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影响术后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比较手术前后患儿的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378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中有302例斜视度在25△~55△,术式为双眼外直肌后徙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正位率为91.06%,两种术式手术效果无统计学差异;76例患儿斜视度≥60△,手术方式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截除术,术后正位率为85.53%。患儿手术前后的视近、视远斜视度以及其差值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双眼视功能亦较术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均为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继发性内斜视手术方式及二次手术前、后双眼视觉.方法 对59例均有外斜视手术矫正病史的继发性内斜视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两次手术术前、术后双眼视觉的变化.结果 对有外转受限和侧方非共同性的患者,采用外直肌复位或缩短复位,不足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对无外转受限和侧方非共同性的患者,采用内直肌后徙,不足联合外直肌复位或缩短复位术.间歇性外斜视过矫所致的继发性内斜视对双眼视觉损害更大,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直肌复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是治疗继发性内斜视的有效方式,尽早手术治疗,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256例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 斜视度≤25△的56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5.71%;斜视度30~55△的138例患者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90.58%;斜视度≥60△的62例患者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单眼内直肌缩短术,远期有效率为88.71%.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视近、视远斜视度及视近和视远斜视度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术前双眼视功能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应根据斜视角度的大小选择内直肌缩短术,或同时联合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类型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不同类型斜视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并根据其斜视类型分为三组,其中外斜视患者40例,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内斜视患者25例,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麻痹性斜视15例,行患眼水平肌后徙联合缩短术治疗,观察不同类型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根据组间前后研究数据分析,不同类型斜视患者在术前其无视功能率为81.3%,术后则为25.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不同类型斜视患者有视功能率为75.0%,明显高于术前有视功能率18.8%,这也表明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双眼视觉功能明显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治疗后无过矫情况,其正位74(92.5%)例;结论对不同类型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能促进其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做好早发现、早治疗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共同性内斜视手术对儿童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定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方法:全部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大部分患儿采用等量双内肌后徙术。对于大角度内斜患儿行双,内直肌后徙的同时加一条外直肌折叠。结果:18例中,17例术后正位占94%,其中10例获得不同程度的双眼单视功能,欠矫1例。结论:为促使儿童双眼单视功能的发育及恢复,应尽早矫正斜视。  相似文献   

6.
儿童共同性外斜视125例手术疗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在氯胺酮全麻下对125例年龄在4-12岁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3-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11例患者眼位正位,占手术总数的88.8%;38例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占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的50.67%。结论手术在纠正儿童共同性外斜视眼位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恢复部分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患者根据垂直斜视角度的大小不同,分别采用患眼下斜肌减弱术或联合患眼上直肌后徙术,并进行了6-36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21例患者眼位正位,占手术总数的75%,18例代偿头位完全消失,占术前代偿头位的85.71%,7例恢复了双眼单视功能,占术前无双眼单视功能的46.15%。结论手术既可矫正患者的眼位,又能使部分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得到恢复,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比较两组矫正效果,手术前后斜视度、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正矫率高于对照组,欠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视近度、视远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可提高正矫率、融合功能恢复率和立体视恢复率,降低欠矫率、斜视度和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单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之间的斜视 ,若延误治疗时机常变为恒定性外斜视 ,从而丧失双眼单视功能 ,对间歇性外斜视倾向于手术治疗 ,由于斜视度不稳定 ,通常的手术方法易产生术后眼位矫正不足。自 1995年以来 ,我们对 43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 ,随访观察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5年 6月以来我们采用外直肌后徙调整缝线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 43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5例。5~ 14岁 ,平均 9岁。斜视度 2 0 △ ~ 96 △ ,平均 6 5 3△ ,随访 2~ 10个月 ,平均 6 1个月。1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对79例手术治疗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按年龄、双眼视功能状态、斜视类型分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79例患者平均随访1.6年,治愈69例(其中28例恢复双眼单视功能),未愈10例中9例仍外斜,1例继发内斜视。年龄越小越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术前有双眼单视功能者术后对维持眼位正位有明显关系,与斜视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有双眼单视功能者对术后眼位的影响较大,且早期手术有利于维持眼位正位及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种术式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8例,因术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A组36例,行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B组32例,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截除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年,分别比较2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手术矫正后在眼位正位率、斜视度回退量、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B组术后1周眼位正位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822);术后1年B组斜视度回退明显,A组眼位正位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A、B组术后1年近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700)。结论: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1周正位率无差异;术后1年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方式患者斜视回退明显,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临床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及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间歇性外斜视病人按照斜视类型分为基本型(29例)、集合不足型(80例)、分开过强型(11例),对3种类型病人术后正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进行比较.集合不足型80例病人根据手术方式是单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还是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术后正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及残余性外斜视、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结果 3种类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正位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集合不足型立体视功能恢复率、融合功能恢复率与其他两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3.86~6.47,P<0.05),而基本型和分开过强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术后正位率、术后融合功能恢复率、立体视功能恢复率、残余性外斜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5~6.70,P<0.05),而连续性内斜视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差,手术应主要缩短内直肌以加强集合能力,一般选择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截除术,以达到术后较高的正位率和恢复一定双眼视功能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对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及手术量的应用。方法对23例高AC/A内斜视患儿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6月-24月,对其AC/A、眼位、双眼单视功能进行观察。结果眼位满意21例(91.30%),其中12例(66.67%)建立双眼单视功能,立体视锐度得到不同程度提高,AC/A明显降低。结论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是治疗高AC/A调节性内斜视的有效方法,常量后徙对中度斜视适用、有效,对小斜视度和大斜视度者,需要作相对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22例连续性病例的病历资料。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经1 h诊断性遮盖前后注视6 m及33 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的斜视度。检查患儿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锐度。依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对称性定量后徙术。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患儿的斜视度和双眼视功能。疗效评价标准为斜视度≤±8 PD为正位。结果22例诊断性遮盖前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17.3±7.9)PD,诊断性遮盖后看远与看近斜视度的差值为(0.5±3.3)PD。双眼外直肌后徙量(7.2±1.2)mm。术后平均随访(8.6±5.4)月。末次随访的正位率为81.8%(18/22)、过矫率为4.5%(1/22)、欠矫率为13.6%(3/22)。手术前后融合和立体视锐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诊断性遮盖后测量的最大看远斜视度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可有效的矫正儿童类似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  相似文献   

