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内营养是利用鼻肠管经胃肠道途径来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方式。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不仅是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可维持肠道的完整性,这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7一01~11对30例胃癌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采用鼻肠管术后早期输入能全力等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玲 《航空航天医药》2001,12(3):179-180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我科今年 5月份开展的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它具有符合生理、经济、安全、方便等特点。通过对 9例贲门及胃体癌手术病人应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 ,使病人病情恢复较快。现将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浅谈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例中 ,贲门癌 3例 ,胃体癌 6例 ,18岁 1例 ,4 5~ 60岁 8例。 9例贲门及胃体癌病人均于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口术后 2 0~ 2 4小时 ,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1.2 护理方法 鼻肠营养管的制作与置入 ;将直径 3mm ,长是普通胃管 1 5倍的乳胶管与普通胃管末端用 …  相似文献   

3.
李文静  郭芝恩 《西南军医》2009,11(5):966-967
目的探讨管饲饮食护理在改善昏迷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对42例颅脑伤昏迷患者根据病情及临床营养需求选择不同途径管饲:鼻胃管、鼻肠管及内镜下经皮胃造瘘置管(PEG,PEG—J)行肠内营养。采用专门的肠内营养制剂分次或持续滴注。结果全部患者管饲效果满意,无脱管、堵管及口腔溃疡发生。结论管饲是昏迷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最经济有效而安全的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和有效干预及选择合理管饲途径可减少管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肠内营养在胃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治疗胃瘫病人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肠内营养注入系统 ,输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临床表现 ,营养前后血糖、肝功能、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各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残胃功能恢复较快 ,无感染并发症 ,在治疗过程中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均处于正常范围。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氮平衡在营养前后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残胃功能恢复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 ,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胃远端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营养支持经验,以提高十二指肠残端漏的治疗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实施胃远端及全胃切除术后所发生的12例十二指肠残端漏(其中胃良性疾病3例;胃癌9例)病人的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于术后早期行十二指肠造口及腹腔引流术,采用持续胃肠减压,先给予肠外营养,然后实施从肠外营养支持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手段。12例病人在肠外营养中强化了谷氨酰胺,10例使用了生长抑素,6例病人在十二指肠残端漏愈合期加用了生长激素。在首次胃手术后,2例漏口28~38 d自愈;10例漏口于2次手术后50~91 d愈合。其中1例因肺部感染合并严重的腹腔感染于首次术后31 d死亡。结论保证腹腔引流管通畅、持续胃肠减压,特别是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强化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措施,是促进十二指肠残端漏愈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膀胱切除术围术期应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行机器人辅助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15例)与肠外营养组(PN组,17例)。观察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N组术后排气时间为(51.8±21.3)h,短于PN组的(72.1±17.2)h;EN组总住院时间为(13.2±2.9)d,短于PN组的(17.9±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手术并发症尿瘘、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0、6.7%(1/15),低于PN组的23.5%(4/17)、29.4%(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20.0%(3/15)、40.0%(6/15)、20.0%(3/15),高于PN组的11.8%(2/17)、23.5%(4/17)、5.9%(1/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如严重肠梗阻、回肠吻合口瘘)发生,均不需二次手术。结论机器人辅助全膀胱切除术围术期应用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喉切除术后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喉切除病人69例,(其中有40例喉部分切除术,29例全喉切除术)从入院至出院的全程人工气道的管理。结果:69例病人术后发生咽瘘2例,加强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结论:实施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状况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在伤后48h内放置鼻饲管后使用自配营养液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使用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实施肠外营养支持,两组病例均按14~18cal/(kg·d)实施早期营养过渡支持,1周后两组病人均按30cal/(kg·d)提供营养支持。观察指标包括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每个指标在营养支持实施前测定1次,以后每周测定1次。结果:两组病人各自在改善上臂肌围、血清总蛋白以及白蛋白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中未发现病人出现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腹泻、败血症等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状况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亦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张云娟 《西南军医》2010,12(3):611-612
目的探讨食道癌术后经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及其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食道癌术后患者经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提供细致认真的护理,包括注意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结果通过实施肠内营养及提供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制匀浆膳在颅脑术后患者营养支持中的效果。方法于术后48-72 h开始用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根据不同病情随时调整匀浆膳配方。首次为全量的1/4,逐日加量;患者若无不适,鼻饲3 d后予全量;一般成人全量为2 000 ml左右,视病情加减。结果本组50例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胃反流2例,便秘10例,应激性溃疡伴消化道轻度出血1例,腹泻2例。针对不同并发症,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及调整营养支持方案,结果各种症状均得到缓解,无一例中断肠内营养治疗。治疗最短时间14 d,最长时间900d。患者营养状况良好。结论使用自制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是经济、安全的,它可以作为颅脑术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营养制剂。  相似文献   

