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对112例EH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结果112例EH患者左房增大(LAE)和左室肥厚(LVH)的发生率分别为72例(64.3%)和45例(40.2%).LAE组复杂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4%(32/72),高于正常心房组22.5%(9/40)(P<0.05);LVH组室性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55.6%(25/45)和28.9%(13/45),高于无LVH组的28.4%(19/67)和11.9%(8/67)(P分别<0.01和0.05).结论EH患者左房扩大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心房扩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HRV)。方法:对100例EH患者和100例正常人2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患者伴LVH组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LVH组与对照组(P<0.05);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也高于非LVH组与对照组(P<0.05);非LVH组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H左室肥厚伴心律失常组HRV各项指标(DNN,SDANN,ADNNindes,RMSSD,PNN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EH患者左室肥厚程度愈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愈高,其心率变异性愈降低,心率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控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与QT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EH患者95例,分LVH组和无LVH组,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所选人员均测QTd、JTd及24小时Hoher心电监测,并进行心律失常分析和比较。结果 合并LVH的EH患者QTd、JTd显著延长,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结论 QTd、JTd可作为一项EH并LVH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重要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结构改变及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对112例EH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结果112例EH患者左房增大(LAE)和左室肥厚(LVH)的发生率分别为72例(64.3%)和45例(40.2%)。LAE组复杂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4%(32/72),高于正常心房组22.5%(9/40)(P<0.05);LVH组室性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55.6%(25/45)和28.9%(13/45),高于无LVH组的28.4%(19/67)和11.9%(8/67)(P分别<0.01和0.05)。结论 EH患者左房扩大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室肥厚的发生率,心房扩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心脏结构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236例EH患者均做同步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分析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房内径(L A)、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指标,根据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然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6例EH患者中,无心律失常31例,房性心律失常133例,窦性心律失常22例,室性心律失常32例,房性伴室性心律失常18例.房性心律失常在所有心律失常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56.4%).房性及房性伴室性心律失常组的左房内径与无心律失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的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最大,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房性心律失常组还是室性心律失常组的L V M I与无心律失常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36例E H患者中,发生左心房扩大158例(66.9%),发生LVH 95例(40.3%),左心房扩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LVH的发生率.结论 EH患者中有较高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心房扩大会增加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L V H与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与LVH关系更明显.左心房扩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LV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及EH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EH患者158例,分为非LVH组(93例)、LVH组(65例)及健康对照组(98例),采用Bruce运动方案行极量目标心率平板运动试验,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及血压,记录运动前、运动中及恢复期的心电图及血压。结果:非LVH与对照组诱发心律失常总例数分别为25例(26.88%)和8例(8.16%),室上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1例(11.83%)和4例(4.08%)、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4例(15.05%)和4例(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与非LVH组诱发心律失常总例数分别为49例(75.38%)和25例(26.88%)、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35例(53.84%)和14例(1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上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4例(21.54%)和11例(11.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患者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正常健康人,且LVH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非LVH患者,以室性心律失常为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72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连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通过计算机算出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HRV时域指标(白天、夜间SDNN)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高血压LVH组(HRV)时域指标小于高血压不伴LVH组,P<0.01,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高血压不伴LVH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HRV时域指标对于预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187例高血压病(EH)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DCG)的心律失常变化,187例 EH 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着年龄递增及高血压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年龄小于60岁的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43.48%,大于70岁者检出率为75.00%。EH 者Ⅰ期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34.80%,而Ⅲ期检出率为75.00%。合并左室肥厚(LVH)者,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较无 LVH 者为高。分别为64.70%与44.85%。伴有 ST 段改变者室性心律失常较无 ST 段改变者为高,分别为51.28%与50.0O%。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其合并LVH 及伴有 ST 段改变,则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尤其为室性心律失常,这将导致心脏事件的发生。因此应积极防治 EH,以减少心律失常及 LVH 等发生,防止或避免心脏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强选民  韩勇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477-147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心肌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根据心动超声、24h心电图检测结果,将16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左心房增大组、心肌缺血组、正常组及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增大(LAH)的发生率65.4%;左心室增大(LVH)的发生率4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老年组LAH的发生率88.8%,非老年组发生率33.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LVH:老年组发生率42.0%,非老年组26.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LA<40mm者LVH发生率43.1%,≥40mm者为6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9%,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58%。左心室肥厚与非左心室肥厚;ST段下移与正常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房性和复杂房性心律失常无显著性差异。