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心脏介入治疗术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广大护理同行就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并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但对有关心脏介入治疗穿刺点包扎方法的种类与临床对比方法的研究报道甚少,针对这些,对我科近年来实施介入治疗穿刺点的多种包扎方法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探讨出较好的包扎方法,为减少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2.
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包扎时间与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的包扎时间及止血效果,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芳法常规股动脉穿刺的160例患者分为4组,术后人工压迫5~15分钟,然后用"8"字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分别包扎1、2、4、8小时,观察4组患者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4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采用"8"字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小时,即能达到预防穿刺点出血的目的 ,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止血贴包扎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止血贴包扎,术后12h后可下床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包扎法,术后24h拆除绷带,可下床活动.结果 两组均未出现穿刺处血肿,观察组1例出现伤口渗出现象.观察组皮肤过敏现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肢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便秘、尿潴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后应用止血贴包扎安全、可行,且能减少患者腰酸背痛、尿潴留、便秘,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应用临床已多年,具有创伤小、不需开胸、相对安全、疗效好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由于术中使用球囊导管(外径为12F)及扩张管(外径为14F)的外径较粗,加之使用肝素抗凝,术后易出现穿刺处出血、血肿及腰背酸痛、肢体麻木、失眠、胶布过敏致皮肤水泡等不适,其并发症和身心不适等矛盾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锵决。我院心内科从1996年3月~2001年11月对52例PBMV患者传统的穿刺点加压包扎方法进行了改良,较好地克服了上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郝丽 《齐鲁护理杂志》2003,9(5):370-370,394
心脏介入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 。我科对 2 40例行心血管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 ,术后股动脉穿刺处采用气囊压迫止血带压迫止血 ,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0例中男 180例 ,女 60例 ,2 2~ 80岁。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 110例 ,冠脉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 70例 ,左侧旁道射频消融术60例。根据加压包扎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 ,1组 80例 ,为胶布加压包扎(简称胶布组 ) ,另 1组 160例 ,为气囊压迫 (简称气囊组 ) ,两组患者术前均测血压 ,遵医嘱抽血查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沙布卷压迫高弹力松紧带包扎法和沙布卷压迫胶布包扎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例(穿刺1500例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760例次)和对照组37例(740例次),动静脉内瘘穿刺点观察组采用沙布卷压迫高弹力松紧带包扎法,对照组采用沙布卷压迫胶布包扎法.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点出血和皮下血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患者舒适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采用沙布卷压迫高弹力松紧带包扎法,可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骨髓穿刺是诊断血液病、抽取骨髓进行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由于穿刺时要进人骨髓腔抽取骨髓,穿刺针较一般注射针头要粗,而且进入组织的深度较深,穿刺后造成的创伤也较大。再者,进行骨髓穿刺的患者,多数患者的血细胞无论从形态还是数量上不是很正常,穿刺后伤口易出血。现总结出一种简单的包扎方法,便于患者进行压迫,减少伤口出血。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脏介入诊疗后股动脉穿刺点序列观察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临床心血管病介人诊断与治疗越来越普及,其特点为创伤小、安全性高、病人痛苦少、易于接受。介人手术基本操作包括经皮动脉及静脉的血管插管、术中的诊断及治疗、拔出鞘管后的血管穿刺点止血,术后局部血管特别是动脉穿刺点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尤其是术中抗凝药物的应用更增加了出血的危险。因此,局部穿刺点止血彻底与否及手术中止后止血部位的观察细致与否在极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包扎与非包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伤口包扎与非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术后的病人40例按年龄、体质量、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伤口置双管引流不加压包扎的为非包扎组,采用传统的加压包扎双管引流的为包扎组,分别记录其临床效果,将有关数据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总引流量、拔管时间、疼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伤口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非包扎的双管引流法便于观察和了解病人伤口愈合及皮瓣生长情况,减轻病人因加压包扎带来的痛苦和及早发现伤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操作方便、快捷,是目前冠脉介入手术最常用路径。但由于治疗中各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常规应用,穿刺部位出血成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尽管近年来血管封堵和缝合止血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费用昂贵,操作相对复杂,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徒手压迫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止血方法。但传统压迫止血所需时间较长,压迫过程中术者较易疲劳,患者不适感较多。为了继续寻找冠脉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我院2004年3月-2005年10月开始观察了3种不同压迫止血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操作方便、快捷,是目前冠脉介入手术最常用路径。但由于治疗中各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常规应用,穿刺部位出血成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尽管近年来血管封堵和缝合止血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费用昂贵,操作相对复杂,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徒手压迫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止血方法。但传统压迫止血所需时间较长,压迫过程中术者较易疲劳,患者不适感较多。