11.
万凌 《人民军医》2010,(6):413-413
目的:观察经胃管鼻饲泵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法对ICU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ICU需要鼻饲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鼻饲采用经胃管用鼻饲泵持续泵入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间断注入法,比较两种鼻饲方法48h内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及呼吸显著比对照组平稳(P〈0.05);观察组鼻饲后发生各类并发症15例次,对照组发生30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老年患者鼻饲时适宜采用持续泵入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合理性。方法:36例胃癌病人经腹全胃切除后,行间置双腔空肠代胃、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食管空肠Lahey法吻合,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无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经腹胃癌全胃切除间置双腔空肠代胃术安全、实用、疗效满意,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有益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陈珂  刘荣 《兵团医学》2017,52(2):72-73
目的:探讨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分析10例一侧全肺切除的病例,总结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术后心律失常2例,肺部感染1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未出现肺水肿、支气管胸膜瘘、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可明显降低一侧全肺切除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在ICU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治的50例ICU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2012年50例ICU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对比,对所有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观察其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肠内营养支持和加强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最短营养时间为两周,最长为一个月,平均营养时间为(22.14±3.64)d,营养支持过程中仅有10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4例腹泻,1例导管堵塞,5例血糖不稳,并在对症处理后得到愈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而2012年病案中常规护理患者2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42%,明显高于本次研究对象( 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ICU重症胰腺炎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在应用过程中应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王利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4):508-508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途径的合理选用。方法:通过对15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分别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和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的方法,进行观察对比与护理总结。结果:空肠造瘘管固定可靠,不易堵管,提供营养物质丰富。而经鼻放置营养管无创,拔管时间短。结论:认为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而对食管吻合口漏发生率高的胸上段食管癌采用空肠造瘘管较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肠管在使用机械通气的高龄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使用机械通气的高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置管后1个月内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机械通气病人应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优于常规应用鼻胃管。  相似文献   

17.
魏志芳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8):999-100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总结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查阅有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杂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出血量15-200 mL,中转开腹21例,平均住院时间5 d,通过精心护理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胆囊炎,胆结石为我国常见病,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损伤轻,痛苦少,恢复快,较安全,护士在围术期与医生的协调配合,完善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术后对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将鼻胃肠管中的肠内营养管置入空肠内,术后采用PN+EN序贯治疗;对照组术中置入普通胃管,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7天,检测体重、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记录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7天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血红蛋白、体重等指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或非常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EN+PN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巨脾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底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的方法。 方法 对 2例患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病人施行了手助式腹腔镜胃底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 结果  2例手术顺利完成 ,术中出血量在 30 0 m l左右 ,手术时间 3~ 4 h,手助式方法处理脾门和胃底周围血管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按期出院。 结论 手助式腹腔镜胃底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是一种安全微创而效果良好的手术  相似文献   

20.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37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在术中留置鼻肠管或行空肠造瘘留置营养管,术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给予瑞素营养治疗。结果所有食管、贲门癌术中均顺利留置鼻肠管或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切口感染、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常规补液组明显减少,无一例死亡发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简便、经济、无严重并发症,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