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失常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呼吸室内空气时,当动脉血氧分压(PaO 2)<8.0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6.67kPa(50mmHg)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依据;若PaO 2<8.0kPa(60mmHg),PaCO2正常或低于正常时为 I型呼吸衰竭;若PaO2<8.0kPa(60mmHg)且PaCO 2>6.67kPa(50mmHg)时为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2.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机体出现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采用在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O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7kPa(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前者为Ⅰ型呼吸衰竭,后者为Ⅱ型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3.
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使肺脏呼吸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动脉血氧分压(PaO 2)低于7.89kPa(6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 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4.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影响呼吸系统,使肺部气体交换障碍而发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动脉血氧分压<6.65kPa(50mmHg),二氧化碳分压>6.65kPa(50mmHg)。小儿重症呼吸衰竭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最常见,也是病死率最高原因之一。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很多,本院自1995年1月~12月先后收治各种病因引起的重症呼吸衰竭病人12例。存活5例,死亡7例(其中3例入室后因家长放弃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高碳酸血症在慢性肺病长期吸氧治疗患者的临床研究. 方法 研究对象是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的60例成人慢性呼吸衰竭同年龄层患者,年龄从60岁至75岁,平均65.2岁.男性39例,女性21例.A组为经过长期吸氧治疗后死亡的患者,B组为经过长期吸氧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我们对A组、B组的血碳酸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因呼吸衰竭死亡18例(30%),3例因其它原因死亡(5%),39例好转(65%).18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患者长期吸氧治疗时二氧化碳分压:8例二氧化碳分压45≤PaCO2<55 mmHg,6例二氧化碳分压55≤PaCO2<55 mmHg,4例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55 mmHg.39例好转患者长期吸氧治疗时二氧化碳分压:15例二氧化碳分压45≤PaCO2<55 mmHg,14例二氧化碳分压55≤PaCO2<55 mmHg,10例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55 mmHg.经秩和检验得P=0.6928,认为A、B两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明显差异. 结论 高碳酸血症不能用来预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长期吸氧治疗时的预后.因而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长期吸氧治疗时的高碳酸血症无需刻意校正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年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机体出现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 综合征.临床采用在海平面、大气压静息状态下,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0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高于6.7kPa(5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前者为I型呼吸衰竭,后者为Ⅱ型呼吸衰竭.老年人发生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极高.尽早应用机械通气是救治老年病人呼吸衰竭的关键手段.现对临床治疗中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多种疾病危重的表现之一。任何原因引起呼吸器官的通气功能或/和换气功能不足,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凹陷,呼吸频率>70次/分,发绀(用氧气不能缓解)或顽固性呼吸暂停。血气分析:P_aO_2<50mmHg(6.7KP_a),P_aCO_2>50mmHg(6.7KP_a),pH<7.25者可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功能障碍及导致的呼吸衰竭,是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樊友煜等曾作354例危症新生儿预后分析,其中住院死亡  相似文献   

8.
当肺不能保持适当的氧合或排出二氧化碳时就发生了急性呼吸衰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会导致组织缺氧.肺组织基本正常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时常导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50mmHg和动脉氧分压(PaCO2)<50mmHg.但是,这些限值不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这些患者大都存在PaCO2水平升高(高碳酸血症)和 PaP2水平降低(低氧血症).对于COPD患者来说,只有动脉血气分析的急性恶化和相应的临床恶化表明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9.
呼吸衰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及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来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为呼吸衰竭.目的 讨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内科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通过各种护理措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呼吸衰竭(Respiratkry Failure)是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综合征。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的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66kPa(50mmHg)时可确诊为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本病在我国较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其中呼吸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肺心病的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因此,氧气治疗的护理是肺心病一项重要护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分析东莨菪碱在小儿呼吸衰竭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呼吸衰竭患儿104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抢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东莨菪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48 h后pH、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儿pH值为(7.37±0.03)、PaO2值为(78±7.4)mmHg,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31±0.06)、(69.0±7.2)mmHg,PaCO2值为(70.0±6.5)mmHg低于对照组的(76.0±6.3)mmHg;且实验组显效4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15%,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84.62%,以上各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莨菪碱在小儿呼吸衰竭急救中起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除针对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外,应以解除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主要目的。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衰竭导致严重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所致,亦是呼吸衰竭的严重表现。因此治疗与呼吸衰竭基本相同。治疗措施包括给氧和增加肺泡通气量,控制感染。 1.氧疗凡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需要给氧。Ⅱ型呼吸衰竭的给氧方法为低流量持续给氧。氧浓度(%)=21+4×氧流量(L/分)如氧流量为2L/分钟时,为29%。Ⅰ型呼吸衰竭病人可给于高流量氧疗,应注意长期高浓度氧疗会引起氧中毒。  相似文献   

