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35岁以下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18~35岁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ACS组,同期就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非ACS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ACS类型、冠脉病变情况,然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判断青年ACS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各入选338例患者,单因素分析表明ACS组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睡眠缺乏者显著高于非ACS组,进一步多因素分析表明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睡眠缺乏是青年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诱发青年ACS的OR值分别是2.0、2.3、2.9、2.4、3.2和1.5。结论: 本研究表明除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因素外,睡眠缺乏也是35岁以下青年AC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依力米努尔·阿合买提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488-1490
目的:探讨44岁以下的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从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心律失常情况、吸烟饮酒史(以每天吸烟量与吸烟年限乘积作为观察指标)、饮食口味咸淡、心律失常家族史、是否罹患甲状腺疾病以及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实验室检查,冠脉造影等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结果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相比,体重指数(BMI)、吸烟情况、甲状腺疾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排名前三位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冠状动脉病变、吸烟和饮酒(P〈0.05)。结论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与心律失常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冠状动脉病变、吸烟和饮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传统危险因素与非传统危险因素特点及其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ACS患者216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统计分析2组危险因素个数分布特点及其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传统因素包括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非传统因素包括三酰甘油(TG)> 1.7 mmol/L、C反应蛋白(CRP) >2 mg/L、前驱糖尿病[空腹血糖5.6~7.0 mmol/L或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体质量指数(BMI) >25. 培果 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具有的危险因素个数增多(P<0.05),其中老年组中LDL-C> 1.8mmol/L、HDL-C< 1.0 mmol/L、高血压、糖尿病、CRP>2 mg/L、前驱糖尿病的比例较非老年组高(P<0.05);而吸烟、TG> 150 mg/dl、超重的发生率在非老年组较高(P<0.05);ACS老年患者6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多逐渐增高. 结论 老年ACS患者具有的危险因素个数多,且分布特点与非老年人群不同;随着危险因素个数增加,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胃肠道出血(GIB)的发生情况,评价ACS合并GIB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486例ACS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咯雷等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具有溶栓治疗适应证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者,给予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ACS患者GIB的发生并评价其危险因素。随访30 d,评价病死率。结果 486例ACS患者中出现GIB 54例,STEMI组、NSTEMI组、UA组间GIB发生率有差异(P〈0.01)。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GIB发生率高于单纯抗凝抗栓治疗的患者(P〈0.05);高龄、合并糖尿病、既往发生心血管事件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GIB的发生率明显增高。GIB患者30 d病死率高于非GIB患者(P〈0.01)。结论 ACS合并GIB的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临床应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5.
邓根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2,10(3):196-198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性别差异。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早发ACS的患者123例分为男性组66例(年龄〈55岁)和女性组57例(年龄〈65岁)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在早发ACS患者中,女性组高血压及冠心病家族史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19%比38.88%,68.42%1:L33.33%,P〈0.01,P〈0.01),而男性组吸烟率明显增加(P〈0.01)。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脑卒中史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冠脉病变均以单支病变为主,两组间病变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发ACS患者中,患病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高血压及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吸烟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两组冠脉造影病变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疑诊ACS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7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CAG结果将其分为非ACS组(129例)和ACS组(605例),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ACS组和非ACS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家族史者比例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随着糖尿病、家族史等单个危险因素及年龄、男性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正相关;BMI、hs-CRP、UA、TC、TG、HDL-C、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年龄、男性、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为冠心病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刚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6):470-474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入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胸痛、胸闷急诊入院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1个月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134例)与死亡组(20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急诊入院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存活组大[(76.0±11.3)岁vs(62.5±10.3)岁,P0.01],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较存活组明显增加(35.0%vs 18.7%,P0.05);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存活组[(5.0±5.3)d vs(12.3±6.0)d,P0.01];胸痛就诊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12.3±6.0)d vs(5.0±5.3)d,P0.05]。