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BPPV患者200例,并给予手法复位治疗,之后随访3月,统计治愈后30、60、90 d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复发危险因素。结果:183例患者完成随访。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年龄、BPPV病程、发作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PPV病程(OR=2.171,95%CI为1.194~3.946,P=0.011)、复位次数≥10次(OR=3.040,95%CI为1.249~7.403,P=0.014)是影响手法复位后BPPV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随着治愈后时间的推移,BPPV复发的患者例数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搜集300例BPPV患者的相关资料,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后电话随访一年,将完成随访228例患者按照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0例和未复发组168例,并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伴发基础疾病和生活相关因素情况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BPPV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经单因素统计分析发现,过度劳累(P<0.01),年龄≥45岁(P<0.01)、经常出差(P<0.01)、长期使用电脑(P=0.003)、有睡眠障碍(P=0.002)、口服钙片(P=0.002)及伴发后循环缺血(P=0.025)和高脂血症(P=0.004)与BPPV复发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45岁(OR=10.20,P<0.01)、过度劳累(OR=2.612,P=0.006)、经常出差(OR=5.257,P=0.006)、长期使用电脑(OR=3.870,P=0.003)、有睡眠障碍(OR=2.612,P=0.039)、伴发后循环缺血(OR=3.411,P=0.043)或伴发高脂血症(OR=2.299,P=0.047)是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年龄≥45岁对患者复发的影响最大。 结论 年龄是BPPV患者复发的最大危险因素;而后循环缺血、高脂血症、过度劳累、睡眠障碍、长期使用电脑以及经常出差也是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高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患者90 d及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超高龄(≥80岁)LAA患者182例纳入研究。根据发病90 d和1年内有无复发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病90 d内,不稳定斑块(OR=2.015,95%CI1.132-3.011,P=0.024)是超高龄LAA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发病1年内,糖尿病(OR=3.351,95%CI 1.724-7.816,P=0.007)、颈动脉狭窄程度(OR=2.035,95%CI 1.140-3.118,P=0.021)及斑块性质(OR=2.205,95%CI1.545-4.770,P=0.013)是超高龄LAA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对于超高龄LAA患者,不稳定斑块是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性质均与远期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 R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次就诊成功手法复位的223例BPPV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在首诊(W0)及手法复位后1周(W1)时进行眩晕/头晕视觉模拟量表(VAS)、头晕残障量表(DHI)评估,并在W0行GAD-7、PHQ-9、HAMA及HAMD-17等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W1时头晕VAS评分大于1分判定为存在RD。比较伴有及不伴有RD组之间人口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调查成功手法复位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成功手法复位的BPPV患者1周时RD的发生率为50.67%(113/223)。伴有RD组首诊时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有RD组(P=0.009),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分值(DHI-F)[(17.38±8.67)vs(14.91±9.39),P=0.044]和情绪性分值(DHI-E)[4(2,11.5)vs 4(0,8),P=0.013],而年龄、性别、眩晕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诊时DHI评分30分(OR=2.149,95%CI 1.257~3.673,P=0.005)是RD的独立预测因素。线性回归发现,RD是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95%CI 10.346~16.661,P0.001)。结论:近一半的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存在RD,首诊时DHI总分大于30分可作为手法复位后短期RD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早期失功情况,并探讨MHD患者1年、2年AVF失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首次行AVF成形术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128例,并观察这些患者2年内临床数据,根据AVF失功诊断标准及AVF通畅时间,将纳入患者分为1年内失功组、1年内非失功组、2年内失功组和2年内非失功组。回顾性探究不同时间失功组及非失功组各项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显示:较低血红蛋白水平(OR=4.729,95%CI:1.108~20.188,P=0.036)、较低血小板水平(OR=0.980,95%CI:0.967~0.993,P=0.003)、较低血糖水平(OR=0.665,95%CI:0.449~0.986,P=0.042)、较高年龄(OR=1.051,95%CI1.001~1.102,P=0.044)、女性(OR=6.468,95%CI:1.458~28.689,P=0.014)是AVF 1年内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较高年龄(OR=1.042,95%CI:1.001~1.085,P=0.046)、较低血红蛋白(OR=0.948,95%CI:0.912~0.986,P=0.007)水平、较低血小板水平(OR=0.986,95%CI:0.976~0.997,P=0.009)、较低血糖水平(OR=0.632,95%CI:0.419~0.953,P=0.029)是2年内AVF失功的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AVF通畅时间明显短于<60岁的患者(χ2=6.253,P=0.012);女性患者AVF通畅时间明显短于男性患者(χ2=9.387,P=0.002)。