照组 (12 6 2 6± 2 0 4 2 %和 0 2 4± 0 0 9mg/L)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1) ,2 DM合并高血压 (186 4 0± 2 5 5 6 %和 0 80± 0 2 8mg/L)则较单纯 2 DM增高(P <0 0 5 )。结论 VWF和D D升高与 2 DM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检测VWF和D D水平对防治 2 DM血管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血清补体 (C3 、C4)、AT -Ⅲ及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含量变化及其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对 97例SIRS及32例非SIRS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补体C3 、C4、AT -Ⅲ及血浆D -dimer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SIRS患者不同住院时间的血清补体C3 、C4、AT -Ⅲ及血浆D -dimer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SIRS组C3 、C4、AT -Ⅲ水平明显下降 ,D -dimer含量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和非SIRS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C3 、AT -Ⅲ、D -dimer:P均 <0 0 1,C4:P <0 0 5 ) ;SIRS组中病情好转者上述各指标随时间推移渐趋正常 ,至发生SIRS后第 7日上述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 ,而恶化组C3 、C4及AT-Ⅲ继续下降 ,D -dimer则进一步上升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均 <0 0 1)。结论 SIRS患者存在血清补体 (C3 、C4)、AT -Ⅲ含量下降和血浆D -dimer含量升高 ,它们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月窒息新生儿早期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8例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24例足月轻度窒息新生儿和26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在其生后72h内分别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数目(PLT)、平均体积(MPV)、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数值的变化。结果重度窒息足月儿分别与对照组及轻度窒息足月儿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度窒息足月患儿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FB及血小板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1),D-D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足月窒息新生儿早期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DIC早期的高凝状态,通过监测各项凝血指标,特别是D—D对窒息新生儿的诊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浓度变化与窒息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和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和cTnT浓度。结果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活性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比;血清cTnT浓度增高与新生儿窒息后是否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窒息并发心力衰竭的新生儿通过检测血清cTnT和心肌酶能及早发现心肌损害,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凝血分子标志物和常规凝血指标的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凝血酶原片段1 2(F1 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二聚体(D-D)、抗凝血酶(AT)、蛋白C(P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并与健康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F1 2、TAT、D-D、vWF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高,而PT、APTT、TT、PC和AT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体内呈高凝状态,凝血酶原活性增强,凝血酶生成增多,纤溶活性增强,抗凝系统活化不足,同时内皮细胞损伤在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系统激活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主要作用,F1 2、TAT、D-D、vWF等凝血分子标志物可以作为脑梗死的诊断指标,而常规的凝血指标不能反映脑梗死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因子Ⅻ(FⅫ)基因多态性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一期凝固法、免疫比浊法及发色底物法检测75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6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凝血因子Ⅻ活性(FⅫ∶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活性(PLG∶A)、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等指标。采用直接测序法测定上述研究对象的FⅫ基因启动区第46位碱基多态性。结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46TT多态性较正常对照组比例增高,46TT型患者FⅫ∶C明显低于46CT、46CC型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6TT型的AT∶A活性明显减低,而FIB、D-D、FⅧ∶C和VWF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但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多态性各型之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Ⅻ多态性各型患者及对照组之间的PLG和PC活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脉血栓形成患者FⅫ基因46TT多态性明显增多而导致FⅫ活性明显下降;FⅫ基因多态性各组之间凝血和纤溶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和/或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及血栓前状态的变化.方法CHD合并EH患者86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合并EH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单纯CHD患者91例,健康体检者79例,分别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D-二聚体、VWF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降低(均P<0.05),且CHD合并EH及2型糖尿病组患者hs-CRP、D-二聚体、VWF水平高于单纯CHD组、CHD合并EH组、CHD合并2型糖尿病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示单纯CHD组患者血清hs-CRP与D-二聚体、VWF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HD同时合并EH及2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内炎症及高凝状态更显著,检测其血清h8-CRP、D-二聚体、VWF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患者溶栓前后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出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LDVT患者溶栓后高血栓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0例LDVT患者溶栓前后抗凝血浆标本的抗凝血酶活性(AT:A)、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活性(PLG: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纤溶酶原活性抑制剂-1抗原性(PAI:Ag)、血浆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Ⅷ促凝活性(Ⅷ:C)、凝血因子Ⅻ活性(Ⅻ:C);并取32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AT:A、PLG:A、t—PA:Ag、Ⅻ:C在溶栓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升高(P〈0.05或P〈0.01),其中AT:A、PIG:A、Ⅻ:C仍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t-PA:Ag无显著性差异(P〉0.05);FIB、PAI:A、D-D、Ⅷ:C、VWF在溶栓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下降(P〈0.05或P〈0.01),其中PAI:A、D-D、Ⅷ:C、VWF下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FI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凝血系统机能紊乱、纤溶-抗纤溶系统失衡与LDVT患者溶栓后血栓的发生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新生儿凝血与纤溶实验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医师早期干预治疗 DIC 新生儿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凝固法、凝血酶法(Glauss 法)、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乳胶凝集半定量法分别测定 DIC 组20例、早期可疑 DIC 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足月新生儿的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血浆 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DIC 新生儿患者组 D‐D 和 FPD 显著升高,PT 、APTT 、TT 均延长,而 FIB 均显著降低,各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可疑 DIC 阶段,D‐D 和 FDP 阳性率分别为84%和52%,而 PT 、APTT 、TT 、FIB 的异常率仅为44%、32%、24%、20%.结论DIC 新生儿存在纤溶,抗凝系统的激活及凝血因子的损耗,尤其 D‐D 、FDP 的变化显著,是观察新生儿早期 DIC 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D-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并分析其与A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CI患者69例(ACI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Lp-PLA2、D-D和ATⅢ水平,统计阳性率,分析Lp-PLA2、D-D和ATⅢ水平与ACI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患者Lp-PLA2、D-D水平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P0.05),三者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Lp-PLA2、D-D、ATⅢ与ACI疾病发生均相关(P均0.05)。结论Lp-PLA2、D-D、ATⅢ参与了ACI的发生过程,三者的检测可应用于筛选ACI高危人群,指导ACI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乌司他丁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D-二聚体和蛋白C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肠源性脓毒症大鼠D-二聚体(DD)、蛋白C(PS)系统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组,n=36)、脓毒症组(SEP组,n=30)、UTI3h给药组(UTI3h组。n=30)和12h给药组(UTI12h组,n=18)。利用经典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肠源性脓毒症大鼠模型,分别于正常对照组及制模后6、12、24、48及72h组心脏取血测定DD、PC和蛋白S(PS)。结果:与SH组相比,SEP组大鼠DD在造模后逐渐升高,PC、PS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SEP组相比,UTI3h,UTI12h组大鼠的DD降低,PC含量下降趋势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TI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期间的抗凝抑制和继发性纤溶亢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