死亡组患者舒张压水平较存活组显著下降(P0.05),心率较存活组增快(P0.01),脑钠肽(BNP)水平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最高值均较存活组增高(P0.01或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95%CI, 1.134:1.061~1.212,P0.001)、院前心脏骤停(OR:95%CI, 8.946:1.607~49.815,P=0.012)、舒张压(OR:95%CI, 0.965:0.938~0.994,P=0.016)、心率(OR:95%CI, 1.049:1.020~1.079,P=0.001)、胸痛就诊时间(OR:95%CI, 1.023:1.002~1.045,P=0.032)是影响急诊入院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较大、院前心脏骤停、胸痛就诊时间较长、舒张压低、心率快是影响急诊入院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急诊入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胸痛胸闷入急诊科诊断为ACS后由急诊科转入心内科或心内科重症病房(CCU)的1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出院后1个月内是否死亡分成存活组(n=134)与死亡组(n=20),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急诊入院ACS病人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与存活组比,死亡组病人年龄明显较大(76.0±11.3 vs.62.5±10.3 岁;P < 0.05),合并糖尿病的比例较存活组明显增加(35% vs. 18.7%;P < 0.05);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存活组(5.0±5.3 vs.12.3±6.0天,P < 0.05);死亡组胸痛就诊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12.3±6.0 vs.5.0±5.3天,P < 0.05)。死亡组舒张压水平较存活组显著下降(P<0.05),死亡组心率较存活组心率增快(P<0.05),死亡组BNP水平及cTnI最高值均较存活组增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95%CI, 1.134: 1.061-1.212, P <0.001);院前心脏骤停(OR:95%CI, 8.946: 1.607-49.815, P =0.012);舒张压(OR:95%CI, 0.965: 0.938-0.994, P = 0.016);心率(OR:95%CI, 1.049:1.020-1.079, P=0.001);胸痛就诊时间(OR:95%CI, 1.023: 1.002-1.045, P =0.032)是影响急诊入院ACS病人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年龄较大、院前心脏骤停、胸痛延误时间较长、舒张压、心率均是影响急诊入院ACS病人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病程中的严重事件,往往导致大面积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需要针对患者不同的风险采取相应的临床对策,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来自于临床试验和专业学会指南的危险分层方法基本思路一致,但都不是呆板的教条,临床应用中需要了解不同危险分层方法的不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动态评估,选择合适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最终目的是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本文简要综述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研究进展。流行病学美国>65岁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2.6%,但是,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中60%以上,其病死者中80%以上,为>65岁老年人。再者,>75岁老年人仅占总人口的6.1%,却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的近37%,病死病人的60%。而且,这不包括亚临床(silent)心肌梗死。亚临床心肌梗死占全部心肌梗死的20~30%,在>65岁老年人中其预后与临床已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相…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升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28例ACS患者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A组(血尿酸〈260.0μmol/L)、B组(血尿酸260.0~305.5μmol/L)、C组(血尿酸305.5~376.5μmol/L)、D组(血尿酸〉376.5μmol/L)组,观察各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BF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升高的主要因素。结果四组间性别、吸烟史、BUN、Cr、TG和LVEF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Cr、TG、吸烟史是ACS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BUN、Cr、TG水平升高和吸烟可能为ACS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病例644例,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表示。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体重指数、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病变支数不同的各组间比较,随着增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尿素、尿酸、血糖变异性等单个危险因素百分比或水平的增加,狭窄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增加(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3支病变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RR=1.43,95%CI 1.208,1.462,P=0.001),其他依次为血糖变异系数、尿酸、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性别分组后分别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组中年龄仍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RR=1.44,95%CI 1.416,1.455,P=0.001),其次为血糖变异性和尿酸。女性组中高血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3支病变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RR=1.02,95%CI 0.869,1.397,P=0.011),糖尿病P值为0.085,接近0.05,可认为与3支病变相关。结论年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在男性组中更为突出,但年龄是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所以应加强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血糖变异性、高血压病、高尿酸和肥胖等,并且各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中危险程度有所不同,应该加以区别对待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LDL)水平 ,探讨sLDL与ACS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按病例 对照方法收集ACS患者 2 10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14例为AMI组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96例为UAP组。