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常规应用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药、钙离子通道拮抗药及阿司匹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5ml,静脉滴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加舒血宁注射液20ml。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程度及心电图变化情况,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改善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无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UAP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9例,给予硝酸甘油、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舒血宁组31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疗程10 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血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舒血宁治疗组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血宁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6~2012-04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 mL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和舒血宁,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血栓通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033-2033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01~2010-01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具体临床情况,给予对症治疗等。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3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应用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应用14 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舒血宁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那屈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给予抗心肌缺血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62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那屈肝素钙0.4mL,12h1次,连续应用7~10d。观察用药前后心电图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那屈肝素钙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明显。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临床症状严重,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抗凝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或钙离子拮抗剂、阿斯匹林等治疗。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 000 U,皮下注射,Q12 h,连用5 d,辛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效果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可显著提高患者心绞痛的好转率、缓解率,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54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份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基础疗法,如吸氧、止咳药物等治疗,治疗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注射剂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头孢尼西注射剂治疗,疗程为5~7 d。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细菌性肺炎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治疗细菌性肺炎可显著缩短患者病程。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61组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疗程为7-10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8%,对照组有效率6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  相似文献   

10.
3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血塞通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在临床上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联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1mL(相当于5000axaIU)皮下注射,1:L/d;血塞通注射液200mg,共同加入生理盐水250mL或5%或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纳洛酮1.2mg+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单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1mL(相当于5000axaIU)皮下注射,1坎/d。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6%。3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血塞通、纳洛酮3联治疗急性及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佃真 《西南军医》2011,13(1):72-7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血管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7日;治疗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舒血宁注射液15 ml静脉滴注,1次/日,西比灵胶囊5~10mg,每晚口服,治疗7日。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9%(62/64),对照组有效率为85。9%(55/64),治疗组患者MCA、PCA、VA、BA血流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两组有效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可提高血管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黄中坚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454-1454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10~2009-10脑血栓形成患者9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维生素E、C等,并根据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情况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共应用14d。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3例 )和对照组 (2 0例 )。对照组常规应用二硝酸异山梨醇 (消心痛 )、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0 .0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低分子肝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袁红梅  洪燕  胡晓慧 《武警医学》2006,17(10):746-748
 目的 评价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栓素(TXB2)及前列环素(6-kcto-PGF1α)的影响.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UAP患者92例和36例健康老人TXB2、6-kcto-PGF1α水平,并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其影响.UAP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和常规治疗加舒血宁注射液组(舒血宁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UAP组与健康组比较TXB2明显升高(P<0.01),6-kcto-PGF1α明显减少(P<0.01);经治疗2周后TXB2明显下降,6-kcto-PGF1α明显升高(P<0.01),舒血宁组更明显(P<0.01).总有效率:舒血宁组为86.5%、常规组为71.4%(P<0.05).观察随访6个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对20%,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抑制血栓素的释放,刺激前列环素的合成,从而调节血栓素与前列环素的失衡;能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王青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4):949-950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红花黄色素加低分子肝素组(观察组)30例和红花黄色素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及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对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3%,单纯红花黄色素为87%(P>0.05),红花黄色素加低分子肝素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7%,单纯红花黄色素组为67%(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优于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酮联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与硝酸甘油疗效的对比。方法:将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丹参酮注射液50 mg,葛根素注射液0.5 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1次/d。2周为1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100%。心电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64.5%,对照组总有效率68.0%。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酮联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可以作为不能耐受硝酸甘油的替代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59例,占98.3%;对照组44例,占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改善心绞痛和冠状动脉供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治疗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6例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速避凝),对照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发作间隔时间延长,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对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可靠且显著。  相似文献   

19.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晓英  王万华  吴艳  马敏 《西南军医》2006,8(6):115-116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厦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疗效显著,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本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应用降糖药物、拜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的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30ml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疗程14天。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脏功能的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和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