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人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就必须积极地去改造世界。而为了改造世界,就必须得去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就是特异感知与科学反映。而特异感知能力和科学反映能力都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来说,越是人类发展的早期,特异感知能力越强。随着科学反映能力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特异感知能力则逐步削弱,以至在绝大部分人身上不复存在,仅在个别人身上还有所表现。一些人经过气功修炼又开发出了多种特异感知能力。可以肯定地说,在那远古的洪荒时代,人类祖先如果没有比“洪前鼠迁”、…  相似文献   

2.
练天眼功,必须明确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什么是意识和无意识?《现代汉语词典》说:意识‘堤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无意识“是指未加注意的,出于不知不觉的,如他说话时无意识地摆弄着手中的铅笔”。练功人对意识的理解与词典说的相同,但对无意识的理解有区别。练功人认为,意识和无意识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健康的成年人,在不人睡、不昏迷、头脑非常清醒的练功时候,思维活动停止,就是练功进入了无意识领域,在此之前是在意识领域练功。进…  相似文献   

3.
性灵科学观     
性灵科学观中国科学院教授牛实为什么是性灵,怎样见性灵,为什么要见性灵,这是人类诞生以来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古代很多行者终生不懈地修持,内省功夫很深,终于认识到自己有性灵。以后也有些人认真研究过这一问题。近代科学诞生,把人的意识与性灵从肉体与物质中分离...  相似文献   

4.
从人的认知过程初探中医相关概念的形成与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人的认知过程入手,初步探讨了中医相关概念的形成与实质,认为中医相关概念是构筑于人类感官可以直接感知到的自然界现象(包含人体外在表现)之上的,其实质就是人体宏观症状体征及相关客观自然现象之特征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中医里既有由感官可直接感知到的事物而形成的概念,也有不能依靠自身感官直观认知形成而必须经过进一步思考才能形成的概念。二者均非虚无缥缈,其形成都有客观现象作为基础。只要抓住现象,那么这些概念就能够接受,而中医相关研究也会更加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不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日趋延长。在发达国家,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低,人口组成呈长形分布,80岁以上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在我国,平均期寿命由解放前的30余岁延长到目前的70岁左右。人类对生命的渴望及需求日渐高涨,抗衰老和延年益寿已成为人类永恒的主。如何抗拒衰老?怎样做才能延年益寿?尽管对人类衰老之谜曾进行这多方面探讨与研究,但从目有临床效果来看,并没有取得突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一些学者逐渐关注佛教与当今心理学的种种联系,试图从心理学角度用更科学的方式解读佛教思想。在国外,对佛教禅定体验的科学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成果丰富。更多的人则关注佛教对人心灵的  相似文献   

7.
人体特异能量代谢机理初探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邵灵相编者按应广大气功爱好者要求,我们开辟了这个“科普园地”,主要目的是倡导气功走科学的道路,让传统气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摒弃封建迷信故辄。气功界有那么一些人,对科学──特别是人体科学一窍不通,却在那里大骂“...  相似文献   

8.
如果将电磁铁与气功及特异功J民一能联系在一起,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可仔细研究之,它们的机理却有惊人的类同性。破译了电磁铁效应,不难理解诸如搬运功、隐身法、虹化等人体特异功能之谜。同时对提高修炼者思悟能力,选修功法,加速修炼进程大有种益。张宝胜先生能将密封瓶中的药丸穿透瓶壁,移至瓶外,也有的功能人手向空中一伸,药丸及苹果等物体瞬间而至。对此特异现象有人肯定之,认为是人体特异功能,有人否定之,认为是魔术、其实,气功及特异功能均与人体生物场的电磁效应相关联。欲知庐山真面目,只须深入此山中。欲知其搬运功的…  相似文献   

9.
李鸿桂 《中医教育》2000,19(3):57-58
人是万物之灵.所谓灵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语言,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语言是人们进行日常交际的一种形式或工具,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既有社会性内容,同时又是思想的直接反映,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语言活动才能发挥它的交际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诗歌是劳动的产物,是劳动人民求生存过程中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在艺术领域里的反映,是艺术的主要源泉。诗歌中包含着诸多与健康长寿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内容,可作为对医学科学的丰富和学科内容的延伸,值得研究。诗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日记,自然包含有与人类生老病死相关的重大主题,对健康问题的反映不仅是直接的,而且是深刻的。打开古今中外诗歌一看,果然贴满了与人类健康长寿有关的印花。用诗歌的形式写健康  相似文献   