结论 初次建立AVF时,女性、较高年龄、较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血小板水平、较低血糖水平是ESRD患者AVF早期失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60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脑病科确诊并经手法成功复位的130例老年BPPV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详细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病累及半规管、手法复位前持续时间、偏头痛等情况。诊治后随访6个月,依据患者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分析老年人BPPV手法复位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30例老年BPPV患者中。复发41例,复发率为31.5%;西医方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手法复位前持续时间与老年BPPV患者的复发相关(P<0.05);中医方面.130例老年BPPV患者中,单一体质70例。占比53.8%,前三体质分别为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复合体质中以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夹杂为主,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气虚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手法复位前持续时间、气虚质为老年BPPV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BPPV患者应密切关注及控制血压,尽早行手法复位,对于气虚质的老年BPPV患者尽早进行生活、药物干预,进而降低BPPV手法复位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远期病死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493例患者(男1860例,女633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记录临床特征及随访数据.按照性别分组比较男女患者临床特征及术后远期病死率,并分别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不同性别远期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女性年龄较大,术前合并主要疾病的比例较男性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及血运重建史较男性少;中位数随访时间555天,随访率93.4%,女性术后远期病死率高于男性患者(HR 3.012,95%CI,1.094~8.293,P=0.033),女性是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女性远期死亡的因素为体重指数(HR 0.771,95%CI 0.602~0.988,P=0.040),糖尿病(HR 4.879,95%CI 1.484~13.287,P=0.012),吸烟(HR 4.369,95%CI 1.517~12.583,P=0.006),冠心病分型(HR 3.420,95%CI 1.658~9.439,P=0.021),血红蛋白水平(HR 0.940,95%CI 0.890~0.992,P=0.025),肌酐水平(HR 4.997,95%CI1.065~15.764,P=0.009),LDL-C(HR 1.055,95%CI 1.008~1.104,P=0.032),病变血管支数(HR 5.957,95% CI 1.642~9.680,P=0.007);影响男性远期死亡的因素为年龄(HR 1.098,95% CI 1.021~1.181,P=0.024),糖尿病(HR 1.769,95%CI 1.024~5.764,P:0.014),肌酐水平(HR 5.481,95% CI 1.327~11.659,P=0.006),开口病变(HR 3.137,95%CI 1.464~13.020,P=0.011).结论 女性PCI术后远期病死率高于男性,影响PCI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影响程度在男女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轻型颅脑损伤(MHI)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判断MHI程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 884例MHI患者的临床各因素和颅脑CT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性别、年龄(≥65岁、<65岁)、意识丧失、逆行性健忘、呕吐、脑脊液漏、癫痫、头皮外伤、神经病学阳性体征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优势比(OR)=0.703,95%可信区间(95%CI)0.530.94,P=0.02;年龄≥65岁OR=3.74,95%CI 2.38~5.88,P=0.00;意识丧失OR=18.17,95%CI 12.66~26.07,P=0.00;逆行性健忘OR=4.19,95%CI 2.17~8.07,P=0.00;呕吐OR=27.01,95 %CI 18.45~39.55,P=0.00;脑脊液漏OR=63.80,95%CI 33.01~123.30,P=0.00;癫痫OR=1.61,95 %CI 0.30~8.58,P=0.58;头皮外伤OR=0.95,95%CI 0.75~1.22,P=0.69;神经病学阳性体征OR= 9.87,95%CI 2.03~47.95,P=0.05;GCS评分OR=1.10,95 %CI 0.85~1.42,P=0.47,其中男性、高龄(≥65岁)、意识丧失、逆行性健忘、呕吐、脑脊液漏、神经病学阳性体征是MHI的危险因素.结论 性别、年龄、意识丧失、逆行性健忘、呕吐、脑脊液漏、神经病学阳性体征对判断MHI程度有一定意义,可为临床处理这类损伤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性别人群的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主要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的差别。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350例,高血脂158例,糖尿病222例。分析男女冠心病发病的年龄及危险因素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结果冠心病发病平均年龄男性组(55.2±9.9)岁与女性组(64.5±10.1)岁比较有差异(P=0.04),在<50岁亚组中,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P<0.05)。女性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组(均P<0.05)。女性高血压在70~79岁亚组较60~69岁亚组下降;糖尿病在男性和女性70~79岁亚组较60~69岁亚组都下降;高脂血症在男性70~79岁亚组构成比下降。