14.
人工通气机是借助机械的力量把空气或氧气送入肺内,使之产生或辅助肺间歇性膨胀,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发呼吸,维持或改善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减轻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减少呼吸肌剧烈活动造成的氧和体力消耗:创造良好条件,使自主呼吸早期恢复正常,以便控制原发疾病,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呼吸衰竭的目的。适应症任何原因引起的自主呼吸消失或异常(如微弱,频率过快等),致缺氧及/或二氧化碳潴留(PaO_2<60mmHg,PaCO_2>60mmHg,慢性呼吸衰竭者PaCO_2>70mmHg)都可使用,具体范围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 2 3例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检测血气和肺功能后 ,给予口服甲羟孕酮 (MPA) 6 0mg/d ,共 14d ,于用药 14d、停药 2周、3周、4周时检测血压、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 :在服用MPA 14d时 ,PaCO2 由 4 9.89± 3.2 1mmHg降为 4 4 .0 1± 3.77mmHg (P <0 .0 1) ,PaO2 由 5 9.0 7± 5 .2 2mmHg上升为6 2 .98± 5 .87mmHg(P <0 .0 1) ;在停用MPA 3周后 ,平均PaCO2 水平仍较基础值下降 1.5 2mmHg (P <0 .0 5 )。表明短程 (14d)口服MPA(6 0mg/d)能有效改善男性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认识机械通气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提高对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们ICU对4a来收治的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共78例,其中男52例,女26例。年龄33岁~74岁。皆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1],同时应具备下列两项条件之一者肺心病因某种因素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经一般治疗后不能缓解,血气分析pH≤7.2,PaO2<40mmHg,PaCO2>80mmHg(1mmHg=0.133kPa)。并发肺性脑病,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无效。1.2方法78例患者经常规抗…  相似文献   

17.
[概念]由呼吸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动脉血氧分压下降(PaO_260mmHg)或/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aCO_2>50mmHg)的状态,叫做呼吸衰竭。[原因和机制]正常 PaO_2和 P_2CO_2决定于正常肺泡通气和正常换气过程。因此,引起呼吸衰竭的基本发病学因素是肺泡通气不足和换气障碍。肺泡通气不足:从机制上可以分为限制性通气不足和阻塞性通气不足两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取收治的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根据实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时机分为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指征后的6 h之内行有创机械通气,47例)与延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指征后的6 h之后行有创机械通气,33例),观察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早期组治疗前PaCO2、PaO2、PaO2/FiO2分别为(75.81±9.42)mmHg、(50.28±6.87)mmHg、(99.94±9.36)mmHg,治疗后为(48.29±8.10)mmHg、(80.16±10.14)mmHg、(162.33±10.29)mmHg,延期组治疗前为(75.49±9.36)mmHg、(51.05±6.82)mmHg、(99.74±9.50)mmHg,治疗后为(57.12±5.22)mmHg、(73.15±6.76)mmHg、(126.87±10.65)mmHg,PaCO2、PaO2、PaO2/FiO2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以上指标早期组较延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1);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延期组(P<0.01).结论 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机越早对改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效果越佳,同时利于减少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39例老年病人应用肝素与酚妥拉明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其中6例属于呼吸衰竭Ⅰ型,33例属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根据是:(1)Ⅰ型:P_2O_2<60mmHg,PaCO_2正常(25~35mmHg)或减低;(2)Ⅱ型:PaO_2<60mmHg,PaCO_2>50mmHg。结果:34例痊愈,5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等。  相似文献   

20.
陈瑜  任卓超 《浙江医学》2008,30(5):439-441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联合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H、PaCO2、PaO2)的变化及气管插管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2h后动脉血pH、PaO2、PaCO2分别为7.30±0.05、(71.5±8.3)mmHg、(68.6±5.2)mmHg;治疗72h分别为7.39±0.02、(80.4 ±7.8)mmHg、(51.4±6.3)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2h后动脉血气pH、PaCO2、PaO2分别为7.26±0.03、(65.4±6.8)mmHg、(74.6±6.2)mmHg;治疗72h后动脉血气pH、PaCO2、PaO2分别为7.32±0.02、(69.6±6.7)mmHg、(63.9±5.5)mmHg.两组患者治疗2、72h后血气分析pH、PaCO2、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的气管插管率(28%)明显高于治疗组(4%)(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优点是纠正缺氧,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减少气管插管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