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童辉 《西南军医》2016,(3):230-232
目的:探讨登腾种植系统在牙列缺损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牙列缺损缺失的患者采用100枚韩国登腾种植体进行种植修复。种植修复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时随访,通过X线检查对比修复前后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情况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状态变化等指标作出客观的临床评价。结果100枚种植体均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无1枚松动脱落,无1例患者基台松动、中央螺丝折断;除有3例牙周炎患者出现轻度水平状食物嵌塞外,其余患者修复效果均较为满意。结论登腾种植系统临床适应证广泛,在牙列缺损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行骨劈开增量,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18例种植区骨量不足,牙槽嵴高度充足但厚度仅3~5 mm的患者。行骨劈开术并同期植入ITI种植体,直径3.3~4.1 mm,共计24枚,18例均采用固定修复。结果 24枚种植体均形成良好的骨结合,负载12~24个月,无一种植体失败,功能和美学效果满意。结论上颌牙槽嵴骨宽度为3~5 mm时,采用骨劈开术能有效增加骨量并可同期植入种植体,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艽  李纲  杨颖  王莉  朱帝翠  钟菲 《西南国防医药》2013,(11):1192-1194
目的探讨牙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7年6月接受牙种植修复治疗的185例(339枚)牙列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植入后0.5、1、3、5年植入成功率及牙槽骨吸收和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半年内成功336枚,成功率为99.1%;负载1、3、5年后,累积成功率分别为99.1%、97.6%、95.0%。结论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全面评价,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和时机,可取得良好的远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CDIC(China Dental Implantology Cen-ter)种植义齿技术是经过近二十年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目前对于牙列缺损的修复,特别是牙列缺损的固定修复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简捷有效的临床修复手段。这一技术目前已广泛地用于口腔临床的缺牙修复。本文通过使用CDIC种植体系统,特别是CDIC组合式柱状,抗旋转种植体的使用,为15例单牙或多牙缺失的患者,实施了种植义齿修复,共植入31枚CDIC种植体,进行了12~30个月的近期临床观察。现将其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颌骨曲面及直线断层摄影在种植牙体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颌骨曲面及直线断层摄影在种植牙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种植牙患者术前进行颌骨曲面及直线断层摄影,根据所得图像测出颌骨受植区的深度、宽度及厚度等相关数值,以指导临床选择合适型号的种植体制定种牙计划;种植牙体后立即重复摄影,对种植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种植体植入中存在的角度和深度等问题。结果:本组病例种植牙76颗,其中61颗种植体植入效果满意,14颗种植体角度轻度偏离,但未超出正常偏离值范围,1例种植体角度偏离并穿破颌骨皮质,重新植入后效果满意。术后半年随访所有种植牙体形态位置均无异常改变。结论:颌骨曲面及直线断层摄影相结合能清晰显示受植区三维骨质结构和种植体的植入情况,对种植牙手术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提高种植牙体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贺晓萍  蔡炜  周丽珍 《西南军医》2011,13(6):971-973
目的评价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植骨后同期植入种植体修复上磨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以来在我院行上磨牙缺失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牙种植体的28例患者共计54枚种植体进行为期1~4年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枚种植体在二期修复前松动,观察期内种植体存留率为96.11%,3枚种植体再植均获得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54枚种植体均在术后6~12个月成功负载,功能行使良好。术中未发生上颌窦穿孔。牙槽嵴骨高度平均提升4.18mm。随访期内未发现种植体或上部结构松动。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创伤较小,操作简单,效果肯定,值得在垂直骨量相对不足的上颌后牙区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ITI种植体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后牙游离端缺失采用种植义齿修复的56例共227个种植体。其中即刻种植4例,上颌窦内提升术9例。3~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定期随访种植牙的探诊深度、种植体骨结合状况、种植体的骨丧失水平。结果经过1~4年的随访观察,227颗种植体无一松动脱落,均未发生神经损伤和感觉异常。种植体稳定,未见其周围有X线透视区。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种植体龈沟探诊深度为(2.93±0.37)mm;术后1年的骨丧失水平均值为(0.92±0.62)mm,1年后的平均每年骨吸收均<0.2 mm。病人对舒适度、美观性和咀嚼效率评价良好。结论 采用ITI种植系统对后牙游离端缺失进行修复,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骨内牙种植体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4例患者的157个骨内牙种植体进行4个月~8年的临床观察,根据种植体的分布情况了解种植牙适应证的变化。通过对种植体周软组织状况、种植体动度、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及抗旋转扭力的检查,评价其骨整合成功率和修复成功率。结果有7.6%和25.5%的骨内牙种植体分别用于修复全颌缺失和游离端缺失,66.9%用于修复非游离端缺失。种植后初期骨整合成功率达98.1%,修复后5年种植成功率为93.8%。种植体初期稳定性<10N.cm者与≥10N.cm者相比种植成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内牙种植体是临床上修复各种类型缺牙的理想手段之一,成功率高,初期稳定性对于提高种植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材料学、免疫学、病理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种植牙已广泛地、成功地应用于临床。目前报告采用的方法多数分两步,即先将种植体植入缺牙区,愈合后再复诊行牙冠修复。我们根据患者要求采取的种植体植入后即刻牙冠修复,获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完成种植修复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为19~57岁,平均27.5岁。12例中中切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膜引导骨再生技术(MGBR)在上前牙种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上前牙区唇腭向骨量不足患者38例,共计患齿52颗,将使用MGBR同期植入种植体的30颗设为有膜组,无MGBR植入的种植体22颗设为无膜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修复前骨唇腭向的厚度及相对密度、种植前与修复前骨唇腭向的厚度差值及相对密度差值、种植体周骨丧失(BL)情况以及种植体短期存活率。