左房增大组与非左房增大组:室性心律失常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增大(LAH)的发生率高于心室增大(LVH)的发生率,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心房、心室结构的改变、心肌缺血、老年增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高血压病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Echo—LVH)及无Echo—LVH 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与红细胞内K~+、Na~+、Ca~(2+)、Mg~(2+)含量的关系和降压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及细胞内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Echo—LVH 组室性早搏(VPC)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Echo—LVH 组,前者红细胞内Na~+、Ca~(2+)含量显著高于后者,且与VPC 显著正相关,K~+、Mg~(2+)含量显著低于后者,与VPC显著负相关;硝苯啶及卡托普利均能纠正红细胞内离子代谢紊乱及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示细胞内离子含量与高血压病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高血压病(EH)患者24h动态心电图(DCG)的心律失常变化,187例EH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是随着年龄递增及高血压分期的增加而增加.年龄小于60岁的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43.48%,而年龄大于70岁者检出率为75%,Ⅰ期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34.8%,而Ⅱ期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为75%.合并左室肥厚(LVH)者,室性心律失常检出率较无LVH者为高.分别为64.7%对44.85%.伴有ST段改变者室性心律失常较无ST段改变者为高,分别为51.28%对50%.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其合并LVH及伴有ST段改变时,则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尤为室性心律失常,这将导致心脏事件的发生.因此应积极防治EH,以减少心律失常及LVH等发生,防止或避免心脏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在临床上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EH)患者300例、冠心病(CHD)患者284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EH+CHD)患者337例和健康人200例(对照组)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H组、CHD组、EH+CHD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所有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H组与CH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EH+CHD组与EH组、CHD组两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分别与对照组心律失常比较,房早、室早和房速的发生率均显著增加;EH+CHD组室早、室速的发生率较EH组、CHD组高;EH组、EH+CHD组房速的发生率较CHD组高。其他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和健康人比较,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时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更为明显,更易出现复杂室性心律失常,造成此类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和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便是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和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OISH)左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关系。方法:对125例OISH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和Holter检查,比较有LVH及无LVH两组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125例OISH患者并发LVH者88例(70.4%);LVH组复杂性房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78例(88.6%)与68例(77.2%),其构成比显著高于无LVH组的12例(32.4%)与10例(27%)(均为P<0.01)。结论:OISH患者LVH与复杂性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 (LVH)的关系 ,用 2 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 ,分析 90例高血压病人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 :90例高血压病人检出室性心律失常 4 7例 ,占 5 2 .2 % ;房性心律失常 6 1例 ,发生率 6 7.8% ,伴LVH、ST T改变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H者 (P <0 .0 1 )和无ST T改变者 (P <0 .0 1 )。提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164例,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监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其中68例LVH为LVH组,另96例左心室正常患者为对照组。结果:LVH组LVMI水平为(151.6±15.8)g/m2,对照组为(102.2±9.5)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H组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2.65%,明显高于对照组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LVH并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亢左室肥大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206例甲亢患者QT离散度(QTd)进行分析.结果:左室肥大组、左室正常组QTd分别为61.36±22.08 ms和40.18±9.68 ms(P<0.01),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为35.92%;VA、复杂VA及室速(VT)患者的QTd显著高于无VA者(P均<0.01);LVA者QTd显著高于无LVA者(P<0.01);并检出LVH又QTd>60 ms者VA、复杂VA及V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LVH,但QTd<60 ms者(均P<0.01).结论:QTd对预测甲亢LVH者发生VA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磁共振(MRI)在评估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EH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左心室室壁厚度分为EH伴LVH组(n=77)与单纯EH组(n=123),并将同期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纳为健康对照组,三组均进行MRI检查,比较三组左心室参数值,分析MRI在EH伴LVM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单纯EH组及EH伴LVH组的舒张末期容积(EDV)及最高射血率(PER)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H伴LVH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单纯EH组(P0.05),单纯EH组及EH伴LVH组每搏输出量(SV)、高峰射血时间(TPER)及射血分数(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EH伴左LVH组SV、TPER及EF水平显著高于单纯EH组(P0.05),三组间EDV、ESV、SV、PER、TPER及EF水平差异显著(P0.05);单纯EH组与EH伴LVH组高峰充盈率(PFR)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峰充盈时间(TPFR)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且EH伴LVH组患者PFR值显著低于单纯EH组,TPFR值显著长于单纯EH组(P0.05),三组间PFR及TPFR水平差异显著(P0.05);单纯EH组及EH伴LVH组患者心肌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EH伴LVH组心肌质量显著高于单纯EH组(P0.05),三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可有效提示EH伴EVM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形态结构特征,反映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为临床掌握患者病情、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隆海文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23-124
目的探讨青年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198例青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及Holter检查,比较有LVH及无LVH两组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198例青年高血压患者并发LVH86例(占43.43%),LVH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非LVH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LVH组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为45例(占52.33%),显著高于无LVH组的12例(占10.71%,P〈0.01)。结论青年人高血压LVH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应加强对青年高血压病的重视,积极逆转左室肥厚,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 检测80例EH患者的左心室各有关指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根据LVMI,将EH患者分为LVH组和非左室肥厚(NLVH)组.结果 EH伴LVH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NL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EH患者IMT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γ=0.302,P<0.05).结论 EH患者左心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的意义. 方法 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伴左室肥厚组(EH+LVH组)和不伴左室肥厚组(EH组),给予氯沙坦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指标、血浆TGF-β1的变化. 结果 经过氯沙坦治疗后,EH+LVH组和EH组血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EH+LVH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减低,E/A显著升高,左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降低(P<0.01),同时EH+LVH组血浆TGF-β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EH组血浆TGF-β1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TGF-β1水平与LVMI呈正相关(P<0.01),而与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 伴左室肥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GF-β1升高,降低TGF-β1表达,可能是氯沙坦逆转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