冠心病人高血压和糖尿病在男性和女性各年龄亚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脂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结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在男性和女性冠心病患者中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残余头晕(R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首次就诊成功手法复位的223例BPPV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在首诊(W0)及一周(W1)时进行眩晕/头晕视觉模拟量表(VAS)、头晕残障量表(DHI)评估,并在W0行GAD-7、PHQ-9、HAMA及HAMD-17等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W1时头晕VAS大于1分判定为存在RD。比较伴有及不伴有RD组之间人口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调查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成功手法复位的BPPV患者1周时RD的发生率为50.67%(113/223)。伴有RD组首诊时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有RD组(P=0.009),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分值(DHIF)(17.38±8.67与14.91±9.39,P=0.044)和情绪性分值(DHIE)(7.25±6.77与5.35±6.26,P=0.032)上,而年龄、性别、眩晕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诊时DHI>30分(OR=2.149,95%CI 1.257~3.673,P=0.005)是RD的独立预测因素。线性回归发现,RD是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95% CI for β=8.826~15.056)。结论:近一半的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存在RD;首诊时DHI总分大于30分可以预测短期手法复位后R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闽清县总医院就医并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随访是否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分为邻近椎体骨折组(100例)和无邻近椎体骨折组(400例)。对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并发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OR=1.385,95%CI:1.106~1.736)、性别(女性,OR=1.441,95%CI=1.065~1.948)、有吸烟史(OR=1.519,95%CI=1.020~2.261)、有饮酒史(OR=1.484,95%CI=1.055~2.088)、术后没有规律锻炼(OR=1.516,95%CI=1.053~2.183)、术后没有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OR=1.416,95%CI=1.041~1.927)、骨水泥分布类型致密型(OR=1.592,95%CI=1.049~2.417)、骨折椎体个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状况,并分析导致结节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体检站进行体检的普陀区在职教师1 755人次进行甲状腺超声和血生化检查,同时收集其工作岗位、精神压力、睡眠情况等信息。结果:普陀区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8.60%(1 204/1 755),结节大小在2 mm×1mm~43 mm×38 mm,多发854例(占70.93%)明显多于单发350例(占29.07%),其中双叶结节、实性结节较为多见。女性患病率为79.14%(751/949),明显高于男性患病率56.20%(453/806)(χ2=106.415,P0.001)。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1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77.78%(χ2=145.620,P0.001),不同性别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01),所有年龄段中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间患病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836,95%CI:2.149~3.743)、年龄(OR=1.736,95%CI:1.500~2.008)、岗位(OR=1.945,95%CI:1.722~2.196)、血糖(OR=3.369,95%CI:1.822~6.229)、精神压力(OR=9.884,95%CI:6.289~15.532)、血脂(OR=9.121,95%CI:4.897~16.988)、睡眠情况(OR=9.513,95%CI:6.322~14.313)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普陀区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年龄、岗位、血糖、精神压力、血脂、睡眠情况等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倡导教师在工作中合理安排工作,树立健康管理观念,提高健康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血清钙离子、维生素D水平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改变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发生的相关性。方法:BPPV患者176 例为BPPV组,根据骨密度检查分为正常骨密度亚组(45 例)、骨密度 减少亚组(53 例)和骨质疏松亚组(78 例),并选择65 例无眩晕或头晕病史的骨质疏松患者为对照组。回顾 性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钙离子、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和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包括血清I 型胶原C 端肽 (s-CTX)、尿脱氧吡啶啉(u-DP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结果:血清钙离子浓度在各组间均正常。正 常骨密度亚组、骨密度减少亚组和骨质疏松亚组分别有13.3%、17.0%、59.0%的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 并且血清25 羟维生素D水平与BPPV患者的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48,P=0.002)。骨质疏松亚组的骨钙蛋 白和u-DPD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骨密度亚组或对照组。