结果修复前,两组骨唇腭向的厚度、相对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膜组种植前与修复前骨唇腭向的厚度差值及相对密度差值显著高于无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膜组Ⅰ期术后4~6个月植体周BL[(0.14±0.04)mm]显著低于无膜组[(0.19±0.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膜组种植体短期存活率为100.0%(30/30),无膜组为95.5%(21/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物膜能够增加种植区唇腭向厚度及相对密度,缓解早期种植体周围BL,种植体短期存活率更高,在上前牙种植中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前牙重度磨耗伴游离端牙列缺损重建咬合关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前牙重度磨耗伴游离端牙列缺损的患者,前牙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牙先以活动可摘局部义齿重建后牙咬合关系和牙合间距离,经过不断调整、观察2~3个月后,采用前牙桩核烤瓷连冠修复,后牙根据最后确定的垂直高度采用附着体义齿修复。结果 28例前牙重度磨耗伴游离端牙列缺损经过咬合重建序列治疗,采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后,患者面下1/3高度均得到恢复,面部丰满美观,关节无疼痛和弹响,前牙烤瓷冠牢固、美观,游离端附着体义齿固位良好,咀嚼效能高,无卡环,义齿美观舒适,恢复了垂直距离,确定了咬合关系。结论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是治疗前牙重度磨耗伴游离牙列缺损患者的一种有效可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娟  张郑瑶 《武警医学》2010,21(11):991-993
1种植体表面与细菌黏附 自从1965年第一颗纯钛Branemark种植体被植入人体以来,40多年来,纯钛种植体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牙医学领域,并己成为修复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虽然钛种植体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可加工性使其在牙种植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但钛自身不具备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口腔骨内种植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单个牙、部分牙列及全部牙列缺失的修复 ,目前应用于临床上的种植体主要有Branemark系统、Core -vent系统、ITI系统、IMZ系统、Astra -Tech系统 ,形状有螺旋型种植体、柱状种植体、叶状种植体、锚状种植体、穿下颌种植体、下颌支支架种植体 ,临床上常用的是螺旋型种植体、柱状种植体 ,这些骨内种植体由于其结构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植入区条件及骨结合面的限制 ,存在着适应证范围小 ;承受颌力小 ;应用于低平牙槽嵴患者时手术复杂 ;单个种植体易出现各种方向上的动度及旋转。  鉴于上述骨内种植体存在的不…  相似文献   

14.
骨融合种植体技术是目前口腔修复学领域里的一个重大突破性进展.人工种植体在义齿修复中的成功应用,改变了传统义齿的支持、固位,扩大了口腔缺牙的修复范围.人工种植体与颌骨的生物性、机械性结合,也明显的改善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提高咀嚼功能使之达到自然牙的水平.人工种植牙虽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种植义齿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对55例老年种植义齿患者种植体植入和种植体义齿修复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对照种植牙的成功标准,总结老年种植义齿患者临床护理特点。结果经过种植全过程的精心护理,55例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种植体均顺利植入,术后3~6个月按期修复,患者能定期复诊,成功率100%。结论精致、耐心、科学的护理,在口腔种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老年患者更是如此。减少或消除老年患者对人工牙种植过程的恐惧和疑虑心理,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以积极的心理配合整个治疗过程,是人工牙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对照组:50例患者,只采用修复治疗法;观察组:50例患者,选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病情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和良好的比率都要高于对照组,而差的比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从而可得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所达到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对照组,但病情恢复时间略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牵张成骨技术修复火器伤性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牵张成骨方法为3例火器伤致下颌骨缺损患者实施治疗,2例为牙槽突缺损修复,1例为升支缺损修复.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2例牙槽突缺损得到恢复,1例恢复了下颌升支高度和下颌骨完整性,并在后期接受了正颌治疗,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牵张成骨技术可以...  相似文献   

18.
一个成功的人工种植体应该和骨组织直接结合。形成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将咀嚼压力均匀分布到周围骨组织,应力过大或过小,都无益于种植牙周骨组织的重建,都将导致种植牙的失败。自Branemarkr提出骨结合理论以来,种植义齿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解决了以往传统义齿的固位、舒适等问题,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但临床上仍常出现种植体周嗣骨组织吸收、种值体断裂、松动、脱落等问题。许多学者认为种植义齿的生物力学相容性是影响种植义齿远期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本研究将人工种植牙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对类牙列缺损病例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为类牙列缺损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7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4~12个月的观察,86%以上的患者对义齿的美观性,舒适性,固位,咀嚼及发音情况表示满意.对14基牙进行检查,无扣痛、无松动,影像检查未见支持组织明显改变,其中1颗基牙牙龈边缘红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太极扣精密附着体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廖丽斐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0):1147-1149
牙种植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义齿修复方式,是牙列缺损和缺失的首选修复方式,其所具有的功能与美学修复效果是传统修复方法无法比拟。牙种植的远期成功率主要取决于“骨结合”,口腔微生物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种植体周围炎与口腔微生物密切相关,笔者就关于影响种植体周微生物的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