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心肌梗死后室壁瘤致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惠如  周庆  杨陆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53-855
为总结老年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的护理要点 ,对 34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得出临床心衰的发生与室壁瘤体积大小直接相关 ;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后室壁瘤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 :①护士应洞察心衰的先兆 ,通过持续床旁心电监护 ,进行动态观察 ,记录ST段的升高范围、持续时间等指标 ,预测室壁瘤的存在 ;②加强患者AMI后 1周内生命体征的观察 ,控制患者情绪 ,减少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68例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尤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158-2159
我院CCU室2004-03/2007-10共收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68例,分别使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评估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主要有室扑或室颤22例,持续性室速44例排除特殊类型的室速(如左室特发性室速和右室流出道室速)。男48例,女20例,年龄23~85(平均64.6)岁。基础病因:急性心肌梗死40例,陈旧心肌梗死6例,扩张性心肌病9例,高血压病5例,风心病3例,重症心肌炎1例,不明原因1例,3例因室速室颤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成功。  相似文献   

3.
左心室室壁瘤(LVA)是透壁性心肌梗死后的严重并发症,左心室功能明显受损,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临床并非少见,自然预后差。我院2001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切除,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9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8例,女56例,年龄49-81岁,平均65.5岁。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13-321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壁瘤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AMI患者3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左心室造影检测有无室壁瘤形成分为室壁瘤组40例和非室壁瘤组280例。统计室壁瘤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室壁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20例AMI患者中有40例患者患者显示有室壁瘤,另280例无室壁瘤,室壁瘤发生率为1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心绞痛发作史、前壁心肌梗死、侧支循环、存在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的主要血管方面,室壁瘤和非室壁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存在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的主要血管是AMI患者室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后室壁瘤发生率较高,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存在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的主要血管是AMI患者室壁瘤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室壁瘤是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 1.8%~ 38 0 % [1] 。本文通过对 34例室壁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后临床上出现心力衰竭的护理要点 ,以便在护理上尽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经尸检证实为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 34例 ,男 2 1例 ,女 13例 ,男∶女 =1.6∶1 0 ;年龄 6 5~ 85岁 ,平均年龄 (6 9.5± 9.3)岁。室壁瘤病理诊断标准 ,依据Edwaids对室壁瘤的定义 ,即室壁瘤必须是在左室壁贯通心肌呈瘤样膨出 ,瘤壁心内膜面有显著向壁内凹陷者[2 ] 。本组病例急性室壁瘤 1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CAG)后即刻PTCA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壁瘤发生机率进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AMI患者6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PTCA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室壁瘤发生率与70例择期PTCA进行对比分析,入选病例均为PTCA术成功者。结果:室壁瘤发生率即刻组远低于择期组(4.3%对34.3%,P<0.005)。结论:AMI发生后6h内即刻PTCA有明显防止室壁瘤形成的作用,且远优于择期PTC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与左室附壁血栓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附壁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血栓组30例,非血栓组36例,比较两组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膨出直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1)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室壁瘤膨出直径、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血栓组显著大于非血栓组[(1.17±0.26)cm比(1.04±0.19)cm,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易发生附壁血栓,但左室附壁血栓与瘤体大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其室壁瘤形成的影响。方法:对48例首次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3周~4周进行左室造影检查。结果:获得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组分别为25例和23例,冠脉再通组发生室壁瘤3例(发生率为12.0%),冠脉未通组发生室壁瘤10例(发生率为43.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再通组左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0.61±0.11)明显优于未通组(0.51±0.12),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再通组(28.0%)低于未通组(56.5%)。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冠脉再通可显著降低室壁瘤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SVT)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常危及生命。胺碘酮是一广泛而十分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已广泛应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总结了 2 8例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SVT)者的治疗结果 ,旨在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选择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 SVT患者 2 8例 ,男2 0例 ,女 8例 ,年龄 4 9± 12 .7岁。陈旧性心肌梗塞 13例 ,急性心肌梗塞 2例 ,心肌病 11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 10例 ,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11例 ,先天性心脏病 1例 …  相似文献   

10.
