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2096例妇科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染色镜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道炎为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直接影响妇女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与女性生殖道其它感染在临床呈上升趋势,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验对各种阴道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2001年7月。2003年12月12096例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AV)、细菌性阴道病(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传统方法对5000例健康体检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清洁度、阴道pH、革兰染色检查作阴道菌群分析;同时应用AV、BV五项联合检测进行细菌预成酶测定。结果5000例体检者中传统方法检测阴道菌群正常2675例(53.5%),阴道菌群异常2325例(46.5%);阴道菌群异常组细菌预成酶检测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阴道菌群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BV五项联合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以作为快速筛查方法应用于临床,结合阴道清洁度等指标可系统评价阴道微生态状况。 相似文献
4.
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核心是维持乳酸菌特别是产过氧化氢(H2O2)乳酸菌在阴道菌群中的优势地位。当产H2O2乳酸菌减少,阴道微生态平衡遭破坏,出现异常变化,临床上可引起不同病因的阴道感染,本研究旨在探时阴道微生态综合评价与阴道感染之间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5.
阴道炎以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最为常见。霉菌阴道炎患者中,霉菌菌属的来源通常是内源性的,在无症状的健康育龄妇女生殖道中,霉菌的分离率高达25%,发生炎症后,症状和体征也常常不明显。而很大一部分BV患者、甚至有少数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1]。本文旨在对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探讨阴道感染的最佳检出情况,为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5年5月-2006年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3 546人,年龄11-59岁。患者自觉有外阴瘙痒… 相似文献
6.
鱼芳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3):406-406
目的探讨对于阴道炎患者在白带常规检查中通过联合应用常规镜检与阴道炎五联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144例白带异常病例,以其检测方法为标准分组,观察组为常规镜检+阴道炎五联检,对照组为常规镜检,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在白细胞、霉菌性阴道炎(VVC)、滴虫性阴道炎(TV)、细菌性阴道炎(BV)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中P<0.05。结论阴道炎白带常规检查中通过联合应用常规镜检与阴道炎五联检有助于提高阴道炎检出率,能够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该联合检查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联合检测在白带检测中的应用和评价。方法BV联合测定反应装置放在恒温为37℃的不锈钢电热板中显色15min,通过显色反应,与标准比色板比色判读结果。结果11200例BV联合检测结果中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活性、过氧化氢浓度阳性检出率各有不同。结论BV联合检测对妇女BV的鉴别、诊断和筛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董玉俊满玉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4):3-5
目的:探究生殖道微生态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20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为其实施生殖道微生态检测,同时给予患者常规镜检的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病原菌检测中,应用生殖道微生态检测,其对加德纳菌、消化链球菌、动弯杆菌、类杆菌、紫丹胞菌等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镜检,P<0.05;常规镜检的白带清洁度,与生殖道微生态检测的结果相比,P>0.05;评定阴道疾病阳性检出情况,显示阴道微生态检测的阳性检出率(98.00%)高于常规镜检的阳性检出率(87.00%),P<0.05;阴道微生态检测对革兰氏阴性小杆菌、革兰氏阳性小杆菌的检出数目均高于常规镜检,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疾病诊断中应用生殖道微生态检测法,可较好检出疾病,更加准确反映患者阴道内菌群情况,可为病发者提供疾病诊断的依据与治疗的依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阴道分泌物2342例的镜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南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2):65-66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妇科霉菌、滴虫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在2342例妇科病患者中,滴虫检出率为3.4%,霉菌检出率为16.5%,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最简单、省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乔梁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3):220-220
目的对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接受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60例阴道炎患者为主,时间为2018年11月-2019年9月,对所选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方式下,所选患者中存在多种阴道炎类型:真菌性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其中,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人数最多,为22例(36.67%),淋菌性阴道炎患者人数最少,为5例(8.33%),不同的阴道炎类型,患者分泌物在性状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结论阴道炎病症的存在,对女性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环节,应认真对待,通过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更多可靠的数据信息,对患者的病症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后期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分析对细菌性阴道病采用微生态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生态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联合微生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殖道微生态检测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临床诊治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在嘉兴市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应用生殖道微生态检测确诊为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结果 需氧性阴道炎(AV)52例,细菌性阴道病(BV)1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8例,滴虫性阴道炎(TV)2例,14例无特异性病原体的感染,仅表现为有临床症状或清洁度异常。52例诊断为AV的患儿生殖道微生态检测pH值均>4.5,其中35例采用苯扎溴铵洗液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软膏外用,17例单纯使用苯扎溴铵洗液治疗,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微生态检测提高了AV的临床检出率,为幼女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不孕女性进行阴道微生态分析,以了解不孕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状况,指导临床合理诊治。方法采用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对1 440例不孕患者(不孕组)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并以同期的1 200例育龄期体检女性(体检组)作为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人群的微生态类型特点,同时对不孕女性进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球菌病原菌检测。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女性的阴道微生态失调率(87.92%)高于体检组(7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滴虫性阴道炎(TV)、需氧型阴道炎(AV)、BV合并VVC、BV中间型合并VVC的检出高于体检组(P0.05)。菌群正常,功能下降的类型更易在体检组人群中检出(P0.05)。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中各种微生态类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女性各类病原菌中以解脲支原体检出率(35.97%)最高。结论女性不孕症与阴道微生态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纠正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调对于女性不孕症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在常规抗菌治疗基础上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168例妊娠期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妊娠期阴道炎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妊娠期阴道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阴道炎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05%,79/8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6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各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疾病复发率(2.38%,2/84)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1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乳酸菌胶囊纠正阴道微生态失衡有利于保障妊娠期阴道炎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并评估干化学酶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五项指标-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结合pH对阴道炎的鉴别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到2011年10月1 902例妇科门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检测阴道炎五项干化学指标及阴道分泌物常规,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基于白细胞酯酶的干化学清洁度结果与显微镜检法差异显著(P=0.0000);几种干化学指标对基本正常的Ⅰ、Ⅱ度和异常的Ⅲ、Ⅳ度标本有很强的区分能力;干化学法判定为念珠菌和滴虫感染的总体敏感度分别为96.09%、90.48%,特异度为82.87%和97.08%,与显微镜法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7.81%和97.00%。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法检测滴虫或念珠菌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0);唾液酸苷酶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能力显著高于脯氨酸氨基肽酶,后者对BV具有较好的补充作用。结论干化学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五项指标,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可以作为筛查各种阴道炎之用。虽与显微镜检法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但二者仍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阴道分泌物微生态检查、细菌、真菌培养鉴定及衣原体、支原体检测,全面评估女性阴道感染的微生态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22例妇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革兰氏染色镜检,用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进行阴道微生态功能测定,同时进行细菌、真菌培养鉴定及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检测。结果522份阴道分泌物检测阳性436例,占83.52%。检出病原生物有细菌性阴道炎(以阴道加德纳菌为主)153例,需氧菌性阴道炎(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83例,支原体感染72例,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26例,淋病奈瑟菌感染19例,滴虫感染17例,衣原体感染9例。混合感染者92例,占21.10%,单一感染者151例,占34.63%,菌群失调(以革兰阳性杆菌为主)193例,占44.27%。结论阴道炎是妇科常见感染性疾病,菌群失调为其主要病因,临床应客观评价感染状态,避免诊疗过程中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