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三七总甙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 ,以寻找治疗人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分别应用MTT比色法和3H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三七总甙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 ,三七总甙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P <0 0 1)。结论 三七总甙具有体外抗纤维化作用 ,可能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取第4代细胞用CCK‐8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为6组(A、B、C、D、E、F组),分别加入等量含2.5、5.0、10.0、20.0、40.0、80.0μmol/L浓度亚硒酸钠的10%胎牛血清培养基;对照组加入等量的10%胎牛血清培养基,分别在24、48、72、96 h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Live/dead试剂检测加入不同浓度亚硒酸钠24 h后细胞的存活情况;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加入不同浓度亚硒酸钠24 h后,细胞内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1)亚硒酸钠在2.5~80.0μmol/L浓度范围内,在同一时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逐步增加(P<0.05);(2)在相同浓度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亚硒酸钠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逐渐增加(P<0.05);(3)Live/dead试剂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加;(4)随着亚硒酸钠的浓度增加,成纤维细胞内Ⅰ、Ⅲ型胶原表达逐渐减弱。结论亚硒酸钠在体外能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以降低成纤维细胞内Ⅰ、Ⅲ型胶原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P物质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在人增生性瘢痕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正常皮肤之间的差异,探讨增生性瘢痕组织SP表达增高的原因。方法以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成人增生性瘢痕以及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将SP(终浓度为10^-7mol/L)加入培养液中刺激成纤维细胞,分别于刺激前和刺激后1、3、6、12、24h采用RT—PCR检测细胞内SP基因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培养液中SP浓度。正常皮肤对照组及瘢痕对照组除不应用SP外,余处理均相同。结果未受SP刺激时,人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均能分泌一定浓度的SP,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刺激后,正常皮肤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SP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在1~3h内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24h后仍高于其正常水平;而增生性瘢痕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SP基因和蛋白表达在3~6h内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24h后仍高于其正常水平。两种成纤维细胞SP的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SP可诱使成纤维细胞内SP的分泌增加,而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SP的分泌情况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G-132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损伤中钙超载的作用。方法通过传代方法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选取MG-132处理24小时,采用处理前(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10、15、50μmol/L)处理后的胶质瘤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结果MTT比色法检测发现,MG-132处理24h后,SHG-44细胞活力明显下降43%(P〈0.05),且随着MG-132浓度的加大,继续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MG-132作用24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5、10、15μmol/L组细胞调往情况相似(P〉0.05),但50μmol/L细胞凋亡率升高较为明显(P〈0.05)。激光共聚焦测钙离子荧光强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钙离子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5、10、15μmol/L组钙离子荧光强度相似(P〉0.05),但50μmol/L细胞钙离子荧光强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MG-132处理可以通过激发细胞内钙超载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霉素(ADR.)对心肌细胞损伤中钙超载的扩制及脂联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原代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选用培养72h的单层心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U)R组、ADR+APN(3μg/ml)组、ADR+APN(10μg/ml)组、ADR+APN(20μg/ml)组、ADR+APN(30μg/ml)组。实验终止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的变化,测定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及肌酸激酶(CK)的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来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ADR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7020±3.73 vs 4.73±1.21,P〈0.05),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7LCK的活性增加(P〈0.05),钙离子荧光强度明显增加(605.99±45.62 vs 137.17±37.7,P〈0.05),APN预处理后给予ADR.,可较大程度地逆转上述指标变化,与ADR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脂联素对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心肌细胞内质网有关。  相似文献   

6.