多元回归分析证实骨质疏松(OR 2.8,95% CI 1.34~ 8.77,P=0.032)和血清维生素D缺乏(OR 2.0,95% CI 0.94~3.33,P=0.032)是BPPV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的BPPV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和骨转换代谢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单纯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519例老年单纯性耳聋患者行听力测定,分析血糖、血脂水平异常及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和吸烟习惯等因素与平均听阈、高频听阈的关系,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70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平均听阈[(42.21±0.43)、(41.21±0.39)、(40.46±0.33)dB]、高频听阈[(44.52±0.35)、(44.01±0.36)、(42.52±0.38)dB]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70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平均听阈[(39.12±0.47)、(37.78±0.35)、(36.86±0.40)dB]和高频听阈[(40.23±0.39)、(40.64±0.41)、(41.52±0.41)dB](P0.05),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及吸烟、饮酒患者的高频听阈[(42.26±0.29)、(41.69±0.41)、(41.69±0.36)、(43.91±0.37)、(44.12±0.38)dB]明显高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正常者[(41.03±0.41)、(40.99±0.36)、(41.04±0.43)dB]、不吸烟者[(41.01±0.45)dB]、不饮酒者[(40.89±0.41)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男性(OR=1.925,95%CI:1.320~3.251,P=0.022)、年龄≥70岁(OR=2.033,95%CI:1.751~4.836,P0.001)、文化程度低(OR=12.002,95%CI:7.526~22.051,P0.001)是影响平均听阈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高频听阈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性(OR=1.956,95%CI:1.163~4.958,P0.001)、年龄≥70岁(OR=2.357,95%CI:2.326~10.630,P=0.032)、文化程度低(OR=11.005,95%CI:1.068~8.302,P=0.021)和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升高(OR=1.752,95%CI:4.035~16.581,P=0.015;OR=1.864,95%CI:3.021~9.302,P=0.009;OR=2.054,95%CI:1.320~5.924,P0.001)、吸烟(OR=2.694,95%CI:1.032~3.158,P=0.002)和饮酒(OR=2.568,95%CI:1.108~4.845,P0.001)。结论性别(男性)、高龄(≥70岁)、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影响老年单纯性耳聋患者平均听阈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高频听阈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男性)、高龄(≥70岁)、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和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吸烟和饮酒。  相似文献   

15.
脑白质疏松症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脑白质疏松症(LA)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480例曾行头颅CT或MRI检查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依据LA严重程度与年龄及高血压病史做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5%,LA组中患者年龄(t=3.243,P=0.0013)、高血压患者比例(χ2=9.8941,P=0.0017)均大于非LA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小于非LA组(χ2=4.4193,P=0.03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年龄(OR=1.06,95%CI:1.027~1.103,P=0.0006)、高血压(OR=1.15,95%CI:1.065~1.236,P=0.0003)、糖尿病病史(OR=0.85,95%CI:0.726~0.994,P=0.0421)与LA的发生有相关性.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A严重程度增加与年龄增长(r=0.1553,χ2=4.9701,P=0.5477)及高血压病程增加(r=-0.0758,χ2=1.9076,P=0.7527)均无相关性.结论 年龄和高血压病史是LA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但LA的严重程度与年龄大小及高血压病史长短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行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为AS的预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淮南市朝阳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AS以及100例非AS的住院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职业等一般资料、吸烟史以及糖尿病等合并症以及血脂水平,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等一般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职业、学历、婚姻、子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 A1)、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3. 321,95%CI:2. 007~11. 622)、吸烟史(OR=2. 456,95%CI:1. 332~7. 543)、糖尿病(OR=2. 765,95%CI:2. 032~9. 665)、LDL-C 3. 1 mmol/L(OR=3. 154,95%CI:1. 231~12. 434)、高血压(OR=2. 432,95%CI:1. 322~10. 323)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吸烟史、糖尿病、LDL-C 3. 