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况调查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对448名临床医务人员和256名非临床人员进行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内、外科医务人员HBV感染率分别为82.8%和87.7%,高于非临床人员的73.4%(P<0.05);护士组HBV感染率高于医生组(P<0.05),其中外科护士HBV感染率为90.5%远高于外科医生的80.0%(P<0.05)。结论综合性医院乙型肝炎(乙肝)的防治对象是一线临床医务人员,且重点为外科护士,控制策略为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现状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临床在职职工625名利用年度体检的机会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调查,同时对同时间段的出国体检、部分教师体检、其他单位体检1232名作为非医务人员健康人群对照作同样检测。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医务人员乙肝感染率14.08%,其中外系感染率16.6%,内系感染率12.4%,后勤感染率9.0%,医务人员从业10年内感染率14.5%,10~20年内15.1%,20年以上15.7%。丙肝感染率0.16%,梅毒感染率0.32%,HIV感染率为0。非医务人员健康人群对照乙肝感染率8.85%,丙肝感染率0.73%,梅毒感染率0.97%,HIV感染率0。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38.7%,普通人群43.6%。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健康人群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率除HIV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尤以外科性质工作人员感染率几乎是普通人群的2倍。有随着从业年限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伟  姚向晖 《河北医药》2014,(14):2190-2191
目的了解丰南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选取2011至2013年丰南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乙肝标志物。结果2011至2013年共检测15375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查出HBV感染期者498名,占全部人员的3.24%;男性HBV感染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易感者构成比高于女性(P<0.05)。30—39岁年龄段HBV感染者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72%,20~29岁易感者比例最高达到36.01%。结论丰南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的感染率较高,对于20-39岁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时进行健康体检,对于HBV感染者及时调离不宜从事的岗位。  相似文献   

4.
陈爱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92-2393
目的探讨外科手消毒的最佳方法,为临床外科手消毒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6名手术医生和手术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清洁洗手;观察组采用清洁洗手后,再用化学进行消毒。比较两组消毒后的手部细菌清除率和手部皮肤自评表(HAS)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9.2%,显著高于对照组(78.6%)(P〈0.05)。实验前后两组手部皮肤在感觉、外观、完整性三方面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手部皮肤的湿度与实验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清洁洗手消毒与外科手化学消毒相结合是一种较好的外科手消毒方法;揉搓方法对手部皮肤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肝癌组织TGF-β1和IGF-Ⅱ异常表达与HBV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HCC)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关系。方法以自身对照法收集HCC组织及非癌组织,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HCC组织中HBVDN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GF-β1和IGF-Ⅱ的表达,以巢式PCR扩增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基因片段,并分析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间的临床病理学关系。结果HCC组TGF-β1和IGF-Ⅱ表达阳性率均为83.3%,TGF-β1 mRNA和IGF-Ⅱ mRNA阳性率均为100%,H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组中TGF-β1和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肿瘤直径、数目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TGF-β1和IGF-Ⅱ表达与HBV复制显著相关(94.7%),且HBV DNA阳性组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0.05)。结论HCC组织中TGF-β1和IGFⅡ过度表达,且与HBV复制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泸州地区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程度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泸州地区783例妇女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Ⅲ、乳头状瘤及宫颈癌6组,并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783例宫颈病变样本的总感染率为54.79%(429/783),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4.07%(95/113),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慢性宫颈炎感染率为42.21%(168/398),显著低于除CINI组以外的各组(P〈0.05);乳头状瘤组感染率79.31%(23/29),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CINI组(P〈0.05)。429例阳性患者样本中,高危感染率80.89%(374/429),其中乳头状瘤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宫颈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O.05)。HPV阳性患者亚型分布中,仅高危型感染者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仅低危感染者乳头状瘤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泸州地区宫颈病变妇女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并有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低危HPV感染为尖锐湿疣等良性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7.
