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以探讨麻痹性斜视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56例(56只眼)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组,对照组为单用复方樟柳碱组,14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两组眼球运动、眼位、复视等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的方法治疗麻痹性斜视,起效快,疗程短,其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51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进行病因,麻痹神经肌肉的分析。结果:51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主要病因有:血管性疾病,内分泌性疾病,肿瘤,不明原因。受累的神经有外展神经,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结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发病突然,病因多样且复杂,外展神经为首要受累的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40只眼)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以排除颅内占位及脑梗死、重症肌无力)随机分为复方樟柳碱治疗组及激素联合神经营养,扩血管药物对照组,且两组均辅以电脉冲治疗,每组各20例(20只眼).对照组的治疗以药物辅以电脉冲治疗为主,眼周睛明、攒竹、承位、阳白等穴位进行电脉冲刺激,同时给予激素,胞二磷胆碱针、曲克芦丁、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营养神经、扩血管药物辅助治疗.14天1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治疗1~3个疗程.治疗组采用电脉冲治疗,同时用复方樟柳碱2ml行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日,14天1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复试消失时间,眼位及眼球运动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20例中治愈18例(90%),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中治愈12例(60%),好转5例,3例无效.两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无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徐艳波 《中外医疗》2012,31(36):117+119-117,119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眼肌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眼肌麻痹患者6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选用血塞通注射液、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以及维生素B1、B12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曲克芦丁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以及维生素B1、B12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6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眼肌麻痹,起效迅速,效果明确,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眼肌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后天性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除外),加血塞通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0d,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太阳穴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20d为1疗程,治疗1~2个疗程。肌内注射维生素B1、B12注射液。对照组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球后注射曲克芦丁注射液0.5mL加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隔日一次,疗程20d,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B1、B12注射液。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P<0.05)。结论樟柳碱对缺血眼肌麻痹有显著疗效,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联合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眼底出血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36眼)给予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联合血栓通静脉滴注,对照组27例(27眼),给予单纯血栓通静脉滴注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相、FFA等检查。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为62.9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联合血栓通静脉滴注治疗眼底出血有一定的疗效,可改善和提高视力,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加中药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加中药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32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胃管注入肠粘连松解汤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在(1-4)次穴位注射加胃管注药后恢复通气通便。结论:穴位注射加肠粘连松解汤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和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组观察针灸加穴位注射联合球周及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的疗效,和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麻痹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炜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2):181-183
目的:探讨麻痹性斜视的病因、麻痹肌的分布及对视功能的干扰。方法:回顾性分析长葛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244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麻痹性斜视患者病历资料。结果:在244例患者中,先天性麻痹患者210例,占86.1%,后天性麻痹斜视34例,占13.9%。麻痹性斜视患者中,原因不明者189例,占77.5%,比例最高。外伤性斜视31例,占12.7%。244例斜视患者中,上斜肌麻痹患者187例,下直肌麻痹13例,下斜肌麻痹22例,双上转肌麻痹12例,双下转肌麻痹10例。结论:麻痹性斜视患者中主要为先天性麻痹患者;上斜肌麻痹患者在斜视患者中的比例最高。麻痹性斜视病因复杂,应尽量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52例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电针配合太阳穴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2组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痊愈27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配合太阳穴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显著,比单纯电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36眼)眼外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8例(18眼)。对照组全身应用活血化淤治疗,静滴丹红注射液20 ml qd,10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连续治疗2-4个疗程,治疗组加用复方樟柳碱2 ml行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连续治疗2-4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复视好转情况、眼位及眼球运动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18例中治愈16例(88.9%),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18例中治愈11例(60%),好转3例,4例无效,总有效率77%。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眼外肌麻痹能明显提高疗效,无副作用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郑帆 《医学综述》2008,14(21):3349-3351
目的比较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和球后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疗效。方法应用复方樟柳碱对56例AION患者进行治疗,分别采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和球后注射的给药方法。观察用药前后视力、视野及眼底血管的变化,对两组的病例作疗效对比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治疗后皮下注射组患者视力提高、视野扩大、眼底改善的显效率分别为56.7%、66.7%、70%;球后注射组患者视力提高、视野扩大、眼底改善的显效率分别为57.7%、76.9%、76.9%。两组视力、视野、眼底变化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球后注射组的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暂时性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受限及上睑下垂等改变,皮下注射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颞浅动脉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AION,与球后注射给药有相当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非手术方法综合治疗眼睑痉挛的效果。方法本组32例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给予先行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对痉挛未完全缓解的患者应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结果痉挛时间<6个月的12例患者经过复方樟柳碱治疗2周后,5例症状完全消失,7例痉挛频率减少且每次痉挛持续时间缩短;痉挛时间>6个月的20例患者应用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后4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症状一般在注射后逐渐缓解,12例眼睑痉挛患者注射后部分缓解,4例眼睑痉挛患者注射后无效。对于部分缓解和无效的患者均采取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治疗后全部达到完全缓解。结论先用复方樟柳碱注射,后用A型肉毒素注射的综合治疗眼睑痉挛,为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并易于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4.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常军  吴怡 《吉林医学》2014,(7):1363-1364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58例(62眼)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8例(30眼),治疗组30例(32眼)。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25 mg,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均作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20 d。以视力、视野为疗效判断指标。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各项主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对照组有效率20%,治疗组有效率78.1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20例(20只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复方樟柳碱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或球后注射,每日1次,每疗程14天,3 ̄4疗程。另20例(20只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血管扩张剂,营养视神经的药物,维生素B族药物等45 ̄60天。全部患者早期同时均给予皮质类固醇和甘露醇。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视力开始恢复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或球后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治疗方便,而且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剌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脑瘫斜视20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基本治愈4例(20%),好转11例(55%),无效5例(25%)。结论:临床观察表明针刺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对矫正脑瘫患儿的斜视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复方樟柳碱( compound anisodine,CA)对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作用.方法:根据改良的HPA国际视野分期法,收集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6例,随机分为CA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和维脑路通片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力、眼压、眼底、视野及视乳头血流情况.结果:CA组视野平均缺损值(mean of defect,MD)明显改善;两组眼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视网膜中央动脉PSV、EDV、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CA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樟柳碱能有效改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和视乳头血流,保护视神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137-14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阻滞疗法联合传统针刺与星状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1月本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眼科门诊及住院部的6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星状神经阻滞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传统针刺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眼裂大小、眼球运动、复视评分、斜视角度、瞳孔大小、光反射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5);治疗后两组眼裂大小、眼球运动、复视评分、斜视角度、瞳孔大小、光反射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阻滞疗法联合传统针刺能促进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疗效优于单一星状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和球后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眼科门诊确诊的73例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在激光治疗的同时应用复方樟柳碱辅助治疗,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36例采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37例采用球后注射。对两组的病例作视力、FFA检查、注射NRS评分、不良反应的对比。结果治疗后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组NRS评分较球后注射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后注射组治疗后少数的患者出现眼球活动受限、暂时性上睑下垂、一过性瞳孔散大等改变,皮下注射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视力及FFA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动脉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球后注射给药有相当的疗效,且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0.5%托品卡胺眼药水对青少年近视眼伴调节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100眼在校青少年近视眼伴调节痉挛患者的双眼分别设为A组和B组,各50眼。A组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0.5%托品卡胺眼药水治疗,B组仅用0.5%托品卡胺眼药水治疗,疗程为15d。比较两组治疗后矫正视力、眼压、自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A组的矫正视力、自觉症状的改善均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的眼压,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0.5%托品卡胺眼药水对在校青少年近视眼伴调节痉挛的治疗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