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胰管蛔虫致胰腺炎的超声图像改变.方法 本组7例胰管蛔虫致急性胰腺炎,采用上腹部横纵扫查及左右腰季助部斜纵扫查,观察胰腺及胰管回声.结果 本组7例胰管蛔虫致急性胰腺炎都有胰腺肿大,胰管扩张直径为0.5~1.0 cm,胰管内有索状强光带,从胰头至胰尾贯穿整个胰腺.结论 蛔虫窜入胰管内,用超声即可获得典型特异回声表现.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2岁,农民.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1 d来我院就诊.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并向左背部放射.查体:体温38.2℃;痛苦面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肌紧张、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666苏氏单位,尿淀粉酶1 600苏氏单位.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7岁.因“上腹疼痛1天”入院.患者人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为阵发性胀痛,向腰背部及右上肢放射,伴反酸、呃逆,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采用Siemens 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凸阵探头(频率3.5 MHz)和线阵探头(频率7~12 MHz).超声检查:胰腺形态规则,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质,胰管均匀性扩张,内径0.5 cm,头段胰管内见4 mm宽的双线状强回声(图1),边缘光滑,线间呈低回声,其一端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延伸至十二指肠内(图2),未见明显蠕动,体尾段胰管内透声好.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38岁 ,因腹部剧烈疼痛 3h来院就诊。外科检查 :剑突下压痛 ,右上腹压痛不明显 ,无腹肌紧张 ,墨菲征(± ) ,黄疸不明显。超声所见 :肝未见明显异常 ;胆囊未见明显肿大 ,但张力较高 ;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 ,内径约 6mm ,管内未见异常回声 ;胰腺较大 ,胰头厚 2 8mm ,胰体厚 17mm ,主胰管扩张 ,内径为 8mm ,胰管内见平行双光带 ,并有蠕动感 ,显示清晰 (见图 )。超声诊断 :主胰管蛔虫伴胰腺肿大。该患者即日住院治疗 ,经外科抗炎及对症治疗后 ,疼痛缓解 ,5天后 ,患者自诉已排出蛔虫一条。再次进行B超检查 :胰腺较 5天前略小 ,主…  相似文献   

5.
例 1:女 ,38岁。左上腹阵发性绞痛 5天 ,并向左腰背部放射 ,有束带感 ,伴恶心呕吐。化验 :血淀粉酶 2 46U ,尿淀粉酶3634U ,拟诊急性胰腺炎。声像图所见 :胰腺肿大 ;胆总管轻度扩张 ,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胰腺纵横切面均未显示正常胰管 ,在胰管走行区显示前后径 3mm的强、弱、强平行光带。胰腺横切面呈周边回声略厚的靶心样改变 (图 1) ,此特征性改变可与正常纤细的胰管壁及管腔中央无回声区别。超声诊断 :胰管蛔虫、胰腺炎。于次日在胃镜下用活检钳取虫成功。复查B超 ,胰管内平行强光带消失 ,胰管显示清晰 ,病人绞痛症状消失 ,次日出院…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4岁,因“上腹痛伴呕吐、发热3天”收入院。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上腹剑突下及上腹偏右持续性痛,呈阵发性加剧,伴发热及呕吐胃内容物。当地卫生院按“胆道蛔虫症并急性胰腺炎”治疗,上腹痛仍反复发作,5天后转来我院,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住院时仍腹痛伴发热且有双侧膝关节痛。查体:T38.9℃,P108次/min;扁桃体不大;双肺正常,  相似文献   

7.
胰管蛔虫症,临床比较少见,发病时能够明确诊断者,更属罕见。本文报告一例胰管蛔虫症的超声表现及其动态改变。患者,男性、17岁、学生、住院号238785,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阵发性加剧一天,于1991年10月29日急诊入院。临床检查:T:36.6℃、P:80次/分、R:20次/分、心肺(一),剑突下压痛(+)。反跳痛(±),莫菲氏征(+)。化验检查:血淀粉酶1024单位、尿淀粉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5岁。因上腹阵发性疼痛5h就诊。使用仪器为Alocka-1400,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所见:胆囊形态及胆总管走行均未见异常。胆总管下段腔内见直径约0.4cm管状回声,未见明显蠕动。胰腺形态大小尚可,实质回声尚均质,主胰管内见直径约0.4cm管状回声(图1),与胆总管下段内管状回声相延续。超声诊断:胆总管及主胰管内蛔虫。后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9.
胆道蛔虫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胆道蛔虫与胰管蛔虫同时并存却不多见.现将超声诊断并追踪观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运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胰管蛔虫1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3例,女9例;年龄16~63岁,平均39岁;病程4h~6d;12例患者均有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三联症[1],同时伴有呕蛔虫和便蛔虫,并经B超诊断胰管蛔虫,显示“四线征”,既扩张胰管和蛔虫体腔形成四条平行光线,并排除胆结石。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分两期两证治疗,即急性期主要表现腹痛、腹胀、痞满拒按、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尿短赤、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辨证属阳明腑实热证;恢复期主要表现腹部隐痛、胀痛、呃逆、食欲不…  相似文献   

