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研究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酸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由异香草醛和罗丹宁缩合再经一系列的反应合成,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该方法合成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酸的总收率59.6%,且该化合物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该方法避免使用剧毒氰化物,保护了环境,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将二氢杨梅素和喹诺酮抗肿瘤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拼合,设计了一系列3-羟基-4-喹诺酮类化合物;以3,5-二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还原氨化、弗克酰基化、微波促进闭环、BBr3催化脱甲基、Mannich反应等步骤制备得到16个目标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了化合物对肺肿瘤细胞株A549和NCI-H 460的增殖抑制活性。所合成的16个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MS、1H NMR确证;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多个化合物对两种细胞株均表现出中等的抗增殖活性,化合物11b对NCI-H 46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初步构效关系表明:在3-羟基-4-喹诺酮结构的N-1位进入异戊烯基能显著地提高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合成抗氧化活性化合物4-羟基白藜芦醇甲基化物。方法以四氢呋喃为溶剂,3,4,5-三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还原反应、卤代,制备格利雅试剂,与大茴香醛缩合制备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得到的4-羟基白藜芦醇的四甲基衍生物经MS、^1H—NMR确证。结论该路线能顺利实现4-羟基白藜芦醇甲基化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2-甲氧基雌二醇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合成抗肿瘤新药新生血管形成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方法 以雌二醇为原料经2一位溴代,继而甲氧基化直接合成2-甲氧基雌二醇。结果 改进的合成方法割除了文献报道方法中的3,17-双乙酰化及水解二个反应步骤,合成获得的2-甲氧基雌二醇成品进行了结构确证。结论 通过有效地纯化2-溴雌二醇中间体,可缩短二步反应直接制得成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新型的以细胞信号转导为靶点抗肿瘤活性物质.方法:根据先导化合物金雀异黄素的结构,设计合成了一类金雀异黄素衍生物:5-羟基-4'-硝基-7-取代氧基异黄酮.以氯苄为起始原料,经取代、硝化、Friedel-Crafts反应和环合,再与各种卤代烃反应;采用MINI法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制MDA-MB-435肿瘤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得到2类重要中间体:4'-硝基脱氧安息香和4'-硝基金雀异黄素(4-6)和 6个目标化合物,其中5-羟基-4'-硝基-7-甲氧基异黄酮(4-1)、5-羟基-4'-硝基-7-烯丙氧基异黄酮(4-2)、5-羟基-4'-硝基-7-对氯苄氧基异黄酮(4-3)、5-羟基-4'-硝基-7-苄氧基异黄酮(4-4)和5-羟基-4'-硝基-7-乙氧基异黄酮(4-5)为首次报道.除化合物(4-6)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外,其余化合物抗肿瘤活性都较弱.结论:在7位羟基上引入简单烃基不能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合成二氯嘧啶脱氢酶抑制剂5-氯-2,4-二羟基吡啶。方法:以丙二腈、原乙酸三甲酯、1,1-二甲氧基三甲胺为起始原料制备1,1-二氰基-4-(N,N-二甲基氨基)-2-甲氧基-1,3-丁二烯,经冰醋酸环合得2-羟基-4-甲氧基-3-氰基吡啶,再经硫酰氯氯化形成5-氯-4-甲氧基-3-氰基-2-(1H)-吡啶酮,经47%HBr水解得5-氯-2,4-二羟基吡啶。结果:合成了5-氯-2,4-二羟基吡啶,总收率为56%。结论:该工艺路线成本较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3-羟基-5-烯骨架的五环甾体骨架衍生物,并测试其抑制乳腺癌细胞新血管生成的活性。 方法 以孕烯醇酮醋酸酯为原料经3条不同合成路线对甾体D环16、17及20位进行一系列结构修饰。 结果 一共合成了12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有6个,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质谱确证。 结论 生物活性检测显示上述结构修饰的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EC50均在1 mmol/L或低于1 mmol/L的水平,其中化合物2a和4b的治疗指数TI值高于阳性对照品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l Estradiol, 2-ME)  相似文献   

8.