为了继续寻找冠脉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我院2004年3月-2005年10月开始观察了3种不同压迫止血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股动脉穿刺处两种加压包扎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的理想方法。方法:2000年2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肝癌患者306例,接受肝动脉灌注和(或)栓塞治疗698例次,平均2.3次。将患者每次肝动脉灌注栓塞术后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两条4.5 cm×4.5 cm的宽胶布十字形加压包扎24 h,沙袋加压6 h、(沙袋重0.5 kg);乙组用绷带成8字型(绕过两侧髂前上棘)加压包扎24 h,不用沙袋加压。结果:两种包扎方法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及血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同样能达到止血目的。而乙组术后局部皮肤损伤、皮肤瘙痒、术肢麻木不适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结论:肝动脉灌注栓塞术后股动脉穿刺处用纯棉绷带加压包扎为一理想的加压包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但临床上不断出现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的改进,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现对2002年1月~2004年4月在我院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 5 0 %左右[1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 ,3 ] ,其穿刺途径常经股动脉穿刺 ,但临床上不断出现并发症。近年来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的改进 ,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逐步应用[4,5] ,避免了经股动脉穿刺及术后长时间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现对 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4月在我院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临床对比观察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 2 0 0 2年 1月~ 2 0 0 …  相似文献   

15.
赵晓玲  唐元英  高冬梅  李婷  蔡微 《护理研究》2009,23(7):1755-1756
[目的]观察普通纱布加压包扎法、“8”字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气囊止血带包扎法3种不同穿刺点包扎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检查或治疗的糖尿病足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介入术后分别采用普通纱布加压包扎法、“8”牢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气囊止血带包扎法3种不同穿刺点包扎止血方法,观察出血性并发症、卧床制动时间、皮肤受损、病人不适感指标。[结果]3组发生局部渗血、血肿形成、假性动脉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字包扎组总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制动时间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字型弹力绷带包扎法固定牢,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短,经济实用,是较为理想的包扎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股动脉穿刺点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是近年来心内科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易出现局部渗血、皮下血肿、假性股动脉瘤等并发症。故在临床护理中需加强局部穿刺点的观察。选择2001年5月—2003年5月在我院行CAG患者890例,出现各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普通纱布加压包扎法、"8"字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气囊止血带包扎法3种不同穿刺点包扎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检查或治疗的糖尿病足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介入术后分别采用普通纱布加压包扎法、"8"字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气囊止血带包扎法3种不同穿刺点包扎止血方法,观察出血性并发症、卧床制动时间、皮肤受损、病人不适感指标.[结果]3组发生局部渗血、血肿形成、假性动脉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字包扎组总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制动时间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字型弹力绷带包扎法固定牢,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短,经济实用,是较为理想的包扎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脑血管造影术(DSA)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传统绷带压迫法止血与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传统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组(76例)和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结果 动脉压迫止血器组鞘管部位渗血、血肿形成、迟发出血、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及腰背酸痛、术肢疼痛、腹胀、排尿反射及烦躁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传统绷带压迫止血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可减少术后穿刺局部的并发症,并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减少患者卧床时间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婧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091-2093,209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血管病变数目及程度的预测价值,探讨血浆NT-proBNP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一年的浓度变化情况,并评估患者预后。[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467例,按血管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或闭塞组,依据支架植入情况分为单支、双支、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组,抽取其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血浆NT-proBNP与血管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的关系。同时将所有植入支架的患者随访一年,分别检测支架术前、术后24 h、6个月及一年的血浆NT-proBNP浓度,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血管病变支数显著相关( P <0.05),与病变狭窄程度亦相关( P <0.01)。支架术后患者6个月血浆Log NT-proBNP浓度[(1.99&#177;0.53) pg/mL]及一年的浓度值[(1.95&#177;0.50) pg/mL]分别与术前[(2.41&#177;0.50) pg/mL]相比显著降低( P <0.05)。[结论]血浆NT-proBNP可能是预测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数目、严重程度,及监测患者预后的新型生化标记物,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把握介入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周娟华 《护理研究》2005,19(5):830-831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手段。我院自1990年开展心脏介入术以来,已为近千例病人实施了手术。针对心脏介入术多、住院时间短、介入护理记录简单的问题,为防范护理缺陷,规范护理记录,我科自行设计心脏介入治疗护理记录单,经380例病人的应用,不仅规范了心脏介入护理工作程序,也提高了工作效果、工作质量、安全度和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