邓云川  李世荣  丛林 《重庆医学》2003,32(5):517-518
目的 观察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建立成纤维细胞系,应用细胞计数、MTT法及电镜进行形态学对比研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对P物质的反应。结果 P物质促进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结论 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大黄素的防治瘢痕的生物学作用进行初步探索,为瘢痕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采集我科住院患者的增生性瘢痕标本,进行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培养,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细胞,以MTT法测试药物处理后细胞增殖规律,并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 ]I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在不同浓度组大黄素的处理下,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呈现出抑制的趋势(P<0.05);细胞内[Ca2 ]I的荧光强度也明显上升,其幅度和药物浓度有一定的关联.结论 大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和细胞内[Ca2 ]I水平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脊柱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F组,n=20)和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F组,n=20)。全程各药行靶控输注,诱导时各药靶浓度为:瑞芬太尼4.0μg/ml,舒芬太尼0.5μg/ml,丙泊酚3μg/ml;术中维持:丙泊酚浓度不变,瑞芬太尼2~6μg/ml,舒芬太尼0.2~1μg/ml。观察项目包括两组病人的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和插管反应的变化。结果:诱导后两组病人的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5),直至切皮前恢复正常;术后SF组病人呼吸、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情况均比RF组病人明显延迟(P〈0.05);RF组OAAS评分仅在术后30分钟高于SF组(P〈0.05);术毕30分钟之后各时点RF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F组(P〈0.05或P〈0.01);拔管期燥动现象RF组明显多于SF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的麻醉时效长,术后要加强呼吸管理;瑞芬太尼麻醉时效短,术后要及时使用镇痛干预以减少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与阿托品在烧伤患儿手术前用药对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烧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盐酸戊乙奎醚组(A组)和阿托品组(B组)每组15例。患儿入室后给予咪唑安定0.2mg/kg肌注,入睡后静注盐酸戊乙奎醚10μg/kg或阿托品10μg/kg。给药5min后开始全麻诱导。结果:A组HR较稳定,B组术中及术毕HR明显增快(P〈0.05)或(P〈0.01)。A组小儿体温轻度变化,B组小儿体温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颜面潮红、SpO2和分泌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使HR稳定和体温变化小的特点,是烧伤患儿较理想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Ultrasound,US)联合紫杉醇(Taxol)对高转移性人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筛选1个对细胞抑制率约10%的超声剂量。观察此剂量时超声辐照与药物联合应用(6μg/ml或18μg/m1)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紫杉醇浓度为6μg/ml时Taxol、Taxol+US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2.4%和11.7%(P〉0.05),浓度为18μg/ml时抑制率分别为27.8%和42.0%(P〈0.05)结论:超声可增强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效应,这种协同作用只有当药物浓度高于临界值时才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原代细胞培养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al-time Q-PCR)检测细胞中PPAR-γ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细胞中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PPAR-γmRNA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PPAR-γ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PPAR-γmRNA的表达量,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PAR-γ蛋白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PPAR-γ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PAR-γ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下降,提示其可能参与了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调控PPAR-γ有望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USP4)对增生性瘢痕(HS)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HS成纤维细胞(HSFB),并取第4代细胞用于试验.利用Vialinin A(USP4抑制剂)干预HS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干预细胞中不同时间段(0、12、24、48 h)USP4、TβRI及Smad7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Vialinin A对HS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不作干预).结果 Vialinin A作用后,随着时间推移,HSFB中的USP4蛋白表达逐渐减低,TβRI的蛋白也逐渐减低,在作用12 h后明显降低(P<0.05);Smad7的蛋白表达则逐渐升高(P<0.05).Vialinin A同一浓度作用后,随着时间推移,HSFB增殖活性逐渐受到抑制,试验组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P4可能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影响瘢痕细胞增殖,抑制其表达可使HS成纤维细胞增殖减慢.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的合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兰海  王臻  张琳西  郭树忠 《医学争鸣》1999,20(11):964-965
目的:研究川芎唪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机制。方法: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细胞的增殖生,用羟脯氨酸(HP)比色法测定细胞胶中成含量。结果:MTT法显示川芎嗪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可以减少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使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结论;川芎唪可以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姜黄素体外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检测,流式细胞仪技术结合PI及Annexin V双标记染色检测姜黄素的促凋亡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Ⅲ型前胶原及Bcl-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凋亡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超微结构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也在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后Ⅰ、Ⅲ型前胶原及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姜黄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三维培养模型收缩情况的影响,探讨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挛缩的可能性. 方法: 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构建含成纤维细胞的胶原网络支架(fibroblastpopulated collagen lattice, F P C L),即三维培养系统. Biography: W A N G Zheng(m ale,w as born on Jan. 13, 1974 in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is a postgraduat student of Fourth M ilitary M edical University.  Tutor: Professor L U Kai Hua, Address: Departm ent of Plastic Surgery, Xijing Hospital, Fourth M ilitary M edical University.  Tel:(029)3375305 Received date:1999┐01┐15;  Revised date:1999┐03┐26 结果:通过对6 例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病因学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 )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GF β1 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 (P <0 .0 5 ) ,差别具有显著性。结论 :TGF β1 的表达在瘢痕组织中明显强于正常皮肤组织 ;增生性瘢痕组织在形成过程中TGF β1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了解其作用机制为控制瘢痕的形成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periostin在人过度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氢化可的松作用的反应,探讨periostin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以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24例人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perios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氢化可的松(0.1g /L)的作用时间为96h.结果:periostin的mRNA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1.645±0.549)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1.084±0.396)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0.274±0.215;P<0.05),两者分别增加83%和75%.氢化可的松作用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periostin的mRNA表达量分别减少32%和47%,两者与氢化可的松作用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riostin蛋白主要分布在成纤维细胞核周围的胞浆中,它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91.815±0.961和70.166±2.250)高于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41.011±1.576,P<0.01),两者分别增加55%和42%.结果:periostin在过度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增高,氢化可的松可能抑制其基因的表达;periostin可能影响过度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它可能是一种瘢痕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