以2-甲氧基雌二醇为先导物,将其3位和17位通过连接基团与RGD肽偶联,合成了一系列2-甲氧基雌二醇-RGD肽缀合物,其中13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结构经IR,MS及1H NMR确证,并采用细胞迁移划痕试验初步测定了6个目标缀合物的抗血管生成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6c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强于先导物2-甲氧基雌二醇,从而证明了其潜在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以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作为γ-氨基丁酸的亲脂性载体,设计并合成了4个4-[3-甲氧基-4-羟基苯亚甲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作为抗惊厥化合物供药理筛选。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寻找活性强、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炎药物。方法:1-苯氧羰基-5-甲基-2-吲哚酮在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与对氨磺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1-苯氧羰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Ⅲ1),再与相应的胺(氨)发生胺解反应,并经盐酸中和得到化合物Ⅲ2-9。结果: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Ⅲ1-9,其结构经IR、1HNMR和MS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显示,6个目标化合物Ⅲ2,4,5,7-9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显示Ⅲ2,7,8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所有受试目标化合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显著小于阳性对照药双氯芬酸钠(P<0.05)和替尼达普钠(P<0.01),与CMC-N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方法及最佳条件。方法通过2-巯基苯并噻唑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缩合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经检测确定目标化合物为2-[[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苯并噻唑,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80℃,时间1.5h,2-氰基-4'-溴甲基联苯、2-巯基苯并噻唑和K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5。结论通过不同反应条件进行缩合反应可以合成一种新的苯并噻唑衍生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盐酸瑞伐拉赞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方法以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与氨基腈缩合生成N-(4-氟苯基)胍碳酸盐,后者脱酸,再与α-甲基乙酰乙酸乙酯环合,得到4一羟基-2-(4-氟苯胺)-5,6-二甲基嘧啶。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总收率为73.6%,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苯基-5-巯基-1,3,4-噁二唑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2。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2为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该化合物有望成为含有联苯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苯基-5-巯基-1,3,4-噁二唑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2。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2为2-苯基-5-[[2’-氰基(1,1’-联苯基)-4-]甲基]巯基-1,3,4-噁二唑。该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该化合物有望成为含有联苯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出在咪唑啉酮 2号位引入 2 -巯基苯骈噻唑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 :利用膦亚胺叶立德的aza -Wittig反应 ,直接通过 2 -巯基苯骈噻唑亲核试剂与碳二亚胺的成环反应制得在 2号位上引入杂环结构的咪唑啉酮。结果 :得到在咪唑啉酮 2号位引入 2 -巯基苯骈噻唑的适宜反应条件并对结构作了质谱表征。结论 :反应温度在 30℃左右 ,以K2 CO3作为催化剂 ,用量为反应物的 1 /4- 1 /5(物质的量比 )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6-甲氧基-7-[(1-甲基-4-哌啶)甲氧基]-4(3H)-喹唑啉酮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以1-叔丁氧羰基-4-对甲苯磺酰氧甲基哌啶和香草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过脱叔丁氧羰基、甲基化、硝化、还原,最后经Niementowski环合得到。结果 实验总收率约为56%。结论 优化的新工艺减少了反应步骤、降低了制备成本、简化了反应操作条件、提高了产率,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2-甲氧基苯基)-5-[2’-(2H-四唑-5-基)联苯-4-甲硫基]-1,3,4-噻二唑(化合物4)的合成方法及抑菌活性。方法通过2-(2-甲氧基苯基)-5-巯基-1,3,4-噻二唑(化合物1)与2-N-三苯基甲基-5-(4’-溴甲基联苯-2-基)-四唑(化合物2)在碳酸钾/丙酮体系中进行缩和反应,制得化合物3。化合物3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制得化合物4。用元素分析和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3和4的结构,用杯盘培养法测化合物4的抑菌活性。结果经检测确定化合物3和4分别为2-(2-甲氧基苯基)-5-[(2’-三苯甲基四唑-5-基)联苯-4-基]甲硫基-1,3,4-噻二唑和2-(2-甲氧基苯基)-5-[2’-(2H-四唑-5-基)联苯-4-甲硫基]-1,3,4-噻二唑。初步抑菌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大肠杆菌、链球菌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化合物4有望成为含有联苯四唑的新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合成2-[1-(2-吡啶)乙氧基]乙酸2-[4-苄基取代哌嗪]乙酯类化合物,探讨其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2-乙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Whol-ziegler反应得到2-(1-溴乙基)吡啶,再与羟基乙酸乙酯的醇钠盐缩合得到2-[1-(2-吡啶)乙氧基]乙酸乙酯.无水哌嗪与不同取代的氯苄反应分别得到化合物4a~4l.化合物4a~4l分别与溴乙醇反应得到化合物5a~5l.化合物2-[1-(2-吡啶)乙氧基]乙酸乙酯与化合物5a~5l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6a~6l.采用通道式水迷宫法测定化合物6j的促进小鼠学习记忆活性.[结果]设计合成了12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等确证.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化合物6j大、小剂量组到达时间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减少,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合物6j具有良好的促进小鼠学习记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进可能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的化合物4-乙酰氨基-3-(3-戊氧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方法以间羟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硝化、催化氢化、烷基化、酰化及水解6步反应制备4-乙酰氨基-3-(3-戊氧基)苯甲酸。结果甲酯化收率86.9%;硝化反应采用硝酸/乙酸酐混酸作硝化试剂,收率23.5%;硝基还原用质量分数5%钯-碳作催化剂催化氢化,收率95.8%;烷基化反应中先使酚羟基与氢化钠成盐,然后再与3-溴戊烷反应,收率44.4%;酰化反应用DMAP作催化剂,采用向碎冰上倾倒反应液使产物析出的后处理方法,收率82.8%;酯水解中改用丙酮做溶剂,反应时间由15h缩短至4h,收率86.8%。各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确证。结论改进的反应条件缩短了反应时间,简化了后处理步骤,为今后该类流感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合成一类6-(取代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以期发现作用更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方法:以乙酰苯胺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傅-克反应、水解反应及水合肼环合反应、溴化反应、烷基化反应等一系列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参考Born方法进行体外药理实验。结果:共合成6-「4-(取代哌嗪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11个,均属首次报道,并通过元素分析、^1HNMR确证结构。初步的体外药理实验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结论:首次合成了11个6「4-「4-(取代苯乙酮基)哌嗪基」苯基」-4,5-二氢-3(2H)哒嗪酮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活性最强,与先导化合物CCI17810相当,化合物(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