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患者,因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主乳头胰管反复插管困难,副乳头开口难辨,最后选择在全麻下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术联合经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术+副乳头扩张术+胰管探条扩张术+胰管支架置入术,术中补充诊断:胰腺分裂。本文报道了该疑难病例的内镜治疗过程及护理配合要点。  相似文献   

2.
1例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患者, 因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主乳头胰管反复插管困难, 副乳头开口难辨, 最后选择在全麻下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术联合经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术+副乳头扩张术+胰管探条扩张术+胰管支架置入术, 术中补充诊断:胰腺分裂。本文报道了该疑难病例的内镜治疗过程及护理配合要点。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并胰腺分裂症(PD)患者。患者为老年男性,反复胰腺炎发作,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再次发作时影像学检查示PD、胰头囊性病变、胰管扩张、钙化等,被误诊为PD合并假性囊肿,进一步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提示IPMN合并PD可能,内镜下行主胰管括约肌切开+十二指肠副乳头括约肌切开+胰...  相似文献   

4.
副胰管是胰液的第二流出道, 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在胰腺疾病的诊疗中起重要作用。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作为主胰管深插管失败的重要补充手段, 可以进行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副胰管支架置入术等治疗。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最常用于胰腺分裂的诊疗, 也是部分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较主胰管造影高, 要预防和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胰腺分裂症(PD)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明确诊断的20例PD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变化,用直观模拟标度尺(VAS)评分来评估腹痛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患者症状以腹痛为主,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为75%。经ERCP确诊的患者中,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检出率为24%。内镜下治疗包括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主和(或)副乳头切开引流(95%)、胰管支架置入(65%)及鼻胰管引流(55%)。治疗后患者体重增加(P<0.05),疼痛VAS评分下降(P<0.05)。结论:PD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较高,内镜下治疗可有效减少PD患者腹痛的程度并增加患者体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诊断性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青少年慢性胰腺炎(CP)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2月~2002年2月间确诊为青少年CP并行ERCP的13例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12例存在腹痛症状,10例有“胰腺炎”病史。ERCP见胰管扩张12例,胰管结石7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腺分裂症3例,胆囊结石l例。内镜下治疗:乳头括约肌切开术7例,胰管取石6例,支架置入5例,胰管狭窄扩张术4例,副乳头切开2例。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4例,胰腺炎急性发作3例,均为水肿型胰腺炎。经6—68个月随访,ll例未复发,2例复发者经再次ER-CP治疗后腹痛未再出现。结论:ERCP对青少年CP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但青少年CP患者ERCP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此内镜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胰管支架是扩张胰管、通畅引流的有效手段。内镜下置入胰管支架多用于缓解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疼痛、治疗胰管断裂及其引发的胰腺液体积聚、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也可以用于治疗胰腺分裂症、胰腺恶性肿瘤以及定位阴性结石。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胰管支架在胰管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讨论内镜下胰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胰腺疾病内镜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 10余年来 ,随着内镜技术在胰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 ,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已成为胰腺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使胰腺疾病的微创治疗进入一个划时代阶段。本文主要就胰腺疾病内镜治疗进展作一介绍。一、胆源性胰腺炎众多研究已对有重度梗阻的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介入治疗达成共识。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发病后 2 4~ 72h) ,及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或鼻胆管引流术已成为首选 ,可清除胆道结石 ,恢复胆流 ,减少胆汁胰管反流 ,使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病情迅速改善并减少复发 ,疗效优于传统常规…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胆总管结石临床上无症状,如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诱发胆囊切除术后不明原因腹痛,或是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选择合适的诊断及治疗方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节约医疗资源并可能减少医患纠纷。简述了隐匿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包括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超声内镜、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胆道造影、术中腹腔镜超声、胆管腔内超声及术中胆道镜)的基本特点和诊断效能,不同治疗方式(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开腹胆总管探查、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液电碎石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法、结石溶解法及激光碎石法)的治疗效果。指出隐匿性胆总管结石的诊疗应根据风险分层区别对待。中层以上风险者应尽可能完善超声内镜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其结果对术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治疗方式上应根据实际条件酌情选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的内镜下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作用仍有争议 ,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前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支持、外科手术等治疗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RCP EST)被大家认为急性胰腺的是禁忌证。