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出抗肺癌人源单链抗体。方法 提取肺癌患者癌旁淋巴结组织,通过RT-PCR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再经剪切-重叠-延伸PCR(SOE-PCR)将VH 和VL连接得到单链抗体(ScFv)。将双酶切后的ScFv基因片段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得到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以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抗原对抗体库进行4轮筛选富集,鉴定抗体库性能。将得到的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并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经筛选富集,噬菌体收获率得到增加,第4轮是第1轮的115倍。随机选取10个克隆,通过ELISA法检测到其中7个与A549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0%。SDS-PAGE及ELISA检测证实得到人源抗肺癌单链抗体。结论 成功构建人源单链抗体噬菌体库,从中获得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抗人肺癌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2.
鼠抗寻常性天疱疮抗原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重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抗寻常性天疱疮抗原 (PVA)的单链抗体。方法 :用PVA免疫小鼠 6w后 ,抽取小鼠脾脏细胞RNA ,逆转录为cDNA。设计针对小鼠抗体重链可变区 (VH)和轻链可变区 (VL)的特异性引物 ,PCR扩增出VH 和VL 片段。用带有VH3′端、连接肽和VL5′端序列的引物修饰VL 得VL′后 ,与VH 进行重叠延伸拼接 (splicingbyoverlapex tension ,SOE) ,连接成VH—Linker—VL(ScFv) ,并大量扩增。此ScFv经限制性内切酶Sfi1和Not1酶切后 ,以噬粒pCANTAB 5E为载体 ,构建重组质粒 ,转导TG1 感受态菌 ,建成库容为 1 5× 10 6 的噬菌体抗体库 ,用PVA筛库。结果 :构建了抗PVA的特异性单链抗体库 ,筛选出一高丰度表达单链抗PVA抗体的细胞株。结论 :从小鼠噬菌体抗体库中获得特异性的、单克隆的、单链抗PVA噬菌体抗体  相似文献   

3.
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构建大容量噬菌体单链抗体库 ,从中筛选人源单链抗体 (ScFv)。方法 从正常成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分离淋巴细胞 ,用RT PCR扩增轻链可变区基因 (VL)和重链可变区基因(VH) ,通过重叠PCR法将VH 和VL 拼接形成ScFv基因 ,并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DF ,得到ScFv初级噬菌体抗体库。以高MOI超感染cre 菌株BS136 5 ,通过loxp cre定位重组系统 ,介导轻重链的组合配对 ,得到大容量抗体库 ,用多种抗原对抗体库进行生物淘筛 ,鉴定抗体库的性能。结果 获得了 6×10 10 的大容量单链噬菌体抗体库。分别用卵清蛋白、胃蛋白酶、铁蛋白、人角蛋白、人TNF α、地高辛等6种抗原进行筛选 ,均得到多样性的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结论 经loxp cre定位重组系统在单细胞内重组成功地构建了大容量单链噬菌体抗体库 ,初步尝试对 6种抗原进行筛选均获成功 ,提示该抗体库可用于制备具有应用前景的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4.
大容量人源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构建大容量易于改造成Diabody的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人源性抗体。方法:从正常成人外周血和新生儿脐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经RT-PCR扩增轻重链可变区基因(VL和VH),通过重叠PCR(over-lapPCR)将VL和VH拼接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其中VH两侧是两个非同源的loxp基因),并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DF,得到初级噬菌体抗体库。将初级抗体库以高MOI超感染Cre+菌株BS1365,通过loxp-cre定位重组系统,介导轻重链在菌内重组配对,然后低感染XL1-Blue菌,得到大容量的次级抗体库。以多种不同抗原对库进行筛选,得到多样性较好的特异性抗体。结果:经超感染重组,得到1·2×1010的大容量抗体库。经三种蛋白抗原筛选,均得到多株特异性较好的噬菌体抗体,并成功构建为活性较好的Diabody。结论:经Loxp-Cre定位重组系统在单细胞内重组,能够高效地构建大容量噬菌体单链抗体库。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一个U251细胞血清饥饿特异抗原ScFv噬菌体抗体库。方法:将U251细胞进行48小时的血清饥饿培养,将其细胞裂解液免疫4周龄的BALB/c小鼠,提取被免疫小鼠脾脏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RT-PCR扩增免疫球蛋白IgG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用一个柔性片段(Linker)连接VL和VH基因片段,将连接产物重组到pCANTAB-5E载体,转入TG1菌株中,随后加入辅助噬菌体(Help phage)M13K07超感染,构建单链抗体片段(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ation,ScFv)噬菌体抗体库。结果:经过富集筛选后,库容量达到3×10^6cfu/L,随机挑取8个克隆进行ELISA检测,获得了1个阳性克隆。结论:成功构建了一个具有一定库容的U251细胞血清饥饿特异抗原的单链抗噬菌体抗体库,为筛选血清应答蛋白抗体、进一步克隆血清应答蛋白的基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人源性天然噬菌体展示文库并对文库进行鉴定。方法:从未经主动免疫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用直接PCR及半巢式PCR扩增人抗体重链(VH)及轻链(Vκ和Vλ)可变区基因。采用改进的重叠延伸PCR法将VH基因和VL(Vκ和Vλ)基因连接成人单链抗体(scFv)基因,并将scFv文库基因克隆到噬菌体载体pCANTAB-5E中,电转化E.coliTG1,构建单链抗体文库。结果:采用直接PCR和半巢式PCR扩增得到42条VH基因片段,16条Vκ基因片段,18条Vλ基因片段。混合的VH和VL等摩尔比连接后,产生的单链抗体文库基因大小为750bp左右;转化后构建了文库容量为1.35×108的单链抗体文库。BstNⅠ酶切分析文库中的单链抗体基因结果显示,酶切得到的scFv指纹图谱均不相同。结论:构建的抗体文库多样性好,可用于多种人源性单链抗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人源化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高亲和、特异结合人骨唾液酸蛋白(BsP)的人源可变区单链抗体(scFv).