11.
松果体是位于人体头颅正中央的一粒珍珠样的腺体。正是因为它的位置很特殊,在2500年前就引起古代哲人的注意。苏格拉底认为松果体是人与造物联系的灵眼,老子指出头颅中央有天目。你看,头颅是人之首,正中央的位置意味着皇帝的宝座。西医起步于解剖形态学,在科学朦胧时期,西方医学认为松果体是废用退化器官。是呀,牛的松果体是人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当前的气功外气之争比较复杂,但就学术界而言则主要是学术观点之争,而不是“科学与伪科学”、“科学与迷信”之争。就这些学术争论中反映出的理论问题也是多方面的:有科学实验,科学观察本身的重复性和科学性问题;有特异功能现象与已有基本科学理论矛盾问题;有新旧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碰撞问题;有如何理解和执行百家争鸣等科技政策问题……。这些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问题及其各种观点和理论混杂在一起,使得当前“气功外气和特异功能有无”这个世纪学术难题更显得扑朔迷离难于解决。外气有无之争本来是人体科学界探索的…  相似文献   

13.
激励是激发鼓励之意,作为组织行为学的术语,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即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是怎样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就提出人类的需要是有等级层次的,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需要按其重要性依次排列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相似文献   

14.
体质与证候均是用中医术语来描述的,且均为一组症状、体征的有机组合。二者有一定的区别:形成的因素不同、病位不同、稳定性不同、分型的繁简不同、体质有群类趋同性、调治的目的不同等。二者也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似之处,在临床实践中,只有详加诊察,把握其区别与联系,才能做到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15.
《晶报》2009年5月8日刊登《破解中医原理千年之谜:深圳专家和其导师的重大发现——用分子生物学解释中医治病理论渐受重视》一文。作者黎勇写道:"中医能治病,甚至能治疗很多西医治不了的病,这是一些声称‘中医是伪科学’、反对中医的人也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可是,中医治病到底有何理论支撑?如何用现代医学的科学理论来解释中医治病的原理?自有中医数千年来,中医就一直对此解释不清。"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科学创新能力有其内在发展规律,科研基本素养、科研思维、科研项目实践是大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发展的3个不同层次。对大学生每一层次能力训练以一门主干课程为主,建立环环相扣、层次递进、相互衔接的大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培养实验课程体系,探索打造个性化、精细化、强调自主学习的教学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科学创新意识,培养科学创新思维,提升科学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练功养身者素来讲究重德和人静,也只有重德和人静才能获得高功夫。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客观世界有着必然的联系,8遵从客观规律的必要。历来高功夫者均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全息月这条宇宙的普遍规律c宇宙全息律是存在于宇宙中自一个基本规律:不同层次物体之陋的相似性,也就是说,在宇宙万物之间,不论其大小,都贮存有总体的作息,从而使我们可以从个体了解至’总体,从小看到大,从已知推测未知,从现在推断过去和预测未来。一、字宙的不同层次有着相代的深层结构在非生物界,物质结构存在g不同的层次。已知最小的物质层派是层子,比…  相似文献   

18.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人类一旦丧失了意识,便无异于行尸走肉。如植物人虽维持着心跳、呼吸,继续着新陈代谢,但因为没有了人的情感与意识,对一切无所感知,身体不过是一台机器,生存与死亡于他都毫无意义。意识活动的正常进行,不仅是健康至关重要的内容,更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西医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与神经系统关系最密切,大脑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中医把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称为“神”。《内经》中已有明确论述,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明?李时珍曾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说明脑与精…  相似文献   

19.
温邪与“毒”致病学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历代医家有分别从温邪和毒邪立说。但温、毒两邪有何联系?有何区别?长期以来论述者甚少。现今,不少医家已开始从本质上对温病病因进行客观的研究分析,初步阐述了温邪与毒的关系,论证了温病毒邪致病学说的正确性,从而充实、发展了温病病因学说。临床研究与应用温邪与毒邪致病的共同特点为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多以发热为主症,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等。但因温邪与毒邪之不同,可显示出程度上的差别及证侯上各自固有的特性。一、致病机理的研究温邪与毒邪作为病因,现代医学所说的致病微生物应当包括在…  相似文献   

20.
《东方养生》2010,(12):142-145
佛教自2000多年前由印度传入中国,经2000多年浸润碰撞,其深深渗透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很多日常习语皆来自佛教文化。佛教有哪些基本观念?当此浮躁年代,现代人从佛教文化当中可获得怎样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