冯颖 《中国医药》2008,3(10):586-588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以及阿德福韦酯治疗12周时HBV抑制程度对治疗52周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9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定量≥1×10^6拷贝/ml,血清ALT水平1.5—10.0倍正常值上限(ULN)。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10mg/d,共52周治疗。定期随访,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及HBV DNA。比较不同基线ALT、HBeAg、HBV DNA水平以及治疗12周时不同血清HBV DNA水平患者治疗52周时的疗效差异。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52周时,血清HBV DNA〈10^3拷贝/ml的患者,基线ALT〉5×UIN组(72.7%)高于ALT〈2×ULN组(38.0%),P〈0.05;基线HBeAg≤350样本值与截止值之比(s/co)组(66.7%)高于HBeAg〉350s/co组(30.2%),P〈0.01;基线HBV DNA≤10^7拷贝/ml组(66.7%)、基线HBV DNA10^7~10^8拷贝/ml组(46.7%)高于血清HBV DNA〉10^8拷贝/ml组(34.4%),均P〈0.05。52周HBeAg血清学转换率在基线HBeAg水平≤350s/co组和HBeAg〉350s/120组分别为42.2%和7.5%(P〈0.01)。治疗12周时血清HBV DNA〈10^3拷贝/ml、10^3-10^5拷贝/ml和〉10^5拷贝/ml组患者,52周时血清HBV DNA〈10^3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82.6%、57.1%和17.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52.2%、25.7%和5.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患者52周ALT复常率分别为100%、82.9%和75.0%,血清HBV DNA〈10^3拷贝/ml组高于〉10^5拷贝/ml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52周时的血清HBV DNA水平及HBeAg血清学转换与治疗12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中度相关(P〈0.01)。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检测在HCV单独感染和HCV、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9例HCV感染者检测抗-HCV、HCVRNA和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并对其中的HCV、HBV合并感染(HBV+HCV组,27例)和HBV单独感染患者(HBV组,50例)检测HBVDNA。结果:129例HCV感染患者中,抗-HCV和HCVRNA同时阳性者占68.2%,抗-HCV阳性而HCVRNA阴性者占27.9%。抗-HCV阴性而HCVRNA阳性者占3.9%。肝硬化和肝癌组的HCVRNA阳性率84.2%(32/38)较慢性肝炎组的67.0%(61/91)升高(P〈0.05)。ALT和(或)TBiL均异常的HCV患者HCVRNA阳性率79.8%(71/89)较ALT和TBiL均正常者的55.0%(22/40)升高(X^2=8.42,P〈0.01)。在HCV和HBV合并感染组,HCVRNA阳性率55.6%(15/27)低于单纯HCV感染组的76.5%(78/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的阳性率29.6%(8/27)低于单纯HBV感染组的76.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HCVRNA检测的同时,结合多项血清病毒学和一些生化相关指标分析,对HCV感染的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检验科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检验科工作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以便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1名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及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调查内科护士18名作为对照。结果21名检验科工作人员中未接种乙肝疫苗而表达曾被HBV感染者有3人,2人虽接种表达HBsAb(+)/HBeAb(+)/HBcAb和HBsAg(+)也应视为感染,感染率23.8%,内科护士18人中,未接种乙肝疫苗而表达曾被HBV感染者有1人,感染率5.6%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验科工作人员较内科护士感染的危险性更高,应加强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孕症使用官腔镜并腹腔镜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临床组患者应用宫腔镜并腹腔镜进行治疗,参照组单纯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结果临床组总有效率为82.72%,显著好于参照组的53.09%(P〈0.05)。临床组不良反应率为4.94%,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8.52%(P〈0.05)。临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外科创伤程度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孕症使用官腔镜并腹腔镜的临床干预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会显著增加外科创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接受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两组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对细菌清除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6%;P<0.05);用药期间出现各类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对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较常规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对细菌的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较少,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C区A83变异株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83点突变与临床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4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HBV前C区基因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鉴定前C区第83位核苷酸点突变。结果:34例(53.13%)有A83点突变,其中12例(18.75%)为单独变异株感染,22例(34.38%)为变异株与野毒株混合感染。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LC)组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ASC)(P<0.05)。抗-HBe( )组的检出率为70.0%,高于HBeAg( )组的25.0%(P<0.01),并且随着HBVDNA含量的增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P<0.05)。结论:前C区A83点突变的发生可能与机体长期的炎症活动、免疫压力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在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和肝癌生物学行为及病毒抗原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研究4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MP-9、TIMP-1和HBsAg、HCV抗原的表达。结果:MMP-9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25%和75%,癌组织明显减低(P<0.01)。