11.
陈德云  王凤 《临床荟萃》2001,16(2):86-87
患者,女,55岁,已婚,农民。因左上腹胀痛,发热1天,呕吐数次于2000年6月28日入院。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绞痛,无放射,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伴畏寒、发热,急诊入我院。查体:T39℃,P88次/min,R18次/min,BP110/60mmHg(1mmHg=0.133kPa),急性痛苦病容,膝胸卧位,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非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B超提示胰管蛔虫,胰腺肿大、回声强弱不均,肝胆、脾脏未见异常,肝内外胆管未见异常;尿淀粉酶(碘—淀粉终点比色法)7690苏氏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胰管蛔虫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近年来经我院超声诊断临床最后确诊为胰管蛔虫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38岁,平均32.7岁.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体格检查:巩膜无黄染,上腹肌紧张有压痛,无或轻度反跳痛.就诊当天血尿淀粉酶个别偏高但未超出正常值.门诊超声诊断均为胆道蛔虫病.行CT检查一例,仅提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7岁.因上腹部剧烈绞痛6小时,伴呕吐粘液及蛔虫一次就诊.超声检查所见:胰管扩张,宽4 mm,于体尾段内见一平行的强回声光带,中间为低回声,大小37 mm×42 mm,胰腺测值正常(图1、2),胃腔内见一游动的强回声光带,大小为38 mm×69 mm(图2),脐周肠腔内见多条弯曲的强回声光带在蠕动(图3).超声诊断:1.胰管内蛔虫伴扩张;2.胃及肠腔内蛔虫.经安蛔,抗炎解痉治疗两日后复查,胰管及胃腔已无异常.  相似文献   

14.
王华 《临床医学》2008,28(2):1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1岁,工人,因上腹、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2d入院.患者2d前进食早点后出现上腹,右上腹持续性隐痛,阵发性绞痛,疼痛向右肩背放射,并伴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晚上20:00左右出现发热,体温38.5℃,在单位医务室输液治疗1d无好转来诊.  相似文献   

15.
患男,17岁,转移性右下腹痛2d.临床诊断阑尾炎行超声检查,高频超声所见:右下腹偏盆腔处肠管内可见一条“两明一暗”的条索状物(直径约4mm),偶见蠕动(图1);右下腹阑尾增粗.直径约9mm.其管壁不对称增厚呈低心声光带.阑尾腔呈高回声光带,加压探头有明显压痛(图2)。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合并小肠蛔虫。后经手术及临床证实,其中病理检查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片阑尾腔内见蛔虫卵。  相似文献   

16.
胰管蛔虫的声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管蛔虫少见,我院自1993年以来采用B超诊断共检出胰管蛔虫15例,并追踪观察,现就其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总结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以来,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常规非手术监测治疗的同时,随机行经内镜置放鼻胰管引流30例。其中明确合并胆结石16例。观察每天胰管引流量和入院后第5天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钙、动脉氧分压和血、尿淀粉酶的变化,并与第1天比较,记录治疗结果和住院时间。结果经鼻胰管引流时间为(10.9±3.1)d,前5d每天的胰液引流量分别为(168.6±38.1)、(210.7±56.3)、(268.1±71.9)、(391.6±63.9)和(306.0±73.8)mL。入院后第1天和第5天的体温为(38.6±1.3)×10%和(37.0±1.1)℃(P<0.05)、心率为(108±16)和(87±13)次/min(P<0.05),白细胞计数为(15.8±3.1)×109/L和(9.7±2.6)×109/L(P<0.05),血糖为(13.3±3.9)和(7.3±2.7)mmol/L(P<0.05),血淀粉酶为(739±68)和(103±39)u/L(P<0.05),尿淀粉酶为(3361±677)和(373±136)u/L(P<0.05),血钙为(2.0±0.7)和(2.1±0.6)mmol/L(P>0.05)。30例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6.0±9.1)d。结论经内镜鼻胰管引流能有效引流胰液,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鼻胰管引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方法 采用内镜下微创治疗并在肠功能恢复后进行肠内营养,实施针对性护理。绰果 36例患者通过精心的护理,在早期鼻胰管引流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后所有患者病情恢复良好,未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早期鼻胰管引流联合肠内营养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有效措施,积极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取石(EST)引发急性胰腺炎的防治方法。方法对该院已行ERCP和EST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其中1例死亡。结论ERCP和EST引发急性胰腺炎,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化学刺激引发急性胰腺炎;另一方面为共同通道受阻引发急性胰腺炎,只有在操作中认真防范,术后仔细观察、处理,该并发症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