15.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歇性外斜是一种介于隐性和共同性外斜之间的斜视类型,属临床常见眼病之一,尤以儿童发病率为高。延误治疗时机后常可转变为恒定或交替性外斜视,从而导致双眼单视机能的丧失。笔者就本院1994以来记录完整的64例、间歇性外斜的手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间歇性外斜的发病年龄较早,14岁以前手术治愈率高。一旦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只要能接受术前的基本检查,均应尽早手术。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笔者主张将双眼外直肌同时等量或近似等量-徙-后术作为间歇性外斜视的首选手术,但对因斜视角过大,做双眼外直肌徒后尚不足以矫正者,应辅以非主导眼内直肌截除术,对外转力明显不足者,应避免施行此术。关于手术眼,外直肌后徙宜双眼同时进行,以视远或视近的最大斜视角来确定手术量,以单条外直肌每徙后1mm矫正1°,对外直肌后徙极量以11mm为宜。  相似文献   

16.
王莺  孙慧华  闵云花 《上海医学》2006,29(6):392-394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情况及术后1~4周的随访情况,根据斜视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临床治愈26例,占86.7%;欠矫4例,占13.3%。结论局麻手术时手术量的设计不应该因患者紧张而减小;正确选择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发现双眼单视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时,应尽早手术矫正,可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连洁  黄艺彬 《中国病案》2011,12(9):65-66
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手术治疗,基本型和外展过强型以外直肌后徙为主,集合型以缩短内直肌为主,并对其术后眼位及融合功能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76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正位者62例(81.58%),矫正不足11例(14.47%),过度矫正3例(3.95%)。术前无融合功能60例,术后有50例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结论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矫正的疗效与诸多因素有关,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要充分考虑融合功能的作用,术前患者有无融合力对术后眼位至关重要,术中应根据患者的融合功能强弱灵活掌握手术量,术后训练融合力也是巩固眼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儿童V型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V型内斜视在内直肌后徙+外直肌缩短的同时行一侧或双侧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另外3例内直肌后徙同时向下移位5mm,外直肌缩短并向上移位5mm。对20例V型外斜视外直肌后徙且向上移位5mm,内直肌缩短同时向下移位5mm;另外8例在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的同时行一侧或双侧下斜肌部分切除术。结果:四种方法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V型外斜视应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以矫正眼位,最大程度地建立双眼单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对Ⅴ型外斜视的临床疗效及其远期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Ⅴ型外斜视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不同检查结果实施不同手术方式。同时需按照AC/A值大小,在矫正水平斜视时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或内直肌缩短术,当存在较大的水平斜视度,则需联合实施非主导眼内直肌缩短。结果:230例患者中,实施水平肌的斜行重叠的6例,是单纯行单眼水平肌手术,无下斜肌亢进患者;实施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30例,是下斜肌亢进为(+)的患者,V征度数术前为8△~10△,实施单侧下斜肌切断术联合水平直肌加强减弱术105例,是下斜肌亢进为(++)的患者;V征度数是10△~25△,实施双侧下斜肌切断术联合直肌移位术的89例,是下斜肌亢进为(+++)患者,V征相差分别为25△~45△。术后1年复查,对手术效果满意者占190例(82.61%),双眼上中下注视均位正;2例(0.09%)过矫,5例V征(+),依旧存在高低眼位;欠矫者占5例(2.17%),水平位依旧有外斜视。此组患者中,术前存在立体视者45例(19.57%),双眼视者64例(27.82%);术后经随访发现,存在立体视者92例(40.00%),双眼视者130例(56.52%),20例自发产生双眼单视功能,未经任何训练,其中10例6岁,5例8岁。结论:针对V型外斜视患者,下斜肌亢进是主要的发病原因,按照亢进程度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并加以增强双眼视功能训练,从而获得双眼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许小贺  傅秀丽  鲁璐  王玮 《新疆医学》2023,(4):415-417+441
目的 探究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经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洛阳博爱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患儿开展研究;均患有儿童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并采取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评估患儿治疗前后斜视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儿斜视度变化显著,恢复状态良好,与术前相比较P <0.05;术后患者眼球FDA情况良好,与术前相比较P <0.05;随访6个月,整理患儿眼位矫正情况,即术后患儿眼位矫正情况良好。结论 为间歇性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合并下斜肌亢进儿童提供外直肌倾斜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斜视度情况,且未发生明显并发症,临床治疗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