方法: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以重组的BSP蛋白为包被抗原,从噬菌体可变区scFv中筛选特异性结合BSP的小分子scFv,经过3轮亲和富集筛选后,再用ELISA方法进一步鉴定与抗原BSP有特异结合活性的scFv阳性克隆,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的插入轻、重链基因片段,并对阳性scFv分子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可以特异地结合BSP蛋白,PCR扩增都得到了长为368 bp、527 bp和935bp的轻链、重链和轻链-连接片段-重链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分析发现上述scFv片段在轻链有11处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在重链区域氨基酸组成则有3处不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符合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基因序列的结构特征.结论: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BSP蛋白的特异性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相似文献   

8.
多样性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多样性良好的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以RT-PCR和半巢式PCR扩增重链可变区VH基因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以重叠延伸PCR将VH、VL组装成scFv基因,并将其克隆入噬菌粒载体pCANTAB-5E中。以pCANTAB-5E电转化大肠杆菌TG1,构建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测序分析抗体基因的家族信息和多样性,并用多种抗原对其进行筛选。结果:获得了库容为2×108的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分别用5种抗原对其进行筛选,均可获得特异性噬菌体抗体的富集。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样性良好的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可用于制备具有应用前景的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抗PSMA全人源单链抗体库,筛选抗PSMA人源单链抗体(ScFv)并鉴定,应用人源ScFv进行分子显像.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人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重叠PCR拼接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构建ScFv的表达载体pDF-ScFv,电转染大肠杆菌XL1 Blue,获得噬菌体单链抗体库,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用PSMA抗原进行富集筛选,阳性克隆用Western-Blot 和DNA指纹图谱鉴定.应用直接标记法将125I标记在ScFv上,通过尾静脉注入前列腺癌动物模型体内,2h后进行小动物SPECT/CT显像,观察人源ScFv对前列腺癌的定位性能.结果 成功构建抗PSMA全人源单链抗体库,库容约2.16×108,插入片段经酶切及DNA测序证实为人抗体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筛选出6株ScFv阳性克隆,Western-Blot证实6株ScFv均能与PSMA抗原特异性结合,DNA指纹图谱鉴定6株ScFv可变区基因具有多样性.动物模型的分子显像:人源ScFv能与前列腺癌PSMA抗原特异性结合,并使肿瘤显像.结论 成功构建了一个全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并筛选出了抗PSMA单链抗体,单链抗体在动物模型体内能靶向结合前列腺癌细胞,从而为前列腺癌的靶向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克隆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重,轻链可变区(VH,VL)基因并合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方法:从分泌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88-9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获得抗CD16单克隆抗体的VH,VL基因,用连接肽(Linker)肽VH和VL连接成具有VH-Linker-VL结构的ScFv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cDNA3.1( ),并转杂COS-7细胞。结果:VH基因长度为354bp,属于鼠抗体可变区重链基因家族I(B)亚群,VL基因长度为333bp,属于鼠抗体可变区kappa轻链基因家族Ⅲ亚群,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到ScFv的表达。结论:抗人CD16单克隆抗体VH与VL基因的克隆和ScFv基因的构建为基于CD16的导向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具有GPX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利用分泌具有GPX活性的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3G5,克隆其mAb体的可变区基因。方法提取杂交瘤细胞的总RNA ,分离mRNA ,反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VH 基因和VL 基因 ,将VH 基因和VL基因与载体 pGEM T连接后 ,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构建了2个分别含有VH 和VL 基因的重组质粒。序列分析表明 ,VH 和VL 分别属于mouscheavychainsubgroupIII和mouselightchainsubgroupV亚群 ,长度为372和324bp ,编码124和108个氨基酸 ,在高变区分别有4和2个丝氨酸。结论克隆的VH 和VL 基因符合功能性重排的鼠抗体可变区基因特征 ,为将来制备具有GPX活性的单链抗体提供了可靠的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克隆抗人CD154抗体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并分析其核苷酸序列,为基因工程抗体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从分泌能抑制免疫反应的抗人CD15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7E8中提取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后,经PCR扩增获得抗人CD154单抗轻链可变区 (VL)和重链可变区 (VH)基因,分别克隆入pUC18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①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基因全长为 341bp,编码113个氨基酸,归属于Ig的Vκ2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轻链可变区含有明确的 4个骨架区和 3个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在第 2 3位和第 93位氨基酸为半胱氨酸,是与抗体二硫键形成有关的两个特征性氨基酸;②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全长为 354bp,编码118个氨基酸,归属于小鼠IgVH基因,D、J区基因分别属于DSP2.9和JH2,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重链可变区含有明确的 4个骨架区和 3个抗原决定簇互补区,在第 2 3和第 97位氨基酸为半胱氨酸,是与抗体二硫键形成有关的两个特征性氨基酸。