TIMP-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5%和62.5%,肝癌中的表达较癌旁肝组织表达减低,但差异无显著性。转移组癌及癌旁组织MMP-9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而TIMP-1则明显低于无转移组(P<0.05)。肝癌、癌旁组织MMP-9、TIMP-1表达随着无病毒感染、单一病毒感染、双重感染分组而增高,且MMP-9表达与病毒抗原表达明显相关(P<0.05)。HBsAg、HCV虽可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但有一定差异:HBsAg主要在癌旁组织表达(70%),高于癌组织表达(27.5%);而HCV在癌组织表达(27.5%)与癌旁组织表达(30%)水平相当。结论:MMP-9、TIMP-1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对于判断肝癌的侵润、转移有重要价值;HBV、HCV感染可能与MMP-9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的不同用法在HBV感染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90例HBV感染结核病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观察6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4%)高于对照组(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DBI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DNA、HbeAg转阴率(91.6%、81.1%)高于对照组(74.7%、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联合疗法,拉米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法在HBV感染结核病的治疗中能减轻肝脏损伤,提高HBV-DNA、HbeAg转阴率及结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在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对洗手认识及行为的情况,并探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医护人员对主动洗手相关影响因素的认识.配合暗中观察其洗手行为.结果:医护人员执行平均洗手率为37.1%.快速手消毒剂(ABHR)的洗手率仅为3.1%;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其洗手意识、是否提供和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以及洗手设施是否完善相关:洗手率较高的医护人员意识较强、且较多使用快速手消毒剂(P<0.05);接触患者前和接触患者之间洗手率与有无洗手槽及离病房远近、是否提供擦手纸巾、有无热水等设施有明显相关性(P<0.05),接触患者后洗手率与此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与病房内是否提供快速手消毒剂也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再认识,有针对性改善病房内洗手条件,提高医护人员对快速手消毒剂的接受度,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儿 6 3例 ,随机分为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每天 3mg/kg服用 ,同时给予西利宾胺片和甘草甜素片护肝治疗 ,疗程 2年 ,追踪观察 1年。对照组仅给予西利宾胺片及甘草甜素片 ,剂量疗程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肌酐、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及血肌酐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两组患儿的ALT复常率分别是 94 3%和 5 3 6 % (P <0 0 1) ;HBVDNA阴转率分别是 88 6 %和 3 6 % (P <0 0 1) ;HBeAg的阴转率分别是 5 4 3%和 3 6 % (P <0 0 1) ;抗HBe阳转率分别是 4 8 6 %和 3 6 % (P <0 0 1) ,停药 1年时 ,两组患儿的ALT复常率分别是 74 3%和 4 2 9% (P <0 0 5 ) ,HBVDNA阴转率分别是 4 5 7%和 3 6 % (P <0 0 1) ,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是 4 5 7%和 3 6 % (P <0 0 1)。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体检者依从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98名体检者作为研究组,体检过程中接受细节护理,2012年3月—2013年3月176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体检依从度、体检用时和体检周期、体检知识掌握度以及体检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体检依从度良好率为95.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体检用时及体检周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检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检护理满意度9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11%(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提高体检者的依从度、体检知识掌握度以及体检护理满意度,缩短体检用时和体检周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硝唑粉局部用药对孕妇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孕妇患智齿冠周炎的病例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智齿冠周龈盲袋用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治疗组用甲硝唑粉龈盲袋内用药作为治疗组;对照组用复方碘甘油龈盲袋内上用药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局部炎症平均消退时间为3天,对照组平均5天,两组间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优效率68.6%,显著高于对照组22.9%(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57%(P<0.01)。结论甲硝唑粉局部龈盲袋内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研究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P<0.05)。研究组治疗后3、6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50.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42.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焦超声有助于显著改善高危型HPV感染宫颈炎患者干扰素药物治疗的疗效,有助于提高宫颈炎治愈率与HPV转阴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黄劲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72-1473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检测134例住院HIV阳性患者HBV、HCV感染血清标志物,分为HIV+HCV、HIV+HBV、HIV+HCV+HBV重叠感染三组,单纯性HIV感染作为对照组,对四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V合并HCV感染最常见达74%.对照组ALT值中位数为26U/L(16.25~37),重叠感染组HIV+HBV、HIV+HCV、HIV+HBV+HCV的ALT值中位数分别为77(23~96)、43(23~75.5)、54(33.5~108)U/L,对照组与重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值HIV+HBV+HCV组中位数为14.6 s(12.9~15.2),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HIV重叠感染以合并HCV最高,重叠感染会加重肝功能损害,以同时重叠HCV、HBV感染组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