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梗死血管的再通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再通38例,再通率为63.3%;对照组患者再通10例,再通率为16.7%.两组患者再通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D的开展,尤其是涂层支架的应用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更进一步下降。但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由于技术与设备原因还不能行PCI,溶栓疗法仍是其治疗AMI的主要手段。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溶栓疗法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目前国内AMI溶栓疗法方案采用尿激酶150万U,30min静脉给药方法,遵照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在一般不增加总量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加速的静脉给药方法,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现将我们于1998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的78例AMI行尿激酶加速溶栓疗法治疗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减量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从2009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年龄≥75岁(75~84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6例,静脉给药120万单位尿激酶溶栓;同时选取同期未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3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溶栓治疗组在死亡率、心力衰竭发生率、血管再通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采取尿激酶减量(120万单位)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和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68例心肌梗塞患者,基于溶栓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4例,其中A组采取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B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情况、5w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A组患者溶栓后2h血管再通率为94.1%,B组血管再通率为58.8%,溶栓后各时间段A组血管再通率明显比B组高,二者所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0.05;5w病死率上,A组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相对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塞而言,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机梗塞,其血管再通率明显较高,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病死率也比较低,是一种有效、可行性强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栓通、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作为基础治疗方案。溶栓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尿激酶静脉强化溶栓效果。结果溶栓组患者在神经功能体征改善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越是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急诊救治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除颤准备。先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00mg,静脉滴注150万U尿激酶,进行溶栓,再给予肝素100mg静脉滴注,每6h检测凝血活酶时间,酌情使用杜冷丁或者硝酸甘油解除患者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结果1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平均溶栓时间(1.4±0.6)h,平均治疗时间(7.0±3.1)d,血管再通率为94.5%。本组患者治愈90例(64.29%),好转47例(33.57%),恶化或死亡3例(2.14%),总有效率97.86%。结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要及时诊断,尽快溶栓,降低患者死亡率,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提高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的再通率、经济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确诊后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的生理盐水中,在30min内静脉滴入.溶栓治疗开始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150 mg/d,连服2周,再改75 mg/d维持.滴入尿激酶后每隔1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一次,2次/d,共3d.结果 65例患者治疗120min内血管再通47例,再通率72.3%.出现心源性休克4例,心力衰竭8例,皮肤粘膜散在出血点及注射部位皮下瘀斑3例,牙龈出血2例,鼻衄1例,无过敏反应和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死亡2例.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果显著,操作方便、价格便宜、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富慧 《医学信息》2007,20(9):1662-1663
目的探讨应用大剂量尿激酶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为治疗组,另30例为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降颅压、脑保护荆以及其他常规治疗。包括:管理血压、血糖、降血脂及抗感染用药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0.9%氧化钠溶液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结果本组资料显示静脉溶栓治疗有效率达93.3%,治愈率达53.3%,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肯定,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是患者康复的关键,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和心电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治疗均给予尿激酶(UK)100 U~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30 min滴完。同时给予心电监护,以期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各种心律失常。结果本组72例中,均无牙齿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1例出现静脉穿刺部位皮肤瘀斑;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和心电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可靠,值得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香莲  蒙秀栓 《医学信息》2009,22(9):1859-1860
目的 探讨药物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药物溶栓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情况与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未溶栓者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心绞痛在溶栓组发生率为35.7%.非溶栓组发生率为4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不能防止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爱民  王红涛  杨金选  李新梅 《医学信息》2003,16(10):601-601,60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尿激酶静脉溶栓加速给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观察不同溶栓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  14 6例 AMI患者 ,均用尿激酶 2 0 0万 U静脉溶栓治疗 ,其中 2 5例先静脉推注尿激酶 10 0万 U ,余10 0万 U 30 min静脉点滴 (A组 ) ;另 2 1例为全量 30 min匀速静脉点滴 (B组 )。同时观察 6 h内溶栓 2 9例 ,6 - 12 h内溶栓 17例。观察内容 :临床再通指标 ,溶栓并发症和溶栓前后的纤溶 (PAI)活性检测结果 1A组临床评价再通率高于 B组 (76 %∶ 6 1.9% ,P>0 .0 5 ) ;2 A组在溶栓治疗 15 min后血液 PAI活性被明显抑制 ,B组溶栓治疗 30 min后 PAI活性降到最低点 ;36 h组内溶栓再通率高于 6 - 12 h组 (79%∶ 5 2 % ,P<0 .0 5 )。结论 尿激酶溶栓疗效与溶栓时间明显相关。加速给药可加快对血液 PAI活性的抑制 ,从而使临床再通指标的提前出现 ,此方法安全可靠 ,操作方便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主要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平均(30± 10)min给予尿激酶150万U.治疗组于尿激酶溶栓前开始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批号20121030)5000万U;对照组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同治疗组,但低分子肝素钙在尿激酶静滴后8h开始应用.两组低分子肝素钙连续应用7d,bid.结果 治疗组80例中73例再通,再通率为91.25%,对照组70例中50例再通,再通率为70.1%.两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醇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较尿激酶溶栓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早期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30例患者血管再通构成比为76.7%,出血发生率为0.6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卓东  唐秀革  谭宏儒 《医学信息》2010,23(13):2121-212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27岁~74岁,平均年龄54.5岁,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给予AMI常规治疗。结果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静脉溶栓疗法结合AMI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1例,女性7例,年龄27岁~74岁,平均年龄54.5岁,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给予AMI常规治疗.结果 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一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 静脉溶栓疗法结合AMI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心脏病与脑卒中、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病中病死率最高的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证明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溶栓治疗必须在6 h内使用方有效[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总结96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9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38例,总有效率89.1%.结论 尿激酶作为有效的溶栓药物,适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起效快,疗效显著,脑出血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镁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干预组(n=67)和对照组(n=65),干预组在接受溶栓前30分静脉给25%硫酸镁20ml,两组病人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成功病例(镁剂治疗组n=39,对照组n=36)的心律失常、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心肌顿抑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硫酸镁干预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较少(P〈0.02),心肌酶峰值较低(P〈0.001),梗死心肌和顿抑心肌节段较少(P〈0.005),左室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镁剂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采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将82例患者划分成两个研究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结果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心理衰竭情况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心肌酶峰出现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心电图ST段恢复所需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临床疗效显著,能帮助患者明显改善病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时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之一,静脉应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是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常用方法。近年来,有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cium Related GeneticPeptide,CGRP)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研究比较活跃;为探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CGRP水平,我们对4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CGRP血浆水平进行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