结论: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所克隆的基因分别为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能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SZ-21构建成单链抗体,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逆转录及多聚酶甸反应,扩增并克隆SZ-21的可变区基因VH、VL,经测序后构建SZ-21单链抗体(SZ-21AScFv),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ELISA和Western印迹检测其与血小板的结合特性。结果 VH、VL可变区基因符合小鼠抗体可变区特征,SZ-21ScFv基因拼接正确。表达产物除少量为分泌型外,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1%,经过变性和复性后,该单抗体保留了与血小板特异结合的能力。结论 成功表达了SZ-21单链抗体。该小分子抗体具有特异结合血小板的能力,有望用于抗血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人-鼠嵌合抗血小板单抗SZ-2 Fab片段基因的构建和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低鼠源性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的免疫原性。为其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用Trizol试剂从SZ-2杂交瘤细胞抽提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出SZ-2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入载体pUCm-T,测序分析,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Z-2轻,重链可变区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γ1重链CH1和к轻链恒区基因进行拼接,构建人-鼠嵌合Fab片段基因表达质粒pSW1-2Fab/Hu,并导入大肠杆菌XL1-blue诱导表达,以ELISA,Western blot和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轻,重链可变区基因的特征;表达质粒pSW1-2Fab/Hu拼接正确;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约为180μg/L;表达产物具有与血小板GPIb结合的特性并可抑制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结论:成功地克隆了SZ-2可变区基因;并表达了可溶性人-鼠嵌合Fab基因工程抗体。  相似文献   

16.
抗Pgp基因工程抗体ScFv的构建、表达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表达抗PgpScFv,进行体外活性的测定。方法:利用RT-PCR方法,克隆抗Pgp杂交瘤细胞PHMAO2的重链可变区基因(VH),轻链可变区基因(VL),拼接为单链抗体(ScFv),再克隆到具有强启动子的PET28a( )载体上进行表达,并进行了表达产物体外活性的测定。结果: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8a( ).ScFvPGP,表达产物可与表达Pgp抗原的K562/A02细胞特异性结合,并不抑制Pgp外排泵的功能。结论:构建表达的抗PgpScFv只有针对Pgp抗原的识别功能,并无抑制作用,因此应用于人体后不会干扰正常细胞的排泄分泌功能,无论是作为靶向诊断治疗的载体还是作为双功能抗体的一臂,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Bacteria were engineered for the expression of mouse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variable region (VL) and 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 (VH) fusion proteins. cDNAs encoding the VL and VH of anti-alpha(1----6)dextran hybridoma protein 19.22.1 were inserted into the pATH 10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downstream of trp operon sequences. V domains joined to approximately 330 amino acids of the trp E gene product encoded by the expression plasmids accumulated at high levels in E. coli. In addition, the VL domain was expressed with a 15 amino acid extension at low levels in lon mutant bacteria. The trp E-VL and trp E-VH proteins were used to raise antisera in rabbits and the V specificity of the sera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9.
王莹  陈葳  李旭  程兵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23(6):1308-1313,1319
从杂交瘤细胞或脾细胞中扩增抗体可变区,是构建单链抗体(Single-chain Fv fragment,ScFv)、克隆单克隆抗体和研究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的关键一步。而抗体可变区(Variable regions,Fv)高度变异,扩增相对困难,至今仍是一个难点,有待解决。我们在构建ScFv过程中,发现2株杂交瘤细胞用普通方法难于扩增出抗体重链可变区(Heavy—chain variable region,VH)抗体。于是提出了一种多序列比对和简并引物设计算法,并加以实现,设计出通用的鼠源性抗体VH引物;应用上述引物,采用反向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popymerase chain reaction,reversePCR)方法——3’RACE和5’RACE法,准确地扩增出2株杂交瘤细胞的VH基因。该算法很好地解决了引物特异性和最小化问题,具有简单、实现容易的特点,可用于基因家族中未知基因克隆和文库构建中的引物设计。与反向PCR方法结合,提高了难扩增的未知基因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