选取 2 1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 ,用 2 %~ 16%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梯度胶电泳法检测sLDL血浆水平 ,观察各组间的sLDL的变化 ;并对sLDL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 ,了解ACS的危险因素对sLDL的影响。结果 ( 1)sLDL在AMI组和UAP组含量明显增高。 ( 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LDL与TG、性别、腰臀比、高血压史有关 ,校正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后 ,sLDL与ACS仍有相关性 (r =0 .2 15 ,P<0 .0 0 1)。 ( 3 )与对照组比较 ,sLDL异常者 ,发生ACS的危险性是 3 .85倍 (OR =3 .85 ,95 %的可信区间 2 .40 4~ 6.164 ;χ2 =3 3 .64 ,P <0 .0 0 1)。结论 sLDL水平升高是ACS的重要危险因素 ,使发生ACS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影响病情恢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我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60例,收集患者介入术后服药情况、并发症、血脂、血糖、血压等因素,分析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最终进入方程的因素为性别、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高密度脂蛋白(HDL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饮酒、吸烟、年龄、并发症、服药情况、体重13个因素,其中 HDL C与规律服药为保护因素,其余为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 Y=13.4+1.34(性别)+0.54(TG)-1.12(LDL C)+2.11(HbA1c)+0.68(HDL C)+3.12(收缩压)+2.54(舒张压)+1.14(饮酒)+2.44(吸烟)+1.74(年龄)+5.34(并发症)-8.23(服药情况)+1.34(体重)。结论影响介入术后冠脉综合征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主要的预防措施重点是服药与并发症控制,以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16.
青年和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因素与冠脉造影特点。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CS、年龄〈45岁的69例患者(青年组)与65岁以上的421例患者(老年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病变程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以及相关因素的不同特点。结果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ACS危险因素中吸烟史、阳性家族史明显升高,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则低于老年组。血脂谱分析显示,青年患者TG、LDL—C、ApoB显著高于老年组,HDL—C则相反。冠脉造影显示,青年组单支病变(73.9%)明显多于老年组(28.0%),而双支病变(10.1%)、多支病变(15.9%)则显著少于老年组(27.1%、55.1%);冠脉病变程度用改良的Genisi积分比较,青年组(7.68±5.31)显著低于老年组(16.61±7.82)。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LDL—C与改良的Genisi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0.287,P=0.041)。HDL—C(r=-0.581,P=-0.01)、ApoA—I(r=-0.357,P=-0.025)与改良的Genisi积分明显负相关。结论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代谢紊乱是青年ACS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显著低于老年组,介入治疗成功率也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年龄小于60岁女性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住院,诊断为ACS且行冠脉造影术的年龄小于60岁女性共51例的资料,选取同时期住院行冠脉造影除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年龄小于60岁女性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基本资料和相关常规检查,对发生ACS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小于60岁女性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CS组有卵巢切除史、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尿酸浓度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及停经年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于60岁女性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卵巢切除史和高血压。结论高血压是年龄小于60岁女性发生ACS的主要危险因素,卵巢切除史可能也促进了年龄小于60岁女性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137例ACS患者,根据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再发组(n=29)和对照组(n=10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S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29例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心绞痛11例,心肌梗死8例,心律失常6例,心力衰竭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是否独居、心力衰竭、首次手术、体质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辅助用药、心功能分级、吸烟、饮酒、冠脉病变支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辅助用药、心功能分级、吸烟、饮酒、冠脉病变支数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S患者PCI后发生心血管事件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36例,根据CIN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CIN组45例和非CIN组29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产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原有肾功能不全、急诊PCI、LVEF〈40%、3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服用二甲双胍、造影剂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原有肾功能不全、高龄、急诊PCI和服用二甲双胍是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CIN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具备CIN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应在术前积极做好评估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67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ACS患者接受替罗非班持续静脉滴注36~48 h,观察用药开始至停药3 d内患者出血情况,并对出血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生出血6例(9%),其中重度出血1例,轻度出血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OR=3.2, 95%CI 2.2-4.6;年龄每增加10岁,OR=1.4,95%CI 1.1-1.7;血小板聚集率每减少10%,OR=1.6,95%CI 1.2-1.9;肌酐清除率每减少10 ml/min,OR=1.2,95%CI 1.0-1.4;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药每增加一个,OR=4.2, 95%CI 2.0-5.2。结论: 抗血小板与抗凝药联合应用,吸烟、高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肌酐清除率降低为老年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