直到近年较多研究证明了内镜介入治疗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优点 ,因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cutebiliary pancreatitis ,ABP)在胰腺炎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目前逆行胰胆管造影后行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治疗严重的胆源性胰腺炎 ,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较普遍应用。特别是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引流或取石 (发病 72h内 )对于伴有胆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的诊断、内镜下治疗,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内镜对其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诊治的IPMN患者12例,总结并分析他们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下治疗等方面资料。结果 12例IPMN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发生部位为胰头或钩突部,CT主要表现为囊实性低密度影,其内可有壁结节,胰管扩张伴或不伴胆管扩张,2例侵及胰腺实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主要表现为胰管扩张,胰腺萎缩,胰头部圆形高信号影。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显示十二指肠乳头膨大,开口扩张,可见胶冻样粘液流出,胰管造影显示胰管全程扩张或胰头部囊状扩张,3例伴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9例行ERCP治疗,清除粘液栓并置入胰管支架,3例同时置入胆管支架。结论 IPMN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囊性疾病,影像学检查有其独特的表现,ERCP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胰管结石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 通过内镜治疗可以安全、有效地清除胰管结石, 缓解临床症状, 使患者避免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内镜下治疗胰管结石的方法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经胰管镜直视下碎石取石术, 本文就这两种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1例胰腺分裂症(PD)合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伴发胰腺炎病例,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胰管腔内超声检查术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对PD的造影图像特征和IPMN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通过留置临时性胰管支架选择性胆管插管对提高胆管插管困难者的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以胆管插管为目的时,因为十二指肠乳头偏位、柔软易移动、胆总管下端过度弯曲、乳头狭窄、憩室旁乳头等存在一些胆管插管困难病例,导丝反复进入胰管,且双导丝技术2~3次后导丝仍不能进入胆管者,我们采用在胰管内临时留置胰管支架,再试行胆管插管造影或预切开.结果 43例留置胰管支架者,42例胆管插管造影成功,1例失败,1例轻症胰腺炎发生结论.结论 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采用临时胰管支架能提高成功率,可能降低胰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胰腺分裂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认识胰腺分裂及其临床意义,对250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中检出的37例胰腺分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37例均经主、副乳头插管显示出腹胰管及背胰管,胆管显影14例,显影率37.8%。体会到胰腺分裂者ERCP时插胆管困难,并对胰腺分裂的ERCP诊断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括诊断性ERCP和治疗性ERCP。诊断性ERCP包括胆胰管双造影、单纯胰管造影或单纯胆管造影;治疗性ERCP包括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等。ERCP相对安全,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其常见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败血症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异位的内镜下特点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5/2015-05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8869例经ERCP诊治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异位43例,总结十二指肠乳头异位部位、相关胆胰疾病及ERCP诊治要点.结果:十二指肠乳头异位开口显露36例,未见明确开口7例;异位于十二指肠球部7例,球降交界处34例,水平部2例;诊断胆总管结石27例,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7例,单纯性胆总管扩张3例,胆总管扩张合并胰腺分裂症1例;行ERCP胆管插管36例,成功30例,插管成功率83.33%;术后并发胆管炎、轻症急性胰腺炎各1例,高淀粉酶血症2例,无出血和穿孔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异位部位呈多样性,且以球部和球降交界处多见,对此熟练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提高ERCP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蔡建庭  陈佳敏 《胰腺病学》2006,6(6):364-364
患男.43岁.因“反复上腹痛5年”入院。患5年前饮酒后出现中上腹痛,呈烧灼样痛,并向腰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于当地医院查血淀粉酶1500U/L,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之后患上腹痛反复发作3次,均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入院前3d上腹痛再发,拟“复发性胰腺炎”收住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患入院后查血淀粉酶500U/L。腹部B超及MRcP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示:胰腺尾部形态增大,密度与正常胰腺类似,周边血管迂曲,考虑胰腺解剖变异可能。ERCP检查于十二指肠降部见主乳头和副乳头,前呈半球形,开口呈绒毛状;后较小.开口明显。主乳头插管造影显示主胰管短小.长约3cm.呈短树枝状.无扩张,分支胰管显示欠清;副乳头插管造影显示副胰管长约12.2cm,直径约0.4cm,管壁光滑,行走自然,分支胰管显示良好,主副胰管未融合,即确诊为胰腺分裂症。术中于副乳头行小切开,插入导丝后,循导丝推入胰管支架(5F,9cm),见胰液从支架内流入肠腔。患术后腹痛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9.
猪作为胰胆管造影操作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otography.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注入造影剂作X线胰胆管造影检查,是胰腺、胆道等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通过ERCP.可以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胰管取石、支架植入和狭窄扩张。此项微创技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初学者操作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20.
胆胰疾病中ERCP相关诊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对比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其最初用于胆胰管疾病的诊断.近年来随着内镜和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ERCP在胆胰疾病的治疗方面也得到不断发展.本文对胆胰疾病中ERCP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