张艳霞 《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337-1338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住院的AMI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AMI常规治疗(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有适应证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脉应用磷酸肌酸钠。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和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发生率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QTd和QTcd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QTd和QTcd为(64.17±4.14)ms及(71.33±6.52)ms,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71.30±5.22)ms及(77.82±7.6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使AMI患者QTd和QTcd显著降低,能否确实减少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索静脉注射胺碘酮(AM)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本组收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20例。全部病例均在10 min内静脉注射AM 150 mg,无效者追加AM 150mg,随后静脉滴注维持,前6 h速度1 mg/min,后18 h速度0.5 mg/min。结果:有效87.50%(105例),无效10.83%(13例),死亡1.67%(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25.83%(31例)。结论:AM治疗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室性早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并有溶栓指征的AMI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及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行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室性早搏有效率62.5%及总有效率87.5%,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的心脏不良反应,以及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精神分裂症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发生多形性室速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有精神分裂症病史10余年,长期服用氯氮平、氯丙嗪.近年反复发作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呈QT间期正常伴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确诊为药物性心律失常,停用氯氮平、氯丙嗪,应用维拉帕米、美西律后室速终止.结论:抗精神病药存在较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尤其多药联用时,甚至可发生多形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果糖二磷酸钠辅助治疗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果糖二磷酸钠(FDP)治疗窄上性及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FDP组45例,除使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外,加用FDP5~10g,静脉滴注,1次jd,7~14d为1个疗程。另设对照组45例,仅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7~14d为1个疗程。结果:FDP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62.2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FDP组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加用FDP治疗室上性及室性期前收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8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口服稳心颗粒和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43例,口服比索洛尔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动态心电图疗效上优于单用比索洛尔组(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上效果优于单用比索洛尔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能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范洁  李文 《临床荟萃》1996,11(2):59-60
由于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的广泛应用,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增高。据统计占我院心内科年住院病例的32%,但并非所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都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特别是近年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越来越为临床所关注。通过治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级别并不是我们治疗的目的,应将治疗目的转移到心律失常的患者本身。我们通过对88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随访观察,初步提出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与否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7.
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急诊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急诊常见的一类快速型心律失常。如何根据室速不同的病因及类型,合理选择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是急诊医师较为棘手的问题。室速的分型目前尚不统一。急诊多根据不同病因,参考心电图改变分5型来选择用药[1],宣速的临床分型及药物选择见表1.此外,根据室速的心电图特征还可分九到来定治疗对策。室速的心电图分型及治疗对策,见表2[2-5]。下面,根据临床分型介绍各型的特点,治疗对策及用药。1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室邀[6-13]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的室速包括:(1)阵发性定性心动过速;(2)加速性室性自主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胺碘酮、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d后QTd、P.R间期和LVEF值进行比较,Q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93.02%(40/43),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左室节段收缩功能对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心电图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多投照体位左室造影检查,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左室节段收缩功能以左室节段射血分数为负值定义为局部室壁瘤形成,以左室造影为标准,计算3种方法诊断室壁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以左室造影为标准,常规心电图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分析诊断室壁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5%和92.3%,81.2%和92.8%,100%和94.1%。结论采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左室节段射血分数能更准确地诊断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20.
可达龙即盐酸胺碘酮 ,应用于临床已 3 0多年。过去由于过分强调其副作用 ,限制其应用。通过EMIAT和CAMIAT两项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 :胺碘酮可减少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 ,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本文应用的可达龙为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厂生产。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选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本院心血管门诊及住院病人共 40例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3 0~ 83岁 ,平均 5 2± 3岁。心肌梗死后室速 11例 ,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 3例 ,心肌梗死后频发室性早搏 (室早 ) 8例 ,心力衰竭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