1 mmol/L、高血压均是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心脏直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控制SSI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心脏外科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发生SSI 54例成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1:3比例配对选取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SSI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条件Logistic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OR=2.134,95%CI:1.095~4.159,P=0.026),心功能NYHA≥Ⅲ级(OR=2.390,95%CI:1.218~4.690,P=0.011),糖尿病(OR=3.275,95%CI:1.391-7.708,P=0.00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OR=5.408,95%CI:1.248~23.445,P=0.024),体外循环时间>90 min(OR=3.045,95%CI:1.540~6.024,P=0.001),手术时间>4 h(OR=3.281,95%CI:1.610~6.685,P=0.0131),血液制品用量>2 U(OR=1.929,95%CI:1.018~3.675,P=0.044),切口连续缝合(OR=2.344,95%CI:1.221~4.498,P=0.010),二次开胸止血(OR=6.625,95%CI:1.597~27.491,P=0.009),术后高血糖(OR=3.510,95%CI:1.596~7.718,P=0.002),重症监护病房入住>72 h(OR=3.281,95%CI:1.505~7.150,P=0.003)与SSI发生相关.多因素条件L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4 h(OR=3.100,95%CI:1.470~6.537,P=0.003)、切口皮下层连续缝合(OR=2.340,95%CI:1.183~4.692,P=0.015)、术后高血糖(OR=3.272,95%CI:1.427~7.505,P=0.005)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4 h、切口皮下连续缝合及术后高血糖是心脏直视术后SS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症腹膜透析病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治疗的130例尿毒症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和生化检查结果,应用双能X线测量病人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导致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0例病人中,骨量正常30例(23.1%),骨量减少42例(32.3%),骨质疏松58例(44.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261,P=0.012)、性别(OR=4.617,P=0.000)、高血压(OR=2.762,P=0.008)、糖尿病(OR=3.711,P=0.005)、冠心病(OR=4.821,P=0.014)、透析龄(OR=3.268,P=0.002)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年龄(r=0.317,P=0.000)、性别(r=0.226,P=0.003)、高血压(r=0.172,P=0.000)、糖尿病(r=0.147,P=0.014)、冠心病(r=0.102,P=0.016)、透析龄(r=0.213,P=0.002)与骨质疏松相关。[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透析龄是尿毒症腹膜透析病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专科护士需对可调控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段女性严重创伤患者与同龄男性病死率差异的特点,探索严重创伤患者预后性别差异的潜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性创伤急救中心EICU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成年严重钝性创伤患者,按年龄将其分为18岁≤年龄<45岁、45岁≤年龄≤55岁及年龄>55岁三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预后性别差异的特点,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因素与患者病死率的独立相关性.结果 女性创伤患者粗病死率明显低于男性(5.0% vs.9.1%,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严重创伤患者病死率比男性低79%(OR=0.21,95% CI:0.07~0.64,P=0.006).而且这种性别差异只存在于18岁≤年龄≤45岁患者中(女性 vs.男性OR =0.15,95% CI:0.04~0.67,P=0.012),在45岁≤年龄≤55岁(OR=1.10,95%CI:0.36 ~2.82,P=0.980)及年龄>55岁(OR=0.67,95% CI:0.21~2.15,P=0.504)的患者中,女性病死率与男性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严重创伤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且这种性别差异是源于18岁≤年龄≤45女性创伤患者病死率明显低于同龄男性,该结果表明性激素水平可能是创伤患者预后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院前心肺复苏效果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为做过CPR的1376例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行回顾性调查,用EpiData软件建数据库,用SPSS 13.0软件行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选取变量为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影响CPR效果的因素.结果 对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第一目击者急救是保护因素,OR=2.21(P<0.01,95.0%C/=1.356~3.602);与女性比较男性是危险因素,OR=0.515(P<0.01,95.0%CI=0.320~0.826);20~29岁组较≥81岁组ROSC可能性大,OR=3.241(P<0.05,95.0%CI=1.146~9.138);CPR术前心跳骤停时间是危险冈素,OR=0.913(P<0.01,95.0%CI=0.887~0.948);与心脏静止比较,室颤是保护因素,OR=5.092(P<0.01,95.0%CI=2.927~8.861);电击是保护因素,OR=3.384(P<0.01,95.0%CI=2.033~5.635);肾上腺素0~4 mg组ROSC可能性高于≥5 mg组,OR=3.255(P<0.01,95.0%CI=1.606~6.597).对生存到院--2~12岁和13~19岁组生存到院可能性分别比≥81岁组高,OR=12.818(P<0.05,95.0%CI=1.299~126.508)和OR=10.505(P<0.05,95.0%CI=1.161~95.058);CPR前CA时间是危险因素,OR=0.862(P=<0.01,95.0%CI=0.82~0.906);室颤患者生存到院的可能性较心脏静止患者高,OR=7.330(P=<0.01,95.0%CI=3.962~13.560).结论 院前CA患者ROSC的独立影响因素有CPR前ECG、第一目击者急救、电击、CPR前CA时间、肾上腺素剂量、性别、年龄分组.院前CA患者生存到院独立影响冈素有CPR前ECG、CPR前CA时间、年龄分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