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葛市各级口腔诊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质量和现状,加强口腔诊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用现场采样的方法,对长葛市市直医院的口腔科、个体牙科诊所的口腔器械进行了现场采样监测。结果共采集口腔诊疗器械819件,合格626件,合格率76.40%,结论各级口腔诊疗机构的医疗的器械,在消毒灭菌工作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口腔诊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与灭菌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规范口腔科消毒与灭菌工作,加强口腔科医源性感染控制。方法采用现场采样监测方法对本院口腔科的诊疗器械及环境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3年监测结果显示总合格率为92.59%,消毒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为95.77%,灭菌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为87.91%,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1.67%,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7.22%,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100.00%。结论本医院口腔科消毒效果良好,但灭菌级口腔诊疗器械合格率较低,提示仍存在医源性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3.
医院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为了解我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机构医院内感染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及经血传播疾病,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们于2010年4月~2010年8月对驻区、区属、及个体口腔诊所进行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效果监测,共计监测37户。调查显示口腔专科医院和市、区级综合医院口腔科消毒管理比较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个体诊所消毒管理欠规范。这说明青山区各级各类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一些个体口腔诊所消毒意识需要加强,卫生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性地加强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的规范管理。现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黄石市各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污染状况,提高口腔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于2003~2004年分别对全市37家医疗机构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口腔科消毒隔离技术与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施实,对进一步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我院组织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条例学习培训,对照本院口腔科消毒隔离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要求从事口腔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正确掌握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尽力减少或杜绝口腔科医院感染发生。1存在问题1.1消毒隔离工作重视程度须加强口腔科医护人员对口腔消毒隔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口腔科医生未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不认真洗手、有时操作时未戴手套等。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牙科手机机头深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保证口腔诊疗器械的使用安全,研究探讨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的最佳选择,降低口腔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方法:有条件的医院可将所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和医疗用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分类-超声酶洗-终末漂洗-包装-灭菌-配送的一体化管理.无条件的口腔诊疗机构必须建立具备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的回收处置、清洗消毒和灭菌储存的独立区域,且工作流程合理,清洗设备齐全,并有严格的强制性的清洗质检及登记和质量监测监控体系,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执行并管理.结果: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很重要,如去污不彻底就会影响灭菌效果,符合要求的器械管理模式,为各类器械处于良性循环、保证质量要求和保障及时供应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诊疗安全,加强监测管理督查与监管有利于器械清洗与消毒灭菌质量的可持续改进.结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采取集中式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由经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是最佳选择,最终达到有效降低成本,资源共享,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提高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质量,确保就诊安全和医务工作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口腔诊疗器械实施集中式管理的处理效果,杜绝因其管理不当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将口腔诊疗器械集中回收处理,制定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处理的口腔诊疗器械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确保了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患者的医疗安全,2009年1-12月清洗合格率为96.55%,2010年1-12月清洗合格率98.88%,两者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P<0.05).结论 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管理,规范处理流程,完善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规范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预防与控制口腔医院感染。方法对市直8所医院及11个县直医院口腔科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大部分县直医院消毒灭菌不规范,有些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及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去做,对造成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结论加强口腔科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严格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开展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卫生专项监测,了解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的卫生状况,为提高南山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及GB15982-1995,GB15979-2002中检验方法进行样品检验。结果:61所医疗机构共抽查786份样品,总合格率为91.2%,其中医院合格率95.5%,社康中心合格率90.1%,社会医疗机构合格率86.4%;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78.3%及88.1%。结论:南山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监测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消毒质量优于社康中心和社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及物体表面应加强清洁及消毒。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对各医疗机构消毒工作加强监督、指导,督促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1]。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口腔诊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问题愈来愈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们于2004年11月对太原地区16所医院的口腔科门诊环境卫生学及医疗器械等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采样监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有效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从口腔科消毒管理各个环节入手,建立健全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制度。结果:规范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有效地抑制了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消毒隔离质量控制对抑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进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流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文平 《现代医院》2013,(10):96-99
目的 为口腔科门诊复用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和灭菌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05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9年卫生部颁发了卫生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牙科卫生保健机构感染控制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医院感染预防实践指南〉相关理论,结合口腔科门诊临床工作实践,研究在口腔科设立器械处理区进行器械处理的方法.结果 整理总结了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流程,力求科学、规范、可行.结论 通过对有关理论的学习研究,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操作流程,有助于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的规范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厦门市口腔诊疗机构的消毒灭菌效果,规范其诊疗活动。方法 2012年抽查厦门市30家各级各类口腔诊疗机构,依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结果厦门市口腔诊疗机构在消毒灭菌选址布局、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效果监测等环节上存在不少问题,且医务人员手及口腔车针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偏低。结论应加强法律、法规及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增加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频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相似文献   

14.
路海云  冯丽蓉  刘萍 《现代医院》2006,6(6):124-125
目的为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口腔科交叉感染,落实各项制度。方法从诊疗环境、工作程序、消毒设备和方法,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等方面,依照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结果经院本部和市卫生防疫部门检测,口腔机头和金属器械采用高温高压灭菌合格率100%,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等卫生学监测均在合格范围内。结论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莱芜市各级口腔诊疗机构消毒质量,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性感染。[方法]2004年10~11月,对莱芜市开展口腔诊疗工作的综合医院、口腔专科医院进行了抽查。调查各单位消毒剂、消毒器械两证持有情况,器械消毒、灭菌程序执行情况,人员消毒知识掌握情况;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效果。[结果]共抽查15家医疗机构,其中市级综合性医院3家、厂矿综合医院5家、市直专科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3家、个体口腔诊所2家。各单位均持有两证,器械的消毒、灭菌基本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综合医院执行较好,1家卫生院、2家个体诊所执行不严。共抽查各类样本400份,合格率为84.50%,其中无菌器械合格率最高(98.75%),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72.50%)。[结论]莱芜市各级开展口腔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应加强监督管理及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16.
口腔诊疗感染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预防与控制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交叉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方法 重视口腔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隔离原则等综合方法的实施.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增强消毒隔离无菌观念,严格的自身职业防护,对口腔诊疗的感染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的诊疗技术、设备、材料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口腔诊疗工作过程中,被病人的血液、牙体切割组织污染的口腔诊疗器械是造成血源性疾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针对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我部2000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儿童口腔科治疗存在的医院感染和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重视儿童口腔科诊疗和诊疗器械处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自身职业防护,实行标准预防.结果 通过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根本上减少、避免口腔诊疗过程中造成的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与医疗安全.结论 医护人员规范诊疗操作,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儿童口腔科诊疗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郝艳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93-2094
口腔门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许多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都可通过沾有血液、体液的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的手之间传播造成交叉感染。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我院2007年对口腔科诊疗环境、消毒供应环境进行了改造及消毒设备的配备,对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等做了系列规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方法采取检查、现场采样的方法对绍兴市医院、牙科门诊的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共采集样品182份,其中医务人员手部样本38份,诊疗场所操作台34份,使用中消毒液20份,灭菌后物品31份,灭菌器械灭菌效果10份,残留血检测49份,合格156份,不合格26份,合格率为85.7%。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应依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性地规范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