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日渐增多,因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疗费用随之增加.消渴丸是众多降糖类药物中疗效确切、价格较低廉的一种,它是在古方"玉泉散"、"消渴方"的基础上化裁并加用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研制而成的复方制剂,很受基层医生及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青睐[1],虽在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65岁以上患者慎用,但门诊仍有相当一部分70岁以上老人在服用该药.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6年-1998年共收治老年糖尿病83例,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11例,现将糖尿病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共收治老年糖尿病83例,均为Ⅱ型糖尿病,男78例,女5例,年龄60岁-69岁45例,70岁以上38例,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反应11例,  相似文献   

3.
老年糖尿病相关性低血糖2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相关性低血糖症的病因。方法:通过28例老年糖尿病相关性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迅速缓解,9例低血糖曾反复发作,在较长时间点滴葡萄糖后缓解,2例缓解后有痴呆症状。结论:对老年糖尿病人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症危害严重,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老年糖尿病相关性低血糖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特点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对4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高了老年人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自救能力.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现象探讨(附1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在老年糖尿病中,约70%的需要药物治疗因为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生理病理特征,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若不注重合理选择药物,常会发生严重且不易纠正的低血糖反应。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2000-2006年4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病人7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WHO所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14例发生低血糖现象。所叙述的低血糖现象,发病时均符合Whipple三联征[1]:14例低血糖现象发生情况:76例均为2型糖尿病,年龄在60-78岁,病程在2年至12年,其中男性48例,发生低血糖10例,女性28例,发生低血糖4例。1.2方法经检测确诊低血…  相似文献   

6.
王璇 《人民军医》2008,51(1):37
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造成老年糖尿病低血糖30例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61±5.2)岁。病程(10±2.8)年。均有一种以上糖尿病并发症,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18例,肾脏病变5例,感染者3例,神经病变7例。发生低血糖前,均实施了饮食或运动疗法,服用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等降糖药物治疗12例;应用胰岛素治疗18例。1.2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我国糖尿病学会标准,低血糖诊断同时满足以下3项指标:(1)低血糖症状;(2)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3)补糖后症状缓解或消失。1.3因素分析(1)临床表现: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11例,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手颤抖、饥饿感等19例。(2)造成低血糖原因:用药与饮食配合不妥15例;并发肾脏病变而足量用药6例;运动量过大3例;新近诊断2型糖尿病未经饮食和运动疗法而足量应用格列本脲6例。(3)血糖情况:低血糖发作时血糖在2.75~2.66mmol/L。(4)治疗情况:进甜食后症状缓解11例,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后症状缓解19例。2讨论通过对本组糖尿病低血糖病例调查,我们...  相似文献   

7.
高媛 《兵团医学》2010,(3):32-33
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症状典型者容易诊断,而症状不典型者,尤其是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往往以心脑血管病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生命或造成心脑等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8.
杨敏  王华琳  王秀丽  闫靓  陈馥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20-1820
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虹 《航空航天医药》2001,12(4):245-245
治疗中的低血糖患者 ,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燥等低血糖症状 ,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 2mmoL/L(4 0mg/dL)。有的糖尿病患者 ,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 ,重者昏迷 ,需立即求治 ,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 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1.1 病情观察 低血糖一般发生在空腹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后 3~ 4小时及夜间 ,轻者出现饥饿、虚弱、头晕、出汗、心悸 ;重者嗜睡乃至昏迷。老年人和长期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也可无明显症状 ,而直接进入昏迷。为此 ,要经常巡视病房 ,发现低血糖的早期出现的上述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掌握基本防治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分析低血糖的原因,对病人不同实施不同的护理和干预,对糖尿病代谢控制予以健康指导。结果:低血糖主要因药物、饮食、运动3者失衡引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结论:健康教育及全面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平衡药物、饮食和运动3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及严重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和预混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Scr、BUN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汉族银屑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情况,并探讨2型糖尿病对其的影响.方法 筛选40例40岁以上中国北方汉族银屑病住院患者(银屑病组),根据有无糖尿病分组,比较两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脂变化(TG,TC,HDL-C,LDL-C).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银屑病组血清TG明显升高(1.50士0.73 vs 1.03土0.32,P=0.002),TC下降(4.43士0.96 vs 4.74士0.65,P=0.048),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下降(1.05士0.21 vs 1.51士0.34,P<0.001),LDL-C无明显变化(2.91士0.71 vs 2.84士0.57,P=0.671);经统计学处理,排除各种因素影响后,银屑病是否合并糖尿病组血清T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合并和未合并糖尿病组血清HDL-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银屑病患者体内脂代谢紊乱可能并不由2型糖尿病所致,血清TG升高可能与生活方式和其他疾病有关;HDL-C降低可能与银屑病本身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DN0组、DN组、DN1组、DN2组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DN组患者女性的比例、SBP和HOMA-IR较DN0组高,DN2组患者中糖尿病病程、HbA1c、SBP、DBP和HOMA-IR等指标均高于DN0和DN1组(P〈0.05);②TG和LDL-C与DN正相关(P〈0.05);③女性、TC、HOMA-IR、UA与DN正相关(P〈0.01),HDL-C与DN负相关(P〈0.01)。结论5年以上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紊乱、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女性可能是T2DM患者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席云霞  张振文 《武警医学》2005,16(8):599-601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与磺脲类/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4周的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观察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导素抵抗指数(IRA)、血脂、血压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4周后血浆内皮素(ET)、微量白蛋白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指数)下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降低.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明显降低T2DM患者空腹血浆ET水平,有益于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预防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及生化指标的特征。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住院44例中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绝经后)的骨代谢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糖尿病1组(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下)及糖尿病2组(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含10年);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分为糖尿病3组(HbA1c〈8%)及糖尿病4组(HbA1c≥8%)。同时选取我院5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①糖尿病组25-羟维生素D3、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C端)前肽(PICP)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CP一5b)N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fP〈O.05)。②糖尿病2组患者血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fPINP)、PICP和eGFR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1组患者(P〈0.051,而TrACP-5b水平高于糖尿病1组,雌二醇(estradiol,E)、25-羟维生素D,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糖尿病3组血PINP、PICP和eGFR明显高于糖尿病4组,TrACP-5b低于糖尿病4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HbAlc和eGFR与PINP、PICP和TrACP-5b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0.3),而雌二醇与PINP、PICP、25-羟维生素D3、TrACP-5b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形成降低,而骨吸收增加,肾脏出现较重的损害,这提示糖尿病患者的骨质形成减弱、骨质破坏增加。②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患者的骨质形成速率减慢,骨吸收增加,肾脏损害加重。③血糖控制不佳会对骨的形成及骨质的吸收产生影响,而肾脏损害亦是加重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因而严格的血糖控制可有效延缓骨质疏松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对138例T2DM患者和46例健康患者(对照组)的WBC、糖、脂肪代谢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T2DM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WB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WBC与年龄、病程、BMI、hs-CRP、HBA1C、LDL、HOMA-IR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WBC为因变量,仅有年龄、病程、BMI、hs-CRP、HBA1C、HOMA-IR、LDL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WBC的升高(虽然在正常范围内)可能参与了T2DM的发生,也可能成为T2DM的危险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CSII强化治疗后的2型精尿病患者改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的疗效及剂量比较。方法120例经CSII强化治疗达标(FBG〈7mmol/L,2hBG〈1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诺和锐30组(60例),B组:诺和灵30R组【对照组,60例)。观察患者日胰岛素总量、血糖控制情况、体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FBG、PBG2h均调整至正常范围,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皮疹、发热、瘙痒、肝功损害情况。但A组24小时血糖控制更稳定,日胰岛素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糖和其他不良事件: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诺和灵30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什记录。结论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能更有效怏速降低血糖,有良好的安全件及依从性。且诺和锐30组剂量明显少于诺和灵30R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依存性。方法 50例初发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进行为期12周临床观察,分别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12周相比,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相比,餐后2h血糖(2hF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相比,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阿卡波糖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那格列奈(120mg,3次/日)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肯定,与阿卡波糖(50mg,3~4次/日)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2hFPG)、HbA1c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依存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侍晓云  戴信刚 《武警医学》2001,12(4):197-20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ICIR)的改变以及胰岛素、肥胖、磺脲类药对其的影响.方法Rodbell法获取游离脂肪细胞,Fantus IG's法行脂肪组织体外孵育实验,放射受体分析法分别测肥胖2型DM非肥胖2型DM、单纯肥胖及正常对照组的ICIR.结果(1)各研究组ICIR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两2型DM组之间ICIR减少无明显差异.(2)两2型DM组低亲和力高容量受体及高亲和力低容量受体均明显减少,但以低亲和力高容量受体的减少更甚,Ins与ICIR亲和力减低.单纯肥胖组2种受体均减少,亲和力无改变.(3)体外实验结果显示:经Ins孵育后ICIR数量减低,优降糖孵育后ICIR数量提高.结论(1)2型DM ICIR存在数量减少及质的改变在2型D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肥胖对2型DMICIR的改变无影响.(2)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ICIR减少的原因之一.(3)磺脲类药物优降糖可改善2型DM ICIR的减少.  相似文献   

20.
殷常乐  崔斌  张名学 《武警医学》2003,14(5):288-29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分析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的相关性.方法研究421例病程不大于1 a,空腹血糖不大于7.8 mmol/L,无其他系统疾病,未服用口服降糖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稳态模型评估(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红细胞计数与HOMA成正相关,同时也与其他胰岛素抵抗指标相关.胰岛素抵抗程度重的患者(高4分位)红细胞计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比胰岛素抵抗轻(低4分位)患者高.结论胰岛素抵抗